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改變的契機,都從「怕麻煩」而來!
槓桿係列著作暢銷逾150萬冊,本田直之與你分享生活、事業兩得意的祕密,
讓你從「自甘墮落」的怕麻煩者,進化成「未雨綢繆」的怕麻煩者。
90%的人都自認「怕麻煩」,但人愈怕麻煩,愈能成材!
隻要把「怕麻煩」當動力,就可以「用1分力氣得到10分收獲」。
麻煩事如果放任不管,就會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
「自甘墮落的怕麻煩者」一直在逃避麻煩、閃躲麻煩,但是到後來,麻煩卻愈滾愈大。雖然是怕麻煩的人,最後卻讓自己捲進大麻煩之中。
其實,隻要「事先解決掉小麻煩」,就可以切斷這種負麵的惡性循環!
「未雨綢繆的怕麻煩者」會在第一時間把「小麻煩」解決掉。此時問題還算小,處理起來比較沒壓力,更重要的是日後不會再有大麻煩,可以大幅節省時間,提升工作的成果,過著令人欽羨的輕鬆生活。
就讓自己成為「超級怕麻煩」的人!運用書中建議的55個小動作,解決掉你生活、工作中的小麻煩事,然後把寶貴的時間用來做更多你想做的事。
作者簡介
本田直之
槓桿效益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
公司在東京和夏威夷兩處設置據點。他一年中有半年在日本演講,半年在夏威夷衝浪、寫作,生活愜意。
兼任日本財務學會、法人顧問會計董事、美國環球視野科技公司董事。在投資日本、美國新興企業的同時,也協助企業導入槓桿管理術,以最少的勞力獲得最大成果。
著有槓桿係列暢銷書,包括《槓桿閱讀術》《槓桿思考術》《槓桿時間術》《槓桿管理術》《槓桿學習全攻略》等等,總銷量超過150萬冊,日本《GQ》評選為年度必讀書,並獲《日經Business》評選為50大暢銷書。
美國雷鳥國際經營研究所經營學碩士
日本明治大學産業經營學係畢業
日本侍酒師協會認定葡萄酒顧問
世界遺産學會正式會員
一級小型船舶操縱士
譯者簡介
李彥樺
1978年生,颱北人。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係研究所畢業,曾赴日本明海大學及拓殖大學進行短期留學。從大學時代開始從事中日翻譯工作,現為專職譯者。譯有《非常識成功法則》《提早6小時下班的工作術》《fu對瞭,就暢銷》(先覺齣版)。
前言 給「麻煩事」堆積如山的你
1 想法篇
法則01 怕麻煩,所以要建立「目標」
法則02 怕麻煩,所以要多聽對方的聲音
法則03 怕麻煩,所以要維持動力
法則04 怕麻煩,所以不執著於無法改變的事
法則05 怕麻煩,所以不去想「做不到的理由」
法則06 怕麻煩,所以不祈求好運
法則07 怕麻煩,所以虛心求教
法則08 怕麻煩,所以不裝好人
法則09 怕麻煩,所以不要想得太難
法則10 怕麻煩,所以要做筆記
法則11 怕麻煩,所以不抱怨
法則12 怕麻煩,所以要將事情化為習慣
法則13 怕麻煩,所以要建立架構
法則14 怕麻煩,所以不怪罪他人
法則15 怕麻煩,所以不短視近利
法則16 怕麻煩,所以不要太努力
法則17 怕麻煩,所以不期待迴報
法則18 怕麻煩,所以要自己承擔責任
法則19 怕麻煩,所以要找齣根據
法則20 怕麻煩,所以珍惜光陰
2 日常生活篇
法則21 怕麻煩,所以利用「早上的5分鍾」
法則22 怕麻煩,所以要決定物品的位置
法則23 怕麻煩,所以要預訂
法則24 怕麻煩,所以要運動
法則25 怕麻煩,所以要有充足的睡眠
法則26 怕麻煩,所以要到書店走走
法則27 怕麻煩,所以要詳讀說明書
法則28 怕麻煩,所以不獨斷獨行
法則29 怕麻煩,所以要利用強製力
法則30 怕麻煩,所以要丟掉東西
法則31 怕麻煩,所以要調查清楚
法則32 怕麻煩,所以不睡迴籠覺
法則33 怕麻煩,所以不續攤
法則34 怕麻煩,所以不歸檔
法則35 怕麻煩,所以要使用記帳本
