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摩登:邁嚮建築抒情時代:2019颱南建築三年展專輯

新摩登:邁嚮建築抒情時代:2019颱南建築三年展專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建築設計
  • 颱南建築
  • 三年展
  • 現代建築
  • 建築史
  • 城市規劃
  • 建築理論
  • 文化建築
  • 颱灣建築
  • 建築評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專輯收錄2019年颱南建築三年展所有參展作傢的建築代錶作、現在進行式與未竟的烏托邦,以及他們的創作論述、對於颱南的觀查與新摩登的見解,更有最新製作的颱南建築地圖、記載著屬於颱南重要建築遺産與新建築的位置所在。另外,也邀請名傢撰寫專文錶達他們眼中的颱南,精彩絕倫、值得珍藏。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2019 颱南建築三年展  專刊目錄
Le MODERNE NOUVEAU
新摩登:邁嚮建築抒情年代

序1/
颱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  葉世宗
序2/
颱南建築師公會學術委員會主委 王曉奎

論考/Essay1
颱南城市脈絡演化與建築考察    

起初:颱南1643—熱蘭遮市鎮空間研究 黃恩宇
明鄭至清末的城市紋理 劉國滄  
颱南第一摩登--日治時期的近代化進程 陳凱劭
建築文明遺産概說— 截至二戰前為止的觀察 魚夫
好的未來-孤寂卻常熱鬧的颱南城市與建築 丁榮生  

觀點/策展論述/ Thesis                                                               
Le Moderne Nouveau新摩登
邁嚮建築抒情年代 謝宗哲

Architecture Maps of Tainan  颱南建築地圖
Projects:參展建築與它們的「産地」

1.葉世宗建築師事務所
2.劉木賢建築師事務所
3.詹益寜建築師事務所
4.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
5.水牛建築師事務所
6. 蔡宜璋建築師事務所
7.蕭立田建築師事務所
8.翁廷楷建築師事務所
9.黃介二建築師事務所
10.王曉奎建築師事務所
11.群甡聯閤建築師事務所
12.元根建築工房
13.郭小琿建築師事務所
14. 許清俊建築師事務所
15.張景堯建築師事務所
16.張瑪龍+陳玉霖聯閤建築師事務所
17.黎光樺建築師事務所
18.丁尺建築師事務所
19.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
20.方    瑋建築師事務所
21.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
22.樸木聯閤建築師事務所
23.九穗聯閤建築師事務所
24.解構聯閤建築師事務所
25.原型結構工程顧問公司
26.許錦榮建築師事務所
27.立聯閤建築師事務所
29.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30.九典聯閤建築師事務所+衍寬建築師事務所
31.竹間建築師事務所
32.太研規劃設計

散文/Essay2:  名傢眼中的颱南    

時代與颱南 詹偉雄
心靈傢鄉的召喚 阮慶嶽
古都貴族的品格 李清誌
原颱南州知事官邸,是凝固的音樂 王浩一   
生活連「綫」--颱南街道復興運動 謝文侃
颱南未來幻想麯 遊智維

贊助廠商一覽 / 廣告頁麵

圖書序言

導讀

摘錄自策展論述

謝宗哲


  2019年颱南建築三年展的願景:邁嚮新摩登的建築抒情時代

  「住宅是為瞭居住的機器」,是代錶二十世紀的建築傢柯比意於一九二四年所發錶的名言。不過他是把這句話作為住宅的「兩個目的」中的第ㄧ個目的來提及的。也就是「為瞭在作業過程中得到迅速與正確的結果,而應該供給我們具有效果之助力的那種機械、作為能迅速滿足身體中的各樣欲求,並親切地加以執行的機械」 不過勒·柯比意就建築所談及的真正重要價值,其實會是在第二目的的這個部份。 「住宅的其次,是作為瀋思默考之用而最被需要的所在,在那兒有美的存在,也能帶來對於人類而言所不可或缺的靜逸之心的場所。⋯⋯亦即是說,就某種精神層麵的需求而言,建築應該必須是為人們帶來美感經驗的重要媒介」 (Le Corbusier,『L’ESPRIT NOUVEAU(新精神)』) 在柯比意遠在百年前所撰寫的這段對於建築的評述當中,在歌頌機械美學與實用性之那時候的純粹理性思考之餘,也能不忘迴歸美學及精神性感知等人文嚮度上的探討。這在某種程度上不也是個無比清晰而明確的提醒嗎? 日本知名建築傢山本理顯曾經指齣「建築を作ることは未來をつくることである」。亦即是說,「創作建築,就是創造未來」。透過2019颱南建築三年展這場躬逢其盛(Bauhaus、L’ESPRIT NOUVEAU創立百週年)的建築饗宴,我們要宣告這是一個已經進入新摩登的建築抒情年代。 在眷戀並遙望著過去的典範同時,更要定睛於眼前、把握現在,透過建築來成就明日的颱南。

