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公法精要

國際公法精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國際法
  • 公法
  • 法律
  • 國際關係
  • 法學
  • 精要
  • 教材
  • 學術
  • 理論
  • 外交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國際公法精要」爲本齣版社專門針對研究所與國傢考試所齣版之係列性書籍之一。作者藉由在補習班之百人大型教學方式與教導數人傢教課程之多年教學經驗,加上長期對颱大政治所國際關係組、政治大學外交所國際關係組、外交特考之「國際公法」考題關注與探索之下,而撰寫之考試用書籍。作者希望藉此得以提供即使未曾在大學研修相關課程之考生,亦可在此書深入淺齣、論述清晰、條理分明之引導下,循序漸進、按部就班,靠著自習之功夫,即能從容應付研究所與國傢考試。

  本書之編撰內容共分成:導論、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係、國際法的主體與國傢的權利和義務、國傢的領域、國傢的管轄權與外交權、承認法、繼承與國傢責任、條約法、海洋法、國際爭端之解決、戰爭法與中立法、國際航空法與太空法、國際組織法、國際環境法與人權法、國際經濟法等十五章。另外,除第一章緒論之外,本書在各章後均附有「摘要匯整」與「重要考題解析範例」,以供讀者參閱。

  本書之編撰,具有以下幾點重要特色。第一,準備考試課程導引。本書導讀之內容,具有相當精闢與完整之閱讀與記憶方式導引,詳細讀之與實行,必能大有斬獲。第二,考題匯整與考試重點分析。本書在每章節內容之前,均有考題迴顧,藉此,讀者可知研讀之重點與準備之趨嚮。第三,重要議題匯編。此乃是補充各章節論述內容之作,主要目的在於針對特彆重要的議題而論者。第四,各章節摘要匯編。本書在各章之後,均有繪製成比較錶之摘要整理,此乃是考試必記之重點。此不僅有助於平日之記憶,更是考前幾個小時復習之重要筆記。第五,重要試題精析。本書每章之後,特地選齣數題重要考題而解析與試答,以供考生答題論述方式之參考。
國際商法案例精析與實務指南 書籍信息: 書名: 國際商法案例精析與實務指南 作者: [此處可填寫具名作者或編者] 齣版社: [此處可填寫具名齣版社] 齣版年份: [此處可填寫具名年份] ISBN: [此處可填寫具名ISBN] 內容簡介: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深入的今天,國際貿易與跨境投資已成為世界經濟的核心驅動力。然而,隨之而來的是錯綜復雜的法律適用、管轄權爭議以及不同法域衝突的挑戰。《國際商法案例精析與實務指南》旨在為法律專業人士、企業高管、貿易從業者以及商法研究者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極具實操性的理論與實踐結閤的指引。本書聚焦於國際商法領域最核心、最前沿的法律問題,通過對一係列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國際仲裁裁決和國傢法院判例的細緻剖析,構建起一個清晰、立體的國際商法知識體係。 本書的結構設計力求兼顧理論深度與實務廣度。全書共分為六個主要部分,涵蓋瞭國際商事活動中的主要法律風險點與應對策略。 第一部分:國際商事閤同的訂立與履行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國際買賣閤同中的關鍵法律要素。首先,我們詳細分析瞭《聯閤國國際貨物銷售閤同公約》(CISG)的核心條款,特彆是要約的生效、承諾的撤迴、閤同的成立要件,以及對“重大不符”(Fundamental Breach)的認定標準。案例分析部分選取瞭涉及CISG與普通法係衝突的經典案例,闡明瞭不同法律傳統下對閤同構成與履行預期的差異。 重點內容包括: 1. 格式條款(Standard Terms)的衝突與適用: 側重分析“戰鬥之頁”(Battle of the Forms)問題,以及在國際電子貿易中,如何有效援引和排除對方的格式條款。 2. 價格風險的轉移與P terms的解釋: 結閤INCOTERMS 2020的最新修訂,通過具體案例解析FOB、CIF、DDP等貿易術語下風險與費用的精確劃分,尤其關注風險轉移點與保險責任的銜接問題。 3. 情勢變更(Hardship)與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 探討在當前地緣政治和全球供應鏈中斷的背景下,如何根據不同司法管轄區的法律(如大陸法係的情勢變更原則與普通法的不可抗力)來主張閤同的修改或解除。 第二部分:國際支付、信用證與融資法律 國際支付的安全性是跨境交易的生命綫。本部分將重心放在瞭《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 600)的實務操作與爭議解決。我們詳盡分析瞭單據與貨物的脫鈎原則(Principle of Autonomy of Documentary Credits)的絕對性與例外情況。 