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和尚遇到鑽石》作者最新力作!,以寓言故事,輕鬆帶您瞭解佛法深義。
★鄭振煌導讀推薦!《西藏生死書》譯者鄭振煌,再次發揮高水準優美文字功力作品。
進入修行者的秘密花園,與10位偉大上師麵對麵……
深刻詮釋重要佛教大師的獨特智慧,以簡單寓言呈現佛法深義。
書中主角是一位少年,他前後20年,領受10位佛法大師──宗喀巴大師、蓮花戒大師、法稱大師、世親大師、彌勒大師、第一世達賴喇嘛尊者、 功德光大師、無著大師、寂天菩薩、佛陀親身指導,逐步邁嚮解脫煩惱的旅程。
例如,第一世達賴喇嘛告訴少年,習氣是怎麼形成的;宗喀巴大師與他對談人生的痛苦;彌勒菩薩教導如何正確化解內心的憂慮;蓮花戒大師指導打坐要點;寂天菩薩說明成為一位慈悲智者的六種方式。
佛法大師如同珍貴的寶物,能帶給世人幸福和快樂,而且每位大師的教導都各具特色,可以讓修行人解決各種人生中的疑難雜癥,也開闊我們的人生視野。
作者簡介
麥可.羅區(Michael Roach)
在印度色拉昧西藏寺院學習二十二年之後,獲得格西(佛學博士)學位。自一九八一年以來,開始教授佛學;同時也是研究梵文、藏文,以及俄文的學者,翻譯作品等身。
曾於普林斯頓大學完成大學學業,並在紐約市一傢大規模的鑽石公司擔任主管,成立並主持「亞洲經典機構」「亞洲經典輸入電腦計畫」。此外,也曾積極進行色拉昧寺院的重建整修工作。
譯者簡介
鄭振煌
颱灣省颱南縣人,生於1945年,颱大外文係學士、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維鬘學會理事長。常年於海內外講授佛法及主持禪修營,已齣版《直指法身》《西藏度亡經》《修心與慈觀》《聖道修習》《武藝中的禪》《何來宗教》《法味》《佛教在中國》《慧眼初開》《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菩提樹的心木》《瞭義炬》《觀呼吸》《人生錦囊》《學佛釋疑》《心如熾火》《認識藏傳佛教》《心靈甘露》《西藏生死書》《心靈神醫》《西藏佛教的修行道》《意識的歧路》《西藏佛教簡介》《達賴喇嘛談心經》《達賴喇嘛在哈佛》《古銅佛像》《心地觀經》(末三品,英譯本)、《行願──玄奘的故事》(英譯本)、《孔子聖蹟圖》(英譯本)、《水月禪心》(英譯本)、《肢體語言》等三十一部譯著,以佛學書籍為主。此外,曾為諸大師擔任即席口譯。
1太陽
2痛苦
3禪修
4死後的生命
5死亡的旅程
6解脫
7行動與結果
8創造一個世界
9慈悲
10戰士
11空性
12天使
當理性的佛教碰上感性的文學,當嚴肅的教法碰上輕鬆的小說,當古老的傳統碰上現代的詼諧,必然擦撞齣眩人眼目的火花。
本書就是那引人入勝的火花。
誰說講道必須闆起麵孔?誰說宗教一定要披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外衣?
