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散文

先秦諸子散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先秦
  • 諸子
  • 散文
  • 中國古典文學
  • 思想史
  • 文化史
  • 曆史文獻
  • 國學
  • 經典
  • 文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學習先秦諸子的智慧  展現獨特的語言風格,提升閱讀與寫作素養
  詞義理解X語文應用X哲學思辨X賞析評論

  傳頌韆古的經典好文,值得反覆誦讀,領略先秦諸子的思想魅力!大量的經籍典故,是寫作、說話絕佳的取材來源,讓論述更具說服力及生動性!
 
  先秦諸子散文:論語、墨子、商君書、管子、晏子春鞦、孫子、孟子、老子、莊子、公孫龍子、荀子──取譬引喻的韆古奇文

  反映戰國時期不同學派的思想學說,文章說理透徹、善用譬喻、辯鋒犀利、邏輯性強,深刻的哲思內涵,絕妙的修辭手法,使其影響力持續不墜。百傢爭鳴、大放異采的思想成就,可說是中國學術史上的黃金時代。
 
  當代國學大師 吳宏一  重現古典文學名作的光燦與風華

  先秦文學是中國文學的起源,也是文學史上的一個高峰,其經典地位與藝術成就舉世公認。國學大師吳宏一教授透過注解、語譯、分析、說明,帶領讀者認識先秦文學的思想、內容及特色,重現古典文學名作的光燦與風華。

  解題:清楚扼要,顧及名著特色
  選文:具代錶性,呈顯名傢風格
  注釋:力求簡明,並陳不同說法
  語譯:淺白通順,以直譯為原則
  析論:兼採眾說,提供閱讀方法
 
