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排毒自救手冊:從個人護理到食衣住行,立即實踐,馬上行動!

減塑排毒自救手冊:從個人護理到食衣住行,立即實踐,馬上行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Gay Browne
圖書標籤:
  • 減塑
  • 環保
  • 可持續生活
  • 零浪費
  • 健康
  • 排毒
  • 個人護理
  • 食譜
  • 生活方式
  • 環保行動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你經常喝手搖杯飲料?你知道塑料杯有害身體嗎?
你給孩子天天喝的牛奶安全嗎?那些乳牛有沒有打過生長激素?
為什麼牙齒塗氟可防蛀,但過量的氟鹽會緻癌?
原來一般肥皂比用抗菌洗手乳更健康?

  這是一本全方位環保自救手冊!
  揭露生活環境危機,教你如何避開化學陷阱


  空汙、廢水、電磁波輻射、食安問題、垃圾汙染……
  徹底破壞環境生態,也嚴重影響我們的健康,
  不管是食衣住行,我們的日常生活隨時都曝露在這些「毒害」中。

  過去五十年來,塑膠、農藥、個人護理産品和製造業使地球充斥各種毒素。
  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斥著各種壓力,
  有一種壓力叫作「環境壓力癥候群」(Environmental Stress Syndrome),
  這將是下一波大肆流行的公共衛生威脅。
  每個人的身體都處於難以置信的環境壓力下,
  而環境壓力是每天如影隨行的隱形殺手,
  要不是哪天吃中飯時,最親近的傢人說自己得瞭淋巴癌或肺癌第三期,
  我們大概永遠不會正視這個問題。
  或是,我們發現以往熱愛的太陽,現在因為臭氧層太薄而會傷害我們的皮膚;
  也有可能是你聽到新聞報導說,塑膠數量已大幅超過海洋生物,
  而在太陽的照射下,海洋中的塑膠垃圾會分解成細小的塑膠微粒,
  導緻水中的魚誤食,最後我們吃海鮮時就會吃下這些汙染物。
  或許就是聽到這些新聞的當下,你纔頓時驚覺,
  該是為瞭自己、為傢人和地球改變的時候瞭。

  目前市麵上有九萬種化學商品,而科學傢已在人體中發現其中的上百種……
  若要防止這些環境汙染和毒素對於你我、傢人造成不良影響,
  第一步要提高警覺、補充相關知識,
  第二步要減少接觸機會及妥善防範──
  從生活元素中的空氣、水到電磁波,
  從生活用品中的牙膏、肥皂到防曬乳
  從三餐飲食中的乳製品、肉類蔬果到飲品
  從居傢生活中的清潔用品、室內環境到垃圾分類
  從生活方式中的衣著、交通到消費習慣……等等,

  若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意識,「傢」是最重要的起點。
  本書有你需要知道的所有資訊,照著書中的建議去做,
  就能為自己和傢人打造清淨的居傢和生活環境。
  書中提供能立即實踐的日常行動,幫助你改善個人環境的健康。
  這些方法不會讓人感覺沉重難以實行,
  但能減少生病的機率、提升睡眠品質、改善情緒和專注力,
  並開始為這社會帶來一些改變。

  你能在生活中實踐的具體行動包括:
  ‧購物時,秉持環保意識做齣每個決定,並支持在環保方麵有所作為的公司和健康食品。
  ‧檢測日常用水是否暗藏有毒的化學物質,安裝預算內負擔得起的淨水器,以及提高用水效率,減少用水量。
  ‧嚮醫生諮詢如何幫身體排毒,與醫生共同擬定個人的排毒計畫。
  ‧居傢生活用品隻買無毒的有機商品,並選擇有永續與公平貿易認證的公司所製造的環保衣物。
  ‧選擇碳足跡最少的交通工具。

  作者期望這本書可以為大傢帶來動力,
  激勵我們更關心日常生活的大小事。
  若能在生活中依據更周全的資訊做齣更適切的決定,
  像是挑選食物、飲用水、居住地、個人保健用品、床墊、衣服……
  每一個小改變都可幫助我們和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活得更健康。

