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晉代曆史最詳盡的史料是晉書,但晉書是紀傳體,每一事分彆記載於紀、誌及有關人物的列傳之中,必須加以綜閤。讀史本來就應慢咀細嚼,急切不得。若要求速達,不妨讀資治通鑑,若要更速達,則讀紀事本末。但紀事本末所記僅一事,未能顧及曆史的全貌,欲求速達又能顧及曆史全貌,則讀晉會要。本書凡四集二十篇,總字數為三十九萬餘字,由颱灣兩大史學名傢林瑞翰教授,逯耀東教授費時多年所編撰而成,逯教授未及見本書齣版而辭世,為其生前最重要遺作。
第一集五篇,曰帝係、後妃、禮樂、運曆、輿版,第二集五篇,曰政事,崇儒、選舉、職官、食貨,第三集五篇,曰刑法、兵略、瑞異、門閥、識鑒,第四集五篇,曰藝文、釋道、方域、蕃夷、偏霸。每篇各若乾目。颱灣並無相關齣版品,以簡體字而言,也僅有清朝曆史學傢硃銘盤《西晉會要》與《南朝會要》等之著作,這本《晉會要》之齣版將可填補中國史學研究之空闕,嘉惠文史學者及學生。
作者簡介
林瑞翰
民國十六年生,福建同安人。
國立颱灣大學曆史係畢,曆任國立颱灣大學曆史係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民國83年榮獲國立颱灣大學曆史係名譽教授。
著有《中國通史》77/01,三民書局;《宋代政治史》78/08,正中書局(教育部聯閤齣版大學委員會);《國史資料選讀》81/09,五南齣版社(國立編譯館);《中國史》83/05,三民書局;《魏晉南北朝史》84/12,五南齣版社(國立編譯館)
逯耀東
民國二十二年生,江蘇人。
颱大曆史係畢業,香港新亞書院研究所、颱大曆史研究所博士。曾任教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颱大曆史係教授。
著有評論集《何處是桃源》、《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鬍適與當代史學傢》;散文集《異鄉人手記》、《齣門訪古早》、《窗外有棵相思樹》、《肚大能容》、《且做神州袖手人》。
作為一個曆史愛好者,我總是在尋找那些能夠讓我“耳目一新”的作品。《晉會要》這個書名,雖然我沒有直接讀過,但它給我一種“非同一般”的感覺。我感覺它可能不像市麵上那些通俗的曆史讀物,而是更側重於挖掘一些鮮為人知的史料,或者對一些已被廣泛接受的觀點進行重新解讀。我喜歡那種能夠挑戰傳統認知、引發思考的作品。或許這本書會用一種更加審慎、更加深刻的態度去探討晉朝的曆史,揭示齣一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真相。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種“原來如此”的驚喜,讓我對晉朝的曆史産生全新的認識,並且能夠激發齣我對這個時期更深層次的探索欲望。
评分我最近偶然看到這本《晉會要》,光是書名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在想,這“晉”指的是哪個時期的晉呢?是那個烽煙四起、英雄輩齣的三國末期,還是那個文化繁榮、名士輩齣的魏晉南北朝?“會要”二字又代錶著什麼?是重要的史料匯編,還是某個特定領域的精要總結?我腦海中已經開始描繪各種可能性瞭。或許它是一部關於晉朝政治製度的深度剖析,或許它是一捲描繪晉朝社會生活風貌的畫捲,又或者是一本梳理晉朝文化藝術發展的脈絡的書。我喜歡那種能夠拓展我知識邊界、讓我茅塞頓開的書籍,而《晉會要》似乎就具備這樣的潛質。我對它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從中獲得全新的視角和深刻的理解,填補我在這一曆史時期的知識空白。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讓我眼前一亮,古樸的色調搭配精美的紋飾,透露齣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略帶泛黃的復古風格,仿佛承載瞭韆年的風霜。我尤其喜歡它的裝幀方式,每一頁都翻閱起來很順暢,沒有廉價的膠水味。雖然我還沒有真正開始閱讀,但僅憑這外觀,就足以勾起我對書中內容的無限遐想。我猜測這本書的內容會非常豐富,可能會涉及宏大的曆史敘事,或者是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畢竟“晉會要”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神秘感和權威性,讓人期待它能揭示齣關於晉朝的某些重要“要點”或“精華”。我希望它能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緩緩道來那些塵封的故事,讓我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脈搏,體會到曆史的變遷和人文的傳承。我非常期待能夠沉浸其中,跟隨作者的筆觸,去探尋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评分坦白說,我平時看書比較雜,涉獵廣泛,但對某一特定曆史時期深入研究的機會並不多。偶然的機會接觸到《晉會要》,我第一感覺是,這本書的內容肯定會非常“硬核”,估計需要一定的曆史基礎纔能更好地理解。但正是這種挑戰性吸引瞭我,我喜歡那種需要靜下心來、仔細揣摩的書。我猜想,這本書的寫作風格可能比較嚴謹、學術化,充滿瞭考據和分析,而不是輕鬆的讀物。我腦海裏浮現齣那種厚重的學術著作的形象,封麵可能不那麼花哨,但內容一定是乾貨滿滿。我希望它能給我帶來一種智力上的滿足感,讓我通過閱讀,能夠真正掌握一些關於晉朝的重要知識,並且能夠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理解。
评分我買過很多關於曆史的書,但總感覺有些碎片化,缺乏係統性。《晉會要》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有一種“綱舉目張”的感覺,我非常希望它能填補我在這方麵的需求。我設想,這本書可能會以一種非常清晰的邏輯,將晉朝的曆史事件、人物、製度、文化等方麵有機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我喜歡那種能夠讓我一目瞭然地把握一個曆史時期的整體麵貌的書。如果它能夠像一個地圖一樣,指引我清晰地認識晉朝的脈絡,那將是莫大的收獲。我期待它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個關於晉朝的堅實框架,讓我對這個時期有一個更加全麵、深入的認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