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食物地圖

我的食物地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生活在台灣真幸福,我們的島嶼一年四季氣候溫暖,每一季都有應時的蔬菜水果,加上四面環海,海產豐富多樣,真的是名副其實的美食天堂。

  每一口食物得來不易,是無數農民流下汗水灌溉耕耘,是無數漁民與大海搏鬥捕撈上岸,是無數人辛勤整理運送販賣,才能來到每一個家庭的廚房裡。

  想要找回食物的自主權,一定要下功夫理解台灣的土地和海洋,理解我們島嶼的季節腳步,吃在地、吃當季,絕對不是口號,而是可以實踐的生活理念。

  有了關注的心意,自然願意支持友善土地和海洋的食物,讓我們的美好食物和味覺代代傳遞下去,也讓我們的環境永續生存。

  從食物看見台灣,是這本書最重要的出版宗旨。四季流轉循環不息,台灣季節的滋味在餐桌上輪番登場引人品嚐。好好吃飯,珍惜每一口食物,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蕙芬


  1961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園藝系畢業,現職大樹自然書系總策劃及總編輯。投身出版編輯工作三十餘年, 一直以搭起大自然與人的溝通橋樑為自我期許,熱愛自然書籍的編輯出版工作。現與一隻狗以及貓咪大家族一起生活於新店山上的社區。著有『台灣野花365天秋冬篇』、『自然老師沒教的事1─100堂都會自然課』、『自然老師沒教的事2─100堂親子自然課』、『菜市場水果圖鑑』、『菜市場蔬菜圖鑑』、『台灣老樹旅行』以及『都會種樹圖鑑─100個種樹懶人包』上下冊、『自然老師沒教的事7─都會賞樹秘笈』、『慢.漫.山城』(以上均由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其中『菜市場水果圖鑑』榮獲2013年金鼎獎最佳非文學類圖書獎。『我的食物地圖』是2018年新作。

繪者簡介

林麗瓊


  於寧靜的宜蘭鄉間經營民宿飛鳥小屋,平日生活充滿烘焙樂趣,喜歡畫圖、做園藝, 也喜歡沉浸於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我的食物地圖』是第一次嘗試的書籍繪圖作品。
 

圖書目錄

作者序  從食物看見台灣                            
前言  台灣的季節滋味       
                       
Chapter 1  春之生 3~5月      
                     
春之鮮                                           
春天餐桌上的魚鮮                                 
美味黑潮                                         
東海岸的飛魚與鬼頭刀                             
童年記憶的四破魚                                 
消失的白帶魚                                     
春之菜                                           
春天餐桌上的蔬菜                                 
洋蔥嚐鮮                                         
憑添樂趣的彩色胡蘿蔔                             
青蔥之味                                         
韭菜之香                                         
梅雨季桂竹筍賞味                                 
毛豆的身世                                       
春之果                                           
春天餐桌上的水果                                 
桃李梅的醃漬樂                                   
春天的五辛盤                                     
春天的野菜滋味                                   
海洋恩賜的植物食材                               

Chapter 2  夏之味 6~8月                           
夏之鮮                                           
夏天餐桌上的魚鮮                                 
小卷來襲                                         
牡蠣的養殖                                       
無家可歸的野生香魚                               
捕撈魷魚的遠洋漁業                               
夏之菜                                           
夏天餐桌上的蔬菜                                 
綠竹筍季                                         
甜椒與辣椒                                       
夏季果菜王的黃秋葵                               
夏之果                                           
夏天餐桌上的水果                                 
芒果的滋味                                      
水果油脂之王的酪梨                              
稻米之歌                                        
多變女郎的糯米                                  
喜願小麥                                        
原住民的小米與紅藜                              
畫龍點睛的辛香料                                

Chapter 3 秋之豐 9~11月                         
秋之鮮                                          
秋天餐桌上的魚鮮                                
秋風起嚐螃蟹                                    
秋刀魚之味                                      
秋之菜                                          
秋天餐桌上的蔬菜                                
菱角與水雉保育                                  
秋之果                                          
秋天餐桌上的水果                                
柿餅季                                          
友善紅豆與老鷹保育                              
台灣的家禽王國                                  

Chapter 4 冬之藏12~2月                         
冬之鮮                                         
冬天餐桌上的魚鮮                               
最守信用的烏魚                                 
東北角之寶的軟絲                               
冬之菜                                          
冬天餐桌上的蔬菜                                
冬天的十字花科蔬菜                              
改變歷史的馬鈴薯                                
山之珍的冬筍                                  
冬之果                                        
冬天餐桌上的水果                              
冬之味的柑橘                                  
堅果的真面目                                  
美味營養的蕈菇大餐                            
台灣的家畜王國                                
 

圖書序言

春之菜--洋蔥嚐鮮

洋蔥的故鄉是中亞一帶的乾燥沙漠,從它的長相其實就可略知一二,一層又一層的鱗片緊緊包覆成球狀,是防止水分流失的不二法門。

這些又脆又甜的鱗片,真是讓人又愛又怕,切開它們時很難不淚流滿面,主要是因為洋蔥富含的硫化丙烯基成分遭到破壞,散發的揮發性物質刺激淚腺分泌淚液。而這些刺激性物質原本是為了保護洋蔥,不致遭昆蟲啃咬破壞。

如果不想淚流滿面切洋蔥,唯一的辦法就是盡量降低洋蔥的溫度,因為溫度低,洋蔥的催淚成分就比較難揮發,所以買回來的洋蔥最好置於冰箱冷藏之後再處理。另外,洋蔥的切法不同,流淚狀況也是大異其趣,一般有縱切和橫切兩種方式,其中以橫切比較容易釋出刺激性的揮發成分。

洋蔥的細胞是以縱向逐層累積排列,因此縱向切開時就只是縱向排列的細胞層會分開,並不致破壞細胞,自然不會釋出揮發性物質;而橫向剖開時,細胞就會被切開而遭到破壞,自然刺激性物質也就大量釋出了。

做涼拌洋蔥沙拉時,宜橫切來破壞細胞,可使口感更加柔軟。而熱炒洋蔥料理,就可以縱向切開,如此反而比較適合加熱,讓味道完整滲入洋蔥。小小洋蔥,學問可不小。

台灣生產的洋蔥皮薄肉甜,形狀不那麼渾圓,反而有點尖尖的。要吃美味的台灣洋蔥,一定要把握冬末初春的1至4月間,尤其是壓軸的恆春半島洋蔥,真是香甜美味,不僅可以烹飪,還可拿來做成洋蔥蛋糕,滋味讓人難忘。

【洋蔥小食譜】

家常美味的洋蔥炒蛋,洋蔥宜以縱切方式切絲。洋蔥絲清洗瀝乾,起油鍋,先將洋蔥絲炒軟,略為燜熟一下,讓洋蔥甜味全然釋出,最後倒入打散的蛋液,加入少許甜味料理酒,以鹽或淡味醬油調味,即可起鍋。蛋花的熟度可依個人喜愛而定。

●夏之果--原住民的小米與紅藜    

小米是原住民的神聖作物,從播種到收割都有許多必須嚴格遵守的傳統,而部落的豐年祭大多安排在小米成熟採收之後,長久以來小米不僅是原住民的主食,也是用來釀製小米酒的珍貴作物。

日治時代之後,許多原住民部落改種水稻為生,時至今日,雖然米飯早已成為大多數原住民的主食,但小米的栽植依然存在,代表的是神聖的傳承,小米精靈依舊庇佑著部落的豐收與平安,而飽滿的小米穗高掛於房舍中,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象徵。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