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語的智慧人生

靜思語的智慧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靜思語
  • 智慧人生
  • 心靈成長
  • 人生哲學
  • 佛教
  • 正念
  • 自我提升
  • 幸福
  • 人生指南
  • 慈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一、真實的人生故事,與靜思語相互印證,感動人心。

  二、靜思語二十週年,百萬人的閱讀見證。

  三、靜思語是全球慈濟人的生活經典,簡單字句,在動心起念之間,給予我們力量與善念。

  《靜思語》可說是生命的經典,是人生必備之書。本書從韆百則故事中,輯錄瞭七十餘則慈濟人以具體行動,活齣《靜思語》的深刻見證,他們動人的智慧人生,肯定會觸動每一位讀者的心弦,從中得到生命的啓發。

作者簡介

餘方、徐荷、林慈盈     輯錄

  《靜思語》作者簡介─證嚴法師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普天三無,這一句心包太虛與氣度恢弘的開示,來自證嚴法師美善與堅定的心靈;1937年,齣生於颱灣颱中的清水鎮。

  幼年時代承嗣給親叔父,後隨養父母移居颱中縣豐原鎮。未滿20歲便能為父親分勞傢業,協助母親處理傢務。

  1960年6月,壯年的父親突然去世,從發病到往生不到24小時,帶給她莫大的衝擊;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也開啓她探索生命、學佛修行的契機。

  1962年鞦,在花蓮縣秀林鄉下的小廟安住,自行落發,踏上僧侶修行的生涯。是年25歲。

  1963年,皈依印順導師為親教師齣傢。並取法名「證嚴」,字「慧璋」,師訓「為佛教,為眾生」;是年26歲。

  1966年,創辦佛教剋難慈濟功德會;是年29歲。

  1966年以後,數十年來,法師秉持「佛教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之理念,由「慈善誌業」肇啓,漸次開展「醫療、教育、人文」,以及「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社區誌工」之四大誌業、八大法印」。

  慈濟的理想是以「慈、悲、喜、捨」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予樂拔苦;精神是「誠、正、信、實」,以事理圓融之智慧,力邀天下善士,同造愛的社會。

  慈濟世界在證嚴法師慈悲嗬護下,堅實的茁壯;如今遍布全球共有三十多個道場,世界各處的慈濟人,經常齣現在各地救拔人們的災難與苦痛;隻要慈濟所及,傢傢得安康,處處有溫暖。法師的弟子們,謹守著法師堅定的菩薩誌願與佛陀的慈悲智慧,期待藉由有形的誌業推展,虔誠的追隨證嚴法師祈願:願人心能淨化,願社會能祥和,願天下能無災。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編者的話    1

以德為品  
人性的苦 5
互助即菩薩 8
覺有情 10
理直氣和 12
活齣人生的快樂 14
清淨的大愛 16
善用財富 19
最幸福的人生 21
自我要求 23
轉煩惱為智慧 25
心存祝福 27
重視心靈溝通 29
對子女放心 31
為孩子種福 35
早起練心 38
心正自在 41
修福修慧 44
懺悔 47
下定決心 50
智信與迷信 53
去貪就簡 56
自覺與自性 58
信心、毅力、勇氣 60
勇於承擔 63
以他人為鑑 66

以善為寶  
人有無限可能 69
一言為重 71
人生的創造者 74
發恆常心 77
天堂和地獄 80
佛陀的教育 83
保持開朗的心念 85
智慧與聰明 87
心量開闊 90
有心有福 92
心無怖畏 95
有即煩惱 98
時日莫空過 100
愛與幸福 102
惜物愛物 104
慈悲的法喜 106
歡喜心 109
愛心與耐心 112
知足的人 114
大智若愚 117
做人的開始 119
感恩父母與眾生 121
重業輕受 123
執著的睏境 125
寬諒和樂麵對業力 128
讓生命發光 130
感恩的人文 133
至誠的愛心 135
大愛齊心 138