核心案例剖析涵蓋: 欺詐例外(Fraud Exception): 深入研究瞭欺詐的認定標準,特彆是當開證行麵臨受益人欺詐性單據提交時的不付款義務界限。 單據不符的認定與處理: 結閤最新的國際商會(ICC)裁決觀點,細緻梳理瞭關於“錶麵相符”(Apparent Conformity)的爭議焦點,如文件上的細微筆誤、單據名稱的微小差異等。 保理(Factoring)與應收賬款的轉讓限製: 討論瞭在國際保理業務中,債務人對已轉讓的應收賬款的抗辯權是否能夠對抗受讓人(保理商)。 第三部分: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責任 本部分關注海上運輸和多式聯運中的法律責任分配。以《海牙規則》、《維斯比規則》及《漢堡規則》等國際公約的適用為基礎,結閤《提單統一規則》(UBL)進行解析。 關鍵議題包括: 1. 承運人責任限製的計算基礎: 詳細分析瞭不同公約下每件、每重量單位的責任限額的適用條件,以及如何通過約定提高或降低責任限製的法律效力。 2. 提單的性質與流轉: 區分記名提單、指示提單和不記名提單的法律效力,並探討瞭電子提單(e-Bill of Lading)在不同法域的法律承認問題。 3. 海洋保險的風險承保範圍: 結閤倫敦保險人協會(Institute Clauses)的最新版本,通過案例闡明“一切險”(All Risks)與特定風險(如戰爭險、罷工險)的界限劃分,特彆是對共同海損(General Average)的認定和分攤過程的法律審查。 第四部分:國際知識産權保護與技術轉讓 隨著數字經濟的崛起,知識産權的跨境保護成為商事活動中的高價值環節。本書聚焦於TRIPS協議框架下的爭端解決機製,並特彆關注新興領域的挑戰。 案例聚焦於: 平行進口與商標耗盡原則: 對比歐盟、美國及發展中國傢在商標權地域性原則上的不同立場,以及如何界定“閤法投放市場”的概念。 技術許可閤同中的“必要專利”(FRAND)義務: 分析標準必要專利(SEP)許可談判中的反壟斷考量,以及在缺乏統一許可費率時的司法乾預尺度。 跨境數據流動的法律閤規: 探討GDPR、CCPA等主要數據保護法規對企業在國際間傳輸商業秘密和客戶數據的影響及閤規要求。 第五部分:國際投資爭端解決(ISDS)與主權豁免 在涉及跨國公司與東道國政府的投資爭端中,投資者-國傢爭端解決機製(ISDS)是核心法律工具。 本部分深入分析瞭雙邊投資協定(BITs)的結構,並重點研究瞭仲裁庭在以下方麵的裁判傾嚮: 1. 徵收的認定標準(Direct vs. Indirect Expropriation): 探討“監管性徵收”的界限,即政府的閤理公共監管行為何時會構成可補償的間接徵收。 2. 公平和公正待遇(FET)標準的演變: 分析FET條款在不同仲裁庭解釋下的具體內涵,包括對程序正義、可預見性以及對投資者閤理信賴的保護。 3. 國傢主權豁免的例外情形: 結閤國內法院在執行外國主權財産判決時的考量,詳述商業活動豁免(Acta Jure Gestionis)與主權行為豁免(Acta Jure Imperii)的區分實踐。 第六部分:國際商事仲裁的程序與執行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是關於國際商事爭議解決(ADR)的實務操作指南,側重於國際仲裁的程序設計、仲裁庭的管轄權確認以及最終裁決的承認與執行。 重點內容包括: 仲裁協議的有效性: 分析《紐約公約》第五條下對仲裁協議形式要件的嚴格要求,以及電子簽名和電子郵件往來在不同法域的效力。 仲裁地的選擇與法律適用: 探討“仲裁地”(Seat of Arbitration)對程序法(Lex Arbitri)的決定性影響,以及當事人選擇實體法(Governing Law)時的衝突規範運用。 仲裁裁決的撤銷與拒絕執行: 詳盡梳理瞭法院乾預仲裁裁決的有限範圍,特彆是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作為拒絕執行的最後一道防綫,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體錶現差異。 本書特色: 《國際商法案例精析與實務指南》不滿足於羅列法條,而是緻力於將抽象的法律規則置於具體的商業場景中進行檢驗和說明。每章都配有精選的國際仲裁機構(如ICC、LCIA、SIAC)的真實案例摘要或國傢法院判決的深度評析,確保讀者能夠準確把握最新裁判趨勢。它不僅是一本教科書,更是解決復雜國際商事糾紛的案頭必備工具書。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立


  曾考取中山大學中山所(政治組)與政治所博士班、政治大學東亞所與外交所博士班以及颱灣大學政所(國關組)共計五個博士班,未含中英文之應考不同科目超過十二科,此成績在颱灣甚為難得。1999年,以「齊政」之筆名任教於國傢補習班,教授西洋與中國政治思想史;2006年至2008年期間,又以「林強」之在碩士補習班專授比較政治、政治學與國際關係;2011年至2012年則以「羅立」之名任教於鼎文補習班,教授中國與西洋近代外交史、比較政治與國際關係等課程。

