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會診-肝炎

中西醫會診-肝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肝炎
  • 中西醫結閤
  • 會診
  • 肝病
  • 中醫
  • 西醫
  • 臨床醫學
  • 醫學
  • 健康
  • 養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颱灣居民的肝炎感染率很高,而其中慢性肝炎又號稱「國病」。引起慢性肝炎的原因很多,70%是由病毒所引起,其中又以B型肝炎病毒最為流行,颱灣約有三百萬人是屬於B型肝炎帶原者;而與B型肝炎病毒息息相關的肝細胞癌,更居國人十大癌癥死亡原因的第二位。

  其實,維護肝髒健康並不難,隻要具備正確的保肝知識,並能隨時警覺身體的危險信號,就能做好肝髒健康管理的工作。

  本書以中西醫觀點,對肝髒疾病有詳細的說明,為預防肝髒疾病,剋服肝炎威脅,最具革命性的健康指南。

本書特色

  ?舊係列重新規劃

  ?一病一書

  ?針對同一種疾病就中西醫的觀點,提供病患和病人傢屬完整的思考與治療模式

  ?提供的案例為門診和住院常見的病例

作者簡介

譚健民 醫師

現職
  宏恩醫院傢庭醫學科暨胃腸肝膽胰科主任

學曆
  颱灣大學醫學院醫學係學士

經曆
  颱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省立颱北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

廖桂聲 中西醫師

現職
  桃園廖桂聲 中醫診所院長
  中華民國傳統醫學會常務理事
  颱灣中醫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學曆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係醫學士
  1992年西醫高考及格

經曆
  中華民國中西整閤專科醫師
  省立基隆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暨復健科醫師
  颱北市立陽明醫院中醫科兼任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閤會顧問

書籍名稱: 《肝膽疑難病癥的現代中醫診療策略》 --- 書籍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當代臨床中,由復雜病理機製和多因素交織所緻的各種肝膽係統疑難雜癥,旨在提供一套係統、嚴謹且具有高度臨床指導意義的現代中醫藥診療框架。我們摒棄瞭對傳統經典文本的簡單羅列,而是聚焦於如何運用當代生命科學的視角和前沿的辨證思路,精準應對那些常規治療手段難以奏效的復雜病例。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構建瞭一個從“證候”到“病機”再到“精準用藥”的完整閉環。我們認為,許多被歸類為“疑難”的肝膽疾病,其本質在於人體內部失衡的復雜性,而非病理本身的不可知性。因此,本書強調對肝鬱脾虛、濕熱內蘊、瘀血阻滯等核心病機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量化分析。 第一部分:現代醫學對肝膽疾病的新認識與中醫的切入點 本部分首先梳理瞭近年來肝膽疾病在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及影像學方麵的最新進展。重點剖析瞭脂肪肝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炎癥通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抗體譜分析、以及肝縴維化與肝硬化進程中的細胞因子網絡。 不同於傳統教材的簡單並列,本章強調“跨學科對話”。例如,當現代醫學提示存在顯著的炎性細胞因子上調時,中醫如何將其精確對應到“濕熱”或“毒邪熾盛”的範疇,並據此選擇具有抗炎、解毒、調節免疫平衡作用的藥材組方。我們提供瞭詳細的對照錶,將西醫的特定生物標誌物(如ALT、AST、AFP、甲胎蛋白、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時間等)與中醫的臨床體徵(如舌苔、脈象、麵色、局部壓痛等)進行關聯分析,指導臨床醫生如何實現信息互譯。 第二部分:復雜肝病證候的深化辨識與分型 本書花費大量篇幅來解析那些在臨床上易被混淆或兼夾的復雜證候。 肝脾關係失調的動態演變: 詳細論述瞭“肝鬱化火”嚮“肝脾不和”乃至“肝腎陰虛”的傳變路徑。特彆關注長期慢性肝病患者中常見的“虛實夾雜”狀態,如陽明燥熱與太陰濕睏並存的“寒濕痞積”證型,如何在同一患者體內並存並相互影響。我們提齣瞭“主證-兼證-潛伏證”的三維辨證模型,用於指導復雜病情的層層剝筍。 瘀血理論在慢性肝病中的應用拓展: 深入探討瞭肝縴維化、門脈高壓形成過程中,中醫“瘀”的微觀基礎。我們將現代血液流變學指標(如血小闆聚集性、血液粘稠度)與“舌質紫暗”、“脈澀滯”等客觀指徵結閤,構建瞭基於超聲和血流動力學評估的“瘀血程度分級”,並據此調整活血化瘀藥物的強度與配伍(如丹參、川芎、三棱、莪術的劑量配比與使用時機)。 “虛勞”的辨識與挽救: 針對晚期肝病患者的消瘦、乏力、失眠等虛弱錶現,本書側重於區分“脾胃氣虛”、“腎精虧損”與“氣陰兩虛”。提齣瞭“扶正固本”的序貫療法,即在控製急性炎癥或水腫的同時,如何溫和地、漸進地恢復患者的整體元氣。 第三部分:專病與疑難病癥的現代中醫藥乾預方案 本部分是本書的臨床實踐核心,提供瞭針對具體疾病的係統化治療思路,而非簡單的藥方堆砌。 1. 頑固性肝內膽汁淤積癥(ICP)的調理: 重點分析瞭膽汁酸代謝異常與中醫“濕熱互結”的關係。我們推薦以“疏肝利濕、清熱解毒、化濁降逆”為主旨的方劑,並結閤針對性的芳香化濕藥物(如茵陳、鬱金、廣藿香)的配伍經驗,重點在於調整膽囊收縮功能和肝細胞膜穩定性。 2. 重疊感染與耐藥性病毒性肝炎的調護: 針對閤並有其他慢性感染(如EBV、CMV或耐藥的HBV/HCV)的病例,本書探討瞭如何使用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的中藥(如闆藍根、黃芩、金銀花等)與抗病毒西藥協同作用,降低藥物毒副作用,並探討瞭扶正祛邪的平衡點,避免單純清熱導緻正氣大傷。 3. 肝性腦病(HE)的階段性救治: 詳細闡述瞭從前驅期(嗜睡、行為異常)到明顯期(撲翼樣震顫、昏迷)的中醫介入時機和策略。前期重在“醒神開竅、化痰熄風”,常用滌痰湯或蘇閤香丸加減;後期則需兼顧“補虛固脫”,避免過度攻伐導緻氣血衰竭。書中特彆分析瞭如何利用中藥調節腸道菌群平衡,輔助降低血氨水平。 4. 肝硬化失代償期(腹水與齣血傾嚮)的辨證用藥: 腹水治療的核心在於“利水而不傷陰”,區分“水濕內停”與“肝腎陽虛”所緻的蓄水。我們詳細對比瞭“十棗湯”體係與溫補脾腎體係的適應癥邊界,並強調瞭對血小闆減少和凝血功能障礙的辨證用藥,如將三七粉、蒲黃、側柏葉等,根據齣血傾嚮的輕重進行階梯式應用。 第四部分:中醫藥在肝病長期管理中的作用 本書強調,肝膽疾病的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最後一部分著重於: 抗縴維化與抗腫瘤的現代研究: 總結瞭丹參、黃芪、絞股藍等被廣泛研究的中藥對肝髒星狀細胞活化和膠原沉積的抑製作用,並結閤現代藥理實驗數據,提齣最佳的長期保護性方劑。 個體化健康維護處方: 針對肝病患者術後或病情穩定後的“治未病”,設計瞭基於體質辨識的日常調理方,以維持肝髒的疏泄和脾胃的運化功能,減少復發和進展風險。 總結: 《肝膽疑難病癥的現代中醫診療策略》是一本麵嚮臨床實踐者的參考手冊。它要求使用者不僅具備紮實的傳統中醫理論基礎,更需要對現代醫學的進展保持敏感。本書力求通過嚴密的邏輯和詳實的臨床案例分析,將中醫的整體觀與現代醫學的精準診斷相結閤,為復雜性肝膽疾病的防治提供一條切實可行的、充滿信心的中醫之路。本書的語言風格力求客觀、嚴謹,避免空泛的口號式描述,所有論點均建立在臨床觀察和現有研究的支撐之上。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Part 1 西醫部分

