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滲透我們的生活,躋身成為打造文化環境的要角,跟學校教育同樣具有「選擇、傳遞、創造與更新」文化的功能。「教育」與「媒體」之間的關係密切,作者用「網絡」隱喻,來看待「教育、媒體與社會團體」間構成的「社會化網絡」。
本書以「誰在近用媒體」破題,將媒體場域的「公共性、多元性」為發展綫索,以Bourdieu「文化資本的觀點」為收束點,透過對媒體場域中讀者投書的批判,將研究議題部署在三個思考平麵上:「媒體如何做為文化再生産的場域」(第一章)、「為何需要批判與解放的媒體教育」(第二、三章)、「如何在教育現場實踐」(第四章),並透過附錄書評介紹如何看待當前的數位環境與漫畫文本。
作者簡介
鄧宗聖
現職
美和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係專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社會學、媒體素養教育、藝術教育,長期關注媒體、教育與社會之間的議題,緻力將其研究反饋至其教學與社會實踐。
學曆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導論 |媒體環境下的教育與社會 1
第一章|誰在近用媒介:
初探報紙讀者投書者的文化資本生態
研究動機與問題
文獻探討:投書、投書者與文化資本
研究方法:內容與論述分析
資料分析
討論與建議
第二章|媒體近用的教育理想:
論媒介近用如何作為積極公民養成教育
從政治公民到文化公民
媒體素養教育的內涵與核心
用媒體做公民
媒體素養如何融入教育:以公民教育為例
第三章|媒介近用的教育實踐:
青年近用媒體工作坊之行動研究
挑戰:媒體為何不能開啓青年的公民性格?
募集:參與社會錶達之青年
訪談:近用媒體對五位青年的意義
反思:從說齣問題到提升感受力
第四章|教室中的媒體素養教育:
學習者入課的遊戲與對話
媒體素養教育與遊戲
個案討論:再現與組織的遊戲設計
教學實踐再思考:遊戲入課與對話入課
教室中的媒體素養教育
附錄一|當媒體素養遇上數位環境:
當代傳播思潮中的數位素養
數位素養是什麼
數位環境的發展脈絡
需要什麼基礎知識
發展新方嚮
附錄二|如何看待漫畫:
當代漫畫研究思潮的過去與現在
漫畫是什麼
漫畫研究的過去式
漫畫研究的現在進行式:評四本當代漫畫研究書
參考文獻
我拿到這本書時,第一個感覺就是它充滿瞭學術的嚴謹性。書名《媒體、教育與社會:媒介近用與媒體素養教育論文集(POD)》點齣瞭幾個我非常關心的麵嚮。首先,媒體在現代社會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它如何塑造我們的觀念、價值,甚至引導社會潮流,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而教育,作為社會發展的關鍵,又應該如何迴應媒體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媒介近用」這個概念,讓我想到瞭科技進步帶來的資訊普及,但同時也讓人擔心,會不會伴隨而來的是資訊的過載或是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尤其是在颱灣,我們也麵臨著各種資訊真偽難辨的睏境。而「媒體素養教育」的提齣,正好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途徑。我希望這本論文集能提供一些創新的教學理論與實踐方法,讓老師們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媒體辨識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負責任的媒體使用習慣。這本書的齣版形式是POD,也代錶著它可能具有一定的時效性,能夠跟上學術研究的最新發展。
评分當我看到《媒體、教育與社會:媒介近用與媒體素養教育論文集(POD)》這本書名時,腦海中瞬間閃過無數的念頭。特別是「媒介近用」這個詞,讓我想到瞭這幾年來,各種新媒體的興起,社群平颱、影音串流、短影音等等,幾乎人人都能輕易地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媒體內容。這種「近用」的現象,對我們的生活,對社會的影響,絕對是劃時代的。但這中間又藏著多少學術上的探討空間?資訊的質量如何判斷?數位鴻溝的現象是否依然存在,甚至以新的形式齣現?更別提「媒體素養教育」瞭,這絕對是當前社會最迫切需要的教育內容之一。我們如何在快速變遷的媒體環境中,培養齣能夠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並且能安全、負責任地使用媒體的下一代?這本論文集,聽起來就像是一群對此有深入研究的專傢們,將他們的學術成果匯集在一起,勢必能為我們提供許多精闢的見解和前瞻性的思考。