圖書目錄

導讀    1

第一章  導    論    7
【考題迴顧】    7
第一節  國際法的概念    8
【考題迴顧】    8
壹、概論    9
一、概念定義    9
二、法規則之分類與發展    10
貳、法之性質與基礎    14
一、性質    14
二、基礎    17
第二節  國際法的淵源    18
【考題迴顧】    18
壹、國際習慣    20
一、形成與要件    21
二、習慣與習尚之差異    21
三、國際習慣的存在證據    22
貳、國際條約    24
一、國際法中之條約    24
二、立法條約與契約條約    25
三、國際習慣(習慣國際法)與條約之間的關係    25
參、一般法律原則    26
一、何謂一般法律原則    26
二、一般法律原則之內容    26
肆、司法判例與學說    27
一、司法判例    27
二、法學傢之學說    28
伍、國際組織之決議    29
一、一般見解    29
二、聯閤國大會之決議並無立法之效力然確有促進
    國際習慣形成之作用    30
第三節 總  結    32
【本章重點摘要匯整】    33
【重要考題解析】    35

第二章  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係    41
【考題迴顧】    41
第一節  法之體係論    42
【考題迴顧】    42
壹、二元論    42
一、主要觀點    42
二、主要代錶者    43
三、缺點    44
貳、一元論    44
一、主要觀點    44
二、主要代錶者    44
三、缺點    45
第二節  兩法之效力孰優之論    45
【考題迴顧】    45
壹、國內法優位論    46
一、主要內涵    46
二、批判    46
貳、國際法優位一元論    47
一、主要內涵    47
二、批判    48
參、同位二元論    48
一、主要內涵    48
二、批判    48
第三節  國際法在國內法的效力問題    49
【考題迴顧】    49
壹、國際法對國傢産生拘束力之原因    50
貳、國際法在我國國內法的效力—以條約/協定
與習慣為例    50
一、條約/協定在我國國內法之效力—條約之適用
優於一般國內法    50
二、國際習慣在我國國內法之效力    55
【本章重點摘要匯整】    56
【重要考題解析】    59

第三章  國際法的主體與國傢的權利和義務    63
【考題迴顧】    63
第一節  國際法的主體    63
【考題迴顧】    63
壹、作為法律主體之條件    63
貳、國際法人格    64
第二節  國際組織    64
壹、概論    65
貳、國際法人格    65
參、權利與義務    66
第三節  個  人    66
壹、國際法中的個人    66    
貳、學說主張    66
一、肯定說    66
二、否定說    67
三、摺衷說    67
參、權利與義務    67
第四節  其他非國傢主體    67
壹、委任統治地與託管領土    67
貳、共管地    68
參、交戰團體與叛亂團體    68
肆、公司    69
第五節  國  傢    69
【考題迴顧】    69
壹、構成要素與探討    70
一、國傢組成要素    70
二、國傢組成要素之再探    71
貳、種類    71
一、單一國與復閤國    72
二、部分主權國    73
三、永久中立國    74
四、梵蒂岡城國    75
第六節  國傢的權利與義務    75
【考題迴顧】    75
壹、概說    76
貳、國傢的基本權利    76
一、主權獨立    76
二、平等權    77
三、生存權    78
四、管轄權與外交權    80
參、國傢的基本義務    80
一、睦鄰之義務—國傢間相鄰關係之原則    80
二、不乾涉他國內政之義務    81
三、不得在他國領域內採取主權行為之義務    83
四、防止國際恐怖主義之義務    85
五、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之義務    85
【本章重點摘要匯整】    87
【重要考題解析】    89

第四章  國傢的領域    95
【考題迴顧】    95
第一節  國傢的領域    96
【考題迴顧】    96
壹、國傢    97
貳、國傢的領土之意義與其重要內涵    97
一、意義    97
二、重要內涵    97
第二節  領土的取得    100
【考題迴顧】    100
第三節  領土的喪失    104
【考題迴顧】    104
【重要考題解析】    109

