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內心的衝突:【是真愛還是自我欺騙、是發自內心還是社會期待⋯⋯】結合榮格、阿德勒、佛洛伊德理論,解開你內在煎熬的療心之作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
著者 原文作者: Karen Horney
齣版者 出版社:小樹文化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譯者: 李娟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9/09/04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鏈接在頁麵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1-26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只有不斷飽受內心煎熬的人,才會得到精神疾病。」──卡倫‧荷妮
結合榮格、阿德勒、佛洛伊德理論,
學會面對內心衝突、找回安定的內在、成為自己的主人
焦慮與衝突世代療心之作,理解內心衝突、尋回安全感與幸福感
★新佛洛伊德學派經典著作
★20世紀最偉大女性心理學家、社會心理學先驅,探討內心不平衡的衝突與現代人精神疾病的關聯
★經典人格心理學,看見最真實的內在自我
生命中,永遠不會缺乏內心的衝突:特立獨行或隨波逐流、獨自生活或融入群體、羨慕成功或無視於它、嚴厲教養或放任孩子成長、聽從父母的話語還是追尋自我……我們被拉入這些衝突與矛盾之中,選擇跟隨大眾,抑或沉浸在衝突的痛苦中又無法脫離。
【衝突1】是真愛還是自我欺騙 >>>我們到底是真心喜歡某個人,還是因為覺得應該喜歡他,就認為自己真的喜歡上這個人了?
【衝突2】是習慣還是確切的悲傷 >>>父母去世,我們表現出來的痛苦,到底是發自內心,還是習慣如此表達?
【衝突3】是熱忱還是看中利益 >>>我們想要成為醫生或是律師,究竟是真的喜歡這個職業,抑或是看中這個職業的收入?
【衝突4】是真心還是形塑出的表面 >>>我們總說希望孩子能幸福、獨立,到底是真心想做到這一點,還是在外人面前隨便說說?
周遭環境帶來的想法、觀念、文化……總是與我們真正的想法背道而馳,於是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擺脫不掉的內心衝突。無法放下卻又逃避不了的「理想自我」,讓我們不斷的用各種防禦機制來面對外界、面對可能遭遇的衝突,就算會傷害自我人格也在所不惜──我們抹滅了自我,選擇順從他人;我們不信任這個世界,所以選擇控制一切;我們屏蔽了所有情感,害怕與任何人有更深入的交流……但是,我們卻逐漸發現,內在失衡逐漸侵蝕了我們的生活。
《我們內心的衝突》讓我們看見隱藏的內在矛盾、學會面對不平衡的衝突,從新佛洛伊德學派、社會心理學先驅卡倫‧荷妮的經典著作找回安定的內在、成為最真的自我。
本書特色 1. 新佛洛伊德學派經典著作,焦慮世代必須看見的自我解答
2. 精神分析學精闢剖析,解開充斥於內心、無法平衡的衝突與不安
3. 結合了佛洛伊德、阿德勒、榮格心理學概念,尋回安全感與幸福感的解答
名人推薦 【專業人士感動推薦】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暢銷書《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作者)
翁士恆(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卡倫‧荷妮(Karen Horney, 1885—1952)
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新佛洛伊德主義主要代表人物、20世紀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
卡倫•荷妮在促進精神分析學說進一步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她是社會心理學先驅,對於「焦慮」的研究貢獻相當大,並提出理想化自我的心理學概念。在人格發展研究中,主張分析社會文化帶給人的影響,遠比佛洛伊德的「性概念」更適當。
1941年,以荷妮為首,於美國設立了歷史性組織「美國精神分析促進協會」,並設立「美國精神分析學院」,由荷妮獲選為院長。
她並確立了該組織的宗旨:「對佛洛伊德所創設的理論基礎抱著自由質疑、容忍及虛心不偏激的態度,以促進精神分析的發展……我們相信人類天生是具有建設性的,必能創造出一個環境,在此環境下個人的潛力都能受到鼓舞而抒發出來。」
其著作有《我們內心的衝突》、《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自我分析》、《女性心理學》等等。
我們內心的衝突:【是真愛還是自我欺騙、是發自內心還是社會期待⋯⋯】結合榮格、阿德勒、佛洛伊德理論,解開你內在煎熬的療心之作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編者序】從精神分析與心理分析,解開內在衝突的療心之書
【前言】從心理學理論,撫平我們內心的衝突
【導讀】人格混亂和缺失,正是精神疾病的成因
Part 1 /認識病態衝突以及患者如何試圖解決
第1章:激烈的病態衝突
衝突是人類的特權,也是無法避免的負擔
看清衝突的先決條件:健全價值觀
病態衝突的特點:無意識性、強迫性、不相容性
正常衝突與病態衝突的區別:兩種衝突的距離與意識程度
第2章:基本衝突
證明衝突存在的兩大標誌:精神疾病症狀、相互矛盾
了解相互矛盾,才能進一步探索衝突本質
佛洛伊德如何看待內心衝突與精神疾病的關聯
榮格如何看待內心衝突與精神疾病的關聯
荷妮如何看待內心衝突與精神疾病的關聯
面對衝突,孩子可能採取的3大態度
態度1親近他人
態度2抗拒他人
態度3疏遠他人
面對衝突的三種人格傾向如何影響外在行為
不相容的三種人格傾向,造就精神病患者龐大的內心衝突
第3章:親近他人的順從型人格
順從型人格:不斷追求他人的喜愛與認同
人格特徵1需要他人的喜愛與照顧
人格特徵2缺乏自信
人格特徵3依賴他人的評論
理解精神病患者如何壓抑相反趨勢,加強其主要傾向
患者壓抑攻擊性衝動,用以維持自己的人格完整
依次面對衝突的各種面向,才能克制順從傾向
愛情與性慾對順從型人格的作用
患者嘗試消除衝突的特點:在不改變衝突的情況下消除其不良影響
第4章:抗拒他人的對抗型人格
對抗型人格:世界是一個競技場
人格特徵1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人格特徵2想要獲得權力
人格特徵3沒有過失感
人格特徵4現實主義
對抗型不只排斥支持與友善,同樣排斥虛偽、服從與姑息
為什麼對抗型人格如此排斥感情?