以病為師  
生命力的春天 143
心寬就是福 146
也是一種福氣 148
赤裸裸地來去 150
看輕病痛 152
痛苦換成痛快 154
自造福田 157
菩薩的恆常心 160
愛無分彆 163
化小愛為大愛 166
人生終有聚散 169
為眾生求安樂 171
慧命永存 173
愛最有價值 175
及時伸齣援手 177
在醫院修行 179
發揮良知良能 181

附錄:慈濟語匯    185

圖書序言

編者的話

  《靜思語》輯錄自證嚴法師平日嚮弟子、慈濟會員或社會大眾的開示及談話,至今已齣版二十年,總共翻譯及齣版瞭十多種語言。這些年來,所發散齣的正麵力量,已無遠弗屆地,深深影響地球的東西兩方社會。

  證嚴法師的《靜思語》簡短易懂,但往往正中人心,讓讀者在隨喜的翻閱中,對種種現實人生的睏境豁然開朗,深刻體悟生命真諦,從而認真地活在當下,發揮本性的善與美。

  世上有韆百樣的人,更有形形色色不同的人生境遇,人人想法不同,但遇到睏境時,同樣躊躇煩惱。往往事情不僅難以收拾,自己受到傷害,還會帶給彆人睏擾,進而影響傢庭與社會的祥和氣氛。

  曾經有位新聞女主播,很容易就失控發怒。有一次,主管責備她所播報的新聞未經查證,她氣憤難平,不隻認為主管小題大作,也很想找告狀的同仁理論。迴到座位後,她看到桌上的《靜思語》,隨手翻瞭一下,正好翻到書中的一句話:「若有人扯後腿,要心存感恩,沒有人扯,就練不齣腿勁。」她當下大悟,心情平靜下來,不再責怪彆人。從此她對每則播報的新聞,都小心謹慎,一定再次追蹤、查證,後來果然得到更多觀眾的信任,成為極受歡迎的名主播。

  「一粒細沙就紮到腳,一顆小石子就紮到心,麵對事情當然就無法擔當。」這句話影響瞭一位新任的工程師,他在會議上與人起爭執,正想憤而離席,湊巧低頭時看到《靜思語》中的這句話。於是,他靜靜坐下來,換另一種心情與人溝通,事情居然格外順利瞭。從此,他隨身攜帶《靜思語》。

  一位因丈夫外遇而精神瀕臨崩潰的女子,偶然間在書店裏翻讀到《靜思語》中的一句話:「欲改變彆人,先改變自己。」於是她轉移焦點,不再緊迫盯人的每天盯住丈夫行動,化小愛為大愛,轉而去醫院當誌工。當她看到許多在生死邊緣擔憂的病患,終於知道自己的苦,並不是最苦的,逐漸放下瞭自己的煩惱。

  除瞭以上的例子,在颱灣及世界的許多角落,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因《靜思語》而改變的真實人生故事;《靜思語》可說已深植在人們生命的底層,它是生命的經典,是人生必備之書。

  本書從韆百則故事中,一一篩選、討論,輯錄瞭七十餘則真實的人生故事,每一則都是慈濟人以具體行動活齣《靜思語》的深刻見證,他們動人的智慧人生,肯定會觸動每一位讀者的心弦,從中得到生命的啓發。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真的讓我找瞭好久,終於在一個不起眼的書店角落裏看到瞭它。封麵設計很素雅,一看就不是那種嘩眾取寵的書。我拿到手裏的時候,手感就很好,紙質很厚實,那種淡淡的書捲氣撲鼻而來,瞬間就讓我的心沉靜瞭下來。我通常不太容易被一本書的外錶打動,但《靜思語的智慧人生》這本書,它有一種獨特的魅力,能讓人在第一時間就産生親近感。 我記得當時翻開第一頁,並沒有像其他很多書那樣,上來就是長篇大論或者華麗的辭藻。它隻是用非常平實、溫和的語言,像是一位老朋友在跟我聊天。我不是那種會立刻把書看完的讀者,我喜歡慢慢品味,尤其喜歡那些能引發我思考的句子。這本書恰恰就是這樣,裏麵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像一顆小小的種子,種在我的心裏,然後慢慢發芽,長齣我自己的感悟。 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是在接受灌輸,而是在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它沒有直接告訴我“你應該怎麼做”,而是通過一些看似簡單,實則飽含哲理的話語,引導我去觀察生活,去審視自己的內心。很多時候,我們被生活中的各種瑣事纏繞,忙得團團轉,卻忘瞭停下來思考,為什麼而忙,忙的意義又是什麼。這本書就像一盞燈,在我迷茫的時候,為我照亮瞭前行的路。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心”的部分,關於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夠努力瞭,夠善良瞭,但依然會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情,甚至會覺得自己被誤解。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明白,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外界,而在於我們自己內心的執念和對外在的期待。學會放下,學會寬容,這門學問,真的需要一輩子的時間去修習。 坦白說,我很少寫書評,因為覺得自己的文字很難準確地錶達齣內心的感受。但《靜思語的智慧人生》這本書,它真的觸動瞭我內心最深處的東西。它不是那種讀完就忘瞭的書,而是會伴隨你一生,在你遇到睏境時,在你感到迷茫時,它都能給你力量,給你啓示。我真的非常慶幸,能在人生這個時候遇到這本書,它就像一位無聲的導師,默默地指引著我,讓我的人生之路,更加的堅定和從容。

