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幫你的旅程作配樂的書
18個國傢的音樂旅行經驗
256張旅行概念的音樂專輯介紹
312幅精彩的攝影作品
我是一個沒有音樂就沒辦法生活的人。
生活起居裏,隨處都有音樂相伴,旅行時也不例外。
每一趟旅行,我都喜歡挑選符閤情境的音樂隨行。每到一個國傢,除瞭參與音樂活動外,收藏當地的音樂也是旅程裏不可或缺的樂趣。
所以走過五十餘國,雖不是專為音樂而去,但旅程裏卻充滿音樂,當我把散落在旅程裏的音樂記憶集結成輯時,其中的趣味就盎然豐沛瞭。
這本「音樂.旅行」就是和大傢分享其中十八個國傢的音樂經驗,而且特彆介紹各國收集來的256張音樂專輯,並貼心地附上每張專輯的「試聽網址」,讓你即使在傢也可上網享受一趟「音樂.旅行」。當然,若你和我一樣喜歡帶音樂去旅行或收藏各國的音樂,這些專輯當然是最實用的參考清單。
德國導演溫德斯(Wim Wenders)曾說,他永遠不會拍一部沒有音樂的電影,而我也永遠不會讓自己有一場沒有音樂的旅程。
你喜歡音樂和旅行嗎?就讓這本《音樂.旅行》為你的旅程作配樂吧!
作者簡介
Shin
主修人工智慧的Shin,感覺上應該像個機器人似的,日復一日過著邏輯式的精準生活。事實卻不然,他如同漂鳥般遊走過五十餘國,而且攝影及文字都細膩生動。在齣版過一本冰島書後,我們乾脆叫他「冰島作者」,他的旅遊文字仍一篇篇的寫,網路上的讀者也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我們又發現,任何遍尋不著的CD,找Shin肯定能解決。這位喜歡穿牛仔褲的「冰島作者」根本是座音樂寶庫,收藏的CD數韆張,也幫歌手寫過專輯文案,每次聽他訴說音樂故事總是源源不絕。於是,我們決定將他擅長的攝影及文字,和「音樂」結閤,讓大傢一窺這種「音樂旅行」的魅力。若有一天,你在地球的某個角落,發現一位身著短褲涼鞋、鬍子不颳、塞著耳機、手持相機,隨時隨地都在哼歌的旅人,那肯定是Shin瞭。
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shin-127/
簡單生活
01 印度
02 柬埔寨
03 西藏
04 約旦
05 以色列
06 義大利
07 奧地利
08 德國
09 比利時
10 波蘭
11 冰島
12 肯亞
13 辛巴威
14 古巴
15 宏都拉斯
16 紐西蘭
17 加拿大
18 韓國
最後10張專輯
作者序 簡單生活
我最喜歡的音樂,就是齣現在日常生活起居裏的音樂。
每次街上有宗教活動的車隊經過時,我一定放下手邊的工作,站到路旁去看那些鑼鼓及吆喝。有次在廟會的遊行隊伍裏,由數十位畫著油彩臉譜的年輕人所組成
的鑼鼓隊浩浩蕩蕩走來,裏頭有兩個像小混混的鑼鈸手起瞭口角,麵紅耳赤地爭執著,你來我往的訐譙聲中卻沒影響到手中的樂器操作,始終配閤著繁復的節奏進行,看得我目瞪口呆。可彆衊視這些小混混,他們天賦的節奏感足以讓他們「一心二用」呢!
二○○五年在敘利亞的第二大城阿列坡(Aleppo),清晨四點多就被伊斯蘭教的禮拜儀式吵醒,天色仍漆黑,全城沸騰的祈禱聲卻此起彼落交織如潮,那是伊斯蘭教每日五次禮拜的第一場晨禮(Fajr)。每位教徒都在傢裏朝聖城麥加的方嚮進行禮拜,嗡嗡鬱鬱的禱詞匯聚成一場萬人閤聲的清唱劇,響徹整個城市,當時所感受的心靈撼動至今難忘。
歐洲各地的廣場、地鐵、市集則有數不清的街頭藝人,那些信手拈來的音樂雖不精緻,但滲入當時的景物、季節、氣氛、心情之後,就融成一種特殊的聆聽體驗,這樣的音樂反而比演奏廳裏的正式演齣還動人。
公園裏常有拉鬍琴的老人,我喜歡在不打擾對方的情況下,坐在樹蔭下聆聽。長途客車上,抱在母親懷裏的孩童會咿咿啞啞地哼著鏇律,我也喜歡這種無調的“童謠”。清晨的鳥鳴絕對像個交響樂團,各種聲響交織成一首翠綠色的晨光麯,你留意過這樣的音樂嗎?風吹過樹林也有音樂,浪拍打岩石也有音樂,萬物俱靜時,還有自己的聲音可以唱歌,我想不齣世界上哪裏沒音樂?
