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沒手沒腳的傢夥,也能在全世界最頂尖的海灘衝浪,
那麼,任何一件事對你都是可能的!
*全球首發!以生命見證、撼動韆萬人心的小巨人力剋!
*《商業周刊》1189期.中天「文茜世界周報」.《遠見雜誌》289期 感動報導
沒手沒腳,沒有限製!
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缺。
他用自己的行動顯示,什麼叫作「永不放棄」!
他用自己的故事證明,什麼叫作「不設限的人生」!
沒有一本書,比力剋的故事,更能帶給你希望!
如果你懷疑自己的能力,力剋說:
當你懷疑自己能否實現人生的目標時,請信任那些願意助你一臂之力,以及能夠指引你的人。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糟,力剋說:
當我的父母看到我齣生時那沒手沒腳的模樣,他們也不禁懷疑上帝到底在想什麼。然而,今天我過著完全超乎我們想像的生活。我隻能說:「我的受造奇妙可畏。」你也一樣。
如果你正麵對人生的變化,力剋說:
在掌控你不想要或突然發生的變化時,第一步就是保持警覺,迅速認知到你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無論是好是壞。覺察到變化可以減輕壓力。
如果你正打算放棄夢想,力剋說:
告訴自己再多撐一天、一個禮拜、一個月,再多撐一年吧。你會發現,拒絕退場的結果令人驚訝。隻有拒絕再試一次的人纔會被打敗。
如果你心裏憂傷難過,力剋說:
在悲慟的另一邊,有一條不同的齣路,會讓你更堅強、更堅定,讓你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我會為你點齣這條路。
如果你曾有輕生的念頭,力剋說:
十歲那一次,如果我讓自己的臉再往水下沉個十多公分,或許我是能結束短暫的痛苦,但代價是什麼?我將看不到在夏威夷海邊與海龜一同遊泳、在加州衝浪、在哥倫比亞潛水的開心男子。不要去犯我幾乎犯下的過錯。
力剋語錄
◆如果一個沒手沒腳的傢夥也能在全世界最頂尖的海灘衝浪,那麼任何一件事對你都是可能的!
◆在艱睏的時光中,依然能夠前進,關鍵就在於,你不是以能看見的,而是以能想像的事物,來引導你的人生。這就叫作信心。
◆你不應該看著你所缺乏的過日子;相反地,你應該過一種「隻要敢夢想,什麼都做得到」的人生。
◆不要把每個麵皰或皺紋看得太嚴重,因為有一天,你會碰到真正麻煩的大事,那時你要怎麼辦?
◆緊緊抓著舊傷痛不放,你就隻是給那些傷害你的人力量,讓他們控製你;可是當你原諒他們,你就切斷瞭跟這些人的連結,他們就再也不能打擊你。韆萬不要以為寬恕他們是放他們一馬,你這樣做不為彆的,是為瞭你自己。
◆站起來和倒在地上,哪個感覺比較好?你天生不是在地上打滾的,你要起身,一次一次又一次,直到全然釋放你的潛力。
作者簡介
力剋.鬍哲 Nick Vujicic
齣生時罹患海豹肢癥,天生沒有四肢;
曾經三次嘗試自殺,十歲那一次,因為無法忍受讓傢人為他的死終身悔恨,而決定中止這樣的行為,第一次意識到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
曾經一天內被十二個人嘲笑,最後因為一個同學的正麵肯定而重新振奮。
他是澳洲第一批進入主流學校的身障兒童之一,也是他高中母校第一位競選學生會主席的身障者,並獲得壓倒性勝利,被當地報紙封為「勇氣主席」;
他是第一個登上《衝浪客》雜誌封麵的菜鳥衝浪客,也曾在夏威夷海邊與海龜一同遊泳、在哥倫比亞潛水,而且踢足球、溜滑闆、打高爾夫球樣樣行。
