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中取異,異中求同之間,設計與隱喻共舞。
隱喻設計理論是我們可以依賴的一項工具、一種語言、一種態度和一種思想,但不奢望它就是謎語的終極答案。
理論傢:「接納我們的隱喻設計理論吧!這樣你就能在充滿情感與思想的形式中,領略隱喻之美,進入詩的境界。」
設計師:「這隻是個隱喻罷瞭。」
理論傢:「被你說穿瞭。」
設計師:「我不過是說穿瞭這個隱喻而已。」
理論傢:「不,隻有在設計的邏輯上你是說穿瞭,但在隱喻設計的世界裏你還沒參透哦!」
作者簡介
王鴻祥
國立颱灣大學建築城鄉哲學博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工業設計碩士。現任國立颱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係主任暨創新設計研究所所長,中華民國設計學會常務理事,曾任實踐大學工業産品設計係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係專任教師,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國立颱北科技大學創意設計學士班主任。研究興趣涵蓋文創精品設計、設計創造力與設計思想。著有《我要唸工業設計》、《弔詭設計》等,閤著有《設計e點通》、《綠色設計》,譯作包括《飛利浦設計》、《情感@設計》、《不隻是傢具》、《創新設計與創意管理》等。
作者序 3
PART I 邁嚮隱喻設計理論
Chapter 01 緒論 13
Chapter 02 設計的性質 21
設計與設計研究 25
實用與無用 29
創意與概念 35
隱喻之美 40
Chapter 03 隱喻設計的理論基礎 47
隱喻入門 51
物件與關係 57
概念與類彆 63
相似性判斷 69
結構映射 72
突顯性不平衡 75
Chapter 04 隱喻設計理論的建構 79
同中取異,異中求同 83
僅給定目標 88
僅給定來源 90
隱喻設計理論之為用 93
PART II 與隱喻共舞的設計
Chapter 05 戈: 射日神話 99
Chapter 06 弄: 舞龍 111
Chapter 07 齣: 原住民刀 123
Chapter 08 Miss Tanghulu: 糖葫蘆 135
Chapter 09 Pinball: 彈珠颱 149
Chapter 10 設計理論的隱喻 165
無用之用 171
設計師的原意 175
設計作品的意義 178
使用者的理解 180
與隱喻共舞 183
結語 187
參考文獻 191
序
理想的隱喻設計理論應該是設計師可依賴的一項工具、一種語言、一種視野和一個思想
我們卻不必奢望,它就是謎語的終極答案
我是一位對設計哲學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所以當我看到《隱喻設計》這本書名時,我的好奇心就被立刻勾住瞭。我一直在思考,設計究竟是如何與我們溝通的?除瞭直觀的視覺傳達,是否還有更深層次的語言?“隱喻”恰恰提供瞭一種可能性,它暗示著設計不僅僅是傳遞信息,更是一種意義的生成和解讀。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探討設計如何觸及人類潛意識,如何喚起情感共鳴,以及如何通過象徵性的錶達來構建文化認同。它可能不像一本操作手冊那樣告訴你“怎麼做”,而是更傾嚮於“為什麼這樣做”,以及“這樣做能帶來什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設計背後更宏觀的敘事,看到設計與哲學、心理學、甚至是人類學之間的關聯。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深深吸引瞭我。那種留白藝術,以及主標題“隱喻設計”的字體選擇,都透露齣一種含蓄而有力量的美感。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一定不會是那種直白、淺顯的講解,而是會引導讀者去體會設計中那些“不可言說”的部分。封麵上那若隱若現的圖形,像是某種抽象的意象,又像是某種邏輯的解構,讓我不禁開始聯想,這樣的封麵背後,承載著怎樣的設計哲學?它是否在暗示,設計不僅僅是視覺的呈現,更是一種思維的訓練,一種對事物本質的洞察?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探索這封麵所描繪的“隱喻”世界,看看作者是如何用文字解開這些視覺謎題的。這本書的包裝,仿佛就是它內在精神的一個縮影,讓我對即將開始的閱讀之旅充滿瞭期待。這種精心雕琢的封麵,足以讓我在一眾書籍中一眼就注意到它,並且願意花時間去瞭解它所傳達的訊息。它不是那種喧賓奪主的浮誇,而是恰到好處的引導,讓讀者在尚未閱讀之前,就已經開始主動思考和解讀。
评分當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我首先被它的紙質所驚艷。那種略帶磨砂感的觸感,配閤著書頁邊緣的精細切割,都散發齣一種低調而高級的質感。我通常喜歡紙質好的書籍,因為它們能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而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我輕輕地翻動書頁,那種沙沙的聲響,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我注意到書的印刷色彩非常柔和,並沒有刺眼的熒光色,這讓我猜測書中的內容可能也偏嚮於內斂和深刻,不會是那種追求視覺衝擊力的快餐式讀物。我開始想象,如果書中的插圖或案例,也采用類似的印刷風格,那該是多麼賞心悅目的事情。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往往能反映齣作者和齣版方對待作品的認真態度。我個人認為,一本好的設計類書籍,不僅要在理論上有所建樹,在形式上也應該體現齣設計的品味,而這本書從觸感、觀感到印刷,都給足瞭我驚喜。
评分拿到這本《隱喻設計》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它可能是一本能夠幫助我提升創意和想象力的書。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陷入設計的瓶頸,不是因為缺乏技巧,而是因為思維的固化,無法跳齣已有的框架。而“隱喻”這個詞,本身就充滿瞭聯想和轉換的意味。我猜測,這本書會探討如何通過隱喻這種方式,來打破常規,創造齣更具深度和感染力的設計。比如,它可能會講解如何將抽象的概念,通過具象的圖形或元素來錶達,又或者如何將看似不相關的事物聯係起來,從而産生新的意義。我期待著書中能有案例分析,能夠具體地展示隱喻在不同設計領域中的應用,例如産品設計、平麵設計,甚至是建築設計。如果這本書真的能教會我如何更有效地運用隱喻,那麼它對我來說,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评分對於這本書,我抱持著一種既期待又有些許忐忑的心情。我對“隱喻”這個概念非常著迷,它是我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也一直是我在創作中試圖探索的方嚮。但同時,我也擔心這本書會過於理論化,或者內容比較晦澀難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平衡,既有深入的哲學思考,又不失落地的指導意義。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一些啓發性的練習或思考題,能夠引導我去實踐書中的觀點,而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信息。如果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隱喻,讓我的設計作品更加有深度和獨特性,那麼它對我來說就是一本非常成功的書。我希望它能像一個睿智的導師,在我迷茫的時候給予我啓示,在我進步的時候給予我鼓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