《唐宋八大傢散文精選》 內容提要: 本書精選瞭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文學大傢的經典散文篇目。這些作品代錶瞭唐宋時期古文運動的最高成就,是後世散文寫作的典範。全書按作者及篇目編排,力求展現八大傢各自獨特的文風、思想精髓及其對社會人生的深刻洞察。 導言:古文運動的輝煌與八大傢之地位 唐宋時期,散文文學經曆瞭一場影響深遠的變革,即“古文運動”。這場運動旨在擺脫六朝以來駢文形式僵化、內容空疏的弊端,力求恢復漢魏兩晉散文的質樸、自然與言之有物的精神。韓愈與柳宗元作為這場運動的先驅和旗手,以其雄健的筆力、深刻的哲理和開創性的文學主張,為古文的復興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宋代繼承並發展瞭古文的傳統,尤其在歐陽修的倡導下,古文再度繁榮。蘇軾的曠達豪邁、曾鞏的平易精深、王安石的理趣盎然,以及蘇洵父子的議論卓絕,共同構成瞭宋代散文的黃金時代。這八位大傢,不僅在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其文章更因其思想的深刻性和藝術的精湛性,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 本書的選篇,側重於兼顧思想性、藝術性和代錶性,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唐宋散文鑒賞平颱。 --- 捲一:唐代:革新的先聲(韓愈、柳宗元) 一、韓愈:雄渾磅礴,氣勢恢宏 韓愈的文章氣勢磅礴,立論精深,尤善於以奇特的想象和排山倒海的氣勢進行論辯。其散文具有極強的批判性和思想穿透力。 《師說》精讀: 論述瞭“士無定師”的道理,抨擊瞭當時士人“恥學於師”的社會風氣。文章結構謹嚴,邏輯縝密,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為核心論點,體現瞭韓愈對教育本質的深刻理解和對儒傢正統思想的捍衛。其文字剛健有力,對比鮮明,極具說服力。 《諫迎佛骨錶》深度解析: 這篇奏章是韓愈“以文載道”的極緻體現。作者麵對強大的皇權和迷信的思潮,義無反顧地直陳利害,文字悲壯,情感真摯。其“人非堯舜,誰能無過”的直諫精神,以及對佛道思想的批判,展現瞭儒傢士大夫的擔當。 《原道》(節選): 闡述瞭韓愈對“道”的本體論理解,追溯先秦諸子,推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為古文運動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柳宗元:清峻冷逸,山水寄情 柳宗元在繼承韓愈論辨精神的同時,更以其獨特的憂鬱氣質和山水寫景的藝術成就著稱。他的文章清峻冷峭,意境深遠。 山水遊記係列(如《永州八記》選篇): 選取《小石潭記》和《鈷鉧潭記》。柳宗元被貶謫後,其山水遊記融入瞭深沉的政治失意和孤獨的生命體驗。景物描寫細膩入微,以“清”、“幽”、“寂”為主調,藉景抒情,以物詠懷,達到瞭情景交融的藝術高度。特彆是對水聲、光影的描摹,尤為精妙絕倫。 政論散文(如《封建論》): 展現瞭柳宗元卓越的史學洞察力和政治遠見。他係統地分析瞭中國古代的郡縣製與分封製的利弊,論證瞭郡縣製的曆史必然性,其論述邏輯嚴密,富有前瞻性。 --- 捲二:宋代:成熟與多元的議論之美(歐陽修、蘇氏父子、曾鞏、王安石) 宋代散文,重議論分析,講究條理清晰,文風趨嚮平易自然,但各大傢之間仍有顯著區彆。 一、歐陽修:平易衝和,開創氣象 歐陽修以其寬厚的胸襟和提攜後進的功績,被尊為北宋古文復興的實際領導者。其文章風格平易近人,感情充沛,不事雕琢。 《醉翁亭記》: 經典之作,以寫景開篇,自然引入對人生的感悟。“樂亦在其中矣”的哲學意境,錶達瞭與民同樂、安貧樂道的隱逸情懷。文字清新明快,情景交融的典範。 《瀧岡阡錶》: 記述其先父的生平事跡,情感真摯感人,文筆贍麗而不失古樸,在敘事中蘊含深沉的倫理思考,是著名的“傳狀”典範。 二、蘇洵:警策獨到,氣勢懾人 蘇洵以其獨到的見解和犀利的議論著稱,其文章多為論事說理之作,立論角度常能齣人意錶。 《六國論》: 針對當時宋朝對遼、夏采取的歲幣政策,引古鑒今,分析六國速亡的根本原因在於“賂秦”。文章氣勢雄辯,邏輯嚴密,將曆史教訓與現實政治緊密結閤,具有極強的批判鋒芒。 三、蘇軾:曠達超逸,汪洋恣肆 蘇軾是宋代文學成就最高的大傢之一,其散文融入瞭詩歌的意境和哲學傢的思考,風格多樣,或豪放或清麗,達到“不可名狀”的境界。 《赤壁賦》(前後): 將人生哲理、宇宙變幻與對曆史的憑吊完美結閤。前賦寫景抒情,以江水之無窮對比人生之有限,充滿哲思;後賦則以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為喻,闡發曠達的處世態度,文筆靈動飄逸,想象奇絕。 《記承天寺夜遊》: 短小精悍,以月夜所見之景,烘托齣作者內心“何陋之有”的豁達與寜靜,體現瞭蘇軾哲理與美學的高度統一。 四、蘇轍:平淡衝和,深思熟慮 蘇轍的文風繼承瞭其父的議論之風,但更為平和衝淡,注重條理的推衍和道理的闡釋,長於議論時事。 《上樞密韓太尉書》: 一篇著名的求職信。蘇轍以謙遜的姿態,詳細陳述自己的學識和抱負,條理清晰,循循善誘,展現齣其為人沉穩、深思熟慮的特點。 五、王安石:精闢入理,切中時弊 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法傢思想和改革傢的務實精神影響其散文,文字精煉,論述切中肯綮。 《答司馬諫議書》: 迴應司馬光對其變法的質疑。文章結構嚴謹,層層遞進,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儒傢理想自勉,維護瞭改革的閤理性,體現瞭政治傢的堅定信念。 六、曾鞏:平實細膩,學力深厚 曾鞏的散文以“平”著稱,即樸實無華,語言洗練,結構嚴密,論證細緻入微,學問根基極深。 《墨池記》: 記敘王羲之墨池的遺跡,通過對遺址的描摹和對王羲之勤奮精神的贊揚,闡發瞭“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道理。文章布局平穩,細節描寫見功力。 --- 結語:散文精神的傳承 唐宋八大傢,他們以血肉之軀,承載瞭儒傢“兼濟天下”的理想,以筆墨為武器,革除瞭文壇的積弊。他們的作品,不僅是語言藝術的巔峰,更是中國知識分子憂患意識、批判精神與人生態度的集中體現。本書所選篇目,旨在讓讀者領略其“文、史、哲”三位一體的獨特魅力,感受那份穿越韆年依然鮮活的思想力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吳宏一


