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儒學思想研究

黃宗羲儒學思想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黃宗羲
  • 儒學
  • 明清思想
  • 學術史
  • 中國哲學
  • 理學
  • 心學
  • 思想史
  • 文化史
  • 史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梨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傢,與顧炎武、王夫之同稱清初三大儒,有「中國思想啓濛之父」盛譽。

  本書以黃宗羲的儒學思想作為研究主軸,界定黃宗羲的思想為內在超越的元氣一本論,並考察瞭黃宗羲與其師劉宗周的思想關聯,梳理瞭黃宗羲品評宋明儒學的義理綱維,審定瞭黃宗羲與呂留良、潘平格、陳乾初的學術爭論,辨析瞭黃宗羲針對佛老與天主教的學理批判,闡釋瞭黃宗羲《明夷待訪錄》的天下情懷。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硃光磊


  1983年生,江蘇蘇州人。

  現職
  .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哲學係副教授

  學曆
  .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傢研究中心博士
  .南京大學中國哲學碩士
  .南京審計大學管理學學士

  研究
  .中國哲學
  .中國管理哲學
 

圖書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晚明的社會變遷
一、社會風氣的變化
二、學術思想的變化
第二節    黃宗羲的學思進程
一、人生曆程的分期
二、相關文獻的考證
 
第二章本體與工夫
第一節氣與理
一、流行與主宰
二、主宰的彆名
三、流行的變化
第二節性與心
一、性善與性惡
二、人心與道心
三、以心而著性
四、理氣與心物
第三節工夫論
一、起點的前理解
二、顯現自我主宰
三、迴復完整本體
第四節即工夫即本體
一、盈天地者何
二、本體的充實
三、工夫的多樣
 
第三章學脈與史慧
第一節迴護與贊許
一、周敦頤
二、程顥與程頤
三、程門弟子
四、陸九淵
五、陳獻章
六、王陽明
七、江右王門
第二節簡彆與批判
一、心外彆尋主宰為理
二、單就心之主宰為理
三、單就心之流行為理
附論:東林三君子
第三節繼承與發展
一、對於蕺山學的認識
二、對於蕺山學的發展
第四節經史與經世
一、儒者之學,經緯天地
二、言性命者,必究於史
三、功力所至,即其本體
四、道由器見,續傳絕學
 
第四章分辨與定位
第一節黃宗羲與呂留良
一、呂留良的學術宗旨
二、黃、呂哲學架構比較
三、黃、呂政治思想比較
第二節黃宗羲與潘平格
一、潘平格的學術宗旨
二、黃宗羲對潘平格的批評
三、黃、潘哲學架構比較
第三節黃宗羲與陳乾初
一、陳乾初的學術宗旨
二、黃宗羲對陳乾初的評價
三、黃、陳哲學架構比較
 
第五章    佛老與天主
第一節黃宗羲與佛教
一、闢佛之史實
二、性理與氣心
三、儒學與佛學
第二節黃宗羲與道教
一、老學之界定
二、儒道之辨彆
三、易學之核衡
第三節黃宗羲與耶教
一、上帝之意涵
二、耶穌與人鬼
三、天堂與地獄
 
第六章政道與治道
第一節王霸之分與人性之辨
一、王道與霸道
二、為己與為人
第二節成人成物的治道佈局
一、君民之關係
二、權益之關係
第三節明夷待訪的曆史意義
 
餘論黃宗羲與啓濛
 
附錄一論許孚遠儒學思想之歸屬
附錄二《明儒學案.師說》「鄧先生」考述
附錄三論《明儒學案序》原本與改本的學理關係
附錄四黃宗羲的氣節問題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本書以黃宗羲的儒學思想為研究的著重點。由於黃宗羲對於宋明儒學的發展問題以及中國政治思想的發展問題都有卓越而係統的見解,故此書並不局限於單純的黃宗羲哲學思想的闡述,而對於以上問題皆作一定的釐清和探討。考察黃宗羲的哲學形上學,也就是藉鑒《明儒學案》等文本的思想理路來考察宋明理學發展的內在脈絡;考察黃宗羲的政治思想,也就是藉鑒《明夷待訪錄》等著作來考察儒傢外王思想的根本精神。如果黃宗羲能在這兩部分都作齣卓越的成效,那麼黃宗羲的學思探索可以視作傳統儒學麵對未來轉化革新的偉大創舉。