 

圖書試讀

「名傢眼中的颱南」專文選錄
 
時代與颱南
 
撰文=詹偉雄
 
認識颱南,是從成為颱南女婿開始,驀然迴首,也是24年前的事瞭。兩個兒子都由阿嬤帶大到五歲,夫婦倆每兩週搭飛機迴颱南,和他們玩耍、走逛、吃喝⋯⋯,開始進入這座陽光和陰影一樣多的城市。 初來乍到,我並不是帶著颱北的眼睛進入颱南,衡量的準繩,卻是由從小成長在颱中的感覺與記憶開始,在小時候孩子們比來比去的腦袋體係裏,颱南總是令颱中憤恨不平的啊:他們許金木領軍的巨人,擊敗瞭我們劉宗富主投的金龍,民國60年全國選拔賽兩隊加賽的那一場,他們在颱中體育場以6:5擊敗我們抱走冠軍,金龍捕手許榮濱在本壘闆前麵跪下來哭瞭,風沙中淚水似乎永不止歇,因為那匯聚瞭所有颱中學童的傷心和失落,永恆地,瀋沒在颱南少年的笑容裏;何況,從我們有記憶開始,颱南就是一座比颱中還大的城市,論人口論規模,它僅次於颱北與高雄,彷彿是學業競試中永遠贏你一皮的對手。 正因為這濛懂的認知,1995年開始常態地往來颱北與颱南,這纔驚覺颱南並不是過往意料中的颱南。如果要說時光中的物換星移,颱北、高雄、颱中都更迭得相當厲害,尤其是颱中,舊市區北方四、五倍大的農地被重劃,一躍成為新興的繁華市街,市政府透過國際競圖落腳七期重畫區,摩天高樓挾著颱中港市與中國三通的想像一座座立起,庭園咖啡和巨型酒店霓虹四射,論人口論規模,它甚至節節進逼高雄。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新摩登:邁嚮建築抒情時代:2019颱南建築三年展專輯》真的像打開瞭一扇窗,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身處的這座城市,以及那些默默塑造著我們生活空間的建築。我一直覺得颱南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城市,老屋新生、巷弄裏的驚喜,這些元素都讓我著迷。而這次三年展,更是將這些零散的情感和觀察,匯聚成瞭一場關於“建築抒情”的盛大對話。翻開這本書,我仿佛又迴到瞭當時在展場穿梭的瞬間,那些展品,那些理念,在文字的引導下,再次鮮活起來。它不僅僅是記錄瞭一場展覽,更是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思考的框架,讓我們開始關注建築背後的情感、曆史和人文關懷,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冰冷的結構和功能上。書裏對“抒情”的解讀,讓我覺得建築不再是生硬的冰塊,而是可以承載溫情、敘述故事的載體。我尤其喜歡其中一些案例分析,它們不僅僅展示瞭美麗的建築外觀,更深入地挖掘瞭設計者在麵對曆史文脈、居民生活需求時的考量,以及他們如何試圖在現代性與在地性之間找到一種平衡。這種“平衡”的藝術,我覺得是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它讓我看到,好的建築,是可以與人産生共鳴,甚至觸動心靈的。看完這本書,我走在颱南的街道上,眼中的風景似乎變得不一樣瞭,每一個轉角,每一棟老屋,都仿佛有瞭新的生命和低語,等待我去傾聽。

评分

捧讀《新摩登:邁嚮建築抒情時代:2019颱南建築三年展專輯》,我仿佛走進瞭一場關於建築與情感的對話。這本書並非僅僅是技術性的圖鑒,它更是一次對“建築抒情”概念的深度探索,充滿瞭人文關懷和對城市未來的想象。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新摩登”的定義,它打破瞭我過去對“摩登”的刻闆印象,不再是單一的西方風格,而是強調在吸收現代建築精髓的同時,如何融入颱灣本土的文化底蘊、生活哲學,以及時代的情感需求,從而創造齣一種更具在地特色、更富人情味的建築。書中許多案例的呈現,都讓我耳目一新。建築師們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裏,通過設計來迴應居住者的情感,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如何成為連接社區情感的紐帶,這些都讓我深受啓發。這種“迴應”與“連接”,正是“建築抒情”的動人之處。它讓我意識到,建築的價值,不應僅僅體現在技術層麵,更在於它能否觸動人心,能否在無形中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讓建築真正成為承載我們情感與記憶的傢園。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對“建築”這個詞有瞭更深刻、更具溫度的理解。《新摩登:邁嚮建築抒情時代:2019颱南建築三年展專輯》不僅僅是一份展覽的記錄,更是一份關於如何讓建築“有感情”的宣言。我一直覺得,颱南這座城市之所以迷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那些充滿故事的老屋、巷弄裏的溫情,而這本書正是捕捉到瞭這種“溫情”,並將其升華為一種建築的“抒情性”。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建築師們是如何在追求現代感的同時,不忘初心,關照人的情感需求,關照與周遭環境的互動。例如,對一些老建築改造的案例,我看到瞭設計師們對曆史痕跡的尊重,對使用者生活習慣的體察,以及如何通過巧妙的設計,讓新舊元素和諧共存,這本身就是一種動人的“抒情”。這種“抒情”,不是矯揉造作,而是根植於對生活的熱愛,對土地的眷戀。它讓我明白,好的建築,是可以“會講故事”的,它可以承載我們的記憶,陪伴我們的成長,並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多美好的色彩。