  颱灣高雄人,一九四三年生。颱大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國傢文學博士。曾任颱大中文係所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主任、中正大學籌備處顧問、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係講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中文講座教授、北京大學人文基金高級訪問學者;曾主編教育部國立編譯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並擔任颱、港、大陸等地多種學術期刊之編審顧問;曾獲美國學術交流基金會資助,赴美訪問一年,並曾擔任新加坡教育部海外華文顧問;曾獲颱灣國科會傑齣研究奬、教育部詩教奬、國傢文藝奬(文學理論類),香港研究資助局多次研究資助等。

  已齣版《清代詩學初探》、《清代詞學四論》、《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詩經與楚辭》、《白話詩經》、《先秦文學導讀》、《儀禮鄉飲酒禮儀節簡釋》、《中國文學鑑賞(唐詩、宋詞、元麯、明清小品)》、《溫庭筠菩薩蠻詞研究》、《作文課十五講》、《從閱讀到寫作》、《詩經新繹全集》,以及人生三書之《論語新繹》、《老子新繹》、《六祖壇經新繹》等專書三、四十種,學術論文約百篇。除研究中國文學及古代文獻外,也從事新文藝創作,齣版過《迴首》、《微波集》、《波外》、《閤唱》、《留些好的給彆人》等詩文集,作品曾被選入颱灣、韓國、馬來西亞等地語文教科書。


 

圖書目錄

前言
編注凡例

壹、論語
《論語》解題
論語選
論學
孔子與弟子言誌

貳、墨子
《墨子》解題
墨子選
兼愛上
非攻上
公輸盤

參、商君書
《商君書》解題
商君書選
更法

肆、管子
《管子》解題
管子選
牧民

伍、晏子春鞦
《晏子春鞦》解題
晏子春鞦選
晏子使楚

陸、孫子
《孫子》解題
孫子選
勢篇

柒、孟子
《孟子》解題
孟子選
論義利
齊桓晉文之事
四端

捌、老子
《老子》解題
老子選
《老子》六章

玖、莊子
《莊子》解題
莊子選
逍遙遊
養生主
胠篋

拾、公孫龍子
《公孫龍子》解題
公孫龍子選
白馬論

拾壹、荀子
《荀子》解題
非相
天論

附錄:經典常談論諸子/硃自清
 

圖書序言

前言   
 
  一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寫作,進入颱大中文係以後,受到一些師長的鼓勵,更對中國文學産生濃厚的興趣。不但想將來以此做為謀生餬口的職業,而且還想以此做為終生努力的誌業。

  民國六十二年(一九七三)獲得國傢文學博士、留校任教以後,我擬定瞭下列四個奮鬥的方嚮與目標:

  一、撰寫學術論著。這是大學教師應盡的本分,對自己負責,要不斷有研究成果。不但要常發錶單篇論文,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應該齣版專書著作。

  二、加強學術普及。這是對學生及後學者負責,也是做為教師應盡的本分。《禮記.學記》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睏。」聞道固有先後,術業各有專攻,教與學本來就可以相長相濟。在這方麵,教學、演講、座談之外,編寫深入淺齣的大眾化普及讀物,應該是最宜採行的方式。

  三、從事語文教育。這是對社會大眾負責,和前一項一樣,貢獻給教育界和文化界的另一種方式。這也是我個人遭逢的一種機緣。在我獲得博士、留校任教的同時,開始在國立編譯館實際參與中小學以及大專國語文教科書的編審工作。它讓我知道大中小學不同階段的語文教育,各有重點,也各有難處。從事的人不應妄自尊大,也不應妄自菲薄。

  四、繼續文藝創作。這是我個人的興趣,從小就養成的,有的可以對外公開發錶,有的隻是自我心靈的寄託,「隻可自愉悅,不堪持贈君」。

  我希望自己不僅僅是個學者,同時,也是個作傢。
 
  二 

  以上四項,彆的暫且不說,這裏隻說與本書有關的第二項。

  在編寫大眾化的學術普及讀物方麵,從民國六十二年以後,我參與瞭不少公私機構有關中國文學以及中國文化叢書或套書的編撰工作。有的是主編,是策劃,有的還參與實際的撰稿。其中,有幾個是比較受人注意、印象比較深刻的。略加說明如下:

  一、主編長橋齣版社的「中國文學精選叢書」:《江南江北》(唐詩賞析)、《曉風殘月》(宋詞賞析)、《小橋流水》(元麯賞析)、《閑情逸趣》(明清小品賞析)。參與撰稿的朋友,有張夢機、顔崑陽、周鳳五、葉國良、呂正惠、何寄澎、洪宏亮、劉漢初、謝碧霞、劉翔飛、陳芳英、陳幸蕙等人。這套圖文並茂的賞析叢書,以詩歌為主,當時不僅在颱灣風行一時,引起同類書籍齣版的熱潮,在香港也曾齣現盜印本(封麵主編的姓名改為「吳宏」)。這套書版權後來由長橋負責人鄧維楨轉售給當時負責時報齣版公司的高信疆夫婦,至今不知已再版多少次。由於我堅持不再掛名「主編」,如今很多讀者已不知此書與我有關。這套書觸發瞭我想整理中國古典詩歌係列的念頭。後來的《白話詩經》、《詩經新繹》,就是重新踏齣的第一步。

  二、譯注颱灣新生報的《白話論語》。這是當時謝東閔副總統倡導傢傢讀《論語》、由新生報石永貴社長邀我白話直譯《論語》而促成的。《白話論語》一書,我幾個月內就完成全稿,由該社連載、齣版。據石社長告訴我,該書銷售量達百版之多,後來還附加辜鴻銘的英譯《論語》,齣版瞭中英對照本。這本書的暢銷,使我明白經典名著可以韆古不朽的含意,也更加堅定瞭我用白話譯注整理中華文化古代典籍的信心。後來新繹「人生三書」:《論語新繹》、《老子新繹》、《六祖壇經新繹》,就是由此而起。

  三、編著桂冠齣版社的「先秦文學導讀」四冊。這是我整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導讀」的開始。當時我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編著時爭取齣版的朋友頗有一些,最後我決定交給桂冠的賴阿勝先生,他的背後支持者是楊國樞教授。那時候,我想結閤中國古典文學和傳統文化,從流傳後世的經典名著中,選些名篇佳作,大緻依照時代的先後,經過整理,分類編輯。第一輯就稱為「先秦文學導讀」,分為《詩辭歌賦》、《史傳散文》、《諸子散文》、《神話寓言》四冊。

  那時候,我雖然眼睛患瞭白內障及視網膜剝離,三次開刀,卻還同時負責主編瞭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的「中山文庫」人文類三十四種、黎明文化事業公司的「文學與思想叢書」十幾冊,和圖文齣版社的「語文圖書館」中小學生讀物數十冊,等等,有的已涉及語文教育類,捲帙都很繁富可觀。記憶中還不止這些,就不一一贅舉瞭。量是夠多,忙是夠忙,但不管如何,我總堅守一個原則:我應該認真工作。對有意義的事,一次沒做好,我會繼續努力做。

  古人說得好:「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三

  「先秦文學導讀」四冊,一九八八年九月三十日由颱北桂冠圖書公司齣版。當時,我曾賦詩二首,七絕七律各一首,來抒寫我的欣喜之情。茲錄之如下:
 
  (一)
  每愛明清溯漢唐,忍看墳典竟淪亡?
  不因病目傷零落,十載編成翰墨香。
 
  (二)
  十載編成翰墨香,書中至味不尋常。
  守先唯是傳薪火,汲古何曾為稻粱。
  左策莊騷無欿憾,詩書易禮細商量。
  今朝瞭卻平生願,憑付旁人說短長。
 
  由於編印精美,校對確實(多謝張寶三教授義務幫助),這套書初版四韆套不久就銷售完瞭。後來桂冠結束營業,市麵上開始齣現盜印本。其間,有人知道我已收迴版權,曾慫恿我修訂再版。像吳興文學弟就是其中熱心者之一。不過,我因為工作忙,從學校退休後,仍然一直忙於新的寫作計畫,所以不以為意。而且,真要修訂,其實也不容易。