法則36 怕麻煩,所以同樣的事不做第二次
法則37 怕麻煩,所以要依行程錶行動
3 工作篇
法則38 怕麻煩,所以要決定不想做的事
法則39 怕麻煩,所以要找齣「範本」
法則40 怕麻煩,所以要頻繁的更換電腦
法則41 怕麻煩,所以要外齣走走
法則42 怕麻煩,所以不要想改變彆人
法則43 怕麻煩,所以不遲到
法則44 怕麻煩,所以要記住規則
法則45 怕麻煩,所以要未雨綢繆
法則46 怕麻煩,所以要熟悉電腦和手機
法則47 怕麻煩,所以不爭論
法則48 怕麻煩,所以發問前先調查好
法則49 怕麻煩,所以不依賴公司
法則50 怕麻煩,所以要隻對有意義的「工作」投注全力
法則51 怕麻煩,所以要學會正確的打字方式
法則52 怕麻煩,所以不做自我介紹
法則53 怕麻煩,所以不喝應酬酒
法則54 怕麻煩,所以要學習英文
法則55 怕麻煩,所以要擴展人脈
結語 怕麻煩,所以要當「超級」怕麻煩的人
前言
給「麻煩事」堆積如山的你
啊 ~ 真是麻煩。
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甚至是從打掃房間到健康管理,對於任何「應該做的事」,幾乎所有人都曾經這麼抱怨吧。
實際上,當我在研習會或演講時對所有人說:「認為自己是個怕麻煩的人,請舉一下手。」這時候通常會有九成的人舉手。
而且,我自己本身就是個「超級」怕麻煩的人。
說來或許有點丟臉,我是典型的懶人。我討厭循規蹈矩的做事方式,對整理房間和文件也相當不拿手。
我認識許多在工作和人生的路途上走得相當平順的人,而這些人大部分也承認自己是怕麻煩的人。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們並不單單是怕麻煩的人,而是「超級」怕麻煩的人,因此纔能讓事情順利運作。
那麼,為什麼這些「超級」怕麻煩的人,能如此平順呢?
麻煩事如果擱置不管,
就會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
其實「怕麻煩者」,還分成兩大類。
一種是自甘墮落型的怕麻煩者。這類型的人不斷在逃避麻煩、閃躲麻煩中度過。但接著,麻煩就像循環利息一樣,如雪球般愈滾愈大。雖然他們怕麻煩,卻把自己捲進瞭麻煩之中。
另一種則是未雨綢繆型的怕麻煩者。
首先,未雨綢繆型的怕麻煩者,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麻煩事」處理掉。在這個時間點,問題還算小,也比較可能積極處理。
但是,時間愈拖愈久,「麻煩事」也會愈來愈大。由於自甘墮落型的怕麻煩者在前麵的階段擱置不管,結果就得麵對更大的「麻煩事」。
這麼一來,不僅造成自己壓力大,要解決掉麻煩事所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更是難以想像。
如果,你不曉得自己是哪種類型的怕麻煩者,這裏有一個簡單的方式可以做判斷。
在某個紀念日,你和你最重視的人要一起去一傢很有人氣的餐廳用餐,你會先預約嗎?
不會懶於做預約這種小事的人,就有資格當未雨綢繆型的怕麻煩者。
反過來說,不僅不預約,甚至認為「因為是有人氣的店,要排隊也是正常的」,那麼很抱歉,你有可能就是會把問題搞成像是滾雪球的自甘墮落型的怕麻煩者。
當然,即使現在是自甘墮落型的怕麻煩者,如果讀瞭本書,能一一實踐所有法則的話,也有機會轉變成未雨綢繆型的怕麻煩者。
發明始終來自於「怕麻煩」!
大傢對於「怕麻煩」一詞,應該負麵印象多過於正麵印象吧。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做任何事都不應該怕麻煩,一步一腳印的態度是很重要的。
的確,這種態度非常令人尊敬。
但是,「怕麻煩」真的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嗎?
難道,「怕麻煩」真的會使人墮落嗎?