每一個人身上都有服從與攻擊傾向,關鍵在於是否過度接近病態
第5章:疏遠他人與自我的疏遠型人格
疏遠型人格:遠離他人和自我
人格特徵1自我疏遠
人格特徵2疏遠他人
人格特徵3重視隱私
人格特徵4認為自己很特別
疏遠型人格的所有特徵,都是為了獲取「絕對的自由」
比起其他精神疾病傾向,病態疏遠與優越感的內在連結更加強烈
「與他人保持距離」讓疏遠型人格產生獨一無二的優越感
疏遠型人格的情感生活:壓抑所有情感,甚至不承認情感存在
只要有機會威脅到自由,疏遠型人格便會退避
精神分析對疏遠型人格的涵意與影響
疏遠型人格在受到攻擊之後,會拚命保衛自己的自由
每一種精神疾病傾向,對患者都有主觀上的價值
所有精神疾病傾向,都是為了讓患者獲得安全感
疏遠傾向是患者面臨內在衝突的保護手段之一
疏遠型人格抗拒精神分析,是害怕正視衝突與暴露自己的人際關係
第6章:理想化形象對精神疾病的作用與意義
理想化形象,讓患者獲得自信的脆弱假象
被過度誇大、遠離現實的理想化形象
理想化形象對精神病患者的5大作用
作用1滿足人們對自信與自豪的基本需要
作用2減輕孤獨與脆弱感
作用3取代真實的理想
作用4否認衝突存在
作用5呈現多種價值觀和諧統一的假象
理想化形象是患者避免分裂的救命良藥
理想化形象如何影響患者實現真正的理想
理想化形象,會加深患者的疏遠傾向
用以應對衝突的理想化形象,卻會讓患者面臨更多新的衝突
意識到自己的理想化形象,真正擺脫內在衝突
第7章:用來逃離自我的外化作用
外化作用:將內在變化都視為是外在因素所造成
外化作用如何緩解自我與理想化形象之間的分歧
外化自我輕視:自認為他人輕視自己,或是輕視他人
外化自我憤怒:無力達到理想化形象的頹喪與失望
外化方式1將無名怒火對準他人
外化方式2總是表現得憂心忡忡
外化方式3將注意力放在身體不適
外化內在壓迫,取決於理想化形象的深入程度
外化內在壓迫對患者的積極意義
患者透過簡單的投射,達到外化作用
過度強調童年經歷與精神疾病關係,是相當顯著的外化作用
外化作用,讓患者用外在衝突取代內在衝突
第8章:患者創造的和諧假象,以及其輔助手段
盲點與區隔化:因應內在衝突,避免分裂的手段
合理化:以推理的方式自我欺騙
過度自我控制:不容許自己受到任何事物影響
專斷的公正:屏除猶豫對自我造成的傷害
逃避:防止他人探究自己的內心
憤世嫉俗:否認和輕蔑道德標準,以避免意識到衝突
Part2/無法解決衝突的後果
第9章:畏懼
內在衝突與防禦結構的惡性循環
患者的防禦結構不斷孳生新的恐懼,只為患者帶來鋼索上的平衡
恐懼表現1害怕精神失常
恐懼表現2害怕內在平衡遭到破壞
恐懼表現3害怕暴露問題
被揭露的恐懼,讓患者面臨何種打擊
病態恐懼的結合體:恐懼自己身上的任何改變
第10章:人格衰竭
相互衝突的渴望與傾向,不斷的揮霍患者的精力
未解決的衝突所導致的3種紊亂症狀
症狀1猶豫不決
症狀2效率普遍低落
症狀3普遍性怠惰
未解決的衝突,會分裂患者的價值觀與道德準則
精神病患者的無意識虛假表現
表現1虛假的愛
表現2虛假的善良
表現3虛假的學識和興趣
表現4虛假的公正與真誠
表現5虛假的痛苦
精神病患者的無意識傲慢
精神病患者無法採取堅定立場以及不可靠的表現
為什麼精神病患者難以「對自己負責」?