第五章  國傢的管轄權與外交權    113
【考題迴顧】    113
第一節  國傢領域管轄    115
【考題迴顧】    115
壹、國傢管轄的內容性質與原則    117
一、內涵    117
二、原則    119
三、國傢管轄權之類彆    120
貳、保護性管轄與普遍性管轄    121
一、保護性管轄與其爭論    121
二、普遍性管轄原則    123
參、領域管轄之範圍與其延伸    124
一、範圍    124
二、領域管轄延伸之適用    124
肆、領域管轄權之免除和限製—主權豁免與其限製    125
一、主權豁免之意義與法理    125
二、主權豁免之限製    126
三、主權豁免限製之國際趨勢    127
四、主權豁免之判定標準    127
第二節  國籍與管轄    127
【考題迴顧】    127
壹、國籍概論    128
一、概念與意義    128
二、國籍之重要國際屬性    128
三、國籍的取得與喪失    129
四、國籍的迴復    130
貳、依國籍而定的管轄    130
一、國籍管轄    131
二、被害人國籍管轄    131
參、引渡與庇護    132
一、引渡    132
二、庇護    134
第三節  國傢之對外關係    136
【考題迴顧】    136
壹、外交之意義與使館製度    136
一、意義    136
二、使館製度    136
貳、外交特權與豁免    138
一、外交特權與豁免之學說    138
二、外交特權與豁免之主要內容    138
三、外交特權與豁免之例外—使館與外交代錶之義務    139
參、領事關係與其規範    140
一、領事關係概論    140
二、領事特權與豁免    141
三、領事館與其館員之義務    142
肆、國際索償(卡爾伏條款)    142
【本章重點摘要匯整】    144
【重要考題解析】    148

第六章  承  認  法    155
【考題迴顧】    155
第一節  國傢承認    157
【考題迴顧】    157
壹、承認效果與意義之學說    158
一、構成說    158
二、宣示說    159
貳、承認的方式    160
一、明示承認    160
二、默示承認    161
參、事實承認與法律承認    161
肆、承認的效果    162
伍、過急承認與拒絕承認以及不承認主義    163
一、過急承認與拒絕承認    163
二、不承認主義    163
第二節  政府的承認    163
【考題迴顧】    163
壹、承認的條件    164
一、承認條件    164
二、國際社會的另外三個標準    165
貳、承認的方式-明示的承認與默示的承認    166
一、明示的承認    166
二、默示的承認    167
參、承認效果    167
肆、國傢承認與政府承認之比較    168
第三節  交戰團體的承認    169
【考題迴顧】    169
壹、意義    169
貳、構成要件    169
參、承認方式    170
肆、承認的法律效果    170
一、對內戰國的法律效果    170
二、對承認國的法律效果    171
第四節  叛亂團體的承認    171
【考題迴顧】    171
壹、承認的意義與方式    171
貳、承認的效果    171
一、國內的效果    171
二、國際社會的效果    172
參、承認交戰團體與叛亂團體差異之比較    172
【本章重點摘要匯整】    174
【重要考題解析】    177

第七章  繼承與國傢責任    185
【考題迴顧】    185
第一節  國傢繼承    186
【考題迴顧】    186
壹、國傢繼承之意義、區分與學說    186
一、意義    186
二、區分    187
三、學說    187
貳、國傢繼承的原則    188
一、條約的繼承    188
二、財産的繼承    189
三、國傢債務的繼承    190
四、國籍的繼承    191
五、國際組織之繼承    192
第二節  政府繼承    192
【考題迴顧】    192
壹、意義與原則    192
一、意義    192
二、政府繼承之國傢繼續原則    193
貳、政府繼承之國傢繼續原則的例外    193
第三節  國傢之國際責任    193
【考題迴顧】    193
壹、成立要件    194
一、違反國際法    195
二、可歸責於國傢    195
三、損害的發生    196
貳、解除    196
參、國際索償    197
一、外交保護    197
二、卡爾伏條款    198
【本章重點摘要匯整】    201
【重要考題解析】    203

第八章  條  約  法    207
【考題迴顧】    207
第一節  概  論    208
【考題迴顧】    208
壹、條約的概念    208
貳、條約的形式與類彆    209
一、形式    209
二、類彆    210
第二節  締結與生效    211
【考題迴顧】    211
壹、條約的締結與其程序    212
一、締約能力    212
二、締約程序    213
貳、條約的生效    215
一、生效    215
二、生效的實質條件/無效之原因    216
第三節  條約的加入、適用與效力    218
【考題迴顧】    218
壹、條約的加入與其遵守和適用    218
一、加入    218
二、遵守與適用    219
貳、條約與當事國以及第三國和個人之關係    220
一、條約與當事國    220
二、條約與第三國    221
三、條約與個人    224
第四節  條約的保留與停止或終止    226
【考題迴顧】    226
壹、條約的保留    226
一、保留的意義與生效    226
二、保留之方式/程序    227
三、保留效果    228
貳、條約的停止或終止    228
一、條約的停止    228
二、條約的終止    229
【本章重點摘要匯整】    231
【重要考題解析】    235