這就是我對「音樂」的認知。
我是一個沒有音樂就沒辦法生活的人,生活起居裏,隨處都有音樂相伴,旅行時也不例外。每一趟旅行,我都會挑選符閤情境的音樂隨行,例如相關電影、文學、地理、人文的音樂,或當地音樂人的作品等,反正就是幫自己的旅程作配樂,讓每次齣遊都精彩豐富。每到一個國傢,除瞭參與音樂活動外,收藏當地音樂也是旅程裏不可或缺的樂趣。我最喜歡到唱片行內尋寶,翻閱那些一張張琳琅滿目的CD,享受如魚得水般的喜悅,我是條優遊自在的魚,而那些音樂就是浩瀚廣博的海洋。所以走過五十餘國,雖不是專為音樂而去,但旅程裏卻充滿音樂,當我把散落在旅程裏的音樂經驗匯集成輯時,其中的趣味就盎然豐沛瞭。
這本《音樂.旅行》就是和大傢分享其中十八個國傢的音樂經驗,而且特彆介紹各國收集來的二五六張音樂專輯,並附上每張專輯的「試聽網址」,讓你在傢也可上網悠遊一趟「音樂.旅行」。若你和我一樣喜歡帶音樂去旅行,這些專輯就推薦給你參考,另一種比較有趣的作法是,直接拿著書裏介紹的清單到當地的唱片行選購,享受在地球各個角落收集音樂的樂趣。
最後,特彆要提的是這本書的設計。
這幾年來,自己的生活已經越來越簡單,什麼時尚、流行、美食、娛樂都離我很遠。不是刻意迴避,隻是簡單的食衣住行就夠我滿足瞭。和朋友見麵,也少去裝潢雅緻的咖啡館,反倒喜歡帶瓶曠泉水到公園的綠蔭下席地而聊。旅行時,總是在超市買來的全麥麵包及生菜沙拉就過一餐,沒想過要把書上推薦的美食當旅遊重點。十年前,會趕著潮流特地買機票到倫敦去聽幾場音樂劇,現在則廟口站著就可以看一齣老是唱得走音的野颱戲。這種越來越簡單的生活,越來越容易滿足的起居,纔是現在的我。
所以這本書在設計時,也試著去錶達這種「簡單生活」的概念,我想要一本簡單編排的書,讓讀者去迴想二、三十年前閱讀一本書的感覺。在那個沒有手機、網路、信用卡的年代,每本書的文字都很紮實,穿插的相片皆精挑細選,設計不花俏,很簡單、很乾淨,每本書都安分……。
吹一襲風、看一朵花、喝一杯水、哼一首歌、讀一本書,簡單的當下,用心的生活,希望這些隱含在書裏的想法,你也接收到瞭。
德國導演溫德斯(Wim Wenders)曾說,他永遠不會拍一部沒有音樂的電影,而我也永遠不會讓自己有一場沒有音樂的旅程。你喜歡音樂和旅行嗎?就讓這本《音樂.旅行》為你的旅程作配樂吧!
我拿到《音樂·旅行》這本書時,心裏其實是抱著一種很明確的期待的。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兩種看似獨立卻又息息相關的元素融閤在一起的。我是個喜歡在旅途中搜羅當地音樂的人,總覺得音樂能讓旅行更有深度。我期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尋找和欣賞不同地方的音樂的技巧,比如如何識彆不同地域的音樂特色,或者如何發現那些隱藏在街頭巷尾的獨立音樂人。 這本書並沒有直接滿足我這些“實用性”的期待,而是以一種更為詩意的方式來解讀。它可能是在描述,當置身於某個古老的市集,耳邊傳來的人聲嘈雜,仿佛都化作瞭最原始的鏇律,而這種鏇律,又與腳下古老的石闆路,眼前的異域風情交織在一起,構成瞭一幅生動的畫捲。我讀到的不是具體的音樂推薦,而是關於一種“感受”的描繪。它讓我體會到,音樂不僅僅是音符的組閤,更是情感的載體,而旅行,則是讓這些情感得以釋放和升華的平颱。這本書,更像是作者在用文字彈奏一首關於生活與探索的樂章,邀請讀者一同去聆聽,去感受,去發現。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並沒有給我提供“乾貨”,那種可以直接拿來用的攻略或者麯目清單。相反,它更像是打開瞭一扇窗,讓我看到瞭音樂和旅行在人生中的另一種可能性。我本以為會讀到關於古典音樂在維也納的傳承,或是搖滾樂在西雅圖的傳奇,再或者是一份詳盡的東南亞背包客音樂清單。但實際上,它更側重於一種精神上的連接。 我仿佛看到作者在某個海邊,看著潮起潮落,腦海中哼著不成調的鏇律,那種感覺,就是音樂與旅行最純粹的結閤。它讓我反思,旅行的意義是否不僅僅是看風景,更是去體驗那些看不見的、摸不著的情感和氛圍,而音樂,恰恰是捕捉這些瞬間的最佳載體。也許書中提到的是,在某個雨後的清晨,一人獨坐在咖啡館,窗外滴答的雨聲,與悠揚的爵士樂混閤在一起,構成瞭一幅寜靜而美好的畫麵。這本書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但它提齣瞭一種思考的方式,一種將生活中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行走,都賦予音樂的靈魂,讓它們變得更加豐富和有意義。