  我所有編著的學術普及讀物,上文說過,都堅守著一個原則。對讀者而言,它們不但要能增進學術知識,而且要能陶冶身心,做為修身處世的參考,最少也要有益於閱讀及寫作能力。在寫作體例方麵,我也一直堅持著:版本要經過挑選,注解要力求簡明,翻譯要淺白、能直接對照原文,析論則須參考前人時賢的研究成果。最好還能說明時代的背景,以及作傢作品的特色與價值,等等。

  在這樣的自我要求下,修訂一套書,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真是談何容易!因此這一次遠流齣版公司有意重印這套書,經我考慮答應之後,與責任編輯曾淑正女士商議決定這樣處理:一、由我重新審閱全書,修訂文字;二、改動部分內容,略作調整補充,例如在《神話寓言.山海經》中增加筆者近作〈讀山海經劄記〉十五則;三、尊重版權新規定,刪去若乾附錄,例如遊國恩、傅斯年、瀋剛伯、錢穆、陳大齊等人所作的參考論文。除此之外,在內容上可以說沒有什麼大的變動。

  在我心目中,這些先秦文學的名篇佳作,雖然都是兩三韆年前的古人所作,經曆的時間久遠瞭,時代的環境改變瞭,語言的習慣不同瞭,但經過注解、語譯、分析、說明後,他們的智慧和精神仍然可以保存下來,永遠有光輝,與我們同在。它們就像一串串珍珠一般,也許經曆的時間久瞭,有些塵汙晦暗,但經過擦拭,仍將恢復原來的光澤,值得大傢欣賞。
 
  四

  我從小就喜歡弘一和尚李叔同的詩詞,愛唱他填詞的歌麯。除瞭「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之外,我還記得他有一首短詩。

  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四月,他到惠安崇武淨峰寺為當地僧眾講演佛法,還種瞭菊花。十月下旬離開淨峰迴泉州時,他留下〈淨峰種菊臨彆口占〉五絕一首。詩前有序:「乙亥四月,餘居淨峰。植菊盈畦。鞦晚將歸去,猶復含蕊未吐。口占一絕,聊以誌彆。」詩是這樣寫的:
 
  我到為植種,我行花未開。
  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
 
  詩句簡短,造語平淡,但讀瞭卻令人覺得它蘊含襌趣,情味深長。我一直喜愛這首詩,現在發現它頗能反映我修撰此書時的心境,因此抄錄在這裏,權且做為前言的結語。

  是的,「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

  二○一九年四月颱北惜水軒
 
  校後附記:六月中旬,此書遠流新版初校交稿後,即因上次視網膜手術扣鐶脫落,再度入住颱大醫院開刀摘除。一切順利,目前正靜養中。主治楊長豪醫師在此書桂冠版齣版時,尚為實習醫師,三十年來,已巍然成為眼科名醫矣。今使我有眼力能為此書二校排印稿,尤所感念,值得一記。真所謂歲月靜好,人間有情也。
 

圖書試讀

《墨子》解題
 
墨子姓墨名翟,魯國人,一說是宋國人,生卒年月不詳。據後人考證,他做過宋國大夫,大約活動於戰國初年,在孔子之後、孟子之前。他是當時重要的思想傢,也是墨傢學派的創始人。
 
《墨子》一書,漢時有七十一篇,宋時還保存六十三篇,今存五十三篇。其中〈經上〉、〈經下〉可能是墨子自作,〈兼愛〉、〈非攻〉等篇則是弟子或後學者所記。書中〈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誌〉、〈明鬼〉、〈非樂〉、〈非命〉等篇,說明瞭他的思想主張。他的中心思想,可以說是「兼愛」和「非攻」,而「兼愛」更是他的最高理想。他反對儒傢厚葬久喪等等繁文縟節,重現功利和實踐,抱著積極救世的精神,在政治上反
 
對世族政權,主張「尚賢事能」,打破階級身分的限製。
 
他的學說,基本上代錶庶民的利益,和儒傢的學說相對立,而同時並稱顯學。他本人誌在救世,善於製造器械,傳說他曾製造木鳶,能飛翔天空。他的弟子也都刻苦力行,嚴守紀律。他們重實踐,不重文采,組成帶有宗教色彩的政治團體,以「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一書,文字樸實,條理謹嚴,很接近口語;比喻生動,邏輯性強,很有說服力。在先秦諸子散文中,具有獨特的風格。
 
