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演義─儒學視野下的寓言闡釋

《金瓶梅》演義─儒學視野下的寓言闡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誌宏
圖書標籤:
  • 金瓶梅
  • 明代小說
  • 儒學
  • 寓言
  • 文學批評
  • 文化研究
  • 性與權力
  • 道德批判
  • 世情小說
  • 古典文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旨在從儒學視角探究《金瓶梅詞話》的書寫性質、著述意識和思想寓意。

  《金瓶梅詞話》自問世以來,即以其「世情」題材和「誨淫」特質,受到讀者高度關注。惟歷來有關《金瓶梅詞話》的文化身分界定問題,始終爭論不休,迄今未成定論。《金瓶梅詞話》作為一部奇書,整體敘事話語創造展現齣觀念和做法的突破,饒富藝術魅力。本書寫作的核心關懷,旨在立足於儒學視野之上,針對《金瓶梅詞話》的書寫性質、著述意識和思想寓意等不同麵嚮進行「傢國同構」的寓言闡釋,期能由此提齣重新認識《金瓶梅詞話》的歷史含義和文化身分的研究觀點。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誌宏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係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係教授。學術專長與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小說、敘事理論與批評,著有《「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明末清初纔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等書。

 

圖書目錄

引論:尋繹《金瓶梅》的文化身分            
一、重寫:麵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時代      
二、轉義:寄意於時俗的寓言創造   
三、重讀經典:儒學視野下的寓言闡釋      

第一章 「演義」:明代四大奇書的書寫性質──在正史之外尋求歷史闡釋空間
一、問題的提齣
二、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文體/文類屬性的再認識
三、小說大寫:明代四大奇書作為歷史闡釋的話語實踐
四、結語

第二章 一樣「世情」,兩種「演義」──詞話本與說散本《金瓶梅》的題旨比較
一、問題的提齣
二、預述性敘事框架的建置      
三、故事類型的設定      
四、經世寓言的建構      
五、結語   
  
第三章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金瓶梅》對於商人階層興起的歷史反思
一、問題的提齣
二、發跡:關於商人階層興起現象的關注     
三、變泰:關於士商交往關係變化的理解      
四、小人亂國:天下失政的歷史反思      
五、結語   

第四章 欲齊其傢者,先修其身──《金瓶梅》的淑世意識
一、問題的提齣      
二、「齊傢」遺言:西門慶縱欲身亡之後      
三、「無父」之傢:儒傢父權宗法斷裂的隱喻      
四、傢國新生:《金瓶梅》的淑世意識—代結語   
  
第五章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金瓶梅》的寓言建構與意識形態
一、問題的提齣   
二、寓言:情色與國傢政體的交涉
三、意識形態:「女子」與「小人」的認知及其形塑   
四、結語   

第六章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金瓶梅》的情色書寫與道德反思
一、問題的提齣
二、好色:情色書寫的時代錶徵
三、好色婦女:「女禍」原型的移用   
四、妾婦之道:「經夫婦」的倫理想像       
五、德色辯證:「殺嫂祭兄」的道德反思      
六、結語     
 
第七章 剋己復禮為仁 ──《金瓶梅》的政教思維與生命反思
一、問題的提齣
二、不刪鄭衛:儒傢視野下的政教思維   
三、病體隱喻:己/傢/國一體的觀照
四、剋己復禮:無私欲之蔽的生命反思      
五、結語

第八章 三寸氣在韆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金瓶梅》的尊生意識
一、問題的提齣      
二、人身難得:與時偕行中的生命觀照
三、知命意識:天人之辨中的尊生思考
四、立命選擇:存心養性中的修身實踐
五、結語

結論   
再版後記
初版後記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228712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7 x 23 x 1.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