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0.99999......=1是真的嗎?
為什麼0次方不等於0?
sin到底是什麼?
有什麼數的二次方等於-1?
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抽象的概念,隻要瞭解概念就能掌握數學全貌!
數學中重要的是眼睛看不見的概念,也就是在算式和記號背後蘊藏的數學概念。隻要無法想像這種概念,我們就無法理解數學。本書內容是從「國中?高中數學」中選擇重要的部分。以掌握數學概念為主,輔以有形的圖引導大傢想像眼睛看不見的概念。通常越重要的概念往往越難想像。總而言之,睏難的概念總令人搞不懂,如果碰到有不懂的部分,請隨時翻開本書。將能助你理解想不透的概念。
本書收錄趣味橫生的專欄:
*記住圓周率的方法
*自然數、整數、有理數、無理數......
*數學傢也不及格
*畢達哥拉斯教
*「數學之王」高斯
*公尺的故事
*正弦和餘弦
*大數?小數
作者簡介
小林吹代
1954年生於日本福井縣。1979年於日本名古屋大學研究所理學院博士課程(前期)結業。目前任教於福井縣內的高中。於2001年4月開設網站《12算數34數學5Go!》。
著有《大人的算數 小孩的數學》(昴捨齣版)、《不能把微分?積分寫得比這本書更簡單》(PHP研究所齣版)。
譯者簡介
陳昭蓉
颱灣師範大學數學係畢(輔修英語)。考取鬆下留日奬學金,取得東京工業大學經營工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颱灣鬆下電器,現從事企管顧問並兼職翻譯。譯有《讀書力》(商務)、《壅塞學》(究竟)、《工作是乘法》(先覺)、小天下數學館係列叢書等(小天下)。
§1 負數
不能看到糯米丸串的竹簽!
§2 文字式
文字式是可以放數字的盒子。
§3 計算的順序
仔細看清楚看不見的東西!
§4 方程式
方程式是左右等重的天秤
§5 連立方程式
玩方程式這種猜數字遊戲需要策略!
專欄 記住圓周率的方法
§6 不等式
不等式最可怕的是180?大翻轉!
專欄 自然數、整數、有理數、無理數......
§7 函數
專欄 數學傢也不及格
§8 因式分解
展開是乘法,因式分解是除法
專欄 畢達哥拉斯教
§9 平方根
找不到可以錶達那個長度的數!
§10 復數(1)
有什麼數的二次方等於-1?
§11 二次方程式
如果沒有解,就自己創造答案
專欄「數學之王」高斯
§12 求解公式
求解公式可以套用在二次函數
§13 證明
隻要瞭解根本,證明也會有意外的發展
§14 指數
為什麼0次方不等於0?
專欄 公尺的故事
§15 對數
隻要瞭解除法,就能瞭解對數
§16 三角比
sin到底是什麼?
專欄 正弦和餘弦
§17 弧度法
為什麼不能用量角器測量?
§18 復數(2)
如果忘瞭加法定理,隻要計算就行瞭
§19 無限級數
0.99999......=1是真的嗎?
§20 排列
問題在於能不能分辨
專欄 大數.小數
§21 機率
乘瞭之後可能會減少
§22 統計
標準分數不是考試用語
數學真難
我陪著學生一起和數學死纏爛打長達三十年,最後得到這個結論。
數學本來就很難。教科書把人類自古以來纍積的智慧結晶,壓縮得令人咋舌。為瞭便於應用,還盡量盡量把內容抽象化。說數學不難纔真是不可思議。不把壓縮過的東西解凍,便無法讀取內容。不把抽象化的內容具體化,根本無法瞭解數學是怎麼一迴事兒。
數學很簡單
大傢不要被這種說法濛騙,更不要因此垂頭喪氣,覺得彆人都說數學簡單,怎麼隻有我覺得數學很難。有很多人隻是裝懂。說什麼靈光乍現、突然想到答案,其實他們隻不過是裝模作樣。
可是,就算不理會這種說法,坐在教室鴨子聽雷實在很痛苦。升學有入學考,進公司有筆試,就連考證照都有數學科。
大傢常說,有不懂的地方,問瞭就會懂
真的嗎?對某些人來說,這是很殘酷的說法。知道自己不懂什麼的人,其實幾乎都懂。
所謂不懂,可沒有旁人想的這麼單純。專心聽講,卻像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彷彿隻身來到國外,隻有自己聽不懂的語言在耳邊空蕩蕩地迴響。
不懂數學是有原因的
因為你沒有掌握住重點。《小王子》裏麵有句話。
「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的。」
數學中重要的是眼睛看不見的概念,也就是在算式和記號背後的數學概念。無法想像這種概念,就無法理解數學。
大傢有沒有突然恍然大悟的經驗?因為想法上的小轉變而掌握住數學概念,數學也突然變得很有趣。有時候突然搞懂某個觀念時,你甚至會覺得自己走運。
這本書是根據什麼標準編排內容?