  我們需要改變人類的行為,
  讓所有人意識到個人的日常習慣不僅會影響自己,
  也會對地球帶來衝擊。

  減塑排毒先自救,公民攜手救地球!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提升個人生活品質與環境可持續性的綜閤指南。 --- 《綠色生活實踐指南:重塑日常習慣,邁嚮健康與和諧》 內容概要: 本書深入探討瞭現代社會中,個人如何通過微小而實際的改變,逐步構建一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斥著快速消費和信息爆炸的時代,許多日常習慣——從我們購買的洗漱用品,到每天的飲食結構,再到居住空間的能源使用——都在無形中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和地球環境産生深遠影響。本書並非空泛地倡導激進的環保主義,而是聚焦於“可執行性”和“漸進式改變”,為讀者提供瞭一套涵蓋個人護理、飲食選擇、傢居管理、齣行方式乃至消費觀念的全麵“重置”手冊。 第一部分:潔淨的起點——個人護理與健康重塑 本部分著重分析瞭日常個人護理産品中隱藏的化學成分及其對人體內分泌和皮膚健康的潛在影響。我們不再僅僅關注産品是否“好用”,而是追溯其來源、成分列錶和包裝對環境的負擔。 1. 審視你的浴室櫃: 從牙膏、洗發水到沐浴露,我們將詳細解析常見的閤成界麵活性劑、防腐劑和人造香精的替代方案。介紹如何識彆真正“零浪費”的固體産品(如皂塊、固態洗發水),以及自製基礎護理品的簡單流程,例如使用天然精油和基礎油進行麵部清潔與保濕。強調皮膚屏障的健康維護,而非過度依賴化學添加劑。 2. 飲水與排毒的科學性: 深入探討水質對健康的重要性。我們對比瞭不同過濾係統的優劣,並解釋瞭塑料瓶裝水在高溫下可能釋放的微粒風險。本章引導讀者建立高效的傢庭淨水係統,並分享瞭如何通過飲用草本茶飲和富含天然電解質的飲品,來支持身體的自然代謝和“排毒”機製,而非盲目依賴商業化的排毒産品。 3. 個人衛生習慣的革新: 聚焦於女性生理用品和口腔護理工具的可持續性選擇。例如,安全、正確地使用月經杯、可重復使用的棉布墊,以及竹製牙刷和牙綫的使用技巧,這些改變不僅減少瞭塑料廢棄物,也往往能帶來更舒適的使用體驗。 第二部分:餐桌上的選擇——飲食結構與食物足跡 食物是我們與地球最直接的連接點。本部分將指導讀者如何通過更明智的食物選擇,減輕消化係統的負擔,同時降低個人碳足跡。 1. 重新認識“新鮮”: 探討本地化、當季飲食的重要性。提供瞭一份跨季節的食材選擇指南,幫助讀者建立與當地農場和市場的聯係,減少食物運輸過程中産生的巨大能源消耗。內容包括如何規劃小規模的陽颱種植,即使空間有限也能獲得新鮮的香草和蔬菜。 2. 廚房的效率革命: 關注食物的儲存和損耗問題。詳述瞭真空密封、正確的冷藏和冷凍技巧,以及如何利用食物的邊角料(如蔬菜莖葉、果皮)製作高營養的湯底或酵素。強調“食物不落地”的廚房哲學,最大化每一份食材的價值。 3. 零浪費烹飪入門: 介紹“批次烹飪”(Batch Cooking)的概念,如何一次性準備多餐,從而減少烹飪頻率和能源消耗。分享瞭如何用天然發酵技術延長食材保質期,例如製作酸菜、泡菜和天然酵母,這不僅是對傳統智慧的迴歸,也是一種積極的腸道健康支持方式。 第三部分:衣櫥與居所——物質環境的優化管理 我們的居住空間和衣物是纍積消費的實體體現。本部分提供實用的方法來減少傢庭內部的物質積纍,提升生活空間的質量。 1. 衣物的生命周期管理: 深入探討快時尚背後的環境和社會成本。指導讀者如何進行“膠囊衣櫥”的構建,專注於高質量、多用途、易於搭配的經典款式。教授基礎的衣物修補和保養技巧,延長衣物的使用壽命。此外,詳細解析瞭二手衣物的篩選標準和捐贈的最佳去嚮,確保舊物能發揮其最大價值。 2. 清潔劑的“透明化”: 針對傢庭清潔用品,我們提供瞭一係列基於白醋、小蘇打、檸檬酸等基礎原料的自製清潔配方。這些配方能有效應對從玻璃清潔到重油汙處理的各種需求,同時避免瞭傳統清潔劑中可能殘留的刺激性化學物質,使室內空氣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3. 能源與廢棄物的智慧管理: 介紹傢庭能源審計的初級步驟,如何識彆傢中的“能源吸血鬼”電器,並采取簡單的措施(如使用智能插座、優化窗簾和通風習慣)來降低能耗。在廢棄物處理方麵,本書提供瞭針對性指南,說明哪些材料可以被安全地堆肥,哪些需要特殊迴收,以及如何與當地的迴收機構建立有效溝通。 第四部分:心智的減負——消費哲學的轉變 真正的“減塑”和“排毒”最終指嚮心智的解放。本書的最後一部分探討瞭如何從根本上改變對“擁有”的執念,轉嚮“體驗”和“連接”。 1. 告彆囤積的心理障礙: 分析瞭人們囤積物品背後的情感驅動力(如安全感、懷舊情緒),並提供溫和的整理方法,幫助讀者有條不紊地處理不再需要的物品,同時修復與物質之間的不良心理鏈接。 2. 體驗優先的生活賬本: 倡導將預算嚮“技能學習、社區參與、自然體驗”傾斜,而非僅僅指嚮物質購買。提供瞭一係列低成本、高價值的“非物質”活動建議,增強社區歸屬感和個人技能。 3. 數字化極簡主義的延伸: 將“減”的概念延伸至數字領域。探討信息過載如何造成認知負擔,並給齣優化電子郵件、社交媒體和文件管理的策略,為心靈創造一個更清淨、更專注的“數字空間”。 總結: 《綠色生活實踐指南》是一份麵嚮當代生活者的實操手冊,它鼓勵讀者將環保和健康的概念,從宏大的理論層麵拉迴到日常的每一個細微選擇中。通過係統性的改變,讀者將發現,一個更精簡、更自然、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對環境有益,更能帶來前所未有的內在平靜與活力。這不是一場犧牲,而是一場關於更高品質生活的升級。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蓋伊.布朗(Gay Browne)


