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神經內科
甲、神經學檢查 3
I. 神經解剖學復習 4
II. 神經學檢查 24
III. 神經學特殊檢查 35
乙、癲 癇 49
I. 背 景 50
II. 分 類 52
III. 抗癲癇藥物(Anti-Epileptic Drug=AED) 54
丙、頭 痛 61
I. 分 類 62
II. 原發性頭痛 62
III. 次發性頭痛 65
丁、中樞神經感染 73
I. 腰椎穿刺 74
II. 細菌性腦膜炎 75
III. 黴菌腦膜炎(Fungal Meningitis) 76
IV. 中樞神經的病毒感染 76
V. 庫賈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CJD) 77
VI. 中樞神經感染的腦電波(EEG)特徵 77
戊、腦血管疾病 85
I. 缺血性腦中風(Ischemic Stroke) 87
II. 齣血性腦中風(Hemorrhagic Stroke) 106
己、大腦疾病 117
I. 大腦皮質異常的疾病-失智癥(Dementia) 118
II. 基底核異常的疾病 125
III. 大腦代謝疾病 139
庚、脊髓、周邊神經病變 145
I. 基本神經學 147
II. 運動神經元疾病 151
III. 去髓鞘疾病(Demyelinating Disease) 154
IV. 糖尿病神經疾病(DM Neuropathy) 162
辛、肌肉病變 165
I. 神經學背景 166
II. 神經肌肉接閤處疾病(Neuromuscular Junction Disease) 167
III. 肌肉病變(Muscular Disease) 172
IV. 低血鉀週期性肌無力癥(Hypokalemia Periodic Paralysis) 176
第二篇 精神科
甲、精神分裂癥 181
I. 流行病學 182
II. 診 斷 183
III. 精神分裂癥的病因 185
IV. 疾病病程 186
V. 預 後 186
VI. 精神分裂癥的治療 188
乙、情感性精神疾患 201
I. 重度憂鬱癥(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203
II. 躁鬱癥(Bipolar Disorder) 206
III. 雙鬱癥(Double Depression) 208
IV. 輕鬱癥(Dysthymic Disorder) 209
丙、焦慮性疾患 223
I. 恐慌癥(Panic Disorder) 225
II. 強迫癥(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232
III. 畏懼癥(Phobic Disorder) 237
IV. 廣泛性焦慮癥(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240
V. 創傷後壓力癥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243
丁、身體型疾患 245
I. 身體化疾患(Somatization Disorder) 247
II. 轉化癥(Conversion Disorder) 248
III. 慮病癥(Hypochondriasis) 249
IV. 神經性厭食癥(Anorexia Nervosa) 252
V. 睡 眠 255
VI. 人格違常 256
VII. 性彆認同 258
VIII. 其 他 259
戊、物質相關疾患 263
I. 物質依賴 / 濫用 264
II. 酒精(Alcohol) 265
III. 安非他命 267
IV. 鴉片類藥物 269
V. K他命(Ketamine) 271
己、老年精神醫學 279
I. 失智癥 280
II. 憂鬱癥(Depressive Disorders) 282
III. 妄想癥(Delusional Disorder) 283
IV. 焦慮性疾患(Anxiety Disorder) 285
V. 譫妄(Delirium) 287
庚、兒童與青少年的精神疾病 293
I. 注意力缺失 / 過動疾患(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 294
II. 自閉性疾患(Autistic Disorder) 299
III. Tic Disorder 303
IV. Tourette Disorder 303
V. 智能不足(Mental Retardation) 305
辛、自 殺 307
I. 自殺行為與自傷的定義 308
II. 自殺之危險因子 308
III. 自殺的生物因子 309
壬、精神科的治療 311
I. 抗精神病藥物(Antipsychotics) 312
II. -Adrenergic Receptor Antagonist 317
III. Benzodiazepine 322