评分

對於我這樣一個長期關注建築設計,同時又對颱灣本土文化抱有深厚情感的人來說,《新摩登:邁嚮建築抒情時代:2019颱南建築三年展專輯》的齣現,無異於一份厚重的饋贈。它不僅僅是對一次重要建築盛會的迴顧,更是一次對當下建築思潮,特彆是“抒情性”這一概念的深刻探討。這本書以一種非常紮實而又富有啓發性的方式,將2019年颱南建築三年展的精華呈現齣來。我之所以如此推崇,是因為它沒有流於錶麵,而是深入到每一個參展項目、每一位建築師的創作理念背後。它讓我們看到瞭,在追求功能性和技術性的同時,建築如何能夠迴歸到更深層的人文關懷,如何能夠承載情感、連接記憶、並與周遭環境形成和諧共生。書中的許多圖文並茂的案例,都極具代錶性,它們展示瞭如何在既有的城市肌理中,注入新的生命力,如何在現代的語匯下,迴應曆史的呼喚。我尤其贊賞作者在文字上所下的功夫,那種細膩的筆觸,仿佛在引導讀者一同走進建築師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們的創作衝動與哲學思考。這種“抒情”並非矯揉造作,而是一種對土地、對人民、對生活方式的深切體悟與錶達。它讓我意識到,建築的價值,不應僅僅以經濟效益或技術指標來衡量,更應體現在它能否觸動人的靈魂,能否在無形中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

评分

這本書的到來,讓我對“建築”這兩個字有瞭全新的認識。一直以來,我可能更多地是從實用性的角度去理解建築,覺得它就是遮風避雨、提供空間的功能性結構。但《新摩登:邁嚮建築抒情時代:2019颱南建築三年展專輯》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看法。它所倡導的“建築抒情”,讓我感受到建築原來也可以如此富有情感,如此充滿生命力。在書中,我看到瞭許多讓我眼前一亮的案例,它們不僅僅是造型獨特、設計前衛的建築,更重要的是,它們都蘊含著一種深厚的人文關懷和對土地的情感連接。例如,書中對一些老屋改造的案例的介紹,讓我看到瞭建築師如何在尊重曆史文脈的前提下,為老建築注入新的生命。那種對過往痕跡的珍惜,對生活細節的體察,都讓我深受感動。這種“抒情”,不是空洞的浪漫,而是根植於對人、對環境的深刻理解。它讓我們意識到,建築的本質,最終還是為瞭人,為瞭營造一個能夠讓人感到舒適、溫暖、並能夠與周圍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活空間。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瞭一場展覽,更像是一位智者,在循循善誘地引導我們去發現生活中的詩意,去感受建築所能帶來的美好。

评分

這本《新摩登:邁嚮建築抒情時代:2019颱南建築三年展專輯》對我來說,不隻是一本圖錄,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我本身就是颱南人,對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一種深厚的情感,而建築,無疑是承載這些情感的重要載體。三年展的主題“建築抒情”,讓我立刻被吸引住瞭,因為它觸及瞭我內心深處對於城市空間最渴望的那一部分——溫情與故事。書裏對“抒情”的闡釋,我理解為一種建築的“人味”,一種能夠與居住者、與過往行人産生共鳴的能力。這不再是冷冰冰的鋼筋水泥,而是可以讓你感受到風吹過窗欞的聲音,陽光灑落在地闆上的溫度,甚至是鄰裏間熟悉的談笑聲。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老屋新生的案例的描繪,建築師們是如何在保留曆史痕跡的同時,注入現代的生活機能,讓老建築煥發第二春,這是一種對時間、對記憶的尊重,也是一種對生活的深刻理解。這種“理解”,正是“抒情”的基石。它讓我看到瞭,建築不僅僅是滿足基本生理需求的場所,更是一個能夠滋養心靈,承載情感的容器。讀完這本書,我走在颱南的街頭巷尾,看待那些熟悉的建築,仿佛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隻是路過的風景,而是充滿故事與情感的生命體。

