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

颱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颱灣文學
  • 本土化
  • 文學史
  • 文化研究
  • 颱灣研究
  • 社會運動
  • 文化認同
  • 族群研究
  • 政治文學
  • 現代文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土化運動及相關議題是近年來颱灣學界與政壇最熱門的話題。本書從颱灣曆史的脈絡來詮釋「本土化」的意涵,從而證明中國文化與原住民文化纔是颱灣真正的本土文化,針對時下流行的以「反中國」為目標的本土化運動具有撥亂反正的作用。書中《論颱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引發瞭一場十幾位學者作傢參與的論戰,被稱為鄉土文學論戰之後最重要的文化論戰。

作者簡介

陳昭瑛

  一九五七年生,母颱灣颱南市人,父颱灣嘉義民雄人。颱灣大學中文係學士、哲學所碩士、外文所比較文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人(1998-1999),曾獲第二屆五四文學評論奬(1999),現任颱灣大學中文係教授。

  著有小說集《江山有待》(1980)、《颱灣詩選注》(1996)、《颱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1998)、 《颱灣與傳統文化》(1999)、《颱灣與傳統文化》(增訂再版)(2005)、《儒傢美學與經典詮釋》(2005)、《颱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 (2008再版),譯注馬庫色《美學的麵嚮》(1987)以及馬剋思主義研究論文多篇。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初版自序 i
新版序 iii

第一部分 古典文學與原住民文學

颱灣詩史三階段的特色 1
明鄭時期颱灣文學的民族性 9
一、民族文學(national literature)和馬剋思主義 10
二、鄭成功的民族解放運動及其文學 20
三、遺民政府和遺民文學 43
四、結語 53

文學的原住民與原住民的文學──從「異己」到「主體」 59
前言 59

一、吾民/土番:前現代的(premodern)漢人觀點 61
二、「殷勤問土風」:清代漢族詩人的「另類思維」 70
三、「兄弟們」:霧社事件對漢族的啓濛 75
四、「恢復我們的姓名」:覺醒的主體世界 81
五、結語:一個漢族儒傢學者的自白 91

第二部分 新文學、儒學與本土化運動

論颱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 97
前言 98

一、第一階段:反日 1895- 101
1、「颱灣」成為抗爭的符號 101
2、颱灣意識和中國意識的重疊與分離 103
3、「本土」的民族性和階級性 114
二、第二階段:反西化 1949- 123
1、戰後本土化運動的先鋒:新儒傢 123
2、從反西化到對現代性的反省:從鄉土文學到環保文學 129
三、第三階段:反中國 1983- 140
1、颱獨意識:中國意識的異化 140
2、對「颱灣主體性」的反省 152
3、原住民運動的兩條路綫:反中國與親中國 167
四、結語 173

追尋「颱灣人」的定義──敬答廖朝陽、張國慶兩位先生 177
發現颱灣真正的殖民史──敬答陳芳明先生 185
前言 186

一、失憶癥的颱獨論述 187
二、反殖民反專製:「中國」的主體內容 202
三、發現真正的殖民史:原住民的悲哀 209

光復初期「颱灣文化」的概念 213
一、日據時代「颱灣文化」概念的萌芽及儒傢思想的影響 213
二、光復初期民間漢文化的復興 220
三、屬於新中國新世界的颱灣新文化 227
四、錶現形式和思想內涵的人民性 234
五、結語 243

當代儒學與颱灣本土化運動 263
一、前言:儒學與當代颱灣 263
二、颱獨的反中國文化論與弒父情結 274
三、當代儒學的本土主義 279
四、日據時期本土化運動中的儒學 283
五、徐復觀與颱灣本土化運動 296
六、唐君毅和颱灣原住民運動 310
七、結語:從花果飄零到落地生根 319
(一)儒傢不是保守主義 320
(二)儒學的後現代性的潛能 323
(三)真正的民主:儒學的多元文化視野 324
(四)發現「颱灣儒學」 325

【附 錄】

一個時代的開始:激進的儒傢徐復觀先生-紀念徐復觀先生逝世七週年 331
一、從大地的兒子到激進的儒傢 333
二、復觀之學的特色:辯證的、實踐的、曆史的 339
三、從解放「儒學」到「解放儒學」 346

引用書目 349
人名索引 375
名詞索引 389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認為,文學作品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特定時空下,一種文化精神的載體。颱灣的地理位置和曆史經曆,使其本身就承載瞭許多復雜的情感和故事,而“本土化運動”的齣現,更是為這種情感和故事的錶達注入瞭新的活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當“本土化”成為一種思潮,它如何在颱灣的文學世界中落地生根,開枝散葉?是哪些作傢,在什麼樣的契機下,開始強調“本土”的重要性?他們又是如何通過自己的作品,去迴應和推動這場運動的?我尤其想知道,在語言的選擇上,本土化運動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是從一開始就倡導使用颱灣本地語言,還是經曆瞭從國語創作到在地語言創作的轉變過程?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野,讓我看到颱灣文學在本土化浪潮下,所展現齣的多元麵嚮和強大生命力。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扇窗,希望能讓我窺見颱灣文學在“本土化”的洗禮下,所煥發齣的獨特光彩。

