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設計,第一次就上手:85個黃金法則,日本人就是這樣開始學設計!

好設計,第一次就上手:85個黃金法則,日本人就是這樣開始學設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Ikuta Shinichi、Ohmori Yuji、Kameo Atsushi
圖書標籤:
  • 設計入門
  • 設計原則
  • 平麵設計
  • 視覺設計
  • 用戶體驗
  • 交互設計
  • 日本設計
  • 設計思維
  • 實用指南
  • 黃金法則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日本各大知名設計院校教科書——符閤東方人的設計美學
.85項設計法則,輕鬆學會設計思考的原點
.打開設計之門5大方針——設計的世界、字體排印學、顔色、造形和構成、編輯和版麵
.提供最當下的日本設計範例及延伸閱讀資訊

  如何做齣像Japan Design,打動人心的好設計?
  85項法則,輕鬆掌握關鍵思考&技術!

  設計最大的目的在於資訊的傳遞,《好設計,第一次就上手》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設計思考的基本原理,無論你是有誌進入設計領域的新手,綫上實戰多年的專業工作者,或是想透過設計幫助公司形象加乘的經理人,都能透過本書輕鬆學習,掌握做齣創新風格的好設計良方。

  設計好基礎,掌握觀者的情感!

  本書為設計的基礎入門書,同時也是日本各大設計院校的指定參考用書,透過色彩、造形、版麵構成、字體、文案、LOGO設計等各種設計元素,清楚解說設計的功能、最大的效果和有趣的一麵。全書分類成「歡迎進入設計的世界」、「文字編排」、「色彩」、「造形和構成」、「編輯和排版」5大章節——85項工作必備的設計法則,帶領讀者由淺入深,慢慢探索設計思考。書中還傳授許多DESIGN KNOWHOW:如何掌握觀者的視覺情感?強化資訊帶給觀者的記憶?掌握做齣打動人心的設計好秘訣?第一次做設計就上手?是每位設計工作者值得一再溫習的設計好書!

作者簡介

生田信一  Ikuta Shinichi(Far Inc.)

  1958年生,有限公司Far Inc.代錶。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約聘講師。DTP、CG、藝術等雜誌和專門書的作者、編輯、製作。主要編輯及共同著作有《設計人的聖經》(MdN Corporation)、《標準DTP設計講座 基礎篇》、《Illustration逆嚮檢索設計事典》、《InDesign逆嚮檢索設計事典》(翔泳社)等。

大森裕二  Ohmori Yuji(Ohmori design office)

  1953年生,多摩美術大學設計科畢業。曾任職於美術齣版設計中心、you be you等公司,2002年獨立,成立個人事務所。共同著作有《關鍵字檢索設計創意見本帳》、《色彩設計見本帳》(MdN Corporation)。

龜尾敦  Kameo Atsushi(D.C.L.)

  1960年生,自由編輯、寫作人。 主要編輯及共同著作有《DTP工作流桯入門》(MdN)、《DTP Font 完全理解!》(Works Corporation)、booklet《匠》係列(adobe systems)等。

譯者簡介

黃碧君

  日文譯者,現定居東京近郊。譯有《幻想圖書館》、《那一天的選擇》、《簡單!勝負飯》、《小星星通信》、《跟媽媽去旅行》、《圓與方》、《ZERRO》、《魔女圖鑑》等書。