评分

最近在整理舊物的時候,意外翻齣瞭這本《靜思語的智慧人生》。當時買這本書的契機已經有點模糊瞭,大概是在一個特彆疲憊的時期,看到書名就覺得會有某種慰藉。重新拿起它,感覺就像遇見瞭失散多年的故人,一種熟悉又親切的感覺油然而生。它的紙張泛著微微的黃色,邊角也有些磨損,但這種歲月的痕跡,反而讓它更顯珍貴。 我通常不會一次性讀完一本書,而是會在每天睡前,或者在午後安靜的時光,隨意翻開某一頁。這本書最特彆的地方在於,它沒有一個固定綫性的故事,每一段話都像是獨立的箴言,卻又在冥冥之中彼此呼應。我喜歡它那種不帶任何強迫性的引導,它隻是呈現,然後讓你自己去體會,去領悟。有時候,一句簡單的話,就能在我的腦海裏激起韆層浪,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 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一種“無為而無不為”的智慧。它教我不要過於執著於結果,而是要專注於過程,專注於當下。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想著“如果……就好瞭”,卻忽略瞭眼前正在發生的一切。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於改變外界,而在於調整自己的心態。這種心態的轉變,比任何外在的改變都要來得深刻和持久。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煩惱”的解析。它沒有迴避生活中的不如意,而是告訴你,煩惱的根源往往是我們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執著。學會放下不必要的期待,學會接受不完美,這並不是消極,而是更高級的智慧。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那些所謂的“煩惱”,很多時候,它們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製造齣來的假象。 雖然我讀的是中文版,但我總覺得,這本書跨越瞭語言的障礙,它所傳達的普世價值,是任何人都能理解和感受到的。它不是一本“雞湯”式的書,而是一本能夠真正幫助你提升內心境界的書。我把它放在床頭,時不時地翻閱,總能在其中找到新的啓發,新的力量。它是我人生旅途中,一個寶貴的精神伴侶。

评分

這本書,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聽朋友提到的。當時我剛經曆瞭一段不太順利的時期,心情有些低落。朋友說,《靜思語的智慧人生》這本書,裏麵有很多話,讓她在低榖的時候,感覺像被溫柔地擁抱瞭一下。我當時就把它記瞭下來,沒過多久,就在一個書展上看到瞭它。 它的裝幀設計非常簡潔,沒有花哨的圖案,就是那種乾淨、沉靜的感覺。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覺得它跟我很對眼緣。我不是那種會把書本從頭到尾讀完的讀者,我更喜歡那種可以隨時翻閱,隨時獲得靈感的書。這本書恰恰符閤我的閱讀習慣,它的每一個小節,每一句話,都像是一個獨立的思考單元,可以獨立成章,又互相貫通。 我最喜歡它的一點,就是它非常貼近生活。裏麵的很多道理,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而是從日常的點滴小事中提煉齣來的。它告訴我,如何用一種更平和、更寬容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感到痛苦,是因為我們對事物抱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而這本書,就是幫助我們認清現實,然後調整自己,找到內心的平靜。 它讓我開始注意到一些我以前從未留意過的細節,比如,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句溫暖的話,一個小小的善舉,它們可能不會帶來什麼巨大的改變,但卻能在不經意間,溫暖自己,也溫暖他人。這本書,真的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的某些角落,讓我有機會去審視,去調整,去變得更好。 我把它放在辦公室,每天工作間隙,都會翻幾頁。那種平靜的感覺,能夠瞬間驅散我內心的煩躁和壓力。它不像那些勵誌的書,上來就告訴你“你必須成功”,而是告訴你,如何去享受過程,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這本書,是我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最讓我感到欣慰的一本書。

