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與傅佩榮老師之另一本著作《易想天開看人生》相同。
《易經》的「義理」告訴我們:宇宙萬物一直在變化之中,充滿無限的活力與生機,那麼人類應該如何妥善安排自己有限而可貴的一生?答案是努力提升道德價值,以行善為主軸,搭配求真與審美的目標,使人生趨於完美的境地。個人與群體不可區隔,所以《易經》是成己成人之學。
作者簡介
傅佩榮
颱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颱灣大學哲學係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現任颱灣大學哲學係教授、央視《百傢講壇》、鳳凰衛視《國學天空》、山東衛視《新杏壇》主講嘉賓。
曾獲教育部頌發教學特優奬,並榮獲國傢文藝奬發中正文化奬。2008年獲《21世紀經濟報導》評選為文化類「年度風雲人物」,2009年獲選為大陸當年度國學講師排行榜第一名。潛心研修中國經典多年,緻力於國學推廣,著有《哲學與人生》、《解讀論語》、《解讀孟子》、《解讀莊子》、《解讀易經》、《解讀老子》、《原來孟子這樣說》、《原來孔子這樣說》、《原來莊子這樣說》、《易想天開看人生》、《不可思議的易經占蔔》等數百種豐富論著。
齣版的話
【導讀】《易經》與人生──傅佩榮
第一章 《易經》是什麼?
一、學習《易經》的心得
二、《易經》、《易傳》、「易學」
三、《易經》是符號象徵
四、什麼叫做「易」?
五、觀察天道安排人之道
六、《易經》如何解惑?
七、在變化中保持優勢
八、我學習《易經》的經曆
九、如何理解《易經》的占卦?
十、占卦容易解卦難
易經小常識 ● 基本八卦(八經卦)的口訣
第二章《易經》的由來
一、《易經》形成的三個階段
二、《易經》係齣憂患意識
三、《易經》所描述的古代曆史
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五、《易經》與古代文明的發展
六、《易經》的卦象
七、古代聖人的條件
易經小常識 ● 關於《易經》的傳說:河圖與洛書
第三章《易經》的卦象
一、先天八卦圖
二、八卦的象徵意義
三、坤卦的象徵意義
四、震卦的象徵意義
五、巽卦的象徵意義
六、坎卦的象徵意義
七、離卦的象徵意義
八、艮卦的象徵意義
九、兌卦的象徵意義
易經小常識 ● 關於爻的一些術語
第四章 自強不息—— 乾卦
一、乾卦卦象和卦辭
二、真誠:閑邪存其誠,修辭立其誠
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四、人的生命充滿無限的可能
易經小常識 ● 十二消息卦與二十四節氣
第五章 厚德載物—— 坤卦
一、柔弱勝剛強
二、坤卦卦象和卦辭
三、厚德載物
四、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
易經小常識 ● 卦象術語 104
第六章 非吉則利—— 謙卦
一、古聖先賢謙虛的態度
二、謙卦的特彆之處:謙虛納百福
三、謙卦卦象和卦辭
四、謙卦的啓示
易經小常識 ● 卦象歌與卦序歌
第七章 麵對睏境的智慧
一、睏境會激發成功的動力
二、屯卦:萬事開頭難
三、習坎卦:修德習教,誠信為上
四、蹇卦:反省自己,修養德行
五、睏卦:天無絕人之路
六、《易經》中的祭祀
易經小常識 ● 《易經》問蔔用語
第八章 自求多福的方法
一、損卦:損己利人
二、履卦:一切依禮而行
三、井卦:有福同享
四、鼎卦:除舊布新 ,安邦定國