评分

對於我這樣長期關注颱灣建築發展,並對本土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而言,《新摩登:邁嚮建築抒情時代:2019颱南建築三年展專輯》的到來,猶如一場及時雨,它不僅記錄瞭2019年颱南建築三年展的盛況,更重要的是,它以“建築抒情”這樣一個極具吸引力的主題,引發瞭深刻的思考。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展示瞭精美的建築圖片,它更在於其對建築與人文、情感、在地性之間關係的深刻剖析。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新摩登”概念的闡釋,它不是簡單的西方現代主義的搬運,而是強調在吸收現代建築精華的同時,如何融入颱灣本土的文化語境和情感需求,創造齣一種既具時代感又不失在地溫度的建築風格。書中許多案例的呈現,都極具代錶性,它們展示瞭建築師們如何在復雜的城市肌理中,巧妙地平衡功能性與情感性,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營造齣充滿生命力的居住環境。這種“平衡”的藝術,恰恰是“建築抒情”的精髓所在。它讓我意識到,真正好的建築,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更能觸動人們的心靈,引發共鳴,成為連接人與人、人與環境的橋梁。

评分

讀完《新摩登:邁嚮建築抒情時代:2019颱南建築三年展專輯》,我纔真正理解瞭“抒情”這個詞在建築領域的深刻含義。一直以來,我總覺得建築是冰冷、理性、以功能為主導的,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這種認知。它讓我看到,建築同樣可以承載情感、傳遞故事,甚至引發共鳴。我尤其被書中介紹的幾個關於在地文化與現代建築結閤的案例所吸引。建築師們如何巧妙地將颱南特有的曆史記憶、生活習慣融入到設計之中,創造齣既具現代感又不失在地溫度的空間,這讓我感到十分驚艷。書中對於“新摩登”的解讀,也讓我印象深刻。它不是對西方現代主義的盲目復製,而是帶著本土的視角,對“摩登”進行重新定義和詮釋,形成一種更具在地特色的建築風格。這種思考方式,正是我們颱灣建築界所需要的。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瞭一次展覽,更像是一份宣言,它呼籲我們關注建築背後的精神內核,關注建築與人、與環境之間的情感連接。我感覺,這本書為我們開啓瞭一個新的視角,讓我們對未來的建築發展有瞭更多的期待。

评分

這本書的齣版,恰逢其時,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審視當下建築界“抒情”趨勢的絕佳視角。一直以來,我總覺得“現代建築”的標簽容易讓人聯想到冰冷、理性、甚至有些疏離的特質,但《新摩登:邁嚮建築抒情時代:2019颱南建築三年展專輯》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建築的另一麵——溫暖、有故事、充滿人情味。書中的“抒情”並非空泛的浪漫主義,而是根植於對在地文脈、生活方式、以及使用者情感需求的深刻理解。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一些案例的深度解讀,它們不僅僅是展示瞭建築物的“長相”,更深入地挖掘瞭設計者在創作過程中所秉持的理念,以及他們如何通過建築來迴應社會議題、連接社區情感。這種“迴應”與“連接”,正是“建築抒情”的內在動力。它讓我意識到,建築的價值,不應僅僅停留在形式或技術層麵,更重要的是,它能否成為一個承載情感、引發思考、並能提升生活品質的空間。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一種新的思考框架,讓我們重新審視身邊的建築,感受它們所蘊含的“抒情”力量。

评分

作為一名對建築設計充滿熱情,同時也對颱灣本土文化抱有深厚感情的讀者,《新摩登:邁嚮建築抒情時代:2019颱南建築三年展專輯》的到來,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這本書並非僅僅是對2019年颱南建築三年展的一次簡單記錄,它更是一次對“建築抒情”這一重要議題的深入探討,充滿瞭啓發性和前瞻性。我尤其被書中對“新摩登”的解讀所吸引,它並非對西方現代主義的生搬硬套,而是強調在吸收其精華的同時,如何融閤颱灣本土的文化基因、生活習性,以及時代的情感需求,從而形成一種獨特且具有生命力的建築語匯。書中所呈現的諸多案例,都極具代錶性,它們展示瞭建築師們如何在尊重在地文脈、連接社區情感、並迴應社會議題的同時,創造齣既具現代感又不失在地溫度的空間。這種“平衡”的藝術,正是“建築抒情”的精髓所在。它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好的建築,不僅僅是滿足基本的使用功能,更能觸動人心,引發共鳴,成為連接人與人、人與環境的紐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