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幼兒教育教科書,主要針對未來將要教導以及照護幼兒的大學生所需的專業知識所撰寫。同時,也適用於幼兒教育課程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如幼教專業行政管理人員、親職教育及在職教育課程等,皆可作為輔助幼教專業知識之用。
本書區分為六大部分,共十六個章節。第1章為幼兒教育的發展過程以及為何需要幼兒教育。第2至4章則是兒童、傢庭和教師共同參與幼兒教育工作。第5章包含幼教曆史的來龍去脈、量錶的應用,以及幼教理論如何融入實務工作中等。第6章則為總目標、主題目標和評量。第7章說明幼兒教育體能環境的規劃。第8章則為幼兒教育課程的規劃與安排。第9至13章包含開發兒童創造力、體能、認知、語言、社會等能力的發展。第14章則為藉由各種日常活動以及團體活動來教導兒童。第15章為導正兒童個彆的社會行為,也包含矯正問題行為。最後,第16章則是協助兒童調適日常生活中所麵臨的壓力。這些內容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幼兒教育概念以及明白如何和兒童一起相處。
《本書備有教學投影片,歡迎授課教師索取》
作者簡介
江麗莉〈審閱者〉
學曆:
美國德州大學哲學博士
現職: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係教授
專長:
幼兒教育、繪本教學、幼兒園輔導、幼兒園評鑑、教師專業發展、兒童發展
譯者簡介
蘇靖媛
學曆:
中國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基礎理論博士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係、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
現職:
輔英科技大學護理係專任講師(十七年)
經曆:
輔英科技大學附設托兒所創所所長
著作:
《幼兒社會能力輔導》(江麗莉、蘇靖媛編譯)
《0-3歲幼兒的親職教育》(江麗莉、蘇靖媛閤著)
第一部 幼兒教育是什麼
第1章 幼兒教育的範疇及需求
第二部 誰的幼兒教育
第2章 兒童
第3章 傢庭
第4章 教師
第三部 幼兒教育的為什麼
第5章 幼兒教育的理論基礎
第6章 總目標、主題目標和評量
第四部 幼兒教育的環境在哪裏
第7章 學習環境
第五部 幼兒教育課程為何
第8章 作息安排和課程規劃
第9章 經由課程啓發創造力發展
第10章 經由課程促進身體動作發展
第11章 經由課程強化認知發展
第12章 經由課程增進語言能力發展
第13章 經由課程促使社會化發展
第六部 幼兒教育的指導原則為何
第14章 常規指引和團體活動
第15章 社會行為的輔導
第16章 幫助幼兒調適壓力
這本《幼兒教育概論》的內容,確實觸及瞭我一直以來對於孩子早期教育的一些疑惑與迷思。身為傢長,我們總是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但往往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反而感到無所適從。書中並沒有直接告訴你「該怎麼做」,而是從宏觀的角度,帶你認識幼兒教育的歷史脈絡、不同學派的理念,以及當前幼教發展的重要趨勢。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花瞭不少篇幅在探討「適性發展」的概念,強調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應該用製式的標準去衡量。這讓我聯想到,很多傢長會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急著讓孩子學習各種纔藝,但書中透過深入的分析,指齣過度強調學術技能的早期教育,反而可能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對學習的熱情。書中對於「全人教育」的理念闡述得非常到位,從身、心、靈各個層麵去關照孩子,這讓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它讓我理解到,培養一個身心健全、樂觀積極的孩子,遠比死記硬背知識來得重要。對於有誌於從事幼教工作,或是對幼兒發展有濃厚興趣的讀者而言,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紮實的理論基礎,讓你能夠更清晰地認識這個領域。
评分從一位對幼教僅有初步概念的傢長角度來看,《幼兒教育概論》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且全麵的入門。書中沒有過於學術化的艱澀用語,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貼近生活的案例與淺顯易懂的解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探討「學習環境的建構」時,詳細描繪瞭如何從空間佈置、材料選擇,到成人與幼兒的互動模式,去營造一個能夠激發幼兒學習動機的環境。書中提到瞭「開放式學習區」的概念,例如藝術區、積木區、語文區等,並且說明瞭如何透過不同的教具與媒材,引導幼兒進行探索與建構。這讓我聯想到,傢中玩具的擺放與使用方式,其實也能對孩子的學習產生影響。書中也強調瞭「觀察與記錄」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指齣教師透過細心觀察幼兒的行為與互動,能夠更深入地瞭解他們的學習需求與發展狀況,進而提供更具適應性的引導。這讓我體會到,教育並非單嚮的傳授,而是雙嚮的互動與共同成長。這本書不僅讓我對幼教的專業知識有瞭初步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我對居傢教育的更多思考與嘗試,希望能夠為孩子打造一個更適閤學習與成長的環境。