我不這麼認為。我反而認為未雨綢繆型的怕麻煩者有種神祕的潛在能力,能改變自己,改變這個世界。
為瞭讓大傢好瞭解,我舉幾個例子:
■「騎馬太麻煩瞭」,所以發明瞭汽車
■「搭火車、搭船太麻煩瞭」,所以發明瞭飛機
■「在商店街來來迴迴的太麻煩瞭」,所以發明瞭超市
■「買東西還得注意時間太麻煩瞭」,所以發明瞭便利商店
■「要外齣購物太麻煩瞭」,所以發明瞭網路購物
■「看地圖找路太麻煩瞭」,所以發明瞭衛星導航
■「帶著卡帶或CD太麻煩瞭」,所以發明瞭iPod
無論是什麼樣的革新技術或新服務,其背後都必然隱藏著「真麻煩!」的強烈念頭。「真麻煩!」這樣的想法,正是進步與革新的原動力。
「如果要解決這個『麻煩』,應該怎麼做呢?」
為瞭解決問題,纔會造就不斷進步的文明。
二十一世紀,接下來在哪個領域會有什麼樣的劃時代發明或發現,誰都不曉得。隻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無論是什麼發明,齣發點都是「真麻煩!」
「真麻煩!」這樣的思維充滿瞭無限可能的種子。如果能用心灌溉,就有可能萌生新的點子。
如果當初沒有背熟九九乘法錶……
「怕麻煩,所以纔要做一些小麻煩的事來解決大麻煩。」這是一種逆嚮的新思維。
在現實生活中,隻要是日本人,無論是誰,小學的時候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那就是背「九九乘法錶」。
對一個國小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要記住九九乘法錶可說是相當麻煩的事。但是大人們都知道,「如果現在不把九九乘法錶背下來,將來可是會造成大麻煩的」,因此,無論得花多久的時間,都會要求小孩牢牢記住。因為隻要將九九乘法錶背下來,無論到瞭幾歲,九九乘法錶都會一直留在腦海裏,在人生的旅途上,這就相當有利。
我們應該要善加利用這種思考模式。
隻要能「事先做些小麻煩的事」,就可以從負麵的連鎖中逃脫,從每一天的壓力中獲得釋放。提升工作的成果,過著幸福的生活。
如果你是一個怕麻煩的人,你應該深信這就是你的纔能,認定自己是個擁有無限潛能的人。
另一方麵,如果你逃避瞭這個小小的麻煩,那麼你將終其一生不斷的在麻煩的日子中度過。當你發現麻煩事接踵而來時,你已經陷入瞭這個惡性循環之中,無法自拔瞭。
我本身就是以「怕麻煩!」這樣的想法作為齣發點,為瞭消除人生中或工作上所有可能遇到的「大麻煩」,我不斷嘗試錯誤,想齣無數對策。
我打算藉由這本書,毫不吝嗇的公開這個技巧讓大傢知道。
這些技巧沒有什麼難度,因為我自己就是個怕麻煩的人。
另外,書中介紹的法則雖說多達五十五條,但你可以試著每天實行一項,這樣會比較容易達成目標。目錄的地方可幫助你做確認,當你做到其中一項,就在底下的方格內打勾,再繼續往前邁進,如果能這麼做,相信你的人生會有很大的轉變。
如果這本書能讓你的人生、工作發生正麵的轉變,多多少少為你帶來幫助的話,那麼身為筆者的我,將會感到萬分的榮幸。
本田直之,寫於夏威夷
這本書的作者非常有意思,他能從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怕麻煩”心理齣發,挖掘齣背後隱藏的巨大價值,這本身就是一種瞭不起的洞察力。我一直覺得,自己之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難以推進,就是因為被“麻煩”二字給絆住瞭腳,總是想著如何能省事,結果反而把自己搞得更被動。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它不否定“怕麻煩”的心理,反而將其視為一種契機,一種催生高效行為的動力。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批量處理”和“自動化”的理念,比如把相似的任務集中處理,或者利用一些工具來自動化重復性的工作。這些方法聽起來很簡單,但一旦付諸實踐,真的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嘗試瞭書中關於“預設好解決方案”的建議,在遇到一些可能觸發“麻煩”的情況之前,就提前想好應對策略,結果發現自己真的能夠更從容地麵對,而不是被突如其來的情況打亂陣腳。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認識“怕麻煩”這件事,它不再是阻礙我進步的絆腳石,而是一種可以被巧妙利用的“工具”,一種促使我尋找更優解決方案的“驅動力”。它讓我明白,真正的“不麻煩”不是逃避,而是用更聰明的、更省力的方式去應對,從而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時間和自由。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一眼看上去就覺得“哎呀,這是不是在說我呢?”那種感覺。我平時就是個典型的“能不動就不動”星人,遇到需要花點心思或者費點力氣的事情,總會本能地想找捷徑,甚至有時候會乾脆拖延。所以看到“怕麻煩”這三個字,就感覺找到瞭共鳴。但是,書名後麵緊跟著“背後有金礦:讓你獲益無窮的55個小動作”,又瞬間激發瞭我的好奇心。它到底是怎麼把“怕麻煩”這件看似負麵的事情,轉化成“金礦”和“獲益無窮”呢?我很好奇書中提到的這55個小動作,是否真的像名字一樣,簡單易行,又能帶來實質性的改變。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顛覆性的觀點,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那些看似“偷懶”的行為,也許我一直以來都在無意中錯過瞭什麼寶藏。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教我如何在“怕麻煩”的慣性中,發現那些能夠提升效率、節省精力,甚至最終帶來更高迴報的“小確幸”?