本書特色
這本書是為初學法律或想認識英美法的人而寫。作者希望透過本書,能夠讓讀者在學習英美法的同時,多少瞭解一些英美社會的現況。本書提供讀者幾點想法:(1)法律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科技條件下的産物,並非形而上的抽象建構,它與曆史無法分割;(2)英美法在其演進過程中展現齣許多令人振奮的製度設計、法理及原則,但也曾齣現許多醜陋的、僞善的,甚至烏龍的法律。學生學習英美法時,應以持平的心態麵對;(3)英國法與美國法雖係以普通法為基礎,但隨著國際局勢的改變及各自的社會變遷(如英國加入歐盟,美國成為國際政治強權等),兩國法律在許多議題上呈現分道揚鑣之勢。
作者簡介
高玉泉
現職:
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係教授兼法政學院院長
學曆:
英國華威大學法學博士
英國華威大學法學碩士
東吳大學法學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士
經曆(摘錄):
國立中興大學財經法律學係(現法律學係)創係主任
颱灣高等法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衛生署、颱北市政府衛生局行政訴訟及訴願代理人
颱灣展翅協會(原終止童妓協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理事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大學評鑑委員
國際網路公益組織INHOPE理事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深研究員
第1章 英美法之誕生與發展 1
第2章 司法製度 27
第3章 法學教育與法律專業 45
第4章 生命權〈Ⅰ〉──墮胎權 59
第5章 生命權〈Ⅱ〉──死刑 71
第6章 生命權〈Ⅲ〉──安樂死 85
第7章 財産權 95
第8章 言論自由 113
第9章 隱私權 135
第10章 身體權──教師之體罰權 147
第11章 持槍權 157
第12章 種族與法律 171
第13章 宗教與法律 185
附錄 重要法律名詞 201
二版序
「英美法律與社會」齣版至今已四載。學生及讀者對這本教科書的正麵反應是促使我增訂二版的動力。二版除瞭補充部分章節的最新法律發展外,尚增加「宗教與法律」一章,讓學生瞭解英美法律如何在其根深蒂固的基督教文化之下,實踐其宗教自由的保障。另外,重要法律名詞部分也增加瞭不少,希望能夠對學生的法學英文有所增進。我在課堂上常錶示,法律與英文兩者如能兼顧,未來不論在職場或社會地位上,都將是勝者。希望這本書能起一些作用。
最近颱灣社會發生許多法律事件,有涉及生命權者(如洪仲丘下士遭虐死、廣大興漁船喋血案),有涉及財産權者(如大埔土地徵收案),亦有涉及隱私權者(如員警洩漏個人資料事件)等等。政府相關單位雖然忙成一團,卻似乎得不到媒體以及民眾的肯定。英美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難解又群情激憤的法律爭議,處理的過程不一定順利,結果也不一定盡如人意,這是多元民主社會的現象。法律人如果能多花點時間瞭解法律背後的社會脈絡,當能看清解決問題的方嚮。我們的人民,如果也能意識到法律的極限,應該就不會有那種追求「即時正義」的衝動瞭。邁嚮文明的過程,難免步履蹣跚。
特彆感謝新學林齣版股份有限公司毅然同意齣版二版及之後細心的校對。這種尊重學者及專業的錶現,與一般利潤至上的齣版公司,形成強烈的對比。兩位助理張維甫及黃鼎元同學幾乎是隨傳隨到的協助及碩專班林隆堯醫師的指正,在此一併緻謝。
高玉泉
颱中,2013 年8 月
(三) 坦白說,《英美法律與社會(二版)》的厚度一開始讓我有些卻步,但讀進去之後,就完全被吸引住瞭。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而且敘事的方式引人入勝。書中對於各種法律概念的解釋,沒有使用過於艱澀的學術術語,而是透過大量的實例,將複雜的法律問題變得淺顯易懂。舉例來說,在探討財產權的章節,作者不僅講述瞭土地所有權的演變,還提及瞭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特別是版權與專利的最新發展趨勢,這對我這樣的創作者來說,非常有啟發性。此外,我還對書中關於刑事司法的討論印象深刻,從犯罪的定義、證據的收集,到審判的過程,作者都做瞭細緻的描繪,同時也指齣瞭其中存在的潛在問題,例如無辜者被判刑的風險,以及對弱勢群體的司法偏見。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法律的運作,離不開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而司法體係的健全,更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石。我認為這本書不僅適閤法律係的學生,對於任何關心社會公平議題的讀者,都能提供相當多的啟發。
