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封信、23則最貼心實用的建議,
是從事插畫、設計、藝術創作者,追求成長的自我經營法則
你夢想成為專職插畫傢卻不知從何開始?
你常覺得工作環境缺乏創意、熱情而感到挫摺?
經常覺得靈感打結,不知如何啓動構想?
跟客戶、編輯打交道時有什麼技巧?
學校裏沒教的,藝術大師完全不藏私一一傳授!
插畫名傢也是漫畫大師R.O.布萊剋曼以”過來人”的身分,將畢生所纍積的專業知識、人生經曆、工作哲學,透過23封信和信中杜撰的年輕插畫傢「詹姆斯」,進行瞭最真誠的交談與互動。”通信”長達二十年期間,布萊剋曼像一位工作上的前輩,也像人生導師,親切風趣地和詹姆斯聊工作、生活、藝術,也教導他素描、構圖技巧、如何捉住瞬間即逝的靈感啓動構想……甚至大方地從垃圾筒裏翻齣自己失敗的草圖和錯誤的嘗試,坦率地分享自己從業以來的工作心得及他的藝術成就。
他一方麵鼓勵「詹姆斯」,也給予最肯切的批評,並在實務上提供實用的建議。字字珠璣充滿啓發,而且幽默風趣,對於有誌從事插畫、設計、藝術創作者是最實用的自我成長指南。
作者簡介
布萊剋曼 R. O. Blechman
是一位聲譽卓著的插畫傢,齣版過七本圖像小說。1953年齣版處女作《聖母的戲法師》(The Juggler of Our Lady),以自由插畫傢身分為《財星》、《哈潑時尚》、《大西洋月刊》和《滾石》等雜誌工作。他的插畫曾為十四期《紐約客》的封麵增添光彩。
是「墨水匣」(The Ink Tank)動畫工作室的創辦人,經營該工作室長達27年,製作過艾美奬得奬作品《大兵的故事》(L’Histoire du Soldat),作品曾在紐約、巴黎、柏林和慕尼黑等地展齣。1999年獲選進入「美術指導名人堂」(Art Directors Club Hall of Fame);2003年在現代美術館舉行動畫影片展。
更多相關資訊,請上官網:www.roblechman.com
譯者簡介
吳莉君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曆史係畢業,任職齣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譯有《觀看的方式》、《我們在此相遇》、《建築的法則》、《留住一切親愛的》、《觀看的視界》、《光與影》等書。
1984年1月20日
我喜歡你的名字,也喜歡你的作品。插畫傢的地位。退件需知。
1984年2月8日
彆把工作辭掉,還不急。應該繼續上班的幾個理由。
1984年2月18日
簽名很重要。不是必須畫畫,纔有資格畫畫;如果不能畫畫,也不必去死。
1984年3月3日
為報紙專欄畫插圖的小訣竅。啓動構想的重要性。錯誤是通往真理之路。勿因失敗的草圖而氣餒。
1984年3月22日
工作環境很重要。沒上班、沒畫畫的時候,要多齣去見見彆人,纔有機會拿到委託案。
1984年4月19日
找到最適閤自己的尺度,找到感覺對的媒材,找到個人風格。
1984年5月1日
好插圖必須結閤好構想與好技法,缺一不可。商業藝術與畫廊藝術。轉換跑道的成功與失敗。
1984年5月22日
插畫必須扣緊文章主題,但不一定要遵照作者的觀點。反嚮操作有風險,但也容易脫穎而齣。做你該做的事就對瞭。
1984年6月22日
工作室財務危機。
1984年6月24日
該唸藝術學校還是文學院?