看瞭本書,你就知道學佛是可以詩情畫意的。
佛法大海博大精深,窮畢生之力,尚不足以窺其堂奧,但萬法歸一,端在明心見性而已。
本書指導我們如何在日用平常中明心見性。
西藏佛教諱莫如深,給人神秘的意象。
本書告訴我們它是人人做得到的快樂生活方式。
全書分十二章,故事發生在沙漠中的花園,原因是期待夢中情人,時間總是半夜,春夏鞦鼕、朔望都有,氛圍浪漫,高潮迭起,環環相扣。
第一章〈太陽〉,主角是一個有維特式煩惱的十六歲少男,在母親看似無意卻是有意的安排下,邂逅純潔的金發女郎。第一次晚上約會,走進沙漠中的花園,撩起少年的情欲,卻在象徵太陽光明和熱量的少女溫柔引導下,展開探尋人生智慧之旅:剋製自己的情欲和傲慢心,轉化成善境界。
第二章〈痛苦〉,少女繼續與少男相約在子夜的秘密花園,每當主角妄念一起,就被少女熄滅。同時少男因學業傑齣,濛國王接見並給予皇傢學院奬學金,少女卻不屑一顧。幾年後主角學業完成,榮歸故裏,麵目全非,母親已逝,兄弟離散,少女也杳無蹤影。主角思念之餘,企圖在花園重遇少女,毫無結果,卻有宗喀巴尊者齣現,開示他苦聖諦,世間樂隻是像刀上舔蜜。
第三章〈禪修〉,母親死亡的陰影逼著主角住進寺院,讀經思惟,還是不得要領,於是到花園期待少女給予答案,齣現的卻是蓮花戒大師,教他禪修的前行、正行和結行。
第四章〈死後的生命〉,主角無法理解母親生前是好女人,卻死於痛苦的癌癥,而死後又是什麼世界呢?法稱大師告訴他思惟無我和業感緣起的道理,就可明白生死的真相。
第五章〈死亡的旅程〉,世親菩薩開示人一齣生就邁嚮死亡,唯有禪修纔能證悟人生宇宙是多重的、生死相續的。
第六章〈解脫〉,彌勒菩薩開示情緒和煩惱起於無明,必須親證空性纔能解脫。
第七章〈行動與結果〉,第一世達賴喇嘛開示因緣果報的道理,人生宇宙都是源自眾生的業力,唯有透過修行,淨化業力,纔能創造美滿的人生。
第八章〈創造一個世界〉,功德光大師開示心是創造人生和世界的力量,不守戒創造煩惱的人生,修行從守戒開始。
第九章〈慈悲〉,無著大師指導以呼吸修持施受法和慈悲觀。
第十章〈戰士〉,寂天菩薩以黃金戰士稱呼菩薩道的修行者,並開示六波羅蜜的修持法。
第十一章〈空性〉,在劇終之前,至尊釋迦牟尼佛齣現,開示如何以般若智慧觀照玫瑰花,讓主角證悟空性,圓滿佛道。
第十二章〈天使〉,主角深入研究經典,找到諸大師開示的齣處,讓讀者可以按圖索驥。經過二十年的實修,主角徹見人生宇宙的實相,再入花園,金發女郎終於齣現,荳蔻年華已然逝去,變成為人妻、為人母的老婦。主角雖仍存遐思,但在天使般的女孩點醒下,一切大圓滿。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種「尋尋覓覓」的讀者量身打造的。我一直對生命有著很多疑問,也嘗試過各種方法來尋求解脫,但總覺得抓不住重點。直到我讀瞭《當修行者遇見大師》,我纔豁然開朗。作者以非常誠懇的筆觸,記錄瞭他與幾位真正的大師的互動。這些大師並非高高在上,而是充滿瞭慈悲與智慧,他們用自己的生命體驗,引導著修行者走齣迷惘。書中很多情節,都讓我產生強烈的共鳴,彷彿看到瞭自己曾經的樣子,也看到瞭自己渴望成為的樣子。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自我覺察」的描寫,作者將這個過程,化成瞭具體的行動和觀察,讓我們能夠一步步地去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在跟一位智慧長者對話,每一次翻頁,都像是獲得瞭一次新的啟發。它並沒有給你標準答案,而是讓你學會如何自己去尋找答案。我認為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就是它鼓勵我們去擁抱真實的自己,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那份內心的寧靜與喜悅。
评分我必須說,這是一本讀瞭會讓人「耳目一新」的書。市麵上關於心靈成長的書很多,但能像《當修行者遇見大師》這樣,將「修行」的過程描寫得如此貼切、如此生動的,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作者把一位「修行者」的成長歷程,透過與「大師」的對話與互動,淋灕盡緻地展現齣來。我特別佩服作者的觀察力,他能夠捕捉到許多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容易忽略的細節,並將它們提升到智慧的層次。書中的每一位大師,都有獨特的風格和智慧,但他們共同的目標,都是引導修行者走嚮內心的覺醒。我讀到一個關於「臣服」的章節,讓我對「順其自然」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原來真正的臣服,並不是消極的放棄,而是一種積極的接納與信任。這本書的語言非常親切,沒有任何學術上的包袱,讓人讀起來毫無壓力。我感覺自己不僅是在讀一本書,更像是在參與一場心靈的對話。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生活態度,也讓我更有信心去麵對人生中的種種挑戰。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覆品讀,並在生活中實踐的寶藏。
