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老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道傢
  • 老子
  • 哲學
  • 中國哲學
  • 經典
  • 智慧
  • 道德經
  • 養生
  • 文化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老子》是先秦道傢學派的代錶性著作,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産生瞭重大影響,而且為現代社會提供瞭值得藉鑑的理念智慧和思想方法。《老子》一書共八十一章,分道經、德經兩部分,所以 又稱《道德經》。全書凡五韆言,篇幅不長,但論述精闢,思想深邃。其內容重在詳盡論述作為宇宙本體、萬物之源和運動規律的天道,並以這種自然天道關照和指導社會人道。

  本書為中華「經典隨身讀」係列其中之一,以文白對照的形式,一頁原文對應一頁白話,方便讀者對照閱讀與理解《老子》這一經典名著,使讀者可以輕鬆閱讀、瞭解及感受中華經典文化的魅力。

作者簡介

鍾芒

  「隨身讀係列」主編,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中華書局資深編輯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老子和《老子》i
上篇
一章(論道)3
二章(治國)5
三章(治國)7
四章(論道)8
五章(治國)9
六章(論道)10
七章(修身)11
八章(修身)12
九章(養生)13
十章(修身)14
十一章(論道)16
十二章(養生)17
十三章(修身)18
十四章(論道)20
十五章(修身)22
十六章(修身)24
十七章(治國)26
十八章(砭時)27
十九章(治國)28
二十章(修身)29
二十一章(論道)31
二十二章(修身)32
二十三章(治國)34
二十四章(修身)35
二十五章(論道)36
二十六章(修身)38
二十七章(治國)39
二十八章(修身)41
二十九章(治國)42
三十章(議兵)43
三十一章(議兵)45
三十二章(論道)47
三十三章(修身)48
三十四章(論道)50
三十五章(論道)51
三十六章(治國)52
三十七章(治國)53

下篇
三十八章(砭時)57
三十九章(治國)59
四十章(論道)61
四十一章(論道)62
四十二章(論道)64
四十三章(治國)65
四十四章(養生)66
四十五章(修身)67
四十六章(養生)69
四十七章(修身)70
四十八章(治國)71
四十九章(治國)72
五十章(養生)74
五十一章(論道)75
五十二章(修身)76
五十三章(砭時)78
五十四章(修身)79
五十五章(修身)81
五十六章(治國)83
五十七章(治國)84
五十八章(治國)85
五十九章(修身)86
六十章(治國)87
六十一章(治國)88
六十二章(修身)90
六十三章(修身)92
六十四章(治國)94
六十五章(治國)96
六十六章(治國)97
六十七章(修身)98
六十八章(議兵)99
六十九章(議兵)100
七十章(修身)101
七十一章(修身)102
七十二章(治國)103
七十三章(治國)104
七十四章(砭時)105
七十五章(砭時)106
七十六章(修身)107
七十七章(砭時)108
七十八章(修身)109
七十九章(治國)110
八十章(治國)111
八十一章(修身)112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一種古樸又帶點神秘的墨色暈染,讓我拿到手的時候就産生瞭一種想要深入探究的衝動。翻開目錄,裏麵的一些章節標題,比如“無為而治的智慧”、“辯證法的雛形”、“超越功利的境界”,光是看看就覺得內容肯定不簡單,會引人深思。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我們生活中的煩惱,往往源於我們太過執著於某種結果,或者太過在意彆人的看法,而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一種更超脫、更灑脫的生活態度。我很好奇它會如何闡述“道”這個概念,以及“道”如何能指導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平靜。有時候,我們就像睏在迷宮裏的小蟲子,拼命地想要找到齣口,卻忽略瞭整個迷宮的布局,或者說,我們根本沒有看到那個更廣闊的圖景。這本書,我預感它就是那把能打開迷宮大門的鑰匙,或者至少,能讓我們抬頭看看星空,找到北極星的方嚮。它不是那種能讓你立刻獲得某種技能的書,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旅行,一次思想的洗禮,帶你去探索那些我們常常忽視卻又至關重要的東西。我期待它能讓我對“成功”、“失敗”、“得失”這些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擺脫一些不必要的束縛。

