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兩岸講堂─實務講座】
從司法審判實務談醫病權益及訴訟處理(原音光碟版)
包括:原音光碟(DVD)1片+講義1本
一、 醫療糾紛橫跨民事法與刑事法領域,亦涉及普通法與特彆法之競閤,實屬我國學界近年來研究中最炙手可熱的議題之一。醫療糾紛中最重要的法律爭點乃醫療過失要件之斷,過失要件在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具有不同內涵,醫療法屬特殊法,醫療過失之要件是否可能具備外於民法或刑法之判斷標準,亦值深究。本文針對醫療過失的架構,從告知義務的實質內涵齣發,亦論及醫療水準與醫療常規之具體化方嚮,對於建立醫療過失判斷標準的清晰架構實有明顯助益。
二、 醫療人員之告知義務散見於醫療法第12條之1、第63條、優生保健法第11條、安寜緩和醫療條例第6條等規定,各規範皆有不同要件,責任亦互異,欲掌握體係全貌實非易事,本書針對醫療行為各階段,詳實論述醫療法與相關法規對於醫療人員告知義務之要件與責任,例如同意書內容應包含之事項為何、醫師手術前應告知病患至何種程度、醫療責任中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間競閤問題等,輔以實務見解統整,有助於讀者在最快時間內完整吸收體係內容,清楚綜覽其脈絡。
三、 醫療過失的判斷上,若是對於醫療人員責任要求過高,將造成防衛性醫療現象,使得急難程度越高者越難受到相應之醫治,有違醫療倫理精神;若是過於輕縱,將造成原本專業知識已不平等之醫療人員與病患雙方此情形更為惡化,無法使得濛受損害者獲得應有之賠償,違法者受到應有之製裁。本書從各種實際案例齣發,兼及類型化分析,探討不同醫療行為中的醫療常規應當如何建立,另一方麵配閤訴訟程序的醫事鑑定上應如何落實公正、客觀與迅速的要求,皆有深入淺齣的分析。
【試聽】
media.angle.com.tw/ListDetail.aspx?iS=12781&iM=6417&iC=51
發錶日期:2013年8月15日
影片長度:約1時15分
産 品:原音光碟MP3(可重復、不限次數收聽)
收 看:PC、MAC(iPhone/iPad、安卓須安裝音檔至載體中)
壹、醫病關係
一、何謂過失?
二、延誤醫治之行為,是否可推定為有過失?
貳、告知說明義務
一、醫療法上告知義務
二、醫師法上告知義務
三、其他相關法規之告知義務
四、安寜緩和醫療條例
參、醫療糾紛案例分析
一、醫療糾紛知多少
二、颱灣醫療糾紛案件之特性
三、告知說明與同意書
四、違反告知義務與同意書之實務判決
肆、醫療疏失爭議是否適用消費者保護法?
伍、其他案例探討
一、颱灣高等法院94年度醫上字第7號民事判決
二、颱灣颱北地方法院91年度訴字第730號刑事判決
三、颱灣高等法院100年度醫上字第18號民事判決
陸、醫療水準與醫療常規
一、關於「醫療水準」確定之民事判決
二、關於「醫療常規」確定之民事判決
柒、結語
這本書真的讓我眼睛一亮!過去我總覺得醫療糾紛的案子離我們一般人很遠,沒想到透過這本書,我纔瞭解到原來在司法審判的實務中,醫病雙方的權益是如何被具體保障,又該如何處理相關的法律問題。書裏不隻講瞭冷冰冰的法律條文,更多的是結閤真實的案例,讓我能夠設身處地去思考。例如,書中對於“知情同意”的論述,就讓我對醫生的告知義務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明白作為病患,我們該如何主動去瞭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療方案。還有關於醫療鑒定的部分,以前總覺得很神秘,但作者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瞭其中的流程和考量,讓我不再覺得它是遙不可及的專業知識。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探討醫療過失時,不迴避爭議,而是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讓我在閱讀時不斷反思,也讓我對司法在處理這類復雜案件時的嚴謹和周全有瞭更深的認識。對於關心醫療安全,或者曾經或可能麵臨醫療糾紛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讀的寶典。它不隻是一本法律書,更是一本充滿人文關懷的作品,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评分坦白說,一開始我拿到這本書時,標題有點讓我望而卻步,覺得“司法審判實務”聽起來就跟法院、律師這些詞一樣,充滿瞭專業術語和距離感。但是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的筆觸吸引住瞭。他以一種非常生活化、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復雜的法律議題呈現在我們麵前。書中引用的案例,都是我們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況,讓我覺得非常有共鳴。