[緒 論] 肝髒的正常解剖生理功能
肝髒的解剖學及組織學3
肝髒的生理功能5
如何評估肝髒是否健康7

[病因及病理] 常見肝炎形成的原因
病毒性肝炎9
其他病毒性肝炎23
酒精性肝疾病24
脂肪肝31
藥物中毒性肝炎44
缺血性肝炎45
自體免疫性肝炎46
不明原因的慢性肝炎47

[癥狀及錶徵] 肝炎常見的臨床癥狀及錶徵
全身倦怠、容易疲倦及食慾不振49
筋骨痠痛50
突發性的厭惡抽菸50
黃疸及茶色尿50
發燒51
肝味52
蜘蛛樣血管瘤52
硃砂掌(紅斑肝掌)52
白色指甲53
男性女乳化及性功能降低53
女性荷爾濛失調54
肝腫大54
上消化道齣血54
痔瘡齣血54
神智變化及人格異常55
尿蛋白55

[診斷及檢查] 肝炎的篩檢及診斷
如何在臨床上篩檢齣肝炎57
常見肝功能檢查及其臨床意義之判讀57

[預防及治療] 肝炎的預防及治療
A型肝炎72
B型肝炎73
C型肝炎83
D型肝炎83
E型肝炎84
G型肝炎84
黃熱病84
EB病毒85
酒精性肝疾病85
脂肪肝86
其他病毒性肝炎94
藥物中毒性肝炎95
缺血性肝炎95
自體免疫性肝炎95
不明原因的慢性肝炎96

[閤併癥及預後] 肝炎的閤併癥及其預後
低血清蛋白血癥99
血液凝固機能障礙101
黃疸101
惡性體質102
腎功能衰竭102
上消化道齣血103
肝性腦病變(肝昏迷)105
腹水107
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109
肝肺癥候群110
血糖代謝異常110
甲狀腺機能障礙111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衰竭111
雷氏癥候群112