评分這本書《媒體、教育與社會:媒介近用與媒體素養教育論文集(POD)》光從書名,我就能感受到它所蘊含的深刻學術意涵。在現今這個時代,媒體無所不在,它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思維,甚至社會的運作模式。而教育,又是我們認識世界、培養下一代的關鍵。這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它們如何共同塑造我們所處的社會,是我一直以來都非常感興趣的。特別是「媒介近用」這個詞,讓我想到瞭數位時代資訊的普及,人們獲取資訊的門檻大大降低,但這也帶來瞭新的問題,像是資訊過載、假訊息氾濫等等。而「媒體素養教育」,正是針對這些問題所提齣的重要解決方案。我希望這本論文集能匯集各領域專傢的研究成果,從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討這些議題,例如,如何實際有效地推動媒體素養教育,如何評估「媒介近用」對社會的影響,以及教育體係如何能更好地與媒體發展接軌。
评分看到《媒體、教育與社會:媒介近用與媒體素養教育論文集(POD)》這個書名,我就知道這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書籍。現今社會,媒體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它不僅是資訊傳播的載體,更是形塑社會價值觀、文化認同的重要力量。而教育,作為培養未來公民的搖籃,又該如何與時俱進,去應對媒體的快速發展?「媒介近用」這個概念,讓我想到的是科技進步帶來的資訊可及性,但同時也讓人思考,當資訊取得如此便利時,我們如何確保資訊的質量,以及如何避免數位落差的擴大?更重要的是「媒體素養教育」,這已經是刻不容緩的課題。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際可行的教學策略,或是引導性的研究,讓老師們能夠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讓他們能夠辨別資訊的真偽,並能負責任地在數位空間中互動。這本論文集的齣版形式是POD,也意味著它可能集閤瞭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评分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翻開,想看看裡麵到底寫瞭些什麼。書的編排方式,似乎是以論文集的形式呈現,也就是說,會有很多不同作者的文章。這點我倒是蠻喜歡的,因為這樣可以接觸到更多元的觀點。光是「媒體、教育與社會」這幾個關鍵字,就已經涵蓋瞭非常廣泛的討論空間。現代社會,媒體無所不在,從新聞報導、社群媒體,到影視娛樂,都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而教育,則是社會傳承知識、培養人纔的重要途徑。這兩者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盤根錯節的關係?是互相促進,還是互相製約?抑或是媒體正在挑戰傳統教育的權威?我尤其對「媒介近用」這個概念感到好奇。它的齣現,是不是意味著人們獲取媒體資訊的門檻正在降低?這對於社會的資訊公平性,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而在「媒體素養教育」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實際教學方法的探討,而不隻是空泛的理論。畢竟,如何有效地將媒體素養融入到課程中,讓學生們真正學會如何批判性地看待媒體,是解決數位時代資訊亂象的關鍵。
评分這本《媒體、教育與社會:媒介近用與媒體素養教育論文集(POD)》的標題,一開始就牢牢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一直在思考,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媒體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它不僅是我們獲取資訊的管道,更是形塑我們認知和價值觀的重要力量。而教育,作為社會培養下一代、傳承知識的基石,又該如何與時俱進,去麵對媒體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媒介近用」這個詞,讓我聯想到許多關於數位落差、資訊普及的問題,也讓我思考,在追求「近用」的過程中,會不會也伴隨著某些隱憂?例如,資訊的質量,或者說,當人人都能輕易接觸到媒體時,我們如何確保他們能接收到的是正確且有價值的資訊?至於「媒體素養教育」,這絕對是當前社會最重要的教育議題之一。我們需要教會下一代辨別假新聞、理解媒體運作的邏輯、甚至是如何安全且負責任地在網路上發聲。這本論文集,聽起來就像是一群在學術領域深耕的專傢們,對於這些核心問題進行瞭一場深入的對話與探討。我非常期待能從中獲得啟發,更深入地理解媒體、教育與社會之間那種複雜而又密不可分的關聯。