第九章  海  洋  法    241
【考題迴顧】    241
第一節  海洋法發展概論    243
【考題迴顧】    243
壹、概念    243
貳、發展    244
一、十九世紀以前的發展    244
二、十九世紀到聯閤國創立以前的發展    244
三、聯閤國創立以後的發展    245
第二節  內水、領海與鄰接區    246
【考題迴顧】    246
壹、內水    247
一、界定    247
二、權利與義務    247
貳、領海    247
一、界定    247
二、法律地位與「無害通過權」    250
三、領海內沿海國之權利與義務    252
參、鄰接區    253
一、界定    253
二、法律地位    253
三、沿海國在鄰接區之權利義務    253
第三節  群島與海峽及其管轄    255
【考題迴顧】    255
壹、群島    255
一、界定    255
二、法律地位    255
貳、海狹與國際海峽    256
一、界定    256
二、四種不同情況    256
三、法律地位    257
四、過境通行製度與無害通過製度之異同    257
第四節  專屬經濟區與大陸礁層    260
【考題迴顧】    260
壹、專屬經濟區    261
一、界定    261
二、法律地位與第三國之權利義務    261
三、沿海國的權利與義務    261
貳、大陸架    262
一、界定    262
二、法律地位    262
三、沿海國傢在大陸架之權利與義務    263
四、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之間的關係    265
五、國傢管轄海域(包括大陸架)之劃界製度
與其爭議之解決    266
第五節  公海與其管轄    267
【考題迴顧】    267
壹、概論-界定與法律地位    268
貳、公海自由原則    268
參、公海之管轄    269
一、船旗國之管轄    269
二、船旗國管轄權之例外    270
三、普遍管轄權:海盜罪    271
四、緊追權    271
第六節  國際海底區域—深海床    272
【本章重點摘要匯整】    273
【重要考題解析】    277

第十章  國際爭端之解決    287
【考題迴顧】    287
第一節  國際爭端概論    289
【考題迴顧】    289
壹、國際爭端的意義    290
貳、國際爭端的種類    290
第二節  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    291
【考題迴顧】    291
壹、和平解決之原則    292
一、國際法對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之意義    292
二、國際法之和平解決的規範    292
貳、非裁判性之解決方式—外交途徑    293
參、司法解決—國際法院解決爭端之方式    296
一、仲裁    296
二、國際法院    296
第三節  聯閤國之解決國際爭端之方式    298
【考題迴顧】    298
壹、和平解決方式    299
貳、強製解決方式    299
第四節  禁止與閤法使用武力之規範    300
【考題迴顧】    300
壹、禁止使用武力與威脅之規範    301
一、正義戰爭與戰爭非法化    301
二、禁止武力使用與威脅    302
貳、閤法使用武力之規範    304
一、自衛/集體自衛    304
二、集體安全    305
【本章重點摘要匯整】    306
【重要考題解析】    308

第十一章  戰爭法與中立法    319
【考題迴顧】    319
第一節  戰爭法    319
【考題迴顧】    319
壹、戰爭與戰爭法    320
一、戰爭之意義以及武裝衝突    320
二、戰爭法    321
貳、封鎖與其相關問題    325
一、戰時之封鎖的意義、目的與類彆    325
二、戰時封鎖的要件與終止    325
三、戰時封鎖的四大原則    326
四、平時封鎖    326
參、戰爭罪與其責任    326
一、戰爭犯罪之概念    326
二、戰爭犯罪之責任    327
第三節  中立法    327
【考題迴顧】    327
壹、概論    327
一、意義    327
二、理論基礎與其爭議    328
三、種類    328
貳、中立化國傢    329
一、中立化    329
二、中立化與中立之差異    329
三、中立化與中立主義之區彆    330
參、中立國之義務與權利    330
一、中立國的義務    330
二、交戰國的義務—中立國之權利    331
【本章重點摘要匯整】    332
【重要考題解析】    334

第十二章  國際航空法與太空法    339
【考題迴顧】    339
第一節  國際航空法    340
【考題迴顧】    340
壹、概論    341
一、國傢領空概念及其法律地位之論    341
二、防空識彆區與飛航情報區    342
貳、國際民航規範    343
一、國際航空法    343
二、國際航空法之五大自由    343
三、近年來衍生的航空自由權    344
參、空中犯罪之製裁-劫機及其處置    345
一、意義    345
二、國際法之規定    345
三、危害國際民航安全之管轄權    347
第二節  太空法    348
【考題迴顧】    348
壹、概論    348
一、太空法之源起    348
二、太空法之發展    348
貳、太空法之規範    349
一、外太空活動的九大法律原則    349
二、五大公約    349
參、太空法規範的主要內涵    351
一、防範汙染製度    351
二、營救製度    351
三、損害賠償之責任製度    352
四、活動與物體登記製度    352
五、國際閤作製度    352
肆、有關外太空活動的幾個問題之爭議    352
一、衛星遙感地球之問題    352
二、衛星電視廣播之問題    353
三、同步軌道衛星的法律地位與其使用之問題    353
四、在外太空使用核能源之問題    354
【本章重點摘要匯整】    355
【重要考題解析】    357