坦白說,本書的編排標準是「中學?高中數學」。從中選擇重要的部分。越重要的概念往往越難想像。總而言之,睏難的概念總令人搞不懂。
既然如此,為什麼書裏有「統計」,卻沒有「微分?積分」?其實自然組的學生需要學習「函數」和「微分?積分」,社會組的學生需要學習「統計」。
不過受限於篇幅,在此隻好略過「微分?積分」不談。為瞭社會組的學生,把「統計」納入本書。
怎麼讀比較好?
本書內容按照「中學?高中數學」,就像教科書的單元是奠基於前麵的單元一樣,不能任意變動順序。
雖然本書還不算是國高中一貫教育,不過有時我會在中學內容後麵加入高中的內容。如果覺得太難,就等時機成熟再讀即可。
這一本書囊括五年的課程內容。如果你想要一舉趕完五年的進度,那還另當彆論,通常一般人並不需要跳級五年。
這本書以掌握數學概念為主。我下瞭很多功夫,以有形的圖引導大傢想像眼睛看不見的概念。如果在學校聽課有不懂的部分,請隨時翻開本書。隻要能幫助大傢瞭解一、兩個概念,我就心滿意足瞭。
我得說,《用看的學數學》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閱讀中最具顛覆性的一本!平常我們對數學的印象,大概就是公式、計算、考試,好像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這種僵局,它告訴你,數學其實無處不在,而且可以用“看”的方式來理解。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它教會我如何用“圖像化”的思維去學習數學。很多抽象的概念,通過作者精心的圖解,瞬間變得具體可感。比如,關於“嚮量”的講解,我以前一直以為是物理學的東西,沒想到這本書用簡單的箭頭和方嚮,就把嚮量的概念講得明明白白,而且還展示瞭它在圖形變換、計算機動畫中的應用,太酷瞭! 而且,這本書的編排也非常用心。它不是那種一本道到底的書,而是設計瞭很多“小轉摺”和“小挑戰”。讀到某個概念的時候,它可能會突然跳齣來問你一個問題,讓你停下來思考一下,然後再引導你找到答案。這種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書中關於“微積分”的講解。我之前一直覺得微積分是大學纔學的最難的數學。但這本書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變幻莫測的山峰”和“水流的速度”,把導數和積分的概念講得淺顯易懂。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掌握,但至少我知道瞭它到底是怎麼迴事,也不再對它感到那麼恐懼瞭。 《用看的學數字》這本書,讓我覺得學習數學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種探索的樂趣。它就像一個善解人意的嚮導,帶領我在數學的世界裏輕鬆漫步,發現瞭許多之前從未注意到的風景。
评分這本書《用看的學數學》真的就像一本“數學解密手冊”一樣,把我之前對數學的睏惑一個個地解開瞭。以前上學的時候,老師講到一些概念,比如“極限”,我總是聽得雲裏霧裏,感覺離我生活太遠瞭。但這本書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比如“無限接近但永不達到”的場景,讓我一下子就抓住瞭核心。 我覺得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能夠打破“數學是給聰明人看的”這種刻闆印象。它告訴我們,數學其實是理解世界的一種工具,而且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工具。比如,在講解數列的時候,作者竟然聯係到瞭自然界中一些奇妙的規律,比如斐波那契數列在植物生長中的體現,我看到的時候簡直驚嘆不已,原來數學還可以這麼“美”! 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是和一位經驗豐富的數學老師在閑聊一樣。它不會使用那些讓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來解釋問題。即使你之前對數學完全沒有概念,也能輕鬆地跟上它的節奏。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代數”的部分。以前我總是覺得代數就是一堆 x、y,不知道它們代錶什麼。但這本書用很多具體的例子,比如計算房租、比較商品價格,來展示代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強大力量。我甚至開始覺得,下次去超市購物,我都可以用代數來算算哪個更劃算! 總而言之,《用看的學數學》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數學。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啓濛者,讓我看到瞭數學的魅力,也讓我更有信心去麵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评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拿到《用看的學數學》這本書,心裏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數學對我來說,一直都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高牆,尤其是離開瞭學校,很多東西都還給老師瞭。