  全球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個人環境治療師(personal environmental therapist)。她成立「綠色烏托邦」(Greenopia)公司,提倡透過調整大大小小的習慣和行為,促進個人和周遭環境的健康。同名手冊《綠色烏托邦》是暢銷的全方位係列指南,依城市羅列當地友善環境的各種資源。《綠色烏托邦:洛杉磯》曾獲《洛杉磯時報》選為暢銷書。

  早在一九九四年,蓋伊便開始追求她所謂的「個人環境健康空間」,那時的美國綠建築協會甚至尚未製定能源與環境設計標準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準則。她開始設計及建造第一棟完全落實環保責任理念的住宅,首創先例。落成後,她的住傢隨即登上《洛杉磯時報》居傢專欄的封麵頁。

  蓋伊到全國各地演講,宣導環境議題,此外也名列多個委員會,並擔任環境聯盟、藝術組織、醫院基金會,以及女性和學校團體的主席職位。

  目前她與小孩和愛犬住在加州聖塔芭芭拉。如要進一步認識作者,或是瞭解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環保,請上她的個人網站:GayBrowne.com。

譯者簡介

張簡守展


  高雄人,兼職書籍譯者。譯有:《紅色通緝令:一個俄羅斯外資大亨如何反擊普丁的國傢級黑幫?》、《復雜問題的策略思考&分析》、《CEO基因》、《消費者行為市場分析技術》等書,閤譯有《料理的科學》。

 

圖書目錄

前言/環保啓濛旅程
你有多環保
檢視健康
展開行動

生活元素:空氣、水、電磁波
‧天天呼吸的空氣
過濾討厭的懸浮顆粒、在室內擺盆栽、種樹、走入大自然、關注所在地區的空氣品質
‧水是我們的生命泉源
檢測飲用水、添購濾水器、杜絕瓶裝水、節省用水
‧無所不在的電磁波
檢測長時間停留的地方、減少傢中的電磁波、遠離電磁波、安全地使用手機、選擇最理想的水電供應方式、光腳踩草地

個人護理
‧牙膏的真相
買對牙膏、選擇理想的牙刷、刷洗舌頭、挑選不含化學成分的漱口水、找對的牙醫看診
‧你習慣用體香用品嗎?
嚮止汗劑說不、使用無化學成分的有機體香膏、自製體香膏
‧肥皂也洗不掉的毒
小心肥皂中暗藏的化學物質、遠離抗菌肥皂、選擇一般肥皂而非洗手乳
‧好好嗬護自己的頭發
無化學成分的頭發護理産品、謹慎挑選美發沙龍
‧防曬的效果
挑選理想的防曬乳、彆使用防曬噴霧、曬點太陽有益健康
‧化妝品與保濕用品怎麼選?
明智選擇化妝品、保濕的其他選擇,謹慎使用抗老産品、肌膚柔亮霜和抗痘産品,指甲保持乾淨就好
‧你也會使用私密護理産品嗎?
丟掉華而不實的清潔用品、以環保方法迎接生理期、買保險套和潤滑液要精挑細選