1984年7月1日
給你的漫畫一顆五角星星。決定命運的重大意外。
1984年7月8日
沒有人是完美的。有瑕疵纔有人味。有一個能對你作品做齣迴響的女友,是無比寶貴的幸運之事。
1984年7月22日
上帝就在細節裏。切記:要先睡上一覺,隔天再把東西寄齣去。讓自由聯想接通你的潛意識。
1984年8月4日
偉大藝術傢的失敗之作。
1984年8月20日
主動推銷自己。厚紙和薄紙的差彆。切勿「以為」任何事。插畫要到印齣來,纔算完成。
1984年9月12日
為什麼插畫低於繪畫,商業藝術低於畫廊藝術。藝術無主次之彆,隻有好壞之分。
1984年9月18日
離職愉快。如何把感覺畫成具體的圖畫。
1984年10月1日
什麼案子都該接,而且要做齣特色。讓自己開心,往往也能讓彆人開心。
1984年10月14日
紐約藝術傢的孤獨。成功來自堅持不懈,始終如一。在最擅長的領域裏把自己鍛鍊到爐火純青。
1984年11月3日
壓力超大的美術指導。對幽默作品而言,誇張永遠無害。天纔就是努力。
1984年11月12日
畫素描時,多用眼睛,少用頭腦。
1984年12月21日
自由工作者的難題。忌妒的力量。隻要繼續畫,就會有第二幕的,彆擔心。
2008年9月9日
二十四年過去瞭!藝術傢有可能退休嗎?寫信給我這位年老的插畫傢。
過來人的真情推薦!
插畫叢林的冒險
王子麵 (知名插畫傢)
紐約著名的藝術傢布萊剋曼,在我學生時期就買過他幫《紐約客》雜誌所設計的封麵總年鑑,他的創作生産量十分驚人,讓我在先前的編輯插畫工作上,學會不少他構圖與配色的技巧。
大傢總是好奇個人插畫工作室要用怎樣的創意與心態在大環境下競爭生存?朋友總是看到我們個人插畫工作室有時忙碌的要命,有時又在一般人上班的時間去旅行,要不然就是在咖啡廳看到我在畫圖……,根本不瞭解我們這行是在乾嘛,其實這就是藝術傢獨樹一格的生活方式。
除瞭布萊剋曼的敬業工作態度讓我敬佩之外,他還是一個非常深情的好老公。布萊剋曼總是用最認真幽默的態度,去麵對所有創意人在生活工作上會遇到的問題。這是很難得的高EQ。
另外,最讓我嘖嘖稱奇之處,就是在於他精準的寫齣我的確是在那樣的心態,告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再踏入個人插畫工作室後,遇到最容易發生「時間自律」與「工作盲點」……等問題,好像是在看我某部分所遇到的縮影……等同把他自己所遇到的實際工作經驗清楚的分享給大傢,是一個完整又誠懇的流程,毫不藏私。
想知道成功的插畫傢是怎麼産生的嗎?想進入插畫的叢林冒險,那你應該先好好閱讀這本書。
繼續創作,直到上帝喊停為止
馬剋(超人氣職場部落客)
親愛的R.O.:
我其實也很想稱呼您為Bob,可是以我們近乎陌生人的交情,我還是尊稱您為R.O.吧。您雖然不認識我,但因為我在颱灣的圖文部落客中還算有點名氣,所以齣版這本《藝術大師告訴你學校沒教的事》的齣版社,邀請我為這本書寫一篇序,我也希望這篇序的形式能多少呼應這本充滿智慧的書。
其實他們真的找對人瞭,大傢隻知道我是個專門在網路上大放厥詞的職場部落客,但事實上,我還是一位資曆超過13年的插畫人員(這是真的,我曾獲選為2009年颱灣的年度最佳插畫傢),所以在看完您寫給詹姆斯的這23封信之後,心中感慨萬韆,彷彿自己跳脫瞭時間與空間,化身為這位幸運的詹姆斯,從入行開始一路被大師提醒,在創作的迷惘中找齣踏齣下一步的勇氣。
親愛的R.O.,我太喜歡看老一輩插畫傢的作品,技法之外更重視的是想法,比起現在以電腦當創作工具的時代,速成也易忘,反觀這些能夠不斷迴味的幽默作品,纔是現在創作人員該下功夫追求的,您在信中也特彆強調瞭這點,讓我受益無窮。
我不知道下一個二十四年之後,我會成為什麼樣子,也許早就沒人認識我,不過如同您所說,一個從事創作的人是不會退休的,我會記得你對詹姆斯所說的話,也會繼續創作,直到上帝喊停為止。
謝謝您無私的分享,祝您愉快。
馬剋 二0一0年十月二十日
我隻是換瞭巢穴並非失去巢穴
凱西(圖文創作者;經紀:齣色創意有限公司)
親愛的鮑伯爺爺:
我以為我已經能夠很好的控製情緒,不再輕易動用眼淚的庫存量,但還是在您寫給詹姆斯的信中哭得淅瀝嘩啦!(可恨的詹姆斯,真希望我是你)
鮑伯爺爺,我也是畫插畫的,並且在很小的時候就立誌以此為生,在以插畫傢為名的歲月裏,幾經挫敗無奈幾乎被擊倒,但如您所說的,當然的確也享用過甜美的果實。
親愛的鮑伯爺爺,謝謝您公開給(可恨的)詹姆斯的信,從您給(可恨的)詹姆斯的信中我得到瞭滿滿希望與勇氣。
鮑伯爺爺,我能讓其他的年輕人也讀讀這些信件嗎?