第十三章  國 際 組 織 法    361
【考題迴顧】    361
第一節  概  論    362
壹、國際組織的定義與發展    362
一、定義    362
二、發展    362
貳、國際組織的類型    363
一、依照性質而區分者    363
二、依照組織成員分布之地域劃分    364
第二節  國際組織的法律地位與其權利    364
【考題迴顧】    364
壹、國際組織的法律性質與地位    365
貳、國際組織的準外交關係與條約關係    365
一、準外交關係    365
二、條約關係    366
參、國際組織的特權與豁免權    366
肆、聯閤國的特權與豁免公約    366
第三節  聯閤國    367
【考題迴顧】    367
壹、概論    368
一、發展沿革    368
二、宗旨與原則    368
貳、主要機關    369
一、大會    369
二、安全理事會    370
三、經濟暨社會理事會    372
四、國際法院    372
五、秘書處    372
參、專門機構    373
一、定義    373
二、基本特徵    373
三、專門機構與聯閤國的關係    373
四、專門機構以及其與聯閤國之協調運作關係    374
肆、新會員的加入    375
一、加入的條件    375
二、加入的程序    375
伍、維護和平任務與原則    376
陸、聯閤國製度設計的缺陷    377
一、依賴各會員國會自願閤作之問題    377
二、依賴西方工業國傢支付聯閤國預算與期財務危機    377
三、維持聯閤國運作機製之三個假設的問題    378
【本章重點摘要匯整】    379
【重要考題解析】    381

第十四章  國際環境法與人權法    387
【考題迴顧】    387
第一節  國際環境法    388
【考題迴顧】    388
壹、概  論    388
一、概念與特點    388
二、産生與發展    389
三、主要原則    391
貳、海洋環境的法律製度    392
一、海洋環境法製的建立    392
二、防止陸源汙染    393
三、防止船舶汙染    393
四、防止海洋傾倒廢棄物    394
五、海洋汙染賠償    395
參、太空環境的法律製度    395
一、大氣汙染與其相關的國際法律規範    395
二、防止遠距離越界大氣汙染    396
三、保護臭氧層    396
四、減緩氣候變化    397
五、控製對大氣的放射性汙染    397
六、外太空環境的保護    397
第二節  國際人權法    398
【考題迴顧】    398
壹、概  論    398
一、人權與國際人權    398
二、國際人權運動的發展    399
貳、國際人權法與其相關之規範    400
一、國際人權法之意涵    400
二、國際保護人權之規範    401
【本章重點摘要匯整】    407
【重要考題解析】    409

第十五章  國際經濟法    415
【考題迴顧】    415
第一節  國際經濟整閤    415
壹、概念    415
貳、架構    416
第二節  關稅貿易總協定概論    416
壹、發展沿革與基本規則    416
一、發展沿革    416
二、基本規則    417
貳、主要內容    419
一、《關稅貿易總協定》之序言與其組成之四大部分    419
二、《關稅貿易總協定》之條款    420
三、《關稅貿易總協定》達成與實施之協議    420
參、監督與爭議解決    422
一、監督—協定的製度和遵守    422
二、爭議之解決    423
肆、功能與缺陷    424
一、功能    424
二、缺陷    424
第三節  世界貿易組織之創建與其運作    424
壹、基本規則    424
貳、爭議之解決    425
參、世界貿易組織與關貿總協定之比較    426

參考書目    429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所展現齣的那種“理論深度”與“實踐關聯性”的完美結閤。我一直覺得,學習國際法,如果僅僅停留在法條的背誦和理論的理解,是遠遠不夠的。國際法之所以為“法”,就在於它能夠被實際地應用,並對國傢間的行為産生約束力。《國際公法精要》恰恰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理論的講解,更注重理論是如何在實際的國際交往中得到體現和適用的。 作者在闡述每一個國際法原則時,都盡可能地引用瞭相關的國際判例、條約和國傢實踐。而且,他對於這些案例的分析,也相當到位,不僅僅是簡單地呈現,而是深入剖析瞭案例背後的法律邏輯,以及該案例對國際法發展所産生的具體影響。例如,在講解國際法的淵源時,作者不僅列舉瞭習慣國際法、條約法等,還會結閤具體的國際案件,來論證這些淵源在實際中是如何被識彆和適用的。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國際法基本原則”的闡述。像國傢平等、不乾涉內政、和平解決爭端等這些核心原則,在書中得到瞭清晰而有力的解釋。並且,作者並沒有將這些原則停留在抽象的層麵,而是通過分析近現代國際關係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來展示這些原則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這一點,讓我在學習理論的同時,也能夠對國際政治的現實運作有更深的理解。 此外,這本書在處理國際法與國內法關係的問題上,也相當有見地。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睏惑,國際法在國內是如何被接受和執行的?《國際公法精要》在這方麵提供瞭一個非常清晰的框架,它詳細闡述瞭二元論和一元論的觀點,並結閤瞭一些國傢在處理國際法國內化問題上的不同實踐,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國際法和國內法之間的互動關係。 總而言之,《國際公法精要》是一本充滿智慧和洞察力的著作。它在理論的深度、案例的豐富性、對實踐的關注,以及對國際法基本原則的深刻闡釋上,都達到瞭相當高的水準。這本書不僅能夠幫助我們係統地掌握國際法的知識,更能夠培養我們運用國際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渴望深入瞭解國際法的讀者,它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评分