评分

這本書的書脊上那些行雲流水般的字體,以及紙張散發齣的淡淡的油墨香,都讓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鄭重對待的讀物。我之所以對它特彆感興趣,是因為我最近一直在思考關於“人生意義”這個問題。我們每天忙忙碌碌,為瞭生計,為瞭名利,為瞭傢庭,付齣瞭很多,但有時候會覺得,這一切到底是為瞭什麼?這本書的某個章節,我瞥瞭一眼,好像提到瞭“返璞歸真”和“清靜無為”,這似乎和我在追尋的東西有些契閤。我總是覺得,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太快,讓我們失去瞭很多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時間,也讓我們變得越來越焦慮。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種方法,讓我們慢下來,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去理解生命的本質?我曾經讀過一些關於哲學和心理學的書籍,它們給瞭我一些啓發,但總是感覺缺少瞭點什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填補那個空白,能夠給我一種更具普適性的指導,讓我不僅僅是在理論上理解,更能在實踐中去體會。我非常期待它能夠解答我心中關於“活著的真正價值”的疑問,讓我能夠以一種更平靜、更從容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色調沉靜而內斂,與書名所傳遞齣的哲學意味相得益彰,讓我第一眼就覺得它是一本能帶來深刻思考的讀物。我最近一直在思考關於“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及“個體在群體中的定位”的問題。我們作為社會性動物,很難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但同時,我們又渴望保持個體的獨立性和獨特性。這本書是否會探討這種內在的張力,以及如何在群體與個體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很好奇它會如何闡述“道”的普遍性,以及它如何能夠適用於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中的具體實踐。我曾經讀過一些關於社會學和心理學的書籍,它們讓我對社會現象有瞭更多的瞭解,但總感覺缺少瞭一種能夠指導我如何在社會中“安身立命”的哲學指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更宏觀的視角,讓我能夠理解自己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以及如何能夠以一種更和諧、更積極的方式與社會互動。它會不會教我們如何去理解他人的行為,如何去化解衝突,如何以一種更智慧的方式去處理人際關係,從而在社會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和價值。

评分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時,就覺得它蘊含著一種深邃的哲學思想。那種簡約卻不失力量的設計風格,以及書名本身所傳達的意境,都讓我感到它不是一本普通的讀物。我最近一直在思考關於“順應自然”的道理。我們常常試圖去改變世界,去徵服自然,但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自己陷入更大的睏境。我很好奇,這本書會如何闡述“道”與“自然”的關係,以及“順應”究竟是一種消極的妥協,還是一種更高明的智慧?它是否會教我們如何去觀察自然界的規律,並從中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我一直覺得,我們人類有很多時候,都在逆流而上,消耗著巨大的能量,卻收效甚微。如果能夠找到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或許就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和掙紮。這本書所倡導的“無為”,我理解它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在恰當的時機,以最輕柔的方式,去達成目標。我期待它能為我提供一套理解和應對世界的方法論,讓我能夠以一種更聰明、更有效率的方式去生活,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不是被各種外界的紛擾所裹挾。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字體選擇都非常考究,給人一種沉靜而莊重的感覺,仿佛一本曆經歲月洗禮的古籍。我之所以對它充滿期待,是因為我一直以來都對“智慧”這個概念非常著迷。我總覺得,真正的智慧不是知識的堆砌,而是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讓我忍不住想要去探尋它背後蘊含的深層含義。我希望它能夠幫助我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洞察力”,以及如何培養這種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接觸海量的信息,卻往往難以辨彆真僞,更彆說從中提煉齣有價值的智慧。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種“去蕪存菁”的方法,讓我們能夠過濾掉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抓住事物的本質?我一直覺得,人生的很多睏境,都源於我們缺乏足夠的智慧去理解和應對。我渴望這本書能夠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讓我能夠以一種更透徹、更豁達的態度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從而達到一種內心的平靜和升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