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修訂版)

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證嚴法師
  • 琉璃同心圓
  • 佛教
  • 心靈成長
  • 慈濟
  • 修行
  • 人生智慧
  • 正信
  • 慈善
  • 佛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證嚴法師說:「匯聚人人心中的光明,未來的地球必然非常亮麗。」

  這是個黑暗的時代,也是個光明的時代。

  二十世紀的人類苦痛大過前此的十九個世紀,慈濟在二十世紀中葉齣現,是證嚴法師以一個宗教傢的悲智,在麵對世界災難、瀋淪、失落時的迴應與扭轉,他啓動瞭全球慈濟人的心靈力量與行動力量,為世界帶來撫慰、提升與希望。

  近來,證嚴法師更確立齣「立體琉璃同心圓」的新架構,以「圓」的精神理念與組織形式,在時空中跨步,延續過去數十年的全球關懷、在地行動,與世界脈動緊密相連。

  不論環境或心靈的災難,證嚴法師因應而創造的各種大愛體係,為人群默默襯底,運轉成扶持的力量,暗域中生起希望。

作者簡介

潘(火宣)

  齣生於埔裏小鎮,自大學中文係畢業後,曆任編輯、撰述等職,鍾情於報導文學、散文、現代詩的創作。著有《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種活藝術的種子──硃銘美學觀》、《硃銘的祕密花園》、《微笑菩薩》等書。透過文字,每一本書的寫作,都是一趟美麗的旅行。不論是傳記的傳主,或是書中的人物,豐富而珍貴的生命曆史現場,一路行走其間,都是智慧啓示。以書寫會遇人物心光,是一個作者的幸福課堂。

  書寫是旅行,一本書完成,一趟旅行並未結束,且正以另一種形式,開始。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捲一】慈心,是走嚮幸福的通路
第一章 世紀戰火中,開人心之善
第二章 竹筒歲月,給人心一個方嚮
第三章 愛,是心地的過濾網 
第四章 跨過海峽,愛萌芽
第五章 颱灣之心,連結世界之心

【捲二】悲心,是逆轉痛苦的幽徑
第六章 超越「時代的一攤血」 第七章 盤山過嶺,幽徑中找齣口
第八章 守護生命,悲憫的顯影
第九章 骨髓捐贈,生命相融

【捲三】捨心,從無求的大道連動生命新境
第十章 從感恩、尊重、愛的港灣啓航
第十一章 天使來時路
第十二章 完全教育,為生命開眼
第十三章 希望工程,跨世紀挑戰
第十四章 社區誌工,愛的在地串連

【捲四】喜心,從無憂的坦途沐浴心靈曙光
第十五章 大愛,讓世界亮起來
第十六章 如水流,如花香  
第十七章 環境保護

【捲五】傳法脈,立宗門——連結世界之心

圖書序言

心如琉璃

  在《藥師經》中,佛陀曾謂東方有琉璃世界,藥師如來、日光、月光等菩薩住其中,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這雖是佛陀喻示的理想國,但若人心修行,集眾善慧,心念能如光耀天,琉璃世界就在眼前。

  琉璃,是佛教中的青色寶石,有如天青之蔚藍,質地晶瑩,錶裏洞徹,內外相映,光似高日麗天的晴空,象徵滌盡無明的如來藏性。而這正是人人內在本具。

  宋朝茶陵鬱禪師有一傳唱韆古的悟道偈語:「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所寫即是淨如琉璃的人心自性。

  《阿彌陀經》談及世間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而今正充塞於現世社會,人心不和,種族衝突,階級鬥爭,國際糾紛,其至宇宙災難......。人間有「濁」,全球似乎彌漫絕望;然而,也因人間有「淨」,世界仍是希望昭然。

  放眼周遭,許許多多的光輝影像,讓我們一直看見希望在綻放。

  大林鄉下一個名叫大埤的地方,有對老夫妻年齡加總已一百六十多歲,他們在慈濟籌建大林醫院時,積極存錢,發心奉獻。我問他們收入的來源,老阿公說:「我們每天去綑蔥賺工錢。」

  從清晨兩點工作到近午,旺季時一天賺五百元,淡季時二人閤起來纔二百多。雖然傢中有些破舊,天天撿柴用小竈煮粥,但阿嬤說:「做好事很快樂。」阿公阿嬤每日相偕騎摩托車到工地,坐在對麵的樹下望著寸寸長高的醫院,欣喜鄉人健康守護有望,他們發願,捐一部救護車。

  一部救護車需八十萬元,而他們的積蓄纔四十萬,醫院同仁感動至極便在各處張貼消息,希望一起完成阿公阿嬤的夢。於是,大傢一韆、五韆、一萬甚至整月薪水發心樂捐,最後,足為醫院購置二部救護車。

  一念善啓發萬朵心光,二雙綑蔥的手、一對靜看醫院的身影,所煥發的明淨剔透,不正是為我們的社會舖陳琉璃質地?  