他十六歲時第一次在小型聚會中跟同學分享自己的故事,口碑從十二個人開始;
在決定以「激勵他人」為生命目標,並創設「沒有四肢的人生」這個非營利組織之後,至今已在五大洲超過二十五個國傢、舉辦過一韆五百多場演講,給予 / 接受數百萬個擁抱,自稱為「擁抱機器」。
他獲得各國、各界領袖接見,也曾在哥倫比亞國會發錶演說,除瞭常常在各國最大的場地如體育館、鬥牛場、錶演廳或巨蛋舉辦演講會之外,也不斷造訪教會、學校、垃圾城、貧民窟、勒戒中心、監獄和紅燈區;
他散播希望與愛的行動深受教師及傢長贊譽,認為應該把他的故事列入學校課程。
他二十一歲大學畢業,取得會計及財務規畫雙學位,熟稔投資,並擁有自己的公司;二○○五年被提名為澳洲年度青年楷模。
他齣版過兩片暢銷全球的DVD,寫瞭一本書,為他量身打造的電影《蝴蝶馬戲團》則在二○○九年獲得「門柱影片計畫」的最大奬。
他是力剋,天生沒手沒腳,卻活齣不受限的生命奇蹟。
譯者簡介
彭蕙仙
一個基督徒,一個母親,一個喜歡遊山玩水的人。
〈前言〉我真是幸福得不像話
第一章 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第二章 沒手沒腳,沒有限製
第三章 對生命的無限可能抱持信心
第四章 愛上不完美的自己
第五章 態度決定高度
第六章 跟恐懼作朋友
第七章 跌倒七次,要爬起來八次
第八章 麵對未知,迎嚮改變
第九章 信任他人,組成夢幻團隊
第十章 擁抱公平的機會
第十一章 可笑的規則
第十二章 人生以付齣為目的
譯者序
人生尋寶記
二○一○年六月力剋訪颱時,本來安排瞭我訪問他,我也準備瞭不少題目,不過,因為他的行程滿檔,當天我等到瞭中午,還是沒有機會訪問。但我也沒有特彆失望,因為在旁聽彆人訪問力剋的過程中,我已經得到瞭答案。
人們對力剋有許多好奇。關於在生活上如何操作,YouTube上的影片和他書中多少都做瞭些迴答,但這個部分其實是比較技術麵的問題。我覺得力剋人生真正重要的基本麵問題是:你怎麼能夠接受自己的樣子,或者說,這個樣子的你,怎麼還能接受上帝?
在當天的某個訪問裏,力剋也主動提到瞭這個問題;或許是因為麵對麵吧,他的說明讓我有瞭很直接、真實的感動。關鍵是《聖經》〈約翰福音〉第九章第三節,這個故事說的是,有天耶穌和門徒們看到一個天生瞎眼的人,門徒就好奇地問耶穌,這個人生來瞎眼是怎麼瞭,是他犯瞭罪,還是他的父母犯瞭罪?耶穌迴答
「也不是這人犯瞭罪,也不是他父母犯瞭罪,是要在他身上顯齣神的作為來。」力剋說,就是看瞭這段話,讓他的人生「豁然開朗」,瞭解到自己生來沒有四肢這件事「並不錶示我有什麼問題,而是上帝要在我的身上顯齣祂的作為來」。
天生有缺陷、殘疾的人之所以會有如此的形體與缺陷,是為瞭彰顯神的榮耀,這個觀點有兩個看似矛盾的邏輯在裏頭:第一,要相信自己並不是上帝的錯誤創造,而是上帝的特殊設計;第二,這些人的人生的確有所不便、有所不能,因此他們若能因為信仰上帝而活齣精采的人生,就證明瞭上帝的大能。也就是說,殘疾並沒有不好、不對,然而,殘疾也的確不好,一個身有殘疾的人(或者擴大而言,所有對自己的人生懷有某些不滿、覺得自己有某些不幸的人)必須同時調和這兩個觀點,纔能一方麵不自卑自憐或憤怒憎恨,另一方麵又願意承認自己必須更加倚靠上帝、倚賴人。
人要夠自信纔能真正地謙卑,要夠堅強纔能真正地柔軟。這是我在看力剋的故事,以及當天旁聽彆人訪問力剋時,最深的體會。怡然自得於自己本來的樣子,覺得自己是上帝的完美之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難能可貴的是,能夠從這樣的核心價值觀中輻射齣追求成長與進步的動力──沒手沒腳的人生如果不是個缺憾,怎麼會明顯地就是有某些事情無法自己完成;但如果沒手沒腳是個錯誤,那豈不錶示創造的上帝功力有問題?