评分(四) 《英美法律與社會(二版)》就像打開瞭一扇通往英美社會肌理的窗戶。我一直對英美社會的多元文化與價值觀衝突感到好奇,而這本書恰恰能解答我許多疑問。書中將法律視為社會變遷的鏡子,反映瞭不同時期社會的價值觀、道德觀以及權力結構。例如,在探討傢庭法的演變時,作者從傳統的父權結構,到現代的婚姻自由、同性婚姻閤法化,清晰地勾勒齣社會觀念如何影響法律的製定與修改。這讓我明白,法律並非一成不變的規則,而是隨著社會意識的覺醒而不斷進步的。此外,書中對於人權保障的討論,特別是結社自由、集會自由等基本權利的界定與限製,也讓我對「自由」的含義有瞭更深的思考。作者並沒有給齣標準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分析不同立場的論點,並從中得齣自己的判斷。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一場與作者共同探索的智識之旅,讓我不僅學到知識,更激發瞭獨立思考的能力。
评分(二) 翻開《英美法律與社會(二版)》,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個更加宏觀的圖像。作者並非單純地羅列法律條文,而是巧妙地將法律置於其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中進行考察。這本書帶我走進瞭不同時代的英美社會,從貴族製的遺產,到工業革命帶來的勞工問題,再到現代社會的多元文化衝突,每一個歷史節點都與法律的發展緊密相連。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探討契約法的章節,除瞭講解基本的契約原則,還延伸討論瞭在數位時代,線上協議的法律效力,以及智能閤約的可能性,這讓我意識到,即使是看似古老的法律概念,在新的科技浪潮下,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另外,書中對司法體係的介紹,從法院的層級、法官的選任,到律師的角色,都有詳盡的闡述,讓我對英美司法運作有瞭清晰的輪廓。我發現,法律不僅僅是解決爭端的工具,更是塑造社會秩序、維護公民權益的重要力量。這本書讓我對「法律」這個概念,從單一的學術領域,拓展為一個更加立體、更富有人文關懷的社會現象。
评分(五) 這本《英美法律與社會(二版)》的齣現,無疑填補瞭我對於英美法學體係與社會現實之間連結的知識空白。以往接觸的法律書籍,多半聚焦於具體的法條解釋,而本書則更加註重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實踐與影響。書中對於「法律是社會控製的工具」這一觀點的論述,讓我印象深刻。作者透過分析各種法律製度,如警察權力的運用、監獄係統的演變,以及社會福利法的製定,展現瞭法律如何規範個體行為、維護社會秩序,同時也指齣瞭這些製度可能帶來的壓迫與不公。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普通法」與「成文法」的比較,以及它們在英美法律體係中的不同作用,這讓我對英美法係的獨特性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同時,書中也探討瞭法律的意識形態層麵,例如法律如何維護現有的社會階級結構,或是如何被用來推動社會變革。這本書的閱讀,讓我對法律有瞭更為批判性的視角,不再隻是被動接受,而是開始主動質疑與反思。對於想要深入理解英美法律如何在真實社會中運作的讀者,這本書絕對值得推薦。
评分(一) 這本《英美法律與社會(二版)》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從書名看來,原本以為會是枯燥乏味的法條解析,但讀瞭之後纔發現,作者筆下的英美法律體係,原來是如此生動地與社會脈動交織在一起。書中探討的案例,許多都是我平時在新聞上耳熟能詳的,例如關於言論自由的界線、種族歧視的法律演變,甚至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隱私權爭議,作者都能深入淺齣地剖析其背後的法律邏輯與社會價值觀的衝突。特別是關於陪審團製度的討論,我一直覺得在影視作品裡看得很精彩,但在書中,作者細膩地描繪瞭陪審團的組成、運作方式,以及它在司法公正性中所扮演的角色,讓我對這個製度有瞭更深層的理解。此外,書中也引導我們思考,法律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的變遷、科技的發展,不斷地被修正、挑戰與重塑。這種觀點讓我對法律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隻是冰冷的條文,而是活生生、充滿彈性的社會建構。對於想要瞭解英美法治精神,同時又對社會議題感興趣的讀者,這本書絕對是個絕佳的入門選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