創意之源:視覺傳達的精妙藝術 一本探索設計思維、提升審美視野、解鎖溝通潛能的深度指南 核心理念:設計不僅僅是裝飾,更是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海量的視覺內容包圍。從我們早上醒來看到的手機界麵,到通勤路上隨處可見的廣告牌,再到工作場閤的文件報告,設計無處不在,並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感知、決策乃至生活質量。然而,許多人認為設計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隻有天賦異稟的“藝術傢”纔能掌握。本書旨在打破這一壁壘,揭示設計背後的邏輯、原則和方法論,證明優秀的視覺傳達能力是可以通過係統學習和刻意練習獲得的普適技能。 本書並非一本堆砌流行趨勢的速成手冊,而是一部深入挖掘設計本質的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著作。它將帶領讀者穿越設計的曆史長河,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時代思潮如何塑造瞭今天的視覺語言。我們將探討從古希臘的黃金比例到文藝復興的透視法,再到現代主義的“少即是多”哲學,這些經典概念是如何至今仍是構建清晰、和諧界麵的基石。 第一部分:設計思維的重塑——從“好看”到“有效” 優秀的設計從來不是主觀的“好看”,而是客觀的“有效”。本部分將徹底重塑讀者對設計的理解,將其定位為一種結構化的思維方式。 一、理解“設計任務”的本質: 我們將詳細剖析設計項目的啓動階段。一個成功的項目,首先要清晰界定“誰是受眾?”、“核心信息是什麼?”以及“期望達成的行為目標是什麼?”。我們將介紹一套行之有效的需求挖掘框架,幫助設計師(無論其職業背景如何)準確捕捉到委托方的真正痛點,避免陷入無效的審美討論。 二、信息架構與邏輯流: 任何視覺作品,無論是網頁、海報還是演示文稿,本質上都是信息的載體。本部分重點闡述如何組織信息層級。我們將深入探討“格式塔心理學”在信息組織中的應用,解釋人腦如何自然地對視覺元素進行分組、識彆和理解。如何通過排版、留白和對比度來引導讀者的視綫,確保信息的傳遞路徑順暢無阻,避免認知負荷過重。 三、從概念到草圖的轉化: 創意並非憑空而降。我們將介紹一係列係統化的頭腦風暴技術和視覺速寫方法,幫助讀者將抽象的想法迅速轉化為可供檢驗的初步視覺方案。重點在於“快速迭代”和“容錯機製”,鼓勵在早期階段進行大量的低保真嘗試,以提高最終解決方案的質量。 第二部分:視覺元素的語言——掌握構建和諧畫麵的語法 色彩、字體、圖像和布局是設計師的“詞匯”。本部分將係統地講解這些基本元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構建具有說服力和美感的畫麵。 一、色彩心理學與應用: 色彩不僅僅是裝飾,它承載著強烈的情感和文化暗示。我們將詳細分析光譜理論、色彩和諧(互補色、鄰近色、三原色等)的應用,並探討在不同行業(如科技、金融、健康)中,如何選擇和運用特定的色闆來強化品牌個性或傳遞特定情緒。我們還會討論如何處理色彩可訪問性問題,確保設計對色盲用戶友好。 二、字體排印學的藝術與科學: 字體選擇是決定設計基調的關鍵一步。本書將超越簡單地介紹“襯綫”與“非襯綫”的區彆,深入講解字體的結構、字距(Kerning)、行距(Leading)和字重(Weight)對閱讀體驗的細微影響。讀者將學會如何根據內容的情感屬性(如權威性、趣味性、現代感)來挑選最恰當的字體組閤,並掌握建立清晰的文字層級的方法。 三、圖像敘事與有效利用: 在圖像主導的時代,如何選擇或創建高質量且富有意義的視覺材料至關重要。本部分將指導讀者如何評估一張照片或插畫是否真正服務於信息,而非僅僅是填充空間。內容涵蓋攝影構圖的基礎法則(如三分法、引導綫),以及插畫風格與品牌調性的匹配度分析。 四、網格係統與版式構建: 網格係統是賦予設計穩定感和秩序感的骨架。我們將詳細介紹各種常見的網格係統(如標準的列網格、模塊化網格),並展示如何在響應式設計中靈活運用這些係統,以確保在不同屏幕尺寸上內容都能保持結構上的完整性和一緻性。 第三部分:實踐中的精進——從個體作品到係統化設計 本部分將目光投嚮實際工作流程,討論如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高效、可維護的設計産齣,並強調跨學科閤作的重要性。 一、設計的一緻性與係統化管理: 優秀的組織懂得如何維護設計資産的統一性。我們將介紹建立“設計語言係統”的基礎概念,包括如何定義核心組件、標準化的顔色和字體規範。這不僅能極大提高設計效率,還能確保品牌體驗在所有接觸點上保持連貫。 二、反饋的收集與迭代: 設計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本部分提供瞭一套結構化的反饋收集和吸收策略,教導設計者如何區分有價值的建設性意見和純粹的個人偏好。重點在於如何將模糊的反饋轉化為可操作的設計任務,並進行理性的、數據驅動的迭代。 三、設計倫理與社會責任: 優秀的設計師必須意識到其作品對社會可能産生的影響。我們將探討設計中的包容性原則,如何避免無意中強化刻闆印象,以及如何負責任地使用數據可視化來呈現復雜信息,避免誤導公眾。 結論:設計,永無止境的探索 本書提供的不僅是一套工具和規則,更是一種持續學習和批判性思考的思維框架。設計領域瞬息萬變,技術和媒介不斷更新,但那些關於清晰溝通、人性化體驗和邏輯構建的核心原則將恒久不變。掌握瞭這些基礎,讀者將能夠自信地駕馭任何新的設計挑戰,真正成為一名能夠用視覺語言清晰、有力地錶達思想的溝通者。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1章  歡迎進入設計的世界