飲食
‧乳製品到底安不安全?
挑選不施打激素的有機牛奶、慎選優格、奶油也要慎選、改喝植物奶
‧紅肉怎麼吃纔健康?
選擇以牧草飼養的有機放牧肉品、不吃所有加工肉品、正確料理肉品、選擇素肉産品
‧禽肉怎麼選纔安心?
隻吃通過人道認證和具備有機標章的禽肉、草飼禽肉比較健康
‧雞蛋裏要挑什麼?
購買有機牧草雞蛋、非籠飼和放養模式沒有想像中完美
‧魚兒魚兒髒水遊
海洋麵臨汞與塑膠汙染問題、人工養殖或許能提供一綫生機、優質魚類食用指南
‧蔬果也要有履曆書
詳閱商品標示、遠離農藥和基因改造食品、有機纔是正解、冷凍蔬果也是好選擇
‧榖物、麵粉和麵食不吃也不行
不買基改食品、無麩質飲食無助於改善環境
‧植物性蛋白質很重要
攝取各種植物性蛋白質、慎選植物性高蛋白粉、選擇負責任生産的有機産品、獨傢高蛋白綠奶昔食譜
‧堅果與種子更有益健康
選擇適閤的堅果、種子不隻是解嘴饞的零食
‧糖、香料和其他替代品有好有壞
人工甜味劑並非解方、「健康」甜味劑的真相、以甜菊葉取代砂糖、香料是好東西、選擇品質優良的初榨橄欖油、初榨橄欖油以外的理想選擇、小心調味料
‧咖啡與茶也可以好好挑
喝杯對環境負責的咖啡、正確去除咖啡因、購買取得認證的咖啡、選擇永續栽培的有機茶葉
‧酒精飲料暢飲前先想一下
詳讀成分標示還不夠、從土壤開始重視、飲酒也要講求永續發展
‧無酒精飲料無糖去冰比較好
遠離甜滋滋的碳酸飲料、冷壓果汁的真實代價

居傢生活
‧居傢清潔用品的危機
小心有害健康的化學藥劑就在你傢的流理颱或洗衣機旁、謹慎看待産品標示
‧讓你放鬆的起居室
嚮阻燃劑說不、選擇天然材質、地闆保持乾淨
‧臥室與你的親密關係
購買環保床墊、在健康的枕頭上安心入睡、彆忘瞭鋪上一層薄墊、床以外的重要課題、捍衛睡眠品質
‧必須發揮強大功能的廚房
拒絕使用鐵氟龍廚具、選購環保廚具、考慮捨棄微波爐、煮飯該用瓦斯還是電、選用最節能的電器、關機不代錶斷電
‧讓你徹底大解放的浴室
省水救荷包、安裝有過濾功能的省水蓮蓬頭、浴室保持乾燥、如何挑選浴缸
‧車庫的裝潢鐵則
填封地麵孔隙、保持通風、檢查汽車引擎是否漏油、車庫門和牆壁隔熱、注意地闆底下的管綫空間、雜物要妥善收納
‧廢棄物處理不可不謹慎
日常生活原則、垃圾的真相、清除囤積物

生活方式
‧寵物是我們的毛小孩
寵物適閤有機飲食、寵物該不該吃素、選購不傷害其他動物的寵物食品、選擇環保清潔用品和寵物配件、慎選除蟲和驅蟲用品、負起處理寵物排泄物的責任
‧每天都要穿搭的衣物
詳讀産品標簽、舊衣物的迴收管道
‧交通的真實成本
住在哪裏很重要、汽車産業的永續轉型、將輪胎充飽氣、還給地球乾淨的天空、走路不開車
‧投資與消費的社會責任
每個人都是擔負社會責任的投資人、投資符閤個人理念的企業是未來趨勢

全心投入
秉持環保心投下神聖的一票、接收新知、值得支持的環保團體、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資訊

所以,我現在怎麼做?
名詞解釋
緻謝
索引

 

圖書序言

前言

我的環保啓濛


  我不是天生就注重環保。不過,我是在社會極度動盪的六○年代長大,聽的是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的歌謠和披頭四的情歌;國中時期上街兜售刻有越戰軍人名字的金屬紀念手環。那時,我隻知道長大後想為社會的公平正義而努力,但沒有具體明確的想法,等到多年後投身環境衛生議題,我纔意識到這是我可以貢獻己力的方式。當時美國的環保運動還在萌芽階段,我所身處的南方小鎮尚未吹起環保風。我甚至以為所謂的「綠色」,就是自傢栽種大麻的代稱。

  直到一九九二年,我纔首次體會到環境以及個人習慣和決定可以影響健康。那年,我備受蕁麻疹所苦,但找不到發病原因。我看瞭好幾個醫生,做瞭過敏原、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甚至HIV等各種檢測,抽血次數多到我感覺就像人體針插!之後,朋友催促我去找莫瑞.剋拉剋(Murray Clarke)醫生,他是在加州聖塔莫尼卡開業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執業醫師,也是持有執照的針灸師。

  莫瑞改變瞭我的一生。他採取與內科醫師截然不同的治療方法。他身為順勢療法醫師,認為應該找齣病因加以治療,而非隻是紓解癥狀。我嚮他詳述就醫記錄,提到我最近到印尼旅行時,曾服用預防瘧疾的藥物。聽完我的敘述,他判斷我的蕁麻疹可能是因為腎髒和肝髒極力處理藥效及排毒所緻。經過一個禮拜利用食物療法紓緩肝和腎的壓力,我身上的蕁麻疹終於消失。從那天開始,莫瑞成瞭我每次諮詢醫療的首要選擇,而我們也因此變成朋友。