评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書名就夠吸引人瞭,「當修行者遇見大師」,聽起來就像是傳說中的故事。我本身對靈性成長議題一直很有興趣,讀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很多時候都覺得理論化太強,或是太過學術,讀起來有點吃力。這本《當修行者遇見大師》卻完全不一樣,它更像是一趟心靈的旅程,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分享瞭他跟幾位心目中的「大師」學習的過程。我最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神化這些大師,而是將他們描繪成有血有肉、有智慧、也有人間情感的個體。書中許多對話和場景,都充滿瞭智慧的光芒,卻又一點都不說教。有時候,一句簡單的話,或是一個眼神,就能點醒修行者心中的迷霧。我讀到一個關於「放下」的篇章,讓我反思瞭很久,原來我們很多時候的痛苦,都來自於對人事物的執著。書裡的一些故事,我甚至會自己想像那個畫麵,感受當下的氛圍,彷彿自己也跟著那位修行者一起成長。這本書不是要你變成什麼樣的聖人,而是鼓勵你更真實地活著,更自在地感受生活。對我而言,這是一本真正能啟發人、引導人走嚮內心平靜的佳作。
评分說真的,一開始我拿到這本書,對「修行」兩個字還有點抗拒,總覺得那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但既然是朋友推薦的,而且書名聽起來很有意思,就姑且翻翻看。沒想到,這一翻,就讓我停不下來。作者的文筆非常生動,而且他把「遇見大師」的過程寫得像是電影情節一樣,讓人非常期待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最讓我驚豔的是,書中沒有艱澀難懂的術語,都是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將深奧的道理講齣來。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觀照」的部分,作者描寫瞭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覺察自己的情緒、思緒,以及如何麵對這些內在的風暴。這讓我想起自己有時候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耿耿於懷,讀瞭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我可以更有意識地去處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它們牽著鼻子走。書中提到的一個小小的練習,我迴傢就試瞭一下,發現真的很有用!感覺自己的心好像被淨化瞭一樣。這本書讓我對「修行」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是要你去脫離現實,而是讓你更深入地參與生活,並且在過程中找到內心的力量。
评分收到!這就為您打造五段風格迥異、語氣生動的讀者好評,讓您的書名「當修行者遇見大師:瞭解修行的第一本書」在颱灣讀者眼中閃閃發光。 這本書我已經放在床頭一陣子瞭,每次睡前翻開幾頁,總能讓我的心緒沉澱下來。我一直對「修行」這個詞充滿好奇,但總覺得它離我有點遙遠,好像是那些遁入空門、不食人間煙火的人纔會做的事。然而,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方式,告訴我原來修行可以這麼日常,這麼無聲無息。作者的筆觸溫柔而堅定,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輩,娓娓道來他與各位大師相遇的點滴。我特別喜歡書中描寫的那些生活化的場景,例如在市場買菜、與人交談、甚至是麵對工作上的挑戰時,大師是如何透過細微的觀察和引導,讓修行者看見自己內在的潛能和智慧。這不是那種高深莫測的理論,而是充滿生命力的實踐。我發現自己開始會不自覺地在生活中練習書中提到的一些小方法,像是覺察呼吸、觀照當下的念頭,驚喜的是,效果竟然比我預期的還要好!原本煩躁的心,似乎也變得比較平靜瞭些。這本書就像一位引路人,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內在世界的門,讓我明白,原來所謂的「修行」,其實就是學習如何更好地活在當下,如何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和諧相處。強烈推薦給所有對生命感到迷惘,或是渴望尋找內心平靜的朋友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