這不僅僅是關於插畫傢對前途安排的種種,我認為,這是充滿智慧與愛的您對所有年輕人的生活教育、期許和叮嚀。
祝福您一切安好
和您有關的一切也都安好
Ps.
“我隻是換瞭巢穴並非失去巢穴”(我將這句話刻在心版上)
讓年輕插畫傢大開眼界的──「話插畫」,「書中有傑齣插畫的好書」
鄭明進(美術教育傢、插畫傢)
讀瞭《藝術大師告訴你學校沒教的事》書中給年輕插畫傢的信,也看瞭書中好多風格獨特的插畫,我太喜歡這本書啦!特彆贊同信中所提的幾個觀點與建議。
引用《素描即思考》(作者Miton Glasen),強調素描(drawing)的重要性,這是當下太依賴電腦繪圖的年輕插畫傢,必須加強的基本功力,也是隨時要練習的要件。
信件中提到:「插畫於純繪畫並無主次之彆,隻有好壞之分。」更是最忠實的良言。
我看瞭P.112具有「韆軍萬馬氣勢的插畫」從粗細不同的、活力十足的插畫,看到畫傢的作品中含有地球內核,擁有巨大的震動力,巨大颶風形成打轉氣勢般的能量,也注意到畫中又有極細膩的各種小東西的描繪,令人贊佩。
這是給年輕插畫傢,極具啓發性,又有引導好觀念的最佳好書。
哇,這本《藝術大師告訴你學校沒教的事》真的刷新瞭我對“實用性”藝術的認知!我之前一直覺得藝術嘛,要麼是陽春白雪,要麼就是某種技能的精湛展現。但這本書卻顛覆瞭我的這種刻闆印象,它更像是一本關於“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的哲學指南。作者通過一係列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案例,揭示瞭那些隱藏在藝術創作背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打破規則”的部分,它並不是鼓勵盲目反叛,而是教你如何深刻理解規則,然後纔能有意識地去超越它,創造齣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錶達方式。這不僅僅適用於繪畫、雕塑,甚至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也給瞭我很多啓發。我開始嘗試用更開放的心態去麵對問題,不再局限於已有的框架,而是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書中還講到瞭“情感的轉化”,如何將內心的喜怒哀樂,轉化為具有感染力的藝術作品,這讓我意識到,藝術不僅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心靈的溝通和共鳴。讀這本書,感覺像是給我的大腦做瞭一次深度SPA,排齣瞭那些陳舊的條條框框,注入瞭新鮮的活力和創造的火花。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視角真的太獨特瞭!我一直以為藝術創作是一種天賦,要麼有,要麼就沒有。但《藝術大師告訴你學校沒教的事》讓我看到瞭另一番景象:藝術更像是一種“發現”的過程,一種對世界保持好奇和探索精神的態度。作者沒有像教科書那樣,一本正經地講解理論,而是通過講述各位藝術大師的真實經曆,將那些“不為人知”的創作秘訣娓娓道來。比如,關於“材料的潛能”,書中描繪瞭藝術傢們如何從最普通的石頭、最廉價的顔料中挖掘齣無限的藝術價值,這讓我意識到,有時候我們過於追求昂貴的工具和材料,反而限製瞭自己的創造力。更重要的是,書中強調瞭“堅持”的力量,那些被後人奉為經典的藝術品,背後往往是無數次的失敗和不懈的努力。它讓我明白,天賦固然重要,但持之以恒的熱愛和實踐,纔是通往卓越的關鍵。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害怕嘗試,也不再畏懼所謂的“技不如人”,因為我知道,真正的藝術,在於內心的錶達和對世界的熱情。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認識世界的新視角!我一直以為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已經夠深入瞭,但讀完之後纔發現,原來自己隻是站在冰山一角。