拿到《國際公法精要》這本書的時候,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相當枯燥且難以啃讀的法律專著,畢竟“國際公法”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帶著些許的壓迫感。然而,在翻閱之後,我驚喜地發現,它顛覆瞭我對這類書籍的刻闆印象。作者的寫作手法非常獨特,他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冰冷的法條和復雜的國際會議記錄,而是從曆史的視角切入,生動地講述瞭國際法是如何從無到有,一步步演變至今的。 這種敘事方式,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聽一個宏大的曆史故事,而不是在學習一門艱澀的學科。他會追溯到古代的城邦之間如何訂立條約,到近代國傢主權概念的確立,再到現代國際組織和國際法的蓬勃發展。通過這種方式,我不僅理解瞭國際法的基本原則,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瞭國際法背後的人類文明發展脈絡,以及它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秩序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而且,書中對於一些重要的國際法概念,比如國傢管轄權、國際責任、國際爭端的解決等,都進行瞭非常細緻的闡述。但這種闡述不是那種程式化的解釋,而是融入瞭大量的曆史事件和鮮活的案例。例如,在講解國傢管轄權的時候,作者會引用一些曆史上著名的海洋劃界爭端,來分析不同國傢在管轄權上的主張和國際法是如何在其中發揮作用的。這種“以史為鑒,以案說法”的方式,讓我在學習理論的同時,也能夠深刻地理解其應用場景。 讓我特彆贊賞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止步於對既有國際法的介紹,而是積極地探討瞭國際法在當前全球化時代所麵臨的新挑戰和發展趨勢。比如,關於網絡空間的主權問題,以及新興科技對國際法的影響,作者都進行瞭前瞻性的分析。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能夠幫助我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能夠讓我對國際法的未來發展有所洞察。 總而言之,《國際公法精要》是一本充滿智慧和啓發性的著作。它用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將復雜的國際法知識呈現給讀者,讓我能夠更輕鬆、更深入地理解這門學科。對於那些對國際事務充滿好奇,希望瞭解國傢之間如何互動,以及世界規則是如何形成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您的不二之選。

评分

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在處理一些“敏感”的國際法議題時,展現齣的那種相當謹慎和中立的態度。作為一名颱灣的法律係學生,我們經常會接觸到一些跟颱灣主權、國際地位相關的議題,這些內容在很多教材中往往會處理得比較模糊,或者帶有某種預設的立場。但是,《國際公法精要》在處理這些部分時,而是非常客觀地呈現不同的學說觀點,並且清晰地梳理瞭相關國際法的原則和實踐,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這些復雜的問題,而不是被單一的論調所左右。 作者在引述國際法院、常設國際法院的判例時,也做得非常到位。他不僅僅是列齣判例的結論,而是會深入分析判例的理由,以及這個判例對國際法發展所産生的具體影響。這一點對於我們理解國際法的“活”的方麵非常重要。有時候,枯燥的法條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隻有通過具體的案例,我們纔能真正體會到國際法是如何被解釋和適用的。而且,作者在挑選案例時,也兼顧瞭曆史上的經典判例和近期具有代錶性的案例,讓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 我特彆欣賞這本書對於國際法理論與實踐之間關係的探討。很多時候,理論知識顯得有些脫離現實,而實踐中的一些情況又很難用現有的理論來解釋。《國際公法精要》在這方麵做得相當好,它不會簡單地將理論和實踐割裂開來,而是會展示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比如,在講到國際條約的解釋時,作者就詳細分析瞭《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的規定,並且結閤瞭實際的條約解釋案例,讓我們看到理論的嚴謹性是如何在實踐中得到體現的。 此外,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讓我覺得很舒服。它不像一些學術專著那樣,充斥著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相對流暢和易於理解的語言來闡述復雜的概念。當然,它依然保持瞭學術的嚴謹性,該有的專業術語都會準確使用,但作者在遣詞造句上,顯然是花瞭不少心思,讓讀者能夠更容易地進入到國際法的世界。對於我這樣想要深入學習但又擔心被大量術語嚇倒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風格簡直是恰到好處。 總而言之,《國際公法精要》在學術深度、案例分析、理論與實踐的結閤,以及語言風格上,都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帶領我們一步一步地探索國際法的奧秘。對於想要在這門學科上有所成就的讀者,我真的非常推薦這本書。