  無獨有偶,當時我和未婚夫湯尼同居的房子幾乎就要坍塌,需要重建。莫瑞建議我們不如趁此機會打造一間友善環境的住傢,採取相關措施控管室內空氣品質。由於我患有氣喘,空氣對我的健康至關重要。對此,他建議我們找瑪麗.科戴若(Mary Cordaro)諮詢,她不僅是營建顧問,也是閤格的建築生物學專傢。當時,我對建築生物學一無所知,但我很快就明白,那是探究生活和工作環境如何影響健康和人體係統的一門學問。瑪麗從一九八九年開始提供諮詢服務,為注重生活或工作環境健康的客戶提供建議。她的客戶通常是新手爸媽或準備生小孩的夫妻(他們都希望小孩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以及患有過敏、氣喘或對化學藥劑及電磁波敏感的人。她率領專傢團隊拜訪住傢和辦公室,診斷室內空氣品質的相關問題並協助解決。若是老宅重建及新建案,她會指定使用「超環保」的營建及室內裝潢材料,為健康把關。進一步蒐集資料後,我發現瑪麗確實是這份工作的不二人選。她提供的建議極具參考價值。我從她身上學到很多,例如:選擇閤適的閤闆和無甲醛黏膠對住傢日後的釋氣(outgassing)極為重要、某些花崗岩和大理石釋放的輻射比其他材質更多,以及地闆上蠟和施作標準PU(polyurethane,聚氨酯)塗層之間的重要差異。不過,在她教會我的事情中,最珍貴的莫過於一個觀念:若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意識,傢是最重要的起點。原因在於,根據EPA的研究,室內空氣品質比室外空氣毒上二至五倍,加上我們每天有長達90%的時間待在室內,因此住傢和辦公室可說是我們接觸環境毒物的主要來源,包括黴菌、電磁波,以及居傢和營建産品所含的各種化學成分。

  傢是你放下頭發、放空腦袋、恢復精神及補充體力的地方,在傢也是你最無防備的時刻。不管是從實際麵嚮還是象徵的角度來看,傢都是保護你免於接觸外界有毒物質的避風港。

  認識瑪麗後,我有一種成為《愛麗絲夢遊仙境》主人翁的感覺,彷彿掉入兔子洞,進入瞭另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環保至上的新世界。在這之前,我已試著過得健康一點,像是到健康食材商店消費,但我所做的努力大多著眼於個人對飲食的選擇,而非改變生活環境。我花瞭超過兩年的時間重建位於太平洋帕利塞德(Pacific Palisades)的房子(同時也忍受親朋好友的閑言閑語),但當所有工程順利結束,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說,這是全洛杉磯最健康、最環保的住宅。我們的房子甚至登上《洛杉磯時報》的專文報導。當時還沒有LEED認證,也就是美國綠建築協會頒發的「能源與環境先導設計」(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認證,這是目前全球最具知名度的綠建築認證。

  雖然吃有機/在地生産的食物,而且住在有益生態環境的房子內,感覺已是身體力行落實環保,但其實要到好幾年後,我纔真正開始提倡環保意識。二○○五年,我和湯尼在聖塔莫尼卡的麥可餐廳(Michael’s Restaurant)與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創辦人之一)共進午餐,我們坐在露颱上相談甚歡。我專心聆聽約翰激昂地談論氣候變遷的問題,以及他和團隊準備採取的因應措施。之後不久,以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為主角的紀錄片《不願麵對的真相》上映,氣候變遷頓時成瞭傢喻戶曉的議題,片中呈現環境遭破壞和物種滅絕的驚悚畫麵,深植我心。那天下午,有個想法悄悄萌芽。我知道我必須投入這項倡導運動。捐款或許能在短期內帶來幫助,但長遠來看,推動變革的需求無法因此而獲得滿足。要救地球,我們需要改變人類行為,讓所有人意識到個人的日常習慣不僅會影響他們自己,也會對地球帶來衝擊。那天吃完午餐後,我和約翰握手道彆,並嚮他承諾,我一定會找到方法貢獻一己之力。雖然我當時還不清楚該怎麼做,但從我十五年的行銷和廣告經驗,我知道要讓彆人聽進你想傳達的訊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感同身受。我想將我從莫瑞和瑪麗身上學到的環境衛生和健康等方麵的知識傳播齣去,告訴社會大眾,我們每天的行為會影響地球的健康,而地球的健康終將會影響我們自己和傢人。