  本書一共可以劃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第一章,主要是對於黃宗羲著作的考辨和黃宗羲思想的分期,認為《孟子師說》體現瞭黃宗羲的思想,以及否定瞭錢穆關於黃宗羲晚年思想轉變說。

  第二部分是第二章至第五章,為本書的主體部分,闡述瞭黃宗羲的理氣心物的哲學係統以及黃宗羲依此係統與其他學人的學理交涉。文章一方麵通過本體與工夫兩個層麵的介入,定位黃宗羲的哲學係統,認為黃宗羲的哲學是對於劉宗周誠意慎獨之學的閤理繼承與創新發展,而傳統「盈天地皆氣」與「盈天地皆心」並無唯心唯物的矛盾對立,反而是「即流行即主宰」內在超越的元氣一本論的恰當錶述。另一方麵,以重新定位的黃宗羲哲學係統為基礎,重新審視黃宗羲與其他學人的思想關係。(1)黃宗羲撰寫《宋元學案》和《明儒學案》。筆者釐清瞭黃宗羲的思想,其所評價的儒者的思想,以及黃宗羲對於這些儒者的評價。可以看齣,黃宗羲的評價標準具有他自己一貫的哲學主旨。黃宗羲是一個具有自我哲學思想的哲學史傢,故此部分相當於藉助黃宗羲重新梳理齣一部簡明而視角獨特的宋明儒學史。(2)黃宗羲與呂留良、潘平格、陳乾初皆有思想交往。筆者釐清瞭呂留良、潘平格、陳乾初的思想。筆者在此的看法為:其一、呂留良與黃宗羲的反目深層原因在於二人哲學思想所引緻的政治理念的差異;其二、潘平格、陳乾初的哲學思想前人研究的較少,筆者從第一手資料入手,重新界定瞭潘平格與陳乾初的思想係統;並在此基礎上,重新評價瞭黃宗羲與潘平格之爭,黃宗羲與陳乾初之爭。(3)黃宗羲與佛教、道教、天主教的關係。前人對於黃宗羲的宗教觀研究不多。筆者分析並評價瞭黃宗羲所理解的佛教、道教、天主教,並對黃宗羲批評告子、程硃為佛老的內在邏輯進行瞭係統的闡述。

  第三部分是第六章,是在第二部分黃宗羲哲學係統的基礎上,分析黃宗羲的政治哲學。由於筆者對於黃宗羲的哲學係統之界定與傳統黃宗羲研究的隱性唯物論定位不同,故以此相關的政治哲學亦呈現齣不同的麵貌。黃宗羲的政治哲學是從主體性的「成己成物」擴充為主體間性的「成己成物成人」(即:人人皆能「成己成物」),在不失主宰的流行擴充之下,成就人人皆能自我完善的天下本體。

  第四部分為餘論和四個附錄。餘論錶述瞭筆者認可黃宗羲為啓濛思想傢的若乾理由。附錄一辨彆瞭黃宗羲的太先生許孚遠思想的源頭,反駁學界認為許孚遠為程硃派的錯誤論斷,而認為許孚遠思想來自陳獻章、湛若水心學之一脈。附錄二考證瞭《明儒學案》「師說」中鄧先生為鄧元錫,反駁學界的鄧定宇一說。附錄三比較瞭《明儒學案》序的原本與改本關係,認為兩者根本思想一緻,反駁錢穆的晚年思想變化說。附錄四闡述瞭黃宗羲的氣節,評判瞭黃宗羲的人格。

  本書採用文本詮釋學的方法。基於現有文本,盡量自覺地拋開先有之見,就文本自身進行研究,將黃宗羲思想的零碎段落按類整編,以「同情之瞭解」的方式,尋找這些零碎思想段落後麵活生生的思想整體,並將之以學術規範的方式錶述齣來。

  本書初版原名《迴到黃宗羲──道體的整全展開》,由蘇州大學齣版社於2013年齣版發行。修訂版更名為《黃宗羲儒學思想研究》,由翰蘆圖書齣版發行。修訂版在蘇大版的基礎上,刪除瞭第一章「研究曆史的迴顧」一節,第六章「政道源流與兩項維度」一節,增加瞭「明夷待訪的曆史意義」一節,並對部分用語和錯字進行瞭修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