我甚至在想,是不是有些“怕麻煩”的行為,其實是一種高明的思維方式,能夠幫助我們過濾掉不必要的乾擾,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這樣自認為“麻煩絕癥晚期”的讀者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及時雨,讓我看到瞭一綫希望,讓我覺得原來“怕麻煩”也不是那麼不可救藥,甚至可以成為一種優勢。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就是它能夠真正地觸及到我內心深處的某些“痛點”,並且給齣瞭非常具體、可操作的解決方案。我一直是個容易“虎頭蛇尾”的人,很多事情剛開始的時候很有熱情,但一旦遇到一點小阻礙,或者覺得過程有點“麻煩”,就很容易放棄。這本書通過55個“小動作”的分享,讓我看到瞭原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纔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減少決策疲勞”的建議,我以前總是糾結於各種選擇,結果消耗瞭大量精力,現在我學會瞭為一些日常的小事設定固定的模式,比如穿衣、飲食,這樣就能把精力留給更重要的事情。書中關於“一次性解決”的概念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以前總是習慣性地把事情拖延,導緻越積越多,現在我嘗試著在第一次接觸到某件事的時候,就盡力把它處理好,避免瞭後續的麻煩。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接地氣,沒有空洞的理論,全是實實在在的經驗分享,讀起來就像和一個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聊天,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接受。它讓我明白,所謂的“獲益無窮”,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從每一個微小的、毫不費力的“小動作”中,一點一滴積纍起來的。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動作”,真的能積少成多,帶來意想不到的積極影響。我一直以為,想要做齣改變,必須要有宏大的計劃和驚人的毅力,但這本書卻告訴我,很多時候,我們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稍稍調整一下方法,就能産生巨大的差異。比如書中提到的“整理的最小單位”,我以前總是想著要徹底打掃,結果因為工程太大而遲遲不動手,現在我明白瞭,哪怕隻是收拾一個抽屜,或者整理一下書桌的一角,都能讓我的心情和效率得到提升。還有關於“延遲滿足”的策略,我以前總是想著“先享受,後努力”,結果越陷越深,現在我嘗試著先完成一件小任務,再奬勵自己,感覺執行起來更容易,也更有成就感。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關於“信息篩選”的方法,我過去總是習慣性地接收各種信息,導緻腦子很亂,現在我學會瞭主動去過濾,隻吸收對我真正有價值的內容,感覺思路清晰瞭很多。這些“小動作”聽起來都非常簡單,甚至有些笨拙,但正是這種“笨拙”的堅持,讓我看到瞭改變的可能。它不是那種讓你一夜暴富的秘籍,而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變得更有效率、更從容,也更快樂。這本書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改變並非遙不可及,它就藏在這些平凡的“小動作”裏。
评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改變,可以說是潛移默化的,但卻異常深刻。我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越多越好”的消費觀和做事觀,總是覺得要把最好的、最全麵的都收入囊中,結果弄得自己非常疲憊,也丟失瞭很多真正重要的東西。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讓我開始反思,也許“少即是多”的道理,纔是通往真正幸福和高效的路徑。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精簡”和“專注”的討論,它鼓勵我們把精力集中在最核心、最有價值的事情上,而不是被各種無關緊要的瑣事牽絆。書中提到的“一件事原則”,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日程安排,學會拒絕那些不必要的請求,把時間和精力留給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嘗試瞭書中關於“簡化環境”的建議,清理掉傢中和工作環境中不必要的物品,感覺整個人的狀態都變得輕鬆瞭許多,思路也更加清晰。這本書並非是要我們變得懶惰,而是要我們用一種更聰明、更省力的方式去生活,去工作,去成長。它讓我意識到,那些所謂的“麻煩”,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主動給自己製造的,而隻要我們願意去嘗試那些“小動作”,就能擺脫束縛,真正地“獲益無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