  慈濟的法門路徑,正是以大愛實踐於人間,開發自我的智慧,自覺覺他。凡夫總是煩惱熾盛、習氣深重,我們行在菩薩道中,要使內心淨如琉璃無染無瑕,必定要時時 自我淨化。唯有自己淨化瞭,纔能淨化彆人。一嚮,我以「閤心、和氣、互愛、協力」勉勵慈濟誌工,在群體相處中,能夠人圓、事圓、理圓,成就真善美的晶瑩人 生。若以具象作喻,閤心、協力連接環抱成圓,和氣、互愛居中作軸,以琉璃為心,我們都在這圓的轉動裏。

  「立體琉璃同心圓」,是慈濟最新的架構精神,圓是轉動的球體,因此所有慈濟誌工不分前後、上下、高低。大傢同在團隊潛移默化的力量裏,浸潤自身,以團體之圓修自心之圓,輾轉相教、彼此精進,在濁世中推動人間的菩薩誌業。

  人間菩薩聞聲救苦,一襲藍天白雲的衣裝行走全球,或救災,或義診,或陪伴,或關懷,每一個以生命做誌工所展現的氣度,都是一塊湛藍的琉璃寶石。

  我期許慈濟誌工以琉璃之圓,轉動人間之圓。因為,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顆明珠,而全球人類也都俯仰於同樣的空氣、同樣的陽光、同樣一個地球的同心圓中。不論是心內的小圓或心外的大圓,微觀看小宇宙,宏觀看大宇宙,圓圓相映,天地道同。

  五濁惡世,世界危脆,正是需要全人類逆流而上的時機,由濁返淨。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能將自我的生命淨化,調適內心超越一切睏境,就沒有「命濁」。

  淨化自己之後也淨化他人,大傢相與為善、提昇智慧,不起分彆心或喜惡執著,社會一片清淨祥和,就沒有「眾生濁」。

  人人是好人,時時都感恩,無爭逐,無紛擾,不會在偏差中作繭自縛,自然沒有「煩惱濁」。

  去除瞭煩惱,見地明亮,思維清闊,從小而大,從個人到國傢種族,都在一種良性平衡中,也就沒有「見濁」。

  此方見解與彼方見解互能設身處地、相容配閤,無論時間如何流轉變動,心地長在道業中,當然也就不會為「劫濁」所睏。

  如此念念吉祥,人們皆於實踐中付諸善行、長養智慧,日日趨嚮圓覺,心光照大韆,當下時空就是琉璃為地、七寶所成的理想世界。

(摘自本書序)

(本文作者, 證嚴法師為慈濟功德基金會創辦人)

後記
潘(火宣)
畫圓

  我看到一個圓。

  從證嚴上人而慈濟世界,圓,是我心中浮昇的一個轉動意象。

  因為要書寫上人,我有一些時間住在靜思精捨裏,隨師,也隨大眾生活。對於一個文字工作者而言,這是我的全新經驗。超乎言語訪談的單一模式,「採訪寫作」成為一種精神氛圍的採擷、環境律動的尋訪、觀察體會的書寫、心靈經驗的作功。

  寫書,已不隻是寫書。

  去年我第一次在靜思精捨拜見上人時,嚮上人提及新書即將進行的內容與方嚮。當時上人贈我一隻小巧精緻的「想師包」,內裝的韆年檜木屑是構築靜思堂的留香,外綴二顆鮮姘欲滴的紅豆,布麵上綉著兩個字--「簡單」。上人說:「希望你用簡單的眼光看慈濟。」

  至今一年過去,我在這樣一段時間裏漸漸體會到的「簡單」,就是一個最簡捷的綫條--圓。

  慈濟歲月周而復始,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


  每一天早課早會,轉動的是全省慈濟人迴花蓮的軌則。


  每一月證嚴法師的行腳,是衲履足跡巡行全省的周期之約。


  每一年歲末,證嚴法師祝福的腳步環島一周。


  這般的恆持圓轉,內蘊的是悲智雙運、鏇動不已的精神力量。

  有一日晚間,我迴到靜思精捨與大傢分享心得時,即從這個角度談及「圓」的體會。交流時間裏有位師姐發言,她說,上午上人正開示瞭「立體琉璃同心圓」。就在那段時間,我看到慈濟誌工組織的最新架構,齣現瞭。

  「立體琉璃同心圓」,是上人對於慈濟精神的再詮釋,更綿密地架構一嚮本具的「圓」動力,在組織模式上為未來立法,提攜誌工腳步轉速更大。

  上人與當今時空的關聯,正是一個宗教傢在麵對人類災難、瀋淪、絕望時的迴應與扭轉,他以「圓」的組織架構與精神理念,啓動全球慈濟人的心靈力量與行動力量,期許為世界帶來撫慰、提昇與希望。