IV. 鋰鹽(Lithium) 323
V. Valproate 325
VI. Carbamazepine 326
VII.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 327
附 錄
一、彩色圖片及圖片說明 330
二、100年第一次專技考試醫學四試題 334
神經內科序
準備國考時,一直覺得沒有一本整理好的書籍可供自己閱讀,坊間的國考書籍不是年度太舊,就是品質參差不齊,有的連正確答案都跟考選部最後公佈的修正答案不同。所以自己得花很多時間尋找參考書籍,並花更多時間整理曆屆試題,最新的試題往往還得花一大筆錢拿去影印店自己印齣來,纔能真正的開始唸書。
曆屆試題中也少有完整分科、分章節的書籍。有鑒於此,本書將各科題目分章節整理,對於準備國考必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人種樹、後人乘涼,抱著一種覺得隻要一個人辛苦一點將題目分門彆類,之後大傢要練習題目就會節省很多時間的心情,這套書慢慢成型。
本書涵蓋瞭2001~2011年每次專技、檢覈國考題【100(一)專、99(一)專、99(二)專、98(一)專、98(二)專、97(一)專、97(二)專、96(一)專、96(二)專、95(一)專、95(二)專、94(一)專、94(二)專、94(一)檢、94(二)檢、94(三)檢、93(一)專、93(二)專、93(一)檢、93(二)檢、92(一)專、92(二)專、92(一)檢、92(二)檢、91(一)專、91(一)檢、91(二)檢】,共27次考試,更加以深入淺齣的解說、自製比較整理錶格、以及各種國考資訊。還加入內專考題,並有專屬網站提供國考詳解諮詢(fc.kingdompubl.com),希望大傢能夠多多發問,也互相提供自己的見解,網站會定期整理齣來。更希望有機會能有新版問世,這些建議也將造福學弟妹,讓此書更好,成為大傢的First Choice。這樣的編排希望大傢滿意,若有其他想法,請上網站po文,我們會虛心接受。
神經內科會讓大傢聯想到可怕的神解,但若與臨床上的應用聯結,便可輕鬆記憶,有些內容(如神經根的支配)太過瑣碎,僅需大緻記憶,若曆年考題齣現率少,也可輕鬆看過。本書將臨床所需知道的神解觀念整理在第一章,希望先喚起大傢的舊有記憶,再依大腦疾病:癲癇、頭痛、感染、中風、功能性退化等一一介紹,腦中風更是國考、臨床重點,務必將題目都練習過。最後往下走到脊髓、肌肉疾病,依神經路徑分配章節,希望對學習、記憶有所幫助。
2011.2 曾健華
精神科序
醫師國考是我們從醫學生邁嚮臨床醫師的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性考試,包括的範圍博大精深,如何能夠幫助學弟妹們在有限的時間裏麵準備並且獲得最大效益(分數),即是First Choice這一係列國考書齣版的目的。
精神科在國考所占分數的比例曆年以來都一直很穩定,約12~15分,正如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且近年來精神科的分數比例有逐漸升高的趨勢,尤其近來報章雜誌常見的精神分裂癥、憂鬱癥、躁鬱癥與自殺等相關議題,更是最近這兩年的醫師國考題裏麵的常客,盡管近年來有考題越來越難,但是最基本的還是不變的:疾病癥狀、診斷準則、疾病病程與治療預後,各種精神科疾病的核心癥狀需要有大概的瞭解(如精神分裂癥有妄想與幻覺),過去需死記精神科診斷準則(DSM-IV_TR)的題目已經少見,反而題目有越來越生活化的趨勢。然而盡管如此,偶爾還是會齣現一些考精神科專科醫師纔會寫的題目,考生們也無需因此自亂陣腳,隻要遵循20-80法則,用20%的時間來準備80%的考題,多齣來的時間就去念其他科目吧 ~
本書精神科章節,也是以此為架構所撰寫,並且透過分析曆年來的考題,將重點簡化並且整理成錶格,希望能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最大的收獲。
2009.6 周伯翰
我想強調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學習方法的引導。在講解每一個章節或者每一個知識點的時候,我都能感受到編者在試圖教會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構建知識體係。它會在關鍵的地方提醒我哪些是重點,哪些是容易齣錯的地方,甚至會給齣一些學習建議,比如如何去記憶某個復雜的列錶,或者如何去分析一個臨床病例。我特彆喜歡它在一些章節的結尾處,會設置一些小結或者思考題,引導我去迴顧和鞏固剛學到的內容,並且鼓勵我去發散思維。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背書”,更是在“學以緻用”,這對於備考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沒有使用那種過於學術化、枯燥乏味的語言,而是采用瞭一種更加貼近考生實際需求、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錶達方式。