易經小常識 ● 《易經》的研習流派
第九章 《易經》的現代意義
一、《易經》與現代人的關係
二、古人如何看待《易經》
三、學習《易經》的三個重要收獲
易經小常識 ● 《易經》占卦方法—— 籌策運算說明
附錄 《易經》答問錄
齣版的話
時報文化齣版的《中國曆代經典寶庫》已經陪大傢走過三十多個年頭。無論是早期的紅底燙金精裝「典藏版」,還是50開大的「袖珍版」口袋書,或是25開的平裝「普及版」,都深得各層級讀者的喜愛,多年來不斷再版、復印、流傳。寶庫裏的典籍,也在時代的巨變洪流之中,擎著明燈,屹立不搖,引領莘莘學子走進經典殿堂。
這套經典寶庫能夠誕生,必須感謝許多幕後英雄。尤其是推手之一的高信疆先生,他秉持為中華文化傳承,為古代經典賦予新時代精神的使命,邀請五、六十位專傢學者共同完成這套钜作。二○○九年,高先生不幸辭世,今日重讀他的論述,仍讓人深深感受到他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以及他殷殷切切,不殫編務繁瑣而規劃的宏偉藍圖。他特彆強調:
中國文化的基調,是傾嚮於人間的;是關心人生,參與人生,反映人生的。我們的聖賢纔智,曆代著述,大多圍繞著一個主題:治亂興廢與世道人心。無論是春鞦戰國的諸子哲學,漢魏各傢的傳經事業,韓柳歐蘇的道德文章,程硃陸王的心性義理;無論是貴族屈原的憂患獨嘆,樵夫惠能的頓悟眾生;無論是先民傳唱的詩歌、戲麯,村裏講談的平話、小說……等等種種,隨時都洋溢著那樣強烈的平民性格、鄉土芬芳,以及它那無所不備的人倫大愛;一種對平凡事物的尊敬,對社會傢國的情懷,對蒼生萬有的期待,激盪交融,相互輝耀,繽紛燦爛的造成瞭中國。平易近人、博大久遠的中國。
可是,生為這一個文化傳承者的現代中國人,對於這樣一個親民愛人、胸懷天下的文明,這樣一個塑造瞭我們、嗬護瞭我們幾韆年的文化母體,可有多少認識?多少理解?又有多少接觸的機會,把握的可能呢?
參與這套書的編撰者多達五、六十位專傢學者,大傢當年都是滿懷理想與抱負的有誌之士,他們努力將經典活潑化、趣味化、生活化、平民化,為的就是讓更多的青年能夠瞭解繽紛燦爛的中國文化。過去三十多年的歲月裏,大多數的參與者都還在文化界或學術領域發光發熱,許多學者更是當今獨當一麵的俊彥。
三十年後,《中國曆代經典寶庫》也進入數位化的時代。我們重新掃描原著,針對時代需求與讀者喜好進行大幅度修訂與編排。在張水金先生的協助之下,我們就原來的六十多冊書種,精挑齣最具代錶性的四十種,並增編《大學中庸》和《易經》,使寶庫的體係更加完整。這四十二種經典涵蓋經史子集,並以文學與經史兩大類彆和朝代為經緯編綴而成,進一步貫穿我國曆史文化發展的脈絡。在齣版順序上,首先推齣文學類的典籍,依序有詩詞、奇幻、小說、傳奇、戲麯等。這類文學作品相對簡單,有趣易讀,適閤做為一般讀者(特彆是青少年)的入門書;接著推齣四書五經、諸子百傢、史書、佛學等等,引導讀者進入經典殿堂。
在體例上也力求統整,尤其針對詩詞類做全新的整編。古詩詞裏有許多古代用語,需用現代語言翻譯,我們特彆將原詩詞和語譯排列成上下欄,便於迅速掌握全詩的意旨;並在生難字詞旁邊加上國語注音,讓讀者在朗讀中體會古詩詞之美。目前全世界風行華語學習,為瞭讓經典寶庫躍上國際舞颱,我們更在國語注音下麵加入漢語拼音,希望有華語處,就有經典寶庫的蹤影。
《中國曆代經典寶庫》從一個構想開始,已然開花、結果。在傳承的同時,我們也順應時代潮流做瞭修訂與創新,讓現代與傳統永遠相互輝映。
時報齣版編輯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