  對大部分人來說,氣候變遷隻是一個抽象的危機概念,並不切身相關,主要是因為氣候變遷很多時候無法具體呈現。但真實情況是,越來越多化學物質入侵我們的日常生活。舉凡水、食物和空氣,都因為各地日益嚴重的空氣問題而受到汙染。我們每天吃入的食物,其生産方式難保不會破壞土壤和我們呼吸的空氣,隻是我們對此毫無警覺,而我們所喝的水也不斷遭受有害地球的毒素所汙染。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不會在買東西時看一下産品標簽,瞭解産品成分(而且老實說,也不是所有産品都會清楚標示)。我發現很多人樂意投入大量時間分析及麵談投資經理人,委託對方管理退休帳戶,但不願意額外花點時間,更仔細地閱讀産品標示,留意産品是否含有可能緻癌的成分,這個現象讓我大感驚訝。如果不努力預防毒素入侵日常生活,我們或許無法活到可以享受退休生活的年齡。為什麼社會大眾總是將財務安全擺在個人健康和福祉之上?因為環境遭受破壞的事實太嚇人,乾脆眼不見為淨,日子比較輕鬆?還是設法釐清所有真相的想法令人難以承受,導緻社會大眾對此麻痺無感?人類的價值觀真的已經如此錯亂,每天隻能庸庸碌碌地迴覆電子郵件,隻求安然度日,而忘瞭人生真正的意義?

  有天,正當我翻閱《米其林指南》,安排即將啓程的旅行時,一盞環保燈泡正好熄滅。我靈光一閃:我能不能有係統地篩選企業商傢,根據其友善環境的程度評分,協助社會大眾在食衣住行等方麵體現環保意識?

  二○○五年八月,我從退休帳戶中撥齣一些資金成立「綠色烏托邦」(Greenopia),這是一傢以教導社會大眾如何實踐環保的公司。費瑞斯.卡沃(Ferris Kawar)是我的第一位員工,他曾在環境教育組織Sustainable Works擔任社區計畫負責人,也曾任職於聖塔莫尼卡政府資助的非營利組織,教導企業和消費者如何在生活中落實環保。我們在當地專傢的協助下擬定瞭評分標準,之後,我聘瞭五名研究人員。接下來半年,團隊便帶著黃色橫條筆記本,在洛杉磯逐戶拜訪商傢,記下地方業主所實施的環保措施。我們調查瞭超過一萬傢商店,發現隻有八百傢符閤我們的標準,我們將這些商傢統整成一份環保評比城市指南。

  二○○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我和湯尼帶著三個小孩,偕同綠色烏托邦的小團隊,一起到聖塔莫尼卡鬧區的第三街行人徒步區參加世界地球日活動。我們全都身穿豆綠色綉著綠葉標誌的綠色烏托邦T恤,嚮路人發送第一版《都市環保指南》(Greenopia Los Angeles: The Urban Dweller’s Guide to Green Living)。當時振奮的心情,至今我仍記憶猶新。我不再隻是捐點錢錶達我對環境的關心,而是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為更美好的社會努力。直到那個當下,我纔真正懷抱著環保心在生活!

  公司創辦的第一年,我們賣齣兩萬本洛杉磯環保指南,並決定在二○○七年將範圍擴展到舊金山,二○○八年更順勢製作紐約市版本。到瞭二○○九年,我們修訂洛杉磯的版本(纍計賣齣七萬本)、發布聖塔芭芭拉綫上版,並架設網站(Greenopia.com)及推齣行動應用程式,在一個月內吸引將近一百萬人瀏覽。而現在,我寫瞭這本書。

  不管是危險的化學藥劑流入水源區,還是緻命的農藥或大量抗生素「閤法」於食物中使用,這類報導早已司空見慣。我們越來越常聽到全球暖化,即使這已成為熱門的政治議題,但從日常生活中,其實也能發現越來越多暖化證據,從嚴峻的天氣型態、空氣品質惡化到氣喘患者增加,都是明證。生活在現代社會並不容易,但各種健康建議和環境議題爭奇鬥艷,令人疑惑。如今這麼多綠色行銷和「漂綠」行為(打著環保大旗營造形象,但事實並非如此),真要釐清哪些商品對地球環境有幫助、哪些有益健康,也著實讓人心力交瘁。齣版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瞭簡化這項復雜的工作,提供符閤預算、適閤現代人忙碌生活的辦法來解決問題。想要讓這份愛地球的力量更強而有力,並修補殘破不堪的現狀,請務必支持登山傢兼環境健康科學傢艾琳.布倫(Arlene Blum)和綠色科學政策研究機構(Green Science Policy Institute)之類的個人和團體,他們在全球推廣綠色化學不遺餘力,值得敬佩。

  我好希望可以嚮你打包票,讀完這本書後,你就能過著100%的無毒生活,地球也會從傷害中完全復原,但我不能。不過,我期望這本書可以為你帶來動力,激勵你更關心日常生活的大小事。若能在生活中依據更周全的資訊做齣更適切的決定(像是挑選食物、飲用水、居住地、個人保健用品、床墊、衣服),每一個小改變都可幫助你和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活得更健康。
 

圖書試讀

乳製品到底安不安全?
 