在講解一些比較生僻的概念時,它會嘗試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或者類比來輔助說明,從而降低理解的門檻。同時,它的語句也比較精煉,沒有過多冗餘的廢話,每一句話都能夠直擊重點。我曾經在學習其他科目時,遇到過一些教材,雖然內容很豐富,但寫得像一篇篇長篇大論,讀起來非常費勁,而且容易讓人抓不住重點。而這本書,雖然篇幅可能也不少,但它的敘述方式非常清晰流暢,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循循善誘地講解,讓我能夠自然而然地跟隨它的思路,去理解和吸收知識。
评分我注意到這本書在內容更新方麵也做得相當不錯。雖然我手上的這本是2011年的版本,但我知道考試大綱和醫學知識本身都在不斷發展變化。一本好的備考書籍,除瞭講解基礎知識,更應該體現齣其時效性。從我已經翻閱過的部分來看,這本書在知識點的選擇和講解上,都顯得非常紮實,沒有那種陳舊過時的感覺。它更側重於那些核心的、基礎的醫學原理和臨床應用,這些內容是不會輕易過時的。而且,我能夠感受到編者在編撰過程中,一定參考瞭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考試動態,力求將最實用、最前沿的知識呈現給考生。這種對內容的嚴謹態度,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信心,相信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打下堅實的基礎,順利應對考試。
评分雖然這本書的標題錶明瞭它是一本“分科詳解”,並且內容聚焦於醫學領域,但我相信它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是適用於更廣泛的考試科目的。我注意到,書中在講解每一個知識點的時候,並非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概念和定義,而是會嘗試去分析這些概念的形成背景、內在聯係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例如,在介紹某個治療方案的時候,它可能會追溯到該方案的理論基礎,再結閤臨床實踐中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分析,並給齣一些備考時需要注意的細節。這種深度的講解,不僅僅是教我“是什麼”,更教我“為什麼”和“怎麼用”。我相信,通過這樣的學習,我不僅能記住書本上的知識,更能理解其背後邏輯,從而在麵對陌生的題目時,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推斷和解答。這種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方式,比單純的死記硬背要有效得多,也更能幫助我建立起紮實的醫學知識體係。
评分我特彆想提的一點是,這本書在細節處理上真的做到瞭極緻。就拿一個簡單的圖錶來說,它的設計思路就非常值得稱贊。圖錶中的綫條粗細、顔色搭配,以及文字的排版,都經過瞭精心設計,使得信息更加直觀易懂。我曾經翻閱過一些其他教材,有些圖錶隻是簡單地將數據堆砌在一起,看著非常費力,甚至會産生誤導。但在這本書中,我看到的圖錶,無論是用來展示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還是比較不同治療方案的優劣,都能夠迅速抓住核心信息。而且,對於一些重要的圖錶,它還會配有詳細的文字說明,進一步解釋圖錶中的關鍵點,確保讀者不會遺漏任何重要信息。這種圖文並茂、嚴謹細緻的處理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的閱讀效率,也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和記憶那些復雜的醫學概念。
评分從一個讀者的角度,我非常看重書籍的“可讀性”。有些專業書籍,雖然內容本身很權威,但寫得過於生硬,讓人望而卻步。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不錯。它在保持專業性的同時,運用瞭很多生動形象的錶達方式,讓原本可能枯燥的醫學知識變得有趣起來。比如,它會用一些形象的比喻來解釋復雜的生理過程,或者用一些小故事來引入某個疾病的特點。我記得在讀到關於某個器官的講解時,它就將其比作一個“精密運轉的工廠”,並且詳細介紹瞭每個“部門”的功能,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那個器官的整體結構和工作原理。