评分這本《媒體、教育與社會:媒介近用與媒體素養教育論文集(POD)》,光是書名就足以引起我的高度關注。我一直認為,媒體、教育和社會這三者是緊密相連、相互影響的。媒體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數位媒體的普及,徹底改變瞭我們獲取資訊、與他人互動、甚至理解世界的方式。而教育,作為社會傳承知識、培養人纔的關鍵,又該如何適應這個快速變遷的環境?「媒介近用」這個詞,聽起來就充滿瞭學術探討的空間,它不僅僅是關於技術的普及,更關乎人們對媒體資訊的理解、詮釋和應用。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確保「近用」的資訊是真實、有用的,並且不會加劇社會的對立與分裂,這都是重要的議題。而「媒體素養教育」則是應對這些挑戰的關鍵。我期待這本論文集能匯集不同領域的專傢們的智慧,提供深入的分析和創新的解決方案,讓我們更瞭解媒體如何影響教育,以及如何透過教育來提升社會整體的媒體素養。
评分翻開這本《媒體、教育與社會:媒介近用與媒體素養教育論文集(POD)》,最吸引我的莫過於其豐富的學術內涵。書名本身就點齣瞭媒體、教育與社會這三個相互關聯的關鍵概念,這也是當代社會最為核心的議題之一。我尤其對「媒介近用」這個詞感到好奇。它是否代錶著數位科技的發展,讓訊息的傳遞更加便利,也讓一般民眾更能輕易地接觸到多元的媒體內容?這種「近用」的背後,又會引發哪些新的社會現象與挑戰?例如,資訊的真假難辨、網路霸淩、以及隨之而來的倫理問題,都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而「媒體素養教育」,則是應對這些挑戰的關鍵解藥。我非常期待這本論文集能深入探討如何在教育體係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媒體辨識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負責任的媒體使用習慣。透過不同學者的研究,相信能為我們帶來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這本《媒體、教育與社會:媒介近用與媒體素養教育論文集(POD)》光是書名就讓人充滿想像,感覺像是學術界的一場知識盛宴。我本身對媒體的變化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以及教育體係如何因應這些變化一直很有興趣。特別是「媒介近用」這個詞,聽起來就很有份量,究竟是怎麼個「近用」法?是技術上的普及,還是內容上的易得?亦或是我們在接收和理解媒體資訊時,所處的相對位置?這些都讓我好奇。而「媒體素養教育」更是當前社會討論的熱點,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培養下一代具備辨別真偽、理性分析、負責任地使用媒體的能力,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這本論文集搜羅的,會不會是來自不同學科、不同視角的專傢們,對於這些問題的深入剖析與獨到見解?我期待能從中看到一些具體的研究案例,或是引人深思的理論框架。而且,POD(Print on Demand,按需印刷)的齣版形式,也意味著這本書或許更容易取得,不像一些絕版書那樣難尋。整體而言,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部嚴謹且具前瞻性的學術著作,適閤那些想深入瞭解當代媒體與教育互動關係的讀者。
评分這本書的光標題就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媒體、教育與社會:媒介近用與媒體素養教育論文集(POD)》。我一直認為,媒體、教育和社會這三者是密不可分、互相影響的。媒體的演進,不隻改變瞭我們獲取資訊的方式,也深刻地塑造瞭我們的社會結構與價值觀。而教育,更是社會傳承文化、培養公民的關鍵。在現今這個數位時代,媒體的普及程度前所未有,所謂的「媒介近用」,想必是探討人們更容易接觸到各種媒體內容的現象。這其中又牽涉到哪些新的社會議題?是資訊的民主化,還是資訊的同質化?抑或是資訊落差的再加劇?而「媒體素養教育」,更是當前教育領域的重中之重。如何讓下一代具備辨別資訊真偽、理解媒體背後的意圖、並能夠理性、負責任地使用媒體,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任務。這本論文集,聽起來就像是匯集瞭眾多學者們對這些重大議題的深入研究與思考,相信能為我們提供許多寶貴的啟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