力剋的人生給瞭這個看似悖論的難題一個很美好的答案,個中祕訣在我看來就是他被上帝(以及傢人和朋友)的愛深深觸摸瞭:隻有活在愛與支持之中的人,纔能充分理解到: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完美創造,但我們又不完全。我們的完美是個完成式,我們的不完全是個現在進行式──完成與進行同步,上帝跟我們的約定真是又酷又玄但又寶貴啊。
翻譯力剋的書是我一個意外的禮物,在翻譯這本書的兩個月當中,我自己的生活麵臨瞭很大的變化和挑戰。因為白天忙碌,每天隻有晚上纔有時間靜下心來翻譯,大概從傍晚五點進行到深夜兩、三點,常常體力不支瞭卻還停不下來,因為被力剋感動得又哭又笑,我很想繼續知道更多。
這本書當然是個催淚彈,我不記得自己哭過多少次,印象最深的地方有兩個。第一個是力剋寫到,當他十二、三歲時,母親對他坦承,他剛齣生時,一開始她傷心難過得連看都不想看、抱都不想抱他。乍聽之下,力剋不怎麼好過,但將心比心、想像當年母親所承受的一切,力剋說:「我不確定如果我是媽媽,會不會做得比她更好。」
第二是癌癥少年卡爾森?萊斯利病發後決定把《聖經》〈約書亞記〉第一章第九節的經文刻在墓碑上:「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裏去,耶和華你的上帝必與你同在。」他說,不論自己能活多久,希望當人們經過他的墳墓時,讀到這節經文,可以想想這節經文如何幫助他度過那段與癌癥搏鬥的時光;這節經文安慰瞭他,卡爾森希望人們知道這節經文也同樣可以安慰他們。
〈約書亞記〉的這段經文我們常常會引用,但是直到在這樣一個情境齣現時,第一次讓我有瞭深刻的震動──原來真正的剛強壯膽是能夠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颱戲,而這颱戲可以讓彆人因為你而認識剛強壯膽的源頭:耶和華。
力剋的齣生讓他父母的信仰麵臨很大的挑戰;癌癥少年卡爾森能夠安然就死,並把自己短暫的一生當作饒富恩典的標記,乃是因為他有清楚明確的信仰。譯到這兩個地方時,我大哭到幾乎難以為繼;在那樣深的夜裏,我也與自己的信仰有瞭一番深切的搏鬥與省思,最終體悟到,一直以來,我的人生未免花瞭太多力氣在追問「Why」,但務實且濛福的態度其實問的更該是「How」。
Why指嚮的往往是負麵的情緒,而How指嚮的常常是正麵的行動。力剋的書裏帶給我最多啓發的正是許多的How,特彆是附錄裏提到的數位行善,讓已經翻譯到最後關頭的我精神為之一振,原來這個時代有這麼多有創意、化整為零的做善事、好事的觀點和方法。力剋一再強調,不必擔心自己資源少,因為一顆「願意的心」,比什麼都重要。書中的創意行善給瞭我很多激勵和靈感。
這本書當然不隻讓人落淚,力剋也讓人開懷,例如羅馬尼亞旅館的蚊子大攻擊、機艙行李櫃的躲貓貓、澳洲購物中心的人形模特兒、美國廁所的失褲記、加拿大的萬聖節裝鬼記……信手撚來,好多地方都能讓人捧腹大笑,就連校園霸淩恰吉篇都有一種黑色幽默的況味。力剋的每個笑話都跟他沒有四肢的形體有關,這個被他自己形容為「部分零件不足」的身體和人生際遇,一方麵讓人流淚不捨,一方麵又讓人拍案驚奇。看看他這人生,的確是有點好得不像話啊。
「我拿什麼報答耶和華嚮我所賜的一切厚恩?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聖經》〈詩篇〉第一百一十六篇第十二到第十三節,是我譯完這本書之後心頭湧現的第一個感動,因為在譯書的過程中、在力剋的字裏行間,我竟然也尋找到瞭自己人生裏頭許多好得不像話的際遇。
說不定,讀完這本書,你也可以來一趟這樣的人生尋寶記哦。
前言
我真是幸福得不像話
我叫力剋.鬍哲,今年二十七歲。我一生下來就沒有四肢,不過,我可沒有被這個狀況限製住。我在世界各地旅行,鼓勵瞭上百萬人以信心、希望、愛和勇氣剋服逆境,追求自己的夢想。我在這本書裏將和大傢分享我如何麵對難關與障礙,其中有些是我個人的獨特經驗,但大部分則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曆的。我寫這本書是為瞭鼓勵你剋服挑戰與睏難,好讓你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走嚮好得不像話的人生。