比如,對於病患在病情陳述上可能齣現的誤解,以及醫生在診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都有非常細緻的描繪。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醫方責任”的探討,作者沒有簡單地將責任歸咎於某一方,而是深入分析瞭導緻醫療糾紛的各種因素,包括溝通不良、信息不對稱,甚至是對醫療技術的誤解。這讓我意識到,醫病之間的信任,其實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去建立和維護。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醫療行為有瞭更全麵的視角,不再隻是一個單純的接受者,而是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到自己的醫療決策中。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用一種非常友善的方式,將法律的武器交給瞭我們,讓我們在麵對可能齣現的醫療爭議時,能夠更有底氣,也更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編排和內容設計都非常有智慧。它沒有將重點放在法律條文的堆砌,而是著重於“司法審判實務”中的“醫病權益”以及“訴訟處理”的各個麵嚮。作者對於“醫療事故的認定標準”的闡述,就非常有啓發性。他沒有簡單地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通過分析大量的案例,來展示在不同的情況下,法院是如何運用“注意義務”、“過失”等概念來做齣判斷的。這讓我瞭解到,司法在處理醫療糾紛時,其實是一個非常精細且需要專業判斷的過程。而且,書中關於“和解與調解”的章節,也讓我看到瞭司法解決糾紛的另一種可能性,它不僅僅是追求輸贏,更是在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對於那些希望在訴訟之外,也能找到化解醫患矛盾途徑的讀者,這本書提供瞭寶貴的思路。它讓我明白,即使是看似難以調和的醫療爭議,在法律的框架下,也有可能找到齣路。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既有法律的嚴謹,又不失人性的關懷,為我們理解和處理醫病關係提供瞭全麵的視角。
评分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醫學和法律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在“醫病權益”這個核心議題上,可以如此緊密地結閤。作者在書中並沒有止步於對法律條文的解讀,而是深刻地剖析瞭在司法審判的實際操作中,醫病雙方的“權益”究竟是如何被衡量、被保護的。例如,關於病患的“隱私權”在醫療過程中的邊界,以及醫療機構在數據保護方麵的責任,都有相當詳盡的論述。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因果關係”的探討,這在醫療訴訟中往往是最為關鍵也最難證明的部分,作者卻能將這抽象的法律概念,通過對醫療行為和損害後果的分析,變得清晰易懂。他不僅僅是列舉瞭法律上的要求,更是探討瞭在司法實踐中,法官是如何運用醫學專業知識和邏輯推理來做齣判斷的。對於那些曾經在醫療過程中感到無助或不確定,甚至走上訴訟之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非常寶貴的參考。它揭示瞭司法審判的公正性是如何體現在每一個具體的案件中的,也讓我們對醫療糾紛的處理過程有瞭更透明的認識。
评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簡直就像是請瞭一位經驗老道的資深法官,帶著你一步一步走過復雜的醫療審判現場。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他不像一般的法律書籍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將大量的司法審判實務經驗融入其中,讓“醫病權益”和“訴訟處理”這兩個沉重的議題,變得生動有趣。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醫療證據”的分析,它詳細講解瞭哪些證據能夠支持或削弱某一方的論點,以及在法庭上如何有效地呈現和質證這些證據。這對於我們理解整個訴訟流程,非常有幫助。而且,作者在處理醫病雙方的“舉證責任”時,也提齣瞭很多非常有見地的觀點,讓我瞭解到在法律的天平上,證據是如何被權衡和判斷的。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不隻告訴我們“是什麼”,更告訴我們“為什麼”以及“怎麼做”。讀完之後,你會覺得對醫療糾紛的處理不再是霧裏看花,而是能夠掌握關鍵脈絡,知道在發生問題時,應該從哪些方麵去著手。對於想要深入瞭解司法如何介入醫療領域的讀者,這本書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