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型思考

設計型思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國內「談美」第一人漢寶德:
掌握「設計型思考」
用創意解決問題!
作者以本書分享:
設計是用來解決問題!

  「要用怎樣的方式來強調創意的重要,不會落回藝術創意的窠臼呢?
  我東想西想,只有通過設計界的創造觀才能解開這個看似十分矛盾的死結。
  到此,我覺得已到了大聲宣揚設計思考模式的時候了!」
  ──漢寶德

  為什麼設計就是不能認命?
  而設計型人格又是什麼?
  什麼是孫悟空文化?
  天生的設計師該具備什麼條件?

  設計型思考的時代來臨了,你開始用設計式角度看世界了嗎?
  如何運用設計師的創意秘訣,已成為時代的焦點!

  提出「藝術教育救國論」的漢寶德,這一次,大聲疾呼大眾重視「設計型思考」的重要性!

  他提到,設計型思考的起點,就是改善現況,得先找過去的碴兒,對眼前困難與問題,進行長程思考、理性分析!

  漢寶德的《設計型思考》是首部為國人打造「設計型思考」的專著,以台灣本土案例為借鏡,既能透視問題,也能真誠面對問題核心!

  本書以文創產業、都更、國宅興建、教育問題等為例,大膽爬疏從台灣社會觀察到的百態與弊端,將創意的理性與感性,以文創為例,漫談到生活觀點的邏輯思考,說明一種期待為國人所重視與理解的文化現象,期望能為國人提供走入設計型思考的第一課!

作者簡介

漢寶德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校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現任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漢光建築事務所主持人、總統府資政。

  曾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建築獎(1968)、教育部頒一等文化獎章(1994)、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獎章(2000)、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6)、台南藝術大學榮譽博士(2007)、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8)、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09)、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0)。

  著有《漢寶德談美》、《談美感》、《如何培養美感》、《給青年建築師的信》、《中國的建築與文化》、《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等。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作者序

卷一
創意的理性與感性
設計成事的條件
設計就是不能認命
設計與計畫之間
天生的設計師
設計型人格
設計就是解決問題
目標:你想做什麼
大架構思考
不斷評估的觀念

卷二
科博館規劃案
台南藝術學院規劃案
兩個失焦的文化政策
故宮南院的困境
分析文建會的生活美學運動

圖書序言

設計成事的條件
設計的實務可大可小,有些小到設計一個器物,比如一個茶杯;可以大到國家大事,比如八八水災的善後之道。兩者都要有眼光,只是眼光代表的意義不同,其重要性也不大相同而已。

創造性思考需要一個理性的架構來撐持,才能完成設計的任務。而在社會上從事任何建樹性的工作,凡是對成功有所期待的,在基本性質上都屬於設計的範疇。由此可知,設計者所需要的環境是有條件的,沒有這些條件,再能幹的設計者也無法成事。設計,並不像一般人想的,只是一個裝飾圖案而已!
下面我嘗試把設計環境中三個重要的條件略加說明。

一、需要運作的自由
平常我們對政府的首長,如總統或市長,要求對施政的效果負起責任,認為他們應「概括承受」。為什麼有這種「無理」要求?事實上,政務龐雜,首長沒有可能管理一些細微末節;這是人人都知道的。可是在政府或任何組織中,權力代表做事的自由;只有最高的首長才有完全的自由去做想做的事。理論上說,下屬的一切作為都是為他做的,以完成他的意志為鵠的。如果他不負責,又有誰可以負責呢?

建築師通常認為自己是設計者,建築物是他的創造物。表面上看來似乎是正確的。可是了解這個專業的人都知道,極少建築師有揮灑的自由。大多數的建築師只是建築末端的決策者,能在建築外觀上有決定權已經很不錯了。自設計思考的大架構看,建築計畫的主持人才是真正的設計者。在他下面,建築師、營造商,以及各方面的技術顧問人員,都是這個設計作業的成員而已。

建築師對建築設計的決策權,可以看出他的地位。換句話說,越受重視的建築師,越有自由決定建築的一切。因為他的自由是業主授予的權力。世上最風光的建築大概都是業主禮聘著名建築師的創作,有時包括了造價的授權。最好的業主以建築師需要的預算為預算,所以洛杉磯的迪士尼歌劇院超過原預算十倍,業主只有照付。我國的故宮南院花了不少錢辦理國際徵圖,到後來卻因預算超過百分之卅而解約,對國際大師來說是好笑的事。

前文提到,所謂自由就是權力,做事要做得好,必須有自由,而自由的來源若非自己能掌握的權力,就是得到授權。所謂授權就是得到有決策權者的支持。我首次感到自由的可貴是在年輕的時候,經吳德耀校長之邀,回台接任東海大學建築系的系務。當時的大學,尤其是私立大學,沒有所謂教授治校,所以我接受系主任的職務,就是想改進台灣的建築教育。在當時,我完全沒有運作自由的觀念,也不懂得權力組織的體系,以為系主任就可以為所欲為。後來我才知道,我的人事與課程改革,完全是因為學校的權力核心決定充分授權的緣故。到今天,不但是系所主任,即使是校長,恐怕也很難實現自己的理想吧!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