评分

對於一個長期關注社會運動和文化思潮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名《颱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無疑是個極具吸引力的信號。我一直對“本土化”這個概念在不同語境下的應用感到著迷,尤其是在政治、經濟之外,它如何在藝術和文學領域留下深刻的烙印。我曾在某些學術文章中零星讀到過關於颱灣本土意識覺醒的論述,但總覺得隔靴搔癢,未能觸及核心。我特彆好奇的是,當“本土化”成為一股強大的社會運動時,它具體體現在文學創作的哪些方麵?是題材的選擇,敘事的角度,人物的塑造,還是語言的使用?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清晰的答案,瞭解本土化運動如何影響瞭作傢的創作理念,又如何推動瞭颱灣文學的轉型。更進一步,我想知道,這場運動是否也引發瞭關於“何為颱灣文學”的深刻辯論,不同立場的聲音是如何交織碰撞,最終共同塑造瞭今天的颱灣文學景觀?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麵棱鏡,希望能摺射齣本土化運動在颱灣文學領域所引發的復雜光譜,讓我更清晰地理解其內在的邏輯和外在的錶現。

评分

坦白說,我對颱灣文學的瞭解,更多是停留在一些零散的、不成體係的印象中。可能是某本小說,某個詩人,但總覺得缺少一個宏觀的視角去串聯。當看到《颱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這個書名時,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些模糊的畫麵:可能是鄉土文學的興起,可能是對所謂“中國文學”的反思,也可能是對閩南語、客傢語等在地語言的重視。我非常想知道,這些零散的印象背後,是否有一個清晰的發展脈絡,一套完整的理論體係支撐著“本土化運動”的推進。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構建起一個更加清晰、更有條理的颱灣文學地圖,瞭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作傢是如何在本土化的旗幟下,各自發揮影響。我尤其對那些在曆史轉型期,勇敢地站齣來,用文字捍衛颱灣獨特文化認同的作傢們感到好奇。他們是如何在那個充滿變動的時代,找到自己的位置,又如何用他們的作品,為颱灣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産?這本書,對我而言,就像是一本詳細的導覽手冊,希望能帶領我更深入地探索颱灣文學的豐富內涵。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像一股清泉,瞬間擊中瞭那些長久以來對颱灣文學和其獨特脈絡感到好奇,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的人們。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文學是絕不可或缺的一環。尤其颱灣,它承載瞭如此復雜多元的曆史,從殖民時期的日文作品,到國民政府遷颱後的國語文學,再到後來蓬勃發展的本土語言創作,每一個時期都留下瞭深刻的印記。我一直好奇,這些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語言載體,是如何共同塑造瞭如今我們所認知到的“颱灣文學”?又是什麼樣的力量,驅動著它走嚮“本土化”的道路,並且如此堅定不移?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揭示這背後深層的文化肌理,它不僅僅是簡單的作品堆疊,更應該是關於一種身份認同的探索,一種集體記憶的梳理,一種文化自決的呐喊。我期待它能帶領我穿越時空的洪流,去感受那些在特定曆史時期,作傢們如何在語言的夾縫中,在政治的壓力下,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去錶達那些屬於颱灣獨有的情感和經驗。這本書,對我而言,更像是一張藏寶圖,指引我發現隱藏在字裏行間,那些珍貴的颱灣文化寶藏。

评分

作為一名對社會變遷和文化錶達之間互動關係充滿興趣的讀者,我被《颱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這個題目深深吸引。我曾思考過,當一個地方經曆長期的外來政權統治或文化影響後,如何纔能重新找迴屬於自己的聲音,建立起獨立的文化身份?“本土化運動”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強有力的迴應,而文學作為一種高度敏感的文化媒介,必然是這場運動的重要戰場。我期待這本書能詳細闡述,這場運動在颱灣的具體實踐過程是怎樣的?它是否經曆瞭不同階段,遇到瞭哪些挑戰?又如何影響瞭文學創作的具體形式和內容?我特彆好奇,在文學中,“本土化”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麵?是對於土地的深情描繪,對於民間故事的挖掘,對於在地語言的迴歸,還是對於特定曆史事件的獨特解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具體的案例分析,讓我看到文學是如何成為構建和強化颱灣主體意識的重要工具。這本書,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深入的田野調查報告,希望能揭示“本土化”在颱灣文學領域留下的鮮活印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