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
1877年7月2日生於德國南方小鎮卡爾夫(Calw)。年少時迫於父命曾就讀神學院,後因精神疾病而休學,但始終立志成為詩人,更在21歲時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浪漫詩歌》。27歲《鄉愁》一出,佳評如潮,繼而是《車輪下》、《生命之歌》、《徬徨少年時》、《流浪者之歌》、《荒野之狼》、《玻璃珠遊戲》等一部部不朽之作,讓他於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位20世紀德國文學浪漫主義的最後英雄,於1962年病逝,享年85歲。
譯者簡介:
柯晏邾
畢業於輔仁大學德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後背叛文學,轉投社會學懷抱,於德國哥廷根大學取得社會學/德國文學碩士,專研歷史社會學,卻又舊情難忘地改編舞台劇本、翻譯文學著作。譯有《流浪者之歌》《荒野之狼》《玻璃珠遊戲》(遠流即將出版)。
輪迴
很長一段時間,悉達塔過著世俗和情慾的生活,卻不曾投入。他在熱切的沙門歲月裡所扼殺的感官生活又重新甦醒,他嚐到富裕的滋味,嚐到肉慾的滋味,嚐到權力的滋味,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他內心依舊維持是個沙門,聰明的卡瑪拉很正確地看了出來。依舊是思考、等待及齋戒的藝術主導他的生活,依然對世間的人,對童稚之人感到陌生,就如同他們對他依舊感到陌生。
幾年過去了,受到舒適的包圍,悉達塔幾乎未曾感覺到歲月流逝。他變得富有,他早就擁有自己的房子和僕役,還擁有一個坐落在城外河邊的花園。人們喜歡他,如果需要金錢或建議就去他那裡,但是沒有人和他親近,除了卡瑪拉。
在他青年的高峰期,他曾經歷過的那種崇高、明亮的清醒狀態,聽過戈塔瑪說法之後的日子,告別葛溫達之後,那種緊繃的期待,那種驕傲的遺世獨立,沒有心法可學也沒有上師,隨時等著在自己的心裡聽到神的聲音,這一切都逐漸成為回憶,都變成過去;曾經那麼近,曾經在他心中簌簌作響的神聖泉源,如今遙遠而輕聲地窸窣作響。雖然他向沙門、向戈塔瑪學到的,從自己父親──婆羅門那兒學到的,還在他心中停留了相當長久的時間:有節制的生活,樂在思考,冥想的時刻,有關自我,有關永恆的我的神祕認識,認知「我」既非身體也非意識。許多東西還在,然而有一樣是已經沉淪,已經蒙塵;就像陶匠的轉盤,一旦轉動就會繼續轉下去,只是會慢慢疲乏然後逐漸停擺,而悉達塔心中的苦行之輪,思想之輪,分辨之輪卻還長久地繼續轉動,依舊轉動,但是轉得很慢而躊躇,幾近靜止。慢慢地,就像水分侵入乾枯的樹幹,慢慢地填滿,使之腐爛,俗世和怠惰也這般侵入悉達塔的心靈,慢慢填滿他的心靈,使之沉重,使之疲憊,使之入睡。相對地他的感官卻變得活躍,學了很多,體驗了許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