矛盾的內在衝突,讓患者無法堅持自認為正確的東西
精神病患者避免承認問題的主要手段
精神分析,永遠無法屏除患者的道德問題
第11章:絕望
從患者的症狀,覺察他們的內心絕望
無法成為自我,是一切絕望的根源
未解決的衝突,所導致的最壞結果就是絕望
真正阻礙患者的,其實是「不願嘗試改變」與「自認為無法改變」
識別與解決患者絕望,讓患者重獲改變的動力
第12章:施虐傾向
佛洛伊德與荷妮對施虐傾向的不同理解
施虐傾向5大常見特徵
特徵1渴望奴役他人
特徵2以玩弄他人的感情為樂
特徵3利用伴侶
特徵4挫敗他人傾向
特徵5貶損和羞辱他人傾向
患者藉由施虐他人,緩解自己的嫉妒與痛苦
酸葡萄策略,同樣也是患者為了緩解嫉妒與痛苦的手段
無法滿足理想化形象的絕望,加深了患者的施虐傾向
為了不受自卑傷害而產生的自大心態,讓施虐者更加理直氣壯
透過施虐,患者從中獲得了生存的積極意義
焦慮和自卑,是壓抑施虐傾向的兩大主要因素
過度壓抑施虐衝動,反而會導致患者過度自卑
過度壓抑情感方面的施虐衝動,所造成的惡性循環
患者將自己放在受虐者的角色,無意識的滿足施虐衝動
施虐者的行為,只是為了隱藏承受巨大痛苦的自己
【結論】如何解決精神疾病衝突?
圖書序言
一
順從型人格:不斷追求他人的喜愛與認同
第一種是順從型人格。這種人格會很明顯的表達出對喜歡和讚揚的需求,可以說「親近他人」的所有特點,都在他的身上體現。此外,他最需要的是一位「能夠控制他,也能幫助他判斷對和錯,還能讓他生活中所有希望都得到滿足的夥伴」,至於這位夥伴的身分,不論是愛人、丈夫、妻子還是朋友,都沒有問題。這些需求和他人的內在價值沒有關係,和他人對他的真實感受也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反而能在這些需求上找到精神疾病傾向的共同特徵,比如:強制性、盲目性、在遭遇打擊之後通常會憂慮和沮喪。這些需求的核心,其實都是心中對於親密關係和歸屬感的渴求,只不過表達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順從型人格最重視的就是和他人共同的情趣和愛好,至於和他人不同的地方,他才不在乎呢。這種情況,就是需求本身具有盲目性所造成的。他也會誤會別人,但是這種誤解的根源來自於他的強制性需求,根本不能用來說明他是一個無知、愚蠢的人,也不能說明他的觀察力不足。這種情況,可以在一位患者描繪的畫面上呈現:她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站在畫面正中間的小嬰兒,周圍被一群奇怪又危險的動物包圍著,有正圍繞著她飛來飛去,似乎想螫她的大蜜蜂;還有一條似乎打算咬她的狗;另外,還有一隻想要抓她的貓;最後,還有一頭看起來想要用角頂她的牛。而這樣的狀況,讓她覺得很無助。
人格特徵1 需要他人的喜愛與照顧
很明顯的,對患者來說,他人的真實本質並不重要(除非是那些更具侵略性、更可怕的人),對他們來說,他人的「喜愛」才是必要的。總之,別人的喜愛、需要、思念和愛,是這類型的人所需要的;感受到他人的接受、歡迎、讚揚、佩服,也是這類型的人所需要的;別人的重視,特別是某個人的重視,也是這種類型的人所需要的;最後,別人的幫助、保護、照料和教導,同樣是這類型的人所需要的。
患者聽到分析師向自己解釋這些需求的強制性時,會選擇替自己辯解他有理由證明,這些都是「正常」的需求。事實上,被他人喜愛、有人能幫助自己,的確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同樣,每個人都想要得到的還有歸屬感,不過,有一種人因為受到虐待而對感情失去所有興趣,人格完全扭曲(這一點將會在後面進行討論),他們也不能歸類到這裡。
圖書試讀
None
我們內心的衝突:【是真愛還是自我欺騙、是發自內心還是社會期待⋯⋯】結合榮格、阿德勒、佛洛伊德理論,解開你內在煎熬的療心之作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我們內心的衝突:【是真愛還是自我欺騙、是發自內心還是社會期待⋯⋯】結合榮格、阿德勒、佛洛伊德理論,解開你內在煎熬的療心之作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我們內心的衝突:【是真愛還是自我欺騙、是發自內心還是社會期待⋯⋯】結合榮格、阿德勒、佛洛伊德理論,解開你內在煎熬的療心之作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我們內心的衝突:【是真愛還是自我欺騙、是發自內心還是社會期待⋯⋯】結合榮格、阿德勒、佛洛伊德理論,解開你內在煎熬的療心之作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