1-1 何謂設計?(What is design?)
1-2 視覺傳達(Visual communication)
1-3 媒體與資訊(Media and information)
1-4 引導視綫(Control eyes)
1-5 資訊的信賴感(Reliance for information)
1-6 目標對象(Target)
1-7 概念(Concept)
1-8 編輯(Editing)
1-9 文字編排(Typography)
1-10 色彩的世界(Color world)
1-11 照片(Photograph)
1-12 插畫(Illustration)
1-13 版麵配置(Layout)
1-14 永續設計(Sustainable design)
Book Review

第2章 文字編排

2-1 日文字體(Japanese typeface)
2-2 歐文字體(Roman typeface)
2-3 歐文字體的字族(Family of Roman typeface)
2-4 日文字體的變化(Variation of Japanese typeface)
2-5 字級(Character size)
2-6 文字排版設定(Type setting)
2-7 字距(Character spacing)
2-8 行距(Line spacing)
2-9 日文排版禁忌(Japanese hyphenation)
2-10 易讀性(Readability)
2-11 可視性(Visibility)
2-12 頁麵的灰階濃度(Gray density of page)
2-13 欄位編排(Setting column)
2-14 章節名、標題(Title, headline)
2-15 內文(Body text)
2-16 圖註、註解、假名注音(Caption, note, ruby)
2-17 頁碼、頁眉、索引標簽(Nombre, folio header, indexmark)
2-18 版式(Format)
2-19 Logo文字、Logo圖案(Logotype, logomark)
2-20 視覺識彆(Visual identity)
Book Review

第3章 色彩

3-1 什麼是色彩(What is color?)
3-2 色彩的屬性(Attribute of color)
3-3 色彩心理學(Psychology of color)
3-4 基調色(Basic color)
3-5 以粉紅色為基調的設計(Pink as a base color)
3-6 以紅色為基調的設計(Red as a base color)
3-7 以橙色為基調的設計(Orange as a base color)
3-8 以黃色為基調的設計(Yellow as a base color)
3-9 以綠色為基調的設計(Green as a base color)
3-10 以藍色為基調的設計(Blue as a base color)
3-11 以紫色為基調的設計(Violet as a base color)
3-12 以棕色為基調的設計(Brown as a base color)
3-13 以黑白灰為基調的設計(Monotone as a base color)
3-14 配色(Color scheme)
3-15 容易識彆的配色(Distinguishable color scheme)
3-16 有效展現商品的顔色(Best-performed colors for products)
3-17 有效展現主題的顔色(Best-performed colors for subjects)
Book Review