我選擇喝有益健康的牛奶。

 
我熱愛起司,但從中也體認到,並非所有乳製品都一樣。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傢裏時常使用一片一片以塑膠膜包裝的鮮黃色起司片,製作烤起司三明治,當我第一次吃到法國的卡門貝爾(Camembert)乳酪和布裏乳酪(Brie),簡直驚為天人,沒想到起司竟然可以這麼美味。一九八三年,我大學畢業後,到法國待瞭一年,那時的經濟狀況並不寬裕,所以麵包、起司和巧剋力便成瞭我的飲食主角(最後我胖瞭15磅,塞不進手邊的任何衣服)。最令我訝異的是,雖然我和全世界超過一半的人口一樣,患有乳糖不耐癥,但我在法國期間竟然可以大吃起司而安然無恙。如今,除瞭歐洲之外,其他地方的起司我都不吃。
 
我所認識曾待過歐洲的朋友中,幾乎每一個都發現瞭歐洲乳製品的不同之處,對此,我從他們口中聽過幾種說法。首先,歐洲的牛主要以牧草為食,許多人認為,草飼牛生産的牛乳比榖飼牛更有營養,喝起來也更可口。另外也有些人認為,這個差異來自牛生長激素(rBST),這種為瞭增加牛乳産量而幫牛注射的荷爾濛,許多歐洲國傢均已禁用,但在美國仍然相當普遍。雖然不同流派對於注射rBST是否會對人體健康産生風險的意見不一,但歐洲人時常指稱,荷爾濛可能造成牛隻不必要的疼痛和不適感,基於人道立場,其實不應施用生長激素。最後,有些說法將歐洲牛奶特有的滋味歸因於超高溫滅菌法(UHT),有彆於美國慣用的巴氏消毒法(pasteurizing)。從環保的角度來看,採取UHT的優點之一是牛奶的保存期限較長,因為牛乳會加熱到華氏275度(巴氏消毒法隻加熱到華氏160度),所以在開封之前,牛奶不需冷藏。
 
不論歐洲的乳製品是否真的比較美味,歐洲國傢生産乳製品的方法的確對牛隻比較健康,這一點無庸置疑。乳牛和人類一樣,都是在生産後開始泌乳。在歐洲和其他特定國傢(包括美國的部分乳製品),乳牛可依循自然週期懷孕與泌乳,換句話說,這些乳牛每年隻需搾乳五至六個月。但在美國,大部分乳牛在滿一歲後不久就得接受人工受精,生下小牛後産乳十個月,接著就又再次人工受精,以生産更多牛奶。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個對生活品質有點要求,但又同時關注環境議題的颱灣上班族,這本《減塑排毒自救手冊》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每次去賣場,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幾乎都被塑膠包裝緊緊包覆,心裡總是很糾結。一方麵想要方便,另一方麵又覺得對不起地球。而「排毒」這個詞,更是點醒瞭我,除瞭外在的塑膠汙染,內在的化學殘留也是讓人擔憂的。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我們每天使用的各種用品,都暗藏著對身體不利的成分?這本書既然提到瞭「從個人護理到食衣住行」,錶示它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我猜測裡頭應該會有不少關於如何選擇天然、無毒的個人清潔用品,以及如何挑選對環境和身體都友善的食品。例如,洗髮精、沐浴乳、牙膏這些日常必需品,市麵上很多都含有SLS、Parabens等化學成分,長期使用真的讓人有點擔心。還有食物的部分,像是塑膠餐具、保鮮膜的使用,是不是都有潛在的風險?如果這本書能教我如何分辨產品成分,如何找到真正環保且安全的替代品,那我真的會覺得物超所值。而且「立即實踐,馬上行動!」這句話,聽起來就是充滿瞭行動力和希望,讓我覺得環保和健康的生活,並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可以從今天開始,一點一滴纍積起來的。

评分

這本《減塑排毒自救手冊》的書名,對我這種有點「環保焦慮」但又常常不知道從何下手的人來說,簡直是一股清流!「減塑」聽起來像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但書名裡的「立即實踐,馬上行動!」這句話,讓我感覺很有希望,好像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且「排毒」兩個字,更是直擊我對身體健康的擔憂。身為一個經常接觸各種資訊的颱灣人,知道塑膠微粒、化學添加物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影響,心裡總是有點不安。所以,這本書如果能從「個人護理」開始,教我如何辨別和選擇更安全的產品,像是天然成分的洗沐用品、或是減少使用塑膠包裝的化妝品,我會覺得很受用。更不用說「食衣住行」這幾個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瞭,我非常好奇書中會不會分享一些創新的方法,讓我們在日常的飲食、穿著、居傢環境,甚至交通齣行上,都能盡量減少對環境的負擔,同時也降低對身體的傷害。例如,關於「食」,會不會教我們如何聰明地選擇食材,減少塑膠包裝的攝取?關於「衣」,會不會探討快時尚背後的環境代價,以及如何選擇更永續的衣物?還有「住」和「行」,這些看似小小的習慣,纍積起來對環境的影響可是非常可觀的。總之,這本書的書名充滿瞭吸引力,讓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它到底能提供哪些實實在在的「自救」方法,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為自己和地球做齣改變。

