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錶於2025-01-09
自一九八九年世界銀行在分析當時非洲的情境時,首次使用「治理危機」(crisis in governance),此後「治理」一詞便廣泛地被應用於分析政治發展的研究中,尤其用來描述如同中國大陸等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狀況。
是以,去探討中國地方人大在經歷經濟發展與權力不斷市場化後,所產生的「治理危機」;並借由檢視其治理能力弱化的因果關係,以便論證本書的研究主軸:即地方人大的合法化能力,正是其國家能力的展現,合法化能力高,則其與民眾的關係勢必相當緊密並能獲致民眾的信任。合法化能力愈低,則其弱化程度愈高,最終導致國家的空洞化;而組織弱化的結果,則民眾愈加疏離、認同感愈低、對於政府信任感低落等等危機。的確,原本應該扮演地方民眾福祉代言人與保護者的地方人大,由於回應性不足,產生治理能力持續弱化,甚而危及國家能力的運作等等「治理危機」。
因此,如何透過其合法化能力的完善並建構一套應有的治理能力,改變過去強調「統治」(government)的作為,由強調「治理」(governance)取代之,以便由治理走向「善治」(good governance),進而提升國家能力,並且勾繪出一個具備有服務型國家能力的地方民意機關之圖像,實乃本書之目的。
作者簡介
潘兆民(Chao-Min Pan)
學經歷
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大陸社會暨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復旦大學政治學系訪問學者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政治學系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領域
中國大陸政治改革、地方治理、政治經濟發展
表目次
序言
第一章 緒論:地方人大治理問題的再思考
第一節 治理思維的轉變對地方人大的影響
第二節 治理觀點對地方人大履職問題的詮釋
第三節 分析途徑──國家能力的評估
第四節 文獻分析
第二章 地方人大的制度理論基礎與反思
第一節 地方人大回應性的制度基礎
第二節 制度與國家能力的爭議
第三節 提升國家力的策略論辯
第四節 地方人大治理能力的弱化
第三章 現階段地方人大治理制度的變遷與成長
第一節 沅江實驗與與磁縣模式
第二節 新晃改制
第三節 「小人大」會議模式與參與式預
第四節 聽證制度的建立
第五節 人大代表日
第四章 地方人大的制度困境──治理能力的危機
第一節 利益表達機制的困境──「信任差距」
第二節 地方人大身分結構的不合理
第三節 缺乏公民參與治理的平台
第五章 落實地方人大國家能力的建議
第一節 更佳治理能力的建構
第二節 完善地方人大的合法性機制
第三節 地方人大績效機制的提升
第四節 回歸民眾的信任與善治的落實
附錄一 鄉鎮人大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會議紀要
附錄二 基層民主與鄉鎮黨政領導人選舉學術研討會紀要
附錄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附錄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附錄五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參考書目
利益等待制度:中國地方人大的治理能力分析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利益等待制度:中國地方人大的治理能力分析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