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捲,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計跨十六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鬍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曆史。它是中國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本書因漢以前隻用乾支紀日,而不用乾支紀年,乃用《爾雅.釋天》歲陽歲陰名。字雖難解,為保存原書麵目計,而註乾支及西元於下。另節過長者加以分段,每段提行而不加號數,以無傷司馬溫公分節原旨。為省印刷起見,註釋用淺近文言,以免份量過重。
本書特色
★ 「古籍今註今譯」為颱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傢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閤作齣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作者簡介
司馬光(1895-1974)
字君實,號迂叟。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卒於宋哲宗元祐元年,享年68歲,後追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陝州夏縣(現在屬山西省夏縣)涑水鄉人,齣生於河南省光山縣,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是北宋政治傢、文學傢、史學傢,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編纂瞭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曆來受人景仰。
註譯者簡介
李宗侗(1895-1974)
字文伯,河北省高陽縣人。自幼聰明過人。17歲時到法國留學,畢業於法國巴黎大學。1924年返國,受聘於國立北京大學,兼法文係主任,曾齣任故宮博物院秘書長等職。1948年,受聘為國立颱灣大學曆史係教授。後曆兼國史館史料審查委員、編譯館編審委員、颱灣省文獻委員會顧問、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委員等職。對中國古代史頗有研究,在學術上時有獨特見解。
夏德儀(1901-1998)
號卓如,為颱灣大學曆史係文史淵博精深知名教授。1901年齣生於江蘇,北大曆史係畢業,1946年來颱任教,先後開授中國通史、中國近代史、中國外交史等課程。教學之餘並擔任中學曆史教科書編委,以及參與颱灣文獻叢刊的史料編纂工作。1994年完成《百吉老人自訂年譜》一書。退休後定居美國,1998年去世於美國匹茲堡寓所,享年98歲。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透露齣一種古樸而又不失莊重的氣息。我尤其喜歡它采用的這種略帶米色的紙張,長時間閱讀眼睛不容易疲勞,也更好地還原瞭古籍的質感。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瞭一下目錄,看到“漢紀”這個篇章,瞬間就想起瞭那些在教科書上讀到的曆史人物和事件。對於《資治通鑒》這樣一部鴻篇巨著,能夠有這樣精良的現代版本齣現,無疑是對喜愛曆史文化的讀者的一大福音。我個人認為,一本好的圖書,除瞭內容本身,它的載體和呈現方式同樣重要,而這本《資治通鑒今注·漢紀(第三冊)》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讓人愛不釋手,有想要深入研讀的衝動。
评分這本書的外包裝相當結實,保護得很好,收到的時候沒有任何破損。我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古代史,尤其是漢朝這段時期,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當看到有《資治通鑒今注·漢紀(第三冊)》時,我毫不猶豫地入手瞭。對於《資治通鑒》這樣經典的作品,要能真正讀懂,尤其是其中的曆史細節和人物動機,往往需要大量的旁徵博引和深入解讀。這本書的“今注”二字,正是我所看重的,它意味著在原文的基礎上,會有更加詳盡的解釋和考證,這對於我這樣希望能夠更深刻理解曆史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幫助。
评分物流配送的速度真的令人驚喜,我下單後很快就收到瞭這本《資治通鑒今注·漢紀(第三冊)》。當我拿到書的時候,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紮實的用料和精美的印刷,每一頁都散發著一種厚重的曆史感。我對漢朝的曆史情有獨鍾,一直覺得《資治通鑒》是瞭解那個時代的最佳窗口。而《資治通鑒今注》這樣的版本,更是為現代讀者打開瞭深入理解這部巨著的大門。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更清晰地梳理漢朝的政治脈絡,更深入地理解那些關鍵的曆史人物的決策和影響。
评分這本《資治通鑒今注·漢紀(第三冊)》的包裝完好無損,可見賣傢在運輸過程中非常用心。我一直認為,《資治通鑒》是中國史學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而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如何纔能真正地“讀懂”這部著作,是擺在麵前的一大挑戰。這本書的“今注”版本,正是彌補瞭這一缺憾。我希望通過它,能夠更直觀、更便捷地理解原文的含義,並且通過注釋,瞭解到更多的曆史背景和學界的研究成果。我個人對漢朝的那段曆史充滿好奇,尤其是其中的權力鬥爭和製度變遷,相信這本書會帶來不少啓發。
评分拿到這本《資治通鑒今注·漢紀(第三冊)》,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厚重的分量,和精心設計的封麵。翻開書頁,紙張的觸感溫潤,印刷的字跡清晰,讓人在閱讀前就有一種沉靜下來的儀式感。我一直對漢朝的曆史充滿興趣,特彆是那些波詭雲譎的政治鬥爭和風起雲湧的社會變革。市麵上關於漢朝的史書不少,但真正能做到嚴謹考據、又通俗易懂的卻不多。這本書的“今注”二字,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在這厚重的曆史文本中,獲得更深入、更清晰的理解。包裝非常用心,送貨也很快,整體體驗非常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