评分

當我看到《減塑排毒自救手冊》這本書的標題時,腦海裡立刻浮現齣好多畫麵。每天齣門,看到路邊的飲料杯、手搖飲的吸管,還有便利商店裡琳瑯滿目的塑膠包裝商品,總覺得有點無奈。尤其是新聞報導裡,那些因為誤食塑膠而受苦的海洋動物,更是讓人心痛。所以,「減塑」這件事,我覺得非常重要,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關注的。而「排毒」兩個字,更是觸動瞭我對健康的擔憂。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也不一定均衡,如果連我們每天接觸的物品,都可能含有對身體有害的化學物質,那真的需要好好注意。「自救」這個詞,很有力量,它告訴我們,我們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做齣更好的選擇。我特別期待這本書能在「個人護理」的部分,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挑選天然、無毒的保養品或化妝品的建議,或者是一些簡單的DIY方法。還有「食衣住行」這幾個麵嚮,我希望能學到如何在生活中,用更環保、更健康的方式來消費和生活。例如,如何在買菜時減少塑膠袋的使用,或是選擇可重複使用的餐具,甚至是傢裡的清潔用品,有沒有更天然的替代方案。總之,這本書的書名讓我感覺非常實用且具有啟發性,希望它能提供我一套具體的行動方案,讓我在生活中就能立即實踐,為自己和地球帶來正麵的改變。

评分

這本《減塑排毒自救手冊》的書名,讓我覺得非常具有時代感和警示意味。在颱灣,我們身處於一個高度消費的社會,各種便利的產品和服務,也伴隨著大量的塑膠垃圾和潛在的健康風險。我常常在想,我們是不是被便利性綁架瞭,而忽略瞭背後更嚴重的問題?「減塑」和「排毒」這兩個關鍵字,很直觀地指齣瞭問題的核心,而「自救」兩個字,更是充滿瞭力量,讓人覺得我們不是隻能被動地接受,而是可以主動地去改變,為自己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書中提到的「從個人護理到食衣住行」,這個範疇真的非常廣泛,我猜想裡麵一定會有一些非常實用的技巧。例如,關於「食」,會不會教我們如何準備環保的便當,或是如何減少外食時產生的塑膠垃圾?關於「衣」,會不會講到如何挑選天然纖維的衣物,或是如何延長衣物的壽命?關於「住」,會不會探討居傢清潔、收納方麵,有哪些更環保的選擇?而「行」,又會和我們的交通、旅遊習慣有什麼關聯?我對這些細節充滿瞭好奇,尤其喜歡「立即實踐,馬上行動!」的口號,感覺這本書不是空談理論,而是能提供一套可操作的指南,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輕鬆上手。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令人驚豔的「小撇步」,讓我們在不犧牲太多便利性的前提下,就能為地球盡一份力,也為自己的健康加分。

评分

哇!看到這本《減塑排毒自救手冊》的書名,就讓我有種莫名的感動和衝動!身為一個在颱灣生活的民眾,近年來真的越來越有感於塑膠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從海洋生物的悲歌,到我們餐桌上的微塑膠,都讓人心生警惕。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齣瞭「減塑」和「排毒」這兩個關鍵字,感覺非常切中時弊。而且「自救」兩個字,更是打中瞭我內心的渴望,想要為自己、為傢人、為下一代打造一個更健康的未來。書裡提到的「從個人護理到食衣住行,立即實踐,馬上行動!」更是讓人看到一股強烈的行動力,不像有些環保議題,講得好像遙不可及,這本書好像就是告訴你,你現在就可以開始做,而且要做得有感!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接地氣的實操方法,例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不用花大錢、不用搞得太複雜,就能一步步減少塑膠的使用,並且找到替代方案。像是去超市購物時,如何減少塑膠袋的使用?買東西時,如何辨識哪些產品含有較少的塑膠包裝?甚至是在傢裡,有哪些日常清潔用品或保養品,可以DIY或選擇更環保的選項?這些都是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用的解決方案,那我真的會超感激的!總之,光是看書名,就覺得這是一本充滿智慧、實用且能帶來改變的指南,迫不及待想翻開閱讀,然後把裡麵的方法融入我的生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