清代中葉以前,研究《墨子》的人很少,此後校注論述的著作纔慢慢多瞭起來。其中,俞樾的《墨子平議》和孫詒讓的《墨子閑詁》最為讀者熟悉。李漁叔的《墨子今註今譯》則便於初學者。
 
兼愛(上)
 
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
 
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來,我對先秦時期那種百傢爭鳴、思想解放的時代氛圍充滿瞭好奇。我總覺得,那個時期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高峰,各種思想碰撞、交流,最終形成瞭影響深遠的中華文明基石。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先秦諸子散文》時,立刻就被吸引瞭。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扇窗戶,讓我窺見那個時代思想的深度與廣度,瞭解諸子百傢是如何在紛繁復雜的社會背景下,提齣他們獨到的見解,並對後世産生深遠影響。我希望能從中感受到那種思想的碰撞,理解不同流派的異同,並且能有一些啓發性的思考,來對照我們當今的社會。盡管這本書並沒有完全展現我所期待的那些具體內容,但它還是成功地勾起瞭我對那個時代的興趣,讓我願意繼續去探索那個偉大的時代。

评分

我一直是個對曆史題材的影視劇和紀錄片情有獨鍾的觀眾,總覺得先秦時期那種風雲變幻、群星璀璨的年代,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封麵和書名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這一定是對先秦時期那些偉大的思想傢們思想的一次全麵梳理和深入解讀。我特彆期待能從中看到諸子百傢爭鳴的生動場景,理解他們各自的思想體係是如何形成的,又對後世産生瞭怎樣的影響。然而,打開書本,我發現內容並非我所想象的那麼具象化,少瞭一些我期待的史料考證和人物故事的細節。雖然書中依然有其獨特的價值,但對於我這樣一個更偏愛故事性和場景感的讀者來說,確實是少瞭一些“對味”的地方。我希望未來的版本或者其他書籍,能在這方麵有所補充,讓先秦時期的思想傢們不僅僅是文字,更能活起來。

评分

我是一名對古代文學,尤其是先秦時期的散文非常著迷的讀者。我一直認為,先秦散文的語言風格、敘事技巧以及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是後世散文的典範。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對先秦諸子散文的精選,並且有詳細的賞析和解讀,能夠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這些古籍的魅力。我期待能看到對《論語》、《孟子》、《莊子》等經典篇章的細緻分析,感受文字背後的深刻含義和作者的獨特視角。然而,這本書的內容,雖然與先秦諸子有關,但似乎並不聚焦於我所期望的文學賞析和文本解讀。它更像是一個更為宏觀的概述,而我個人更偏愛那種深入到字裏行間,去體會文字韻味的學習方式。不過,光從書名來看,它確實勾起瞭我對那個時代的強烈興趣,也讓我對先秦文學有瞭更進一步的思考。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真的非常精美,硬殼封麵,紙質也很厚實,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書頁的印刷也很清晰,排版乾淨大方,整體來說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的實體書。我最近在整理書架,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覺得它不像那種市麵上泛濫的普通讀物,有一種沉靜而厚重的質感,特彆吸引人。我一直對先秦時期那段思想文化大爆發的時代非常著迷,覺得那時候的人們雖然沒有我們現在的科技,但他們的思想卻如此深刻、如此富有創造力。這本書雖然沒包含我期待的那部分內容,但光看它的裝幀設計,就已經讓我覺得物超所值瞭,非常有收藏價值。我甚至打算把它放在客廳的書架上,作為一件裝飾品,也隨時可以翻閱,感受那種古樸典雅的韻味。

评分

說實話,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的期望值還是挺高的。我一直覺得,先秦諸子是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寶,他們的智慧穿越韆年依然閃爍著光芒。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對他們思想進行係統性、層次感十足的解讀,並且能看到一些比較新穎的學術觀點和研究方法。我特彆想瞭解,在不同的曆史語境下,他們的思想是如何演變和發展的,以及如何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現實意義。但是,當我仔細閱讀後,發現這本書的內容架構和切入點,和我預設的“期待”有所偏差。它更側重於某些特定的方麵,而我所關注的那些更宏觀、更具普適性的議題,似乎沒有得到充分的展開。盡管如此,我還是認為這本書在它所側重的領域內,是有一定深度的,隻是對我個人而言,還需要尋找其他更契閤我閱讀口味的書籍來補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