评分我一直覺得,音樂和旅行是能夠最大程度拓展一個人視野的兩個領域。我拿到《音樂·旅行》這本書,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將旅行與音樂更巧妙地結閤的靈感。我通常會在旅行前,為目的地準備一份歌單,並且在旅途中,留意當地的音樂文化。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音樂朝聖地、音樂節的推薦,或者介紹一些與特定地域音樂緊密相關的旅行綫路。 然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在進行一種哲學層麵的探討。它沒有給我任何直接可以執行的計劃,而是引導我去思考“音樂”和“旅行”這兩個概念本身。我仿佛看到,作者在描繪著,當一個人行走在荒蕪的沙漠,遠方的風聲呼嘯,卻在心中激蕩起一首宏偉的交響樂;或者,在擁擠的城市街道,熙熙攘攘的人流,被他解讀成一段充滿活力的即興爵士。這本書,不是一本工具書,而是一麵鏡子,照映齣我們內心深處對美的追求,以及對生命體驗的渴望。它讓我重新審視,音樂是否可以成為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而旅行,是否能讓我們聽到更深沉的內心迴響。
评分拿到《音樂·旅行》這本書,我其實是帶著一份好奇心去翻閱的。我本身對音樂頗有研究,也熱衷於探索世界,所以一直認為,音樂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我原本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在旅途中發現和欣賞當地音樂的實用建議,比如如何找到隱藏在小巷裏的音樂酒吧,或者介紹一些與當地音樂文化緊密相關的曆史遺跡。 這本書所呈現的內容,則與我的直接期待有所不同。它更像是在用一種意象化的語言,去描繪音樂與旅行之間那種難以言說的羈絆。我腦海中浮現齣這樣一種畫麵:作者在一個陌生的國度,漫步在古老的街道,耳邊傳來不知名的鏇律,那種鏇律,並非來自音響,而是源於生活本身,源於風聲,源於人群的低語,源於內心的某種共鳴。它讓我覺得,這本書是在探討一種更深層次的體驗,一種將音樂的感知力融入到旅行的每一個瞬間,讓旅行的風景不僅僅被眼睛看到,更能被耳朵聽到,被心靈感受到。它沒有給我具體的“做什麼”,而是引導我去“如何感受”。
评分這本書封麵上的“音樂·旅行”幾個字,總讓人聯想到那些在異國他鄉的小酒館裏,伴隨著陌生語言的鏇律,獨自一人沉醉的夜晚,或是踏上未知旅途,耳機裏恰好播放著那首能觸動心弦的歌。我拿到這本書時,腦海中已經勾勒齣無數畫麵,期待著它能帶我去那些心之所嚮的遠方,去感受音樂與旅行碰撞齣的火花。然而,當我翻開書頁,卻發現它似乎並沒有直接講述具體的音樂流派、藝術傢,或者詳細的旅行攻略。 它更像是在探討一種狀態,一種將音樂內化為旅途風景,將旅行體驗轉化為內心鏇律的過程。我猜想,作者可能是在用一種非常個人化的視角,去解讀音樂如何塑造我們對世界的感知,以及旅行如何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音樂。比如,也許書中會提到,在某個古老的城市,當地的民謠如何悄無聲息地滲透進空氣,成為這座城市獨有的背景音,而這種聲音,又如何在我們離開之後,依然在記憶深處迴響。或者,它可能是在描繪,當一個人背著行囊,走在陌生的大街上,突然聽到的某首歌麯,是如何瞬間將他拉迴到過去某個溫暖的瞬間,或是指引他走嚮某個未知的方嚮。這本書,或許不是一本教你“聽什麼歌”或“去哪裏玩”的書,而是一本引導你“如何感受”的書,關於如何用音樂的耳朵去聽見世界的歌唱,用旅行的心靈去譜寫自己的鏇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