第4章  造形和構成

4-1 幾何學圖形(Geometrical shape)
4-2 記號、符號(Sign and mark)
4-3 圖形文字與標誌(Pictogram and symbol)
4-4 按鍵與圖符(Button and icon)
4-5 人物角色(Character)
4-6 構成(Composition)
4-7 點、綫、麵(Point, line, surface)
4-8 透視法(Perspective)
4-9 群組(Grouping)
4-10 對比(Contrast)
4-11 圖案(Pattern)
4-12 紋理(Texture)
4-13 動態展現(Expression of movement)
4-14 設計圖符和圖形文字(Designing icon and pictogram)
4-15 幼稚園的Logo和Icon (Logo and icon for a kindergarden)
Book Review

第5章  編輯和排版

5-1 工作流程(Workflow)
5-2 實際尺寸和裁切記號(Trim size and trim mark)
5-3 書籍裝幀設計(Book design)
5-4 印刷與校樣(Print and proof)
5-5 印刷加工(Print and finish)
5-6 落版單與流程錶(Page spread sheet and schedule list)
5-7 頁麵的呈現 (Page direction)
5-8 構想草圖和版麵配置說明(Rough sketch and layout)
5-9 閱讀動綫(Navigating view points)
5-10 定位綫與網格(Guide and grid)
5-11 自由編排的版麵(Free layout)
5-12 圖片處理(Handling images)
5-13 文字和圖片的縮放比 (Scaling type and image)
5-14 頁麵的連續性和檢索性(Continuity and traceability of pageflow)
5-15 頁麵的故事性(Making a story in pageflow)
5-16 資訊豐富的版麵(Large amounts of content in limited spaces)
5-17 運用留白的版麵(Small amounts of content in extravagant space)
5-18 遊戲風的版麵(Playful layout)
5-19 營造復古風(Creating nostalgic atmosphere)
Book Review

參考文獻
用語解說

圖書序言

前言

  《好設計,第一次就上手》書中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設計的基本思考,讓有誌進入設計界的人士,或是對設計有興趣的人,或想一窺設計領域的人能輕鬆閱讀並學習。

  設計其實是一個可以從各種角度來切入探討的深奧主題。依目的的不同可以有各式各樣的答案,依設計師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呈現。站在設計開端的初學者,剛開始會覺得很迷惑,原因就在於設計是個深奧又沒有標準答案的主題。

  但是,設計最大的目的在於資訊的傳遞。因此頁麵是否容易閱覽便成為重要的課題。換句話說,設計的技巧即在於藉由頁麵或畫麵來達到打動人心的訴求。

  要學會設計的技巧並非一件容易之事,原因在於設計的對象,也就是設計的領域範圍很廣,牽涉到整體視覺的所有要素。視覺要素除瞭顔色,形狀,構成之外,也包含瞭文章,文案,Logo等文字要素。本書將這些要素整理分類成「歡迎進入設計的世界」,「文字編排」,「色彩」,「造形和構成」,「編輯和排版」五個章節,希望讀者由淺而入,漸漸對設計有更深的理解。當對每一個各彆的要素有更深的理解時,相信各位也就能産生自信。

  許多人很關心設計,在工作中積極採用設計的手法,在現今及未來的商場上,設計將佔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本書以平易近人的解說,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理解設計,並樂在其中。讓我們一起打開設計之門,並希望之後能針對設計交換彼此的想法。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獨到的視角和精煉的語言。它沒有采用那些我們熟悉的、往往充滿西方色彩的設計理論,而是引入瞭日本人特有的設計思維。這種思維方式,往往更加注重人情味、功能性與美感的融閤,而且非常注重細節的打磨。我個人對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設計理念非常著迷。書裏提到的85個法則,看似簡單,但每一個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它們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論,而是真正能夠指導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原則。我特彆喜歡那種“舉一反三”的感覺,讀完一條法則,就能聯想到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並思考如何運用它來改善。這讓我覺得,學習設計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一場充滿樂趣的探索。這本書真的讓我看到瞭,即使沒有高深的理論知識,也能通過遵循這些黃金法則,創造齣令人賞心悅目的設計。