作者用一種極其生動、甚至可以說是“叛逆”的方式,剖析瞭那些學校裏很少提及,但卻至關重要的藝術理念。比如,關於“失敗”的藝術,我以前總是把它們看作是負麵的,是需要極力避免的。但書中卻指齣,真正的創新往往孕育在看似“失敗”的嘗試中,每一次不完美的颳擦、每一筆失控的色彩,都可能成為通往大師之路的基石。它打破瞭我對“完美”的執念,讓我開始擁抱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甚至從中尋找樂趣。還有關於“靈感”的來源,書中並沒有給齣什麼玄乎其玄的答案,而是鼓勵我們去生活中尋找,去觀察那些被忽略的細節,去傾聽那些沉默的聲音。它告訴我,靈感並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需要一顆敏銳的心去捕捉,去提煉,去賦予它們新的生命。讀這本書,就像在和一位經驗豐富、閱世深厚的老友聊天,他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隻有真誠的分享和引導,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藝術,乃至對生活,都有瞭更深刻、更獨到的理解。
评分老實說,我以前對“藝術鑒賞”這件事總是有點距離感,覺得那是專業人士的事情,自己看不懂也說不齣所以然。但《藝術大師告訴你學校沒教的事》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沒有給我灌輸一大堆專業術語,而是像一個和藹的長者,用最樸實、最真誠的語言,帶我走進藝術傢的內心世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意圖”的解讀,書中解釋瞭為什麼有些作品雖然看起來簡單,卻能觸動人心,那是因為藝術傢在創作時,傾注瞭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這讓我明白,欣賞藝術,不僅僅是看“像不像”,更重要的是去感受作品背後的“為什麼”。書中還鼓勵我們去“質疑”,去問“為什麼”,去探究作品的意義,而不是盲目接受。這讓我意識到,藝術是開放的,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解讀。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看藝術作品的眼睛亮瞭,不再是模糊的印象,而是能夠捕捉到更多細節和情感的層次,甚至開始敢於錶達自己的看法,不再因為“專業”二字而退縮。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一劑“解藥”,治愈瞭我一直以來對藝術的“不自信”。我一直覺得自己沒有藝術細胞,手笨,腦子也轉不過來。但《藝術大師告訴你學校沒教的事》用它獨特的視角,嚮我展示瞭藝術的更多可能性。它告訴我們,藝術並非隻有那些擺在博物館裏的“大件”,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成為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比如,書中提到的一些藝術傢,他們從日常生活中捕捉到的一個瞬間、一種色彩搭配,就能發展成令人驚艷的作品。這讓我明白,創造力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根植於我們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書中還重點強調瞭“耐心”和“重復”的重要性,那些看似枯燥的練習,卻是通往大師之路的必經之路。它打破瞭我對“靈感乍現”的幻想,讓我看到瞭腳踏實地的努力所能帶來的巨大改變。讀完這本書,我不再覺得自己是個“局外人”,而是開始嘗試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意識地去發現美、創造美,即使隻是一個小小的改變,也讓我感到無比的喜悅和滿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