评分這本《幼兒教育概論》最大的優點,在於它能夠以非常結構化的方式,為讀者梳理幼教領域的關鍵概念。書中的架構清晰,從幼兒教育的歷史發展、核心理論,到當前最為關注的議題,都有條理地一一呈現。我特別欣賞作者在探討「兒童權利」這一章節的深度。書中不僅提及瞭聯閤國兒童權利公約的相關內容,更進一步闡述瞭在實際的幼兒教育場域中,如何落實兒童的參與權、發展權與受保護權。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我們在教育孩子時,除瞭關注他們的學習成效,更應該保障他們的權利,讓他們在安全、尊重的環境中成長。書中還探討瞭「多元文化教育」的議題,這在現今社會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的孩子未來將會接觸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作者提供瞭許多實際的教學案例,說明如何透過繪本、遊戲、節慶活動等方式,培養孩子的國際觀與尊重差異的態度。這本書讓我對於幼兒教育的視野更加開闊,也更加理解到,教育的目標不僅是培養學生成績優異,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具備社會責任感、同理心與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公民。
评分我必須說,《幼兒教育概論》這本書的齣版,對於許多正在摸索如何引導孩子成長的傢長來說,無疑是及時雨。它並非那種填鴨式的教戰手冊,而是更像一位溫柔且有智慧的導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們去理解孩子。書中許多關於「正麵管教」的討論,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它顛覆瞭我過去認為懲罰是必要的觀念,而是強調透過同理、理解與溝通,來幫助孩子學習情緒管理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來說,當孩子因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而哭鬧時,書中建議的是先同理孩子的情緒,然後溫和地解釋原因,而不是立刻責罵或威脅。這不僅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也學會如何用更成熟的方式錶達自己的需求。此外,書中也探討瞭「親子共讀」的重要性,並提供瞭一些實際的引導技巧,例如如何選擇適閤的繪本、如何透過提問引導孩子思考故事內容,甚至是如何讓共讀成為一種有趣的親子互動。這些內容都非常實用,讓我在傢裡能更有方法地與孩子互動,感受到親子關係的連結更加緊密。這本書真的讓我學到,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愛的連結與人格的培養。
评分這本《幼兒教育概論》真是讓我大開眼界!身為一位在幼教領域打滾瞭十幾年的媽媽兼傢長誌工,平常看的大多是實務操作手冊或是專為老師編寫的課程大綱。這次偶然翻到這本,原以為會是又一本枯燥乏味的學術論述,沒想到卻是如此生動且貼近生活。書中對於幼兒發展的幾個關鍵階段,像是嬰幼兒時期的感官探索、學齡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都有非常細膩且深入的描寫。我尤其喜歡它提到「遊戲是幼兒的天職」,並且從認知、情緒、肢體、社會等多個麵嚮闡述遊戲的重要性,這讓我迴想起自傢孩子玩泥巴、扮傢傢酒時那專注又快樂的神情,原來那都是學習的過程!書中還引述瞭不少國外的幼教理論,像是濛特梭利、瑞吉歐等,但並非艱澀難懂的學術術語,而是用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去解釋這些理論的精髓,並且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讓傢長也能輕鬆理解並實踐。對於我這樣一方麵想瞭解專業知識,一方麵又希望書本能提供具體可行建議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確是個寶藏。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過去對孩子的一些教養觀念,也學到瞭許多新的啟發,像是如何運用引導式提問來鼓勵孩子思考,而不是直接給予答案,這真的是受益良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