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法,大大降低瞭我的學習壓力,也讓我能夠更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眼前一亮,不是那種韆篇一律的藍色或者紅色,而是用瞭一種比較沉穩的墨綠色,搭配上燙金的字體,顯得既專業又不失格調。這種設計風格,在我看來,恰恰體現瞭編者對於內容質量的自信,也傳遞瞭一種嚴謹的學習態度。翻開書,紙張的觸感也很好,不是那種劣質的、摸起來有些粗糙的紙,而是比較細膩的那種,油墨印刷的清晰度也很高,即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覺得特彆疲勞。書的裝訂也很牢固,我嘗試著將書翻開到最大角度,書頁也沒有齣現鬆動或者脫落的跡象,這對於經常需要翻閱參考的備考書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品質保證。而且,這本書的尺寸也比較適中,放在書架上不會顯得過於突兀,拿在手裏也方便攜帶,無論是在圖書館學習,還是在傢中復習,都能找到它舒適的位置。整體而言,從包裝到質感,這本書都給我留下瞭一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讓我對裏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也覺得物有所值。
评分我最欣賞這本書的一點在於它的章節劃分邏輯。雖然我目前還沒有深入到每一個具體的知識點,但僅僅從目錄的結構來看,就能夠感受到編者在組織內容上的用心。它並沒有簡單地將所有醫學知識一股腦地塞進來,而是非常細緻地將大的醫學領域拆分成瞭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模塊,並且在每個模塊內部,又根據不同的分支或者疾病類型進行瞭更深入的細化。這種由大到小,層層遞進的結構,對於我這種初次接觸國考醫學科目,或者在某個細分領域基礎不牢固的考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音。我不用擔心會迷失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而是可以按照書本的指引,一步一個腳印地去攻剋難關。同時,這種結構也便於我在復習時進行針對性的查漏補缺,如果我對某個特定的疾病或者治療方法不夠熟悉,可以直接翻到對應的章節,快速找到所需信息,而不會被其他不相關的內容乾擾。這種清晰的脈絡,讓我覺得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有條理,也更有信心去掌握所有必要的知識點。
评分我想從一個備考者的角度,談談這本書在“實操性”上的價值。很多醫學考試,不僅僅考察理論知識,更看重考生在實際應用中的能力。這本書在這方麵,就做得非常到位。它在講解每一個知識點的時候,都會嘗試將其與臨床實踐中的具體場景聯係起來。例如,在介紹某個藥物的時候,它會詳細說明該藥物的適應癥、禁忌癥、不良反應以及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並且會結閤一些典型的病例進行分析,教我們如何去判斷和選擇最閤適的治療方案。這種“學以緻用”的教學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為考試而學習,更是在為將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我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那些在考試中可能遇到的,需要臨床分析和判斷的題目,從而提升我的應試能力。
评分作為一個對醫學領域的新手,我最害怕的就是遇到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以及那些相互關聯又極其復雜的生理病理過程。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在第一次引入一個重要的專業術語時,都會給齣清晰易懂的定義,並且會用一些生動的例子來幫助我們理解。對於那些復雜的疾病機製,它會采用流程圖或者示意圖的方式來呈現,將原本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我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清晰的圖像。我試著去理解其中關於某個疾病的發病機製的部分,原本以為會是一頭霧水,但通過書中精美的插圖和邏輯清晰的文字描述,我竟然能夠比較順利地掌握其核心要點。這種“化繁為簡”的處理能力,對於我們這些非醫學背景齣身的考生來說,簡直是救星一般的存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