艱苦難熬的時光和睏境會引發自我懷疑和絕望,這點我非常瞭解。我們常常覺得人生真不公平,然而《聖經》〈雅各書〉第一章第二節上說:「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那是我掙紮瞭許多年想學會的功課,最後我終於弄懂瞭,而且我的經驗可以幫助你瞭解到,每個人所經曆的苦難,大部分都提供瞭機會,讓我們探索人生目的,並以珍貴的天賦嘉惠他人。
我的父母是虔誠的基督徒,不過,看到我齣生時那沒手沒腳的模樣,他們也不禁懷疑上帝到底在想什麼。一開始,他們認為我不可能過正常生活,我的人生毫無希望、沒有未來。
然而,今天我過著完全超乎我們想像的生活。每天都有不認識的人透過電話、email、簡訊和推特跟我連絡;在機場、飯店和餐廳裏,人們走嚮我、擁抱我,說我以某種方式感動瞭他們。我真是個濛福的人,這些年來,我真是幸福得不像話。
我和傢人沒有預見到的是,我身體上的障礙──我的「負擔」──也可以成為祝福,給瞭我獨一無二的機會去幫助他人,理解他們的痛苦,同情他們的遭遇,並帶給他們安慰。沒錯,我是麵臨一些不尋常的挑戰,但同時我也受到祝福,擁有可愛的傢庭、敏銳的心智,以及深刻恆久的信仰。在這本書裏,我會坦率地讓你知道,其實是在經曆一些可怕的時光後,我的信仰和人生目標意識纔逐漸變得堅定。
你知道的,當我進入令人無所適從的尷尬青春期時,我對自己的處境感到絕望,覺得自己永遠也不可能「正常」。很明顯地,我的身體跟同學的不一樣,當我努力嘗試各種彆人做來稀鬆平常的活動,例如遊泳、滑闆時,我隻會愈來愈明白一件事:有些事我就是做不來。
而有些殘忍的孩子叫我「怪物」和「外星人」,更是讓情況雪上加霜。我當然隻是個普通人,隻想和彆人一樣,但機會似乎很渺茫。我想要被人接受,但覺得沒人肯接受我;我想要融入人群,但好像沒辦法。
我撞牆瞭,覺得很沮喪,被負麵的想法徹底淹沒。我的心很痛,即使被傢人和朋友包圍,還是覺得孤單。我擔心自己會成為我所愛的人永遠的包袱,覺得十分絕望,找不到一丁點人生的意義。
我覺得很痛苦,但我真是大錯特錯。我在當時那些灰暗的日子所不知道的事,竟然可以成為一本書──喏,就是你現在手上拿的這一本。接下來在本書中,我將提供在艱钜的試煉和痛徹心扉的磨難中找到希望的方法。在苦難的另一邊,有一條不同的路,會讓你更堅強、更堅定,讓你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我會點齣那條路。
如果你有渴望與熱情去做某件事,而這件事齣自上帝的意旨,那麼你一定會成功。這句話真是強而有力,不過老實說,我自己也不太相信就是瞭。或許你曾在網路上看過我的訪問,那些閃耀著快樂幸福的影像是我人生各種經曆的結果,但一開始的我並非如此,一路走來,我學到瞭幾項重要特質。要想過一個不設限的人生,我認為需要:
.強烈意識到生命的目的
.不可磨滅的希望
.對上帝及無限的可能性有信心
.喜愛並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
.態度決定高度
.勇敢的精神
.願意改變
.願意信任的心
.渴望機會
.有評估風險與笑看人生的能耐
.有服事他人的使命
這本書的每一章會提到上述的一項特質,我希望我的說明能幫助你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運用這些特質,活齣豐富且有意義的人生。我告訴你這些事,是因為我想與你分享上帝的愛,希望你體驗到祂要給你的喜樂與滿足。
如果你每天都過得很掙紮,請記住,在我的苦難背後有個遠超乎我想像的人生目的在等著我。
你或許會碰到艱難的時光,或許會倒下,然後覺得自己沒有力量站起來。我懂那種感覺。我們都會碰上那樣的狀況,生命不會一直輕鬆愉快,但是當我們剋服挑戰,就會變得更強壯,也會對於能有那樣的機會更感恩。真正重要的是你一路上接觸到的人,以及你如何走完你的旅程。
我愛我的生命,如同我愛你的。我們一起努力,可能性就會大得不像話。所以你覺得呢?我們要不要試試看,夥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