评分

這本書的內容,可以說是在“量”和“質”之間找到瞭一個非常完美的平衡點。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國際時事的讀者,我一直對國際法背後的邏輯和運作方式感到好奇,但又苦於市麵上很多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內容過於零散,很難形成一個係統的認知。《國際公法精要》的齣現,正好填補瞭這個空白。它不像某些大部頭的著作那樣,堆砌大量的法條和判例,而是選取瞭國際法中最核心、最根本的知識點,進行深入淺齣的講解。 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概念的時候,都會輔以大量的實例。而且這些實例都非常有代錶性,能夠清晰地說明所闡述的法律原則。比如,在談到國傢承認的時候,作者不僅解釋瞭承認的法律要件,還列舉瞭曆史上一些關於國傢承認的著名案例,以及這些案例所引發的國際政治風波。這讓我明白,國際法並非是空中樓閣,而是與現實的政治和外交緊密相連的。 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對於國際法的“程序性”方麵也進行瞭詳細的介紹。很多讀者可能隻關注國際法的實體規則,而忽略瞭國際法是如何被執行和適用的。《國際公法精要》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詳細介紹瞭國際法院的訴訟程序,以及國際仲裁的機製,讓我瞭解到當國傢之間發生爭端時,國際法是如何提供解決途徑的。這一點對於理解國際關係的實際運作非常重要。 這本書的章節劃分也相當閤理,每一章的主題都聚焦於一個特定的國際法領域,並且在邏輯上環聯緊密。從最基礎的國傢主權,到國際組織,再到國際人權法和國際經濟法,作者都有所涉獵。而且,在每一章的結尾,作者都會適當地總結本章的重點,並提齣一些延伸性的思考問題,鼓勵讀者進行更深入的探索。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對於我這樣一個非法律科班齣身的讀者來說,非常友好。 總而言之,《國際公法精要》這本書,憑藉其精煉的內容、豐富的案例、對程序性知識的重視,以及清晰的結構,成功地為我打開瞭國際法的大門。它讓我對國際法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能夠更好地分析和解讀當前的國際局勢。我誠摯地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國際法感興趣的讀者,相信它一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评分

這本書的齣版,簡直是給所有準備要考研究所,或者對國際法有興趣的同學,一個天大的福音!我去年纔考研究所,那時候為瞭準備國際法,簡直是焦頭爛額。市麵上有的參考書,不是太厚重,就是講得太理論,很多概念讀瞭好幾遍還是雲裏霧裏。尤其是像國際法這種,跟我們日常生活感覺有點距離的科目,沒有一個好的入門,真的很容易放棄。 《國際公法精要》這本,我拿到手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它非常“親民”。作者的寫作風格,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學長學姐,在跟你麵對麵聊天一樣。他不會一開始就拋齣一大堆法條和判例,而是從最基礎的國際法的概念講起,比如國際法的主體是誰?國際法的淵源有哪些?這些問題,他都用很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讓我一下子就能抓住重點。而且,他還特彆注意到瞭我們颱灣學生在學習國際法時可能會遇到的睏難,比如在處理一些跟中國大陸相關的國際法問題時,他都有提供非常清晰的解釋和分析,這一點真的非常貼心。 這本書的結構也非常清晰,每一章的主題都明確,標題也很能概括內容。更重要的是,在講解完每個概念之後,它都會提供一些思考題或者案例分析,讓你立刻就能檢驗自己的理解程度。我當初就是靠著這些練習題,纔慢慢建立起對國際法知識的自信。不像有些書,讀完之後感覺好像懂瞭,但一做題就傻眼。這本《國際公法精要》讓我覺得,學習國際法不應該是枯燥的背誦,而是能夠真正理解和應用的。 這本書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還會穿插很多現實世界的國際法案例。作者會結閤最近發生的國際事件,來解釋書中的理論是如何在現實中運作的。比如,在講到國傢主權豁免的時候,他會提到一些recent的國際仲裁案例,讓我們看到這些抽象的法律概念是如何影響著國傢之間的關係。這讓我覺得,學習國際法是有意義的,它能夠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復雜的世界。 總的來說,《國際公法精要》這本書,對於想要係統學習國際法的同學來說,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它不僅內容紮實,而且講解清晰易懂,非常適閤我們颱灣的學生。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正在為國際法學習而煩惱的朋友們。有瞭它,你絕對不會再感到迷茫和無助,反而會發現國際法的世界,原來可以如此有趣和富有條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