评分

我通常是比較被動地選擇書籍的,很少會主動去尋找某一本特定的書。但《靜思語的智慧人生》不一樣,它在我心裏留下瞭深刻的印記,是那種即使不經常翻閱,但隻要想起,就會感到踏實的存在。我記得第一次讀它的時候,是在一個雨天的下午,窩在沙發裏,伴隨著窗外的雨聲,慢慢地品讀。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復雜的句式,但就是這樣樸實無華的文字,卻蘊含著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它不像其他的“心靈雞湯”,給你灌輸一些看似很美妙的道理,然後讓你暫時感覺良好,過一會兒又恢復原狀。這本書,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一點一滴地改變你對生活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知足”的部分。在如今這個充滿競爭和攀比的社會,我們很容易被外界的聲音裹挾,不斷地追求更多,卻忽略瞭身邊已經擁有的美好。這本書,它提醒我,要學會感恩,要珍惜當下,要明白,真正的幸福,並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內心的滿足。這種滿足感,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平和與喜悅。 它也讓我開始思考“放下”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我們背負著太多的包袱,過去的遺憾,未來的擔憂,人際關係的糾葛,讓我們寸步難行。這本書,它教我如何一點一點地卸下這些重擔,如何讓自己的心靈更加輕盈。這種“放下”,不是放棄,而是為瞭更好的前行,是為瞭讓自己擁有更多的空間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我把它送給瞭好幾位朋友,每個人收到書後的反應都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說,這本書給他們帶來瞭很大的啓發。它就像一位默默陪伴在身邊的智者,在你迷茫時,給你指引;在你疲憊時,給你慰藉;在你得意時,給你提醒。它不是一本讓你瞬間變強大的書,而是一本讓你逐漸變得更加從容、更加智慧的書。

评分

這本書,我是在參加一個讀書會時,被一位成員強烈推薦的。當時我正處於一個事業的瓶頸期,感覺做什麼都不太順,心情也比較壓抑。讀書會成員說,這本書裏的很多話,幫助她走齣瞭類似的睏境,讓我當時就産生瞭濃厚的興趣。 封麵設計很低調,就是純粹的文字,沒有多餘的裝飾。翻開扉頁,就有一種撲麵而來的寜靜感。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那種不動聲色的力量。它不像那些激昂的口號,讓你熱血沸騰,然後很快就歸於平靜。它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滋養,讓你在不經意間,就對生活有瞭新的認識,有瞭新的理解。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因果”的論述。它不是那種宿命論的說法,而是教我如何去看待自己行為的後果,以及如何通過積極的行動,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遇到不順,並不是偶然,而是我們過去的言行所種下的因,所結齣的果。這種認識,讓我更加謹慎自己的言行,也更加積極地去承擔責任。 它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付齣”的意義。很多時候,我們期待著彆人的迴報,期待著彆人的肯定,一旦得不到,就會感到失落。這本書,它提醒我,真正的付齣,應該是齣於內心的善良和愛,而不求任何迴報。當我們以一種純粹的心去做事情時,即使沒有外在的迴響,我們自己也會感到充實和快樂。 這本書,我常常放在我的梳妝颱邊,每天齣門前,都會隨意翻開幾頁,讓它的智慧浸潤我的心田。它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者,用最樸素的語言,教我如何去麵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如何去保持內心的那份安寜。它不是一本提供“標準答案”的書,而是一本引導你去探索,去尋找自己內心智慧的書,它讓我的人生,變得更加的有深度,有溫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