评分

讀完這本《好設計,第一次就上手:85個黃金法則,日本人就是這樣開始學設計!》,我真的感覺像是打開瞭設計世界的大門,而且是非常平易近人、沒有壓迫感的那種。以往我對“設計”這個詞的印象,總是有點高高在上,好像需要天賦、需要係統學習纔能沾邊。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想法。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耐心細緻的日本長輩,用最樸實卻極其有效的語言,一點點地引導你認識設計。它不是那種堆砌理論、羅列復雜術語的書,而是從最基礎、最貼近日常生活的角度齣發,告訴你什麼是“好設計”,以及如何去“上手”。我特彆喜歡它那種循序漸進的節奏,讓你不會因為看到太多專業名詞而望而卻步。那種“哎呀,原來設計可以這樣理解!”的頓悟感,貫穿瞭閱讀的始終。即使我隻是一個對設計毫無基礎的普通讀者,也能在其中找到共鳴,並且獲得信心。它讓我明白,設計並非遙不可及,而是人人都可以嘗試、人人都能做好的事情。這種“第一次就上手”的承諾,在這裏得到瞭完美的體現,完全打消瞭我的顧慮,讓我迫不及待想開始實踐。

评分

我真心覺得,《好設計,第一次就上手:85個黃金法則,日本人就是這樣開始學設計!》這本書,就像一本武林秘籍,但它教授的不是打打殺殺,而是如何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它很直接地告訴我,設計並非高不可攀,也非需要天纔纔能掌握。相反,它強調的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對細節的關注,以及一種對用戶體驗的尊重。書中的85個法則,每一條都像是一個小小的“點石成金”的咒語,一旦你理解並運用它們,你就會發現,身邊的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在講解某個法則時,會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來闡述,比如一次購物的體驗,或者一次使用工具的感受。這種接地氣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立刻産生共鳴,並且深刻理解法則背後的邏輯。它不是在教你如何成為一個“藝術傢”,而是在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生活者”,如何用設計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更加便捷、舒適和美觀。

评分

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之前,對“設計”這件事有過一些刻闆印象,總覺得它需要天賦異稟,或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鑽研。但是,《好設計,第一次就上手:85個黃金法則,日本人就是這樣開始學設計!》這本書,徹底打破瞭我的這些固有觀念。它以一種極其親切、極其務實的方式,將復雜的“設計”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欣賞它那種“少即是多”的哲學,以及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書中的每一個法則,都像是一顆顆精心打磨的珍珠,雖然小巧,卻能摺射齣耀眼的光芒。它讓我明白,有時候,一個微小的改動,一次細緻的打磨,就能帶來質的飛躍。閱讀過程中,我時不時會停下來,反思自己過去的一些工作和生活習慣,發現很多地方都存在著提升的空間。這種自我反思,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意外驚喜。它不是一本催你“立刻行動”的書,而是更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你去理解“為什麼”以及“如何”能做得更好。

评分

這套書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場視覺和思維的盛宴。它不僅僅是關於“怎麼做”,更多的是關於“為什麼這麼做”。書裏提齣的每一個法則,都像是經過韆錘百煉的金句,簡練卻充滿智慧。我常常會讀完一條法則,然後立刻拿起手邊的東西,比如手機界麵、辦公用品,甚至路邊的廣告牌,去對照著審視一番。你會發現,那些原本被你忽略的細節,在法則的指引下,立刻變得有意義起來。它教會我如何去觀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從用戶的角度齣發,而不是僅僅從創作者的角度。那種“原來是這樣!”的恍然大悟,真的非常令人愉悅。而且,這本書裏的案例分析,也非常到位,不會顯得空泛,而是緊密結閤法則,讓你清晰地看到法則的實際應用效果。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方式,是我一直以來都非常看重的。它沒有給我灌輸生硬的知識點,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子,讓我自己去體會、去領悟。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都變得不一樣瞭,好像多瞭幾層濾鏡,更能發現其中的美和不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