  靜思精捨的數位會議室在每日上午八點半,準時進入現場錄影,直播「慈濟新聞深度報導」。有一次,正在直播時間裏,我從數位會議室旁側廊道經過,走到精捨後端 的柴房,看到羅列齊整的木柴,突然有一種很大的感動。前麵的數位會議室是如此先進,節目內容幾秒鍾之內即傳送於全球;而後麵的柴房又是如此 古意盎然,它 綿延的是幾韆年來人類用火的傳統。

  當「幾秒鍾」與「幾韆年」同時在精捨的空間裏發生,實在是一個精彩的對話。

  柴房裏的木柴分類細膩,有生火用的,有小火用的,有大火用的。據我所知,精捨的菜餚都是燒柴烹煮;而沐浴用水,則來自太陽能加熱。柴火是人類祖先最古老的用法,太陽能為現代的科學研發,而不論古老或現代,於此兩個對比的方式上,慈濟都在走著一個讓地球迴歸純淨的方嚮。

  佛陀的教育正是在引導人們重返純淨的心靈。

  有一迴,慈濟小學的孩子們迴精捨手語錶演。那是一個周日的晨間,纔從太平洋浮昇的朝陽照入觀音殿,四周流漾著淡金光澤。孩子們浸潤在這般曦光裏,仰著潔淨臉 龐,舞動可愛手姿,隨著音樂,搖曳如一株株帶露晶瑩的稚嫩花兒。我因為座位正好可以觀覽全場,我放眼望去所有的師兄師姐,他們注視孩子的目光、靄然的笑 顔,我至今難忘。那是許許多多嘴角上揚彎彎的弧,浮於空氣中,如懸著的弦月,一彎一彎一彎綿延全場,好溫婉。那一刻我覺得,真是天下父母心啊,天下的長者 都是父母,天下的幼者都是子女,世界一傢人,而這正是上人教育給慈濟人的慈悲。

  寫作期間,我曾到國傢劇院觀賞瞭一場舞蹈演齣。從舞者的肢 體錶達,身形的綫條,手指的動作,那躍動在空間裏、流動在時間節拍中,所準確呈現的力與美,一直讓我思及上人的教育。我覺得上人是一位教育傢,他對所有弟 子及慈濟人的教育,總是在一個最恰當的時間點及空間點上,展露齣睿智的力道,而且富於慈悲的美感。那場舞蹈,讓我如此聯想並體會瞭上人之教。

  趕稿期間我常會感冒或犯點小毛病,上人屢屢關心:「不要急,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有一迴我迴到精捨,他看著我:「趕稿,緊張瞭哦?」

  「是啊。」我答道。

  「那是誰讓你緊張的?」上人目光深邃而慈悲:「是你自己。」

  的確是我自己,上人提點我的是,放鬆。

  我一直抓緊,是因為值得記述的史事那麼龐闊、動人的故事那麼多,我老覺得這事沒提及、那人沒寫到,是辜負其美好。然而一本書的厚度又怎能盡納慈濟三十八年的長度與深度呢?我終於必須在寫作上,學習放鬆。而這落實於生活,更是心的放寬、氣量的放大、眼界的放遠之自我修練。

  在這一年,有位朋友提及慈濟時對我的連續「三問」,讓我覺得繞富滋味。

  最早的第一問:聽說,要一百萬纔穿得上那身慈濟的衣服?我說,慈濟照顧的感恩戶有時日存五元、十元發心助人,也是慈濟人。

  後來的第二問:如果有人傢裏變故,怎麼樣找到慈濟人開導?我說,社區誌工就在鄰裏中。

  最近的第三問:如何訂購《靜思小語》?後來朋友果真大量購進,分贈於人。  

  近距離接觸慈濟,我難以客觀評分自己修學多少,但從朋友這「三問」,倒是看到瞭 一個人觀點的轉變。慈濟散發的感染力,讓一個間接接觸的人,也從中薰習,生起認同。我欣喜能以寫書因緣,而將大愛精神,傳述分享於人。

  因為採訪,我在許多慈濟人的思惟、言行裏,讀到上人的傳記,那是真正銘刻不滅的傳記。感恩這許許多多的晶瑩,凝塑瞭這本書。在這本書裏,我從慈濟四大誌業的 角度繪寫上人,而每一誌業的時序之流,都循著一個圓的麯綫在進行,從現今,而迴溯最初,再嬗遞至今,是這本書的圓形結構。

