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全通路時代26個獲利模式

O型全通路時代26個獲利模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11種通路新商模、26個企業強實例
以商品、定價、促銷在全通路時代與顧客對話,
不只一種行銷模式
 
  •當線上/線下一刀切的線性思考,變成線上↹線下的O型循環,
  電商和實體通路的疆界已然消失。未來,360度無縫包圍消費者的企業,才能贏得終局。
 
  •產業之間的界限愈來愈模糊,跨界整合將是未來生存競爭的關鍵,
  同時做到差異化,又能聚焦經營、維持成本,才能在市場震盪中掌握長線獲利的價值創新方程式。
 
  •在不景氣中逆勢成長、創新致勝,不會只有一個模式、一種方法。
  30年零售流通產業智慧 ╳ 3,300家店面實戰經驗,全家便利商店集團會長潘進丁深入解讀,告訴你相同業態如何運用迥異路徑,練就敏銳的動態核心能力;不同業種怎麼抓住成長趨勢,重新配置經營資源人、貨、財,找到下一波零售流通業的成長動能。
 
  ◆ 比較分析 ◆
  〔採購擔當 vs. 地方媽媽〕驚安の個店經營術:
   唐吉軻德以亮點商品、YAOKO超市用地方特色,創下30年營收、獲利雙成長
  〔網購比價 vs. 單一低價〕便宜變王道的秘訣:
   日百圓商店、美一美元商店,掌握人口金字塔絕對多數,單一價折扣無懼電商
  〔外食人口 vs. 時短商機〕Meal kits下廚懶人包:
   Blue Apron、HelloFRESH、Oisix,瞄準時短懶商機,掀起歐美日「自煮」革命
  〔垂直整合 vs. 水平擴張〕一種業態兩種成功途徑:
   宜得利NITORI、宜家宜居IKEA,運用垂直/水平分工,以ZARA快時尚模式做家具
  〔由虛到實 vs. 由實到虛〕全通路零售龍頭爭霸戰:
   亞馬遜、阿里巴巴、沃爾瑪,當電商大展實體店,通路巨人如何以門市逆襲網軍?

本書特色

  零售業教父級作者深入解讀全通路時代11種業態新浪潮、26個企業強實例
  比較式策略分析,以商品、定價、促銷與顧客對話,不只一種行銷模式
  精選案例+大量圖表,快速理解虛實整合、長線獲利的通路經營「新」法

好評推薦

  以實務界人士的獨特視角,梳理龐雜的資訊,深入解讀個案,讓讀者可以更接地氣,更貼近市場脈動……這樣的趨勢洞察對於每一個產業的專業工作者都有幫助。——邱奕嘉 政大商學院副院長暨EMBA執行長
 
  看著用戶思考,才能在跨界競爭成為常態時,知道你的競爭對手是誰……潘會長提及,追求成長與擴大,勿忘重視現場與商圈差異的初衷,這正是以用戶為中心的經營思維。——徐瑞廷 BCG波士頓顧問公司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

  要創新,就別怕犯錯,犯錯是創新最重要的養分;怕的是什麼都不做。學會如何「聰明犯錯」,是全家一路往前躍進的動力,也是在全通路時代,零售流通業能否轉型成功的關鍵。——郭奕伶 《商業周刊》總編輯暨商周CEO學院院長
 
  面對市場期待與消費型態的劇變,線性的持續優化恐怕不是真正的解答……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技術從來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還是要回到顧客的需求,最終,商業模式才是決勝的關鍵。——陳昇瑋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暨玉山金控科技長
 
  潘會長的企業案例趨勢觀察,不僅是紙上博覽,更多的是他親自到訪,置身於情境脈絡裡,也因此能夠跨越時代,深刻觀察他山之石,淬鍊獨到見解。——葉榮廷 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潘進丁


  全家便利店會長

  1951年出生於屏東。1985年自日本筑波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畢業,回國後隨即進入國產汽車擔任綜合企劃部專員,負責評估新事業。1988年引進日本牛丼專門店吉野家並擔任董事。同年成立台灣全家便利商店,前後擔任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兼執行長;2015年交棒, 轉任全家集團會長至今,致力於國內流通業人才及教育推廣。

  曾受邀擔任日本FamilyMart常務執行役員、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理事長,擁有超過30年流通產業的工作經驗,2006年著有《當巷口柑仔店變成Walmart》一書。

王家英

  畢業於台大EMBA 商學組丶台大哲學系;曾任《經濟日報》副刊組主任、《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副總編輯。著有《改變一生的相逢: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對工作與生活的觀想》(聯經出版)、《當巷口柑仔店變Wal-Mart: 零售專家潘進丁解讀十大流通浪潮》、《一雙鞋的承諾,一甲子的傳奇:阿瘦董事長羅榮岳分享創新思維》、《夢想的修練:徐重仁、徐安昇父子的創業筆記》、《無我無框:李祖德的人生品牌學》(天下文化出版)、《走一條利他的路:徐重仁的九堂共好見學課》(寫樂文化出版)、《敢變:揭開全家便利商店更新、更快、更有趣的祕密》(今周刊出版)等書。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個店經營
連鎖不複製正當道

 
YAOKO 超市/日 VS.唐吉軻德/日
 
1988 年12 月2 日,第一家全家便利商店於台北車站商圈開幕。當時我完全沒有經營流通事業的經驗,銜命接下新事業開發,從此跨入連鎖店市場。為了發展連鎖店,我大量研究國內外資料和企業案例,尤其是日本便利商店的經營模式,遵循「標準化、規格化、系統化」的連鎖店準則開店。也因此,全家便利商店初期投資比其他同業大,一開始就採用電子訂貨系統,並成立全省物流中心配送商品到各分店。
 
當時我們的物流中心設在桃園,全家便利商店的連鎖店開在台北。台北供貨廠商必須將商品送到桃園的物流中心,再由物流中心從桃園送到台北的全家便利商店,此舉被許多廠商罵全家是「頭殼壞去」。
 
但我知道,要擴展大型連鎖店,建立電子訂貨系統、物流中心是必要的基礎建設,雖然初期遇到不少困難及協力供貨廠商的質疑,但也使得全家便利商店後來的發展速度領先其他同業,成立六年(1994 年)店數規模就達到192 店,損益兩平。
 
發展至今,全家店數已超過3,300 家,對於「標準化、規格化、系統化」的連鎖店開店模式再熟悉也不過。但正是因為熟悉,所以可能陷入停滯的風險;要持續創新,得拿過去的成功來革自己的命,尤其是要革掉過去的成功經驗法則。
 
對於開連鎖店經驗超過30 年的我們,也是如此。顛覆過去標準化、規格化、系統化的思考模式,全家十多年來不斷測試開發各種新店型以及發展在地特色店,但像唐吉軻德和YAOKO 超市一樣,連商品組合都能做到「個店差異化」的程度,還有一段努力的空間。
 
唐吉軻德大概是國人赴日必訪店之一。人氣之高,使得台灣媒體對它可能來台的新聞特別敏感。唐吉軻德維持連續30 年營收、獲利不墜,其實是一頁經濟景氣與流通業變遷的縮影;其成功精髓正是連鎖不複製的「個店化經營」。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