但是,這本封麵設計很吸引人的書,讓我好奇它到底能“看”齣個什麼名堂來。 讀瞭幾章之後,我必須承認,我被這本書的“功力”深深摺服瞭。它沒有像我以往接觸過的任何一本數學書那樣,一上來就扔一堆公式和定理。而是從我們最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一點一點地引導你去發現其中的數學原理。 比如,關於概率的部分,作者沒有直接講復雜的排列組閤,而是從擲骰子、抽撲剋牌這些日常遊戲開始,讓你直觀地感受到概率是怎麼一迴事。我以前總覺得概率是個很高深的東西,但看瞭這本書,我纔明白,原來它就在我們身邊,隻是我們沒有留意。 還有關於函數的部分,我一直覺得這是數學中最抽象、最讓人頭疼的概念之一。但這本書用瞭非常巧妙的類比,比如把函數比作一個“加工廠”,你把什麼東西“放進去”,它就會“加工”齣什麼東西“齣來”。這種形象化的講解,讓我瞬間茅塞頓開,不再對函數感到畏懼。 這本書的另一大亮點是它的互動性。它不會讓你隻是被動地閱讀,而是會時不時地拋齣一些小問題,讓你跟著它的思路去思考,去嘗試。這種“跟著做”的學習方式,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瞭很多數學知識。而且,很多插圖都非常精美,不僅能幫助理解,本身也很有藝術感,讀起來一點也不纍。
评分哇,這本《用看的學數學》真的太神奇瞭!以前我學數學的時候,總是覺得那些數字、公式、圖形都像天書一樣,抽象又枯燥,腦子都快要炸開瞭。沒想到,這本書竟然能把數學變得如此生動有趣,簡直顛覆瞭我對數學的認知! 我記得我小時候,數學課簡直就是我的噩夢。老師在黑闆上寫滿瞭各種符號,我看得眼花繚亂,完全跟不上節奏。下課後,我更是頭疼,隻能對著厚厚的課本唉聲嘆氣。好不容易熬到畢業,我發誓再也不想跟數學打交道瞭。 直到我偶然看到瞭這本《用看的學數學》,我纔重新燃起瞭對數學的興趣。這本書的作者簡直是個天纔!他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插圖,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簡單易懂。我第一次發現,原來數學也可以這麼有趣,這麼有意思。 尤其是書中關於幾何的部分,我以前一直覺得那些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什麼的隻是死闆的圖形,根本看不齣它們有什麼實際意義。但是在這本書裏,我竟然看到瞭它們在生活中的各種應用。比如,建築師如何利用幾何原理設計齣美麗的房屋,藝術傢如何運用黃金比例來創作齣令人驚嘆的作品,甚至連我們平時吃的披薩,切開來也是一個精彩的幾何問題! 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並不隻是停留在概念的解釋,它還教會我如何用數學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睏難,換個角度,用數學的邏輯去分析,就會發現原來那麼簡單。這本書讓我感覺自己好像打開瞭一個新世界的大門,不再害怕那些復雜的數字和公式,而是充滿瞭探索的樂趣。
评分說實話,作為一個對數學一直有點“畏懼癥”的讀者,我拿到《用看的學數學》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我總覺得,數學這東西,不就是一堆符號和公式在那裏嗎?能“看”齣什麼來?但這本書,真的讓我颳目相看瞭。 它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不是那種照本宣科、堆砌概念的書。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跳脫,而且充滿瞭生活化的觀察。比如,在講到“集閤”的時候,他竟然從整理衣櫃、分類雜物這些日常瑣事入手,讓我瞬間就明白瞭集閤的概念。這種“從生活到抽象”的講解方式,真的讓我眼前一亮。 而且,這本書的插圖質量非常高,色彩鮮艷,綫條流暢,非常有吸引力。它們不僅僅是用來裝飾的,而是真正地起到瞭輔助理解的作用。很多時候,我看著圖,就能明白作者想錶達的意思,比看文字要快得多。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統計”的部分。我以前總覺得統計就是一些冷冰冰的數據。但這本書用一些有趣的例子,比如分析大傢喜歡的冰淇淋口味,來展示統計學如何幫助我們瞭解事物的發展趨勢,做齣更明智的決策。我甚至覺得,以後寫報告或者做分析,都可以藉鑒書中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用看的學數學》這本書,讓我覺得數學不再是枯燥的理論,而是解決問題的實用工具。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周圍的世界,發現其中蘊含的數學規律。這本書,真的讓我對數學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願意去進一步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