  而我知道,更重要的是自心的圓形結構如何,一如上人以「琉璃同心圓」期許於慈濟人,一個作者的一路慈濟因緣,我在這本書裏,也在自己心裏,畫圓。

(本文為作者序,潘(火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作為一名對社會議題保持高度關注的讀者,我一直認為,能夠真正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往往源自於那些超越個人利益、發自內心深處的慈悲與智慧。《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修訂版)》這個書名,讓我感覺它觸及到瞭某種核心的哲學。我好奇的是,在“修訂版”中,是否會針對當下社會麵臨的某些睏境,例如環境惡化、貧富差距擴大、人際關係疏離等問題,提齣更具實踐性的“琉璃同心圓”解決方案?上人常常強調“行善、行孝、行願”,而“琉璃同心圓”是否就是對這“三行”最完美的詮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展現齣,如何通過個體心靈的淨化(琉璃),以及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通過共同的善念而形成的緊密連接(同心圓),來化解社會矛盾,構建更和諧美好的未來。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閱讀,更是一種學習,學習如何將這份“同心圓”的精神,化為實際行動,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光明與溫暖。

评分

哇,看到《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修訂版)》終於齣來瞭,真是太令人振奮瞭!作為證嚴上人和慈濟的長期關注者,我一直以來都非常期待能有這樣一本集大成的作品,來深入瞭解上人慈悲濟世的宏大願景,以及慈濟如何在茫茫人海中,一點一滴凝聚善念,構建起一個又一個“琉璃同心圓”。這本書的“修訂版”三個字,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意味著它不僅僅是內容的更新,更可能是對過往經驗的沉澱與升華,是對未來方嚮的進一步闡述。我尤其好奇,這次修訂會在哪些方麵有所著墨?是否會收錄近幾年慈濟在國際間,例如援助受災國傢、推動環保理念、醫療救助等方麵的最新動態?上人常說“心是蓮花,身是蓮葉,而慈濟就是那朵盛開的蓮花”,我想這本《琉璃同心圓》應該就是對這朵蓮花生長軌跡最詳盡的描繪吧,從最初的萌芽,到枝繁葉茂,再到結齣纍纍碩果,每一步都充滿瞭智慧與大愛。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跟隨上人的腳步,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感動。

评分

一直以來,我對慈濟的“聞聲救苦”精神深感敬佩,也對證嚴上人那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情懷心生嚮往。《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修訂版)》這個標題,立刻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特彆想知道,“琉璃同心圓”這個概念,在上人心中是如何逐步形成的?從早期的濟貧教富,到後來的環保、醫療、教育、國際賑災,每一個麵嚮的拓展,是否都圍繞著這個“同心圓”的理念展開?我期待這本書能深入淺齣地解釋“琉璃”的內涵,它不僅僅是材質的象徵,更是心靈的境界。而“同心圓”,又如何在一層層擴大中,包容更多的生命,連接更多的善念?我在想,或許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上人的思想,更是一種“心法”的傳授,教導我們如何在紛擾的世界中,保持一顆清淨的心,並與他人建立起更深刻、更美好的連接。閱讀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也是對生命價值的重新探索。

评分

說實話,我一直覺得要用文字來完全捕捉證嚴上人那份深邃的智慧和無私的慈悲,是一件極具挑戰的事情。但《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修訂版)》的齣現,仿佛就是一次嘗試,一次將那些轉瞬即逝的法語,那些感人至深的行願,轉化為可觸可感的文字的力量。我特彆喜歡上人常用於比喻的說法,像是“琉璃”,它既有晶瑩剔透的美,又有堅固不碎的特性,這不正是慈濟人以清淨的心,將一份份愛心匯聚,凝聚成堅不可摧的濟世力量的寫照嗎?“同心圓”的意象更是貼切,它代錶著包容、圓滿,以及從中心嚮外無限延展的愛。這次的修訂版,我期待它能更細緻地剖析“琉璃同心圓”的形成機製,是如何從一個人、一個人,變成一個群體、一個世界性的網絡?其中必然蘊含著深刻的領導哲學、組織管理智慧,以及最重要的,那份源源不絕的“法喜”。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更多關於如何將這份“同心圓”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自己的生命也成為一個發光發熱的同心圓。

评分

我是一位長期在職場打拼的上班族,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有時會感到迷失和疲憊。每次讀到證嚴上人的開示,總能找到一股清流,滌蕩心靈。《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修訂版)》這個書名本身就帶給我一種寜靜與力量。“琉璃”象徵著內心的清淨無染,而“同心圓”則寓意著將這份清淨的愛,嚮外擴散,與更多人連接。我非常好奇,這次修訂版在“同心圓”的實踐層麵,是否會有更新的案例和更深入的探討?比如,在麵對社會上的種種挑戰和不公時,慈濟是如何運用“同心圓”的智慧,化解衝突,凝聚共識,推動改變的?我一直相信,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內心的平和與對他人的關懷。《琉璃同心圓》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佛教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活齣生命意義的指南。我希望它能提供給我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成為一個溫暖他人、點亮世界的小小的“琉璃同心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