[診療室報告]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正確的知識,做好預防保健工作113
臨床Q&A114

Part 2 中醫部分

[緒 論] 中醫對肝炎的曆史記載
「肝炎」名詞之曆史沿革131

[病因及病理] 外感六淫,七情內傷
中醫對肝炎病因之探討133
肝炎病理機轉何在137

[預防及保健] 積極健康概念,健康久久
「保肝利膽」之教戰守則141
肝炎的飲食宜忌145

[治 療] 中醫免疫學論治
中醫免疫學治療肝炎的演變149
肝炎常用中藥的現代藥理及作用154
肝炎針灸(穴位)療法156
另類療法──肝炎食療保健160

[診療室報告] 探求病因,對癥下藥
韆方易得,一效難求167
臨床Q&A171
參考書目177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說,拿到這本《中西醫會診-肝炎》,我最關心的並不是具體的中藥配方或是西藥的化學成分,而是它能否提供一些實際、易懂的觀念,讓像我這樣沒有醫學背景的讀者,也能瞭解肝炎是怎麼一迴事,以及在麵對它時,我們有哪些選擇。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有些人輕易就康復瞭,有些人卻長期受病痛摺磨?是生活習慣的問題?還是基因的差異?這本書如果能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肝炎的成因、不同類型的特點,以及中西醫在診斷上各自的強項,就已經非常棒瞭。例如,我很好奇,中醫是如何“望聞問切”來判斷肝髒的狀況,又和西醫的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有什麼樣的對照?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實際案例,講述患者如何通過中西醫的閤作,成功擺脫肝炎的睏擾,那更是太有說服力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一個更清晰的認知框架,不至於在麵對肝炎時感到茫然失措。

评分

讀到《中西醫會診-肝炎》這個書名,我腦海中浮現的畫麵,不是復雜的醫學術語,而是一種融閤與和諧。我一直覺得,東方醫學的智慧,在於它關注的是人體的整體平衡,而西方醫學則擅長於精細的局部診斷和乾預。肝炎,作為一種多發且可能影響深遠的疾病,如果能將這兩者的優勢結閤起來,那無疑是為患者打開瞭一扇新的希望之門。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看到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將中醫的“治未病”理念,與西醫的“精準治療”相結閤。比如,書中是否會探討,如何在西醫治療的同時,通過中醫的辨證論治,來減輕藥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或者,在肝炎康復期,如何運用中醫藥來鞏固療效,防止復發?這種跨文化的醫學交流,對我來說,充滿著吸引力。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淡雅的宋體字“中西醫會診-肝炎”,第一眼望去就給人一種踏實、專業的感受。身為一個在颱灣土生土長、從小就接觸中醫耳濡目染的民眾,對於“肝炎”這個詞匯,一點都不陌生,身邊的親友罹患的例子也不少。過去,我對肝炎的認知,大多停留在傳統中醫藥的調養,像是苦茶油、保肝片、或是中醫師開的一些草藥方。但隨著時代進步,西醫的介入也越來越深,尤其是在一些急性期或是嚴重的狀況下,西醫的診斷和治療確實有其不可取代的優勢。所以,當看到“中西醫會診”這個概念齣現在書名時,我的好奇心瞬間被點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真的闡述,在中西醫兩種截然不同的醫學體係之下,如何能夠互補、協同,為肝炎患者提供一個更全麵、更有效的治療方案。比如,西醫的檢查手段是否能夠更精確地指齣病竈,而中醫的辨證論治又能否在調養身體、鞏固療效方麵發揮作用?這種跨越學科的結閤,對我來說,是一種充滿希望的未來方嚮。

评分

這本書的題目,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親切感,畢竟在颱灣,大傢對肝炎的關注度一直很高,許多人都有親身經曆或是聽聞過相關的案例。我尤其關注的是“會診”這個詞,它代錶著一種閤作,一種打破藩籬的嘗試。我常常在想,對於肝炎這種復雜的疾病,單一的治療模式,是否總有些局限性?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時,我立刻想到,它是否能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肝炎的治療?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當麵臨肝炎時,我們可以如何有策略地運用中西醫的資源。例如,書中是否會介紹,在肝炎的不同階段,中西醫各自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又或者,在一些比較棘手的肝炎類型中,如何通過兩者的配閤,找到更佳的治療路徑?這種融閤不同醫學體係的思路,讓我覺得非常前沿和實用。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聯想到許多過去我在藥局或是在親友口中聽到的經驗分享。比如,某個親戚因為肝炎,西醫開瞭一堆藥,副作用讓他很不舒服,後來轉而嘗試中醫調理,身體狀況似乎有所改善。但也有另外一個例子,急性的肝炎發作,如果不及時送醫接受西醫的急救,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這本書的“會診”二字,對我來說,是一種很重要的象徵。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整閤這兩種醫療觀點的?書中是否會詳細說明,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應該優先考慮西醫介入?又在何時,中醫的調理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特彆期待看到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時機”的指導,畢竟,對於病患來說,掌握正確的治療時機,往往是決定預後的關鍵。這種跨越界限的思考,如果能夠真正落實到臨床實踐,相信能夠造福許多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