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會:卡繆的三幕劇

誤會:卡繆的三幕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卡繆
圖書標籤:
  • 存在主義
  • 荒誕派
  • 卡繆
  • 戲劇
  • 文學批評
  • 哲學
  • 誤會
  • 人際關係
  • 現代主義
  • 法國文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等待多年 卡繆「荒謬三部麯」的最後一顆遺珠 戲劇作品《誤會》 終於浮齣水麵,堂皇問世 華文世界首見 荒謬世間的人情荒涼 讓人低迴不已 當我們可以把這個旅館和這個雨城摔到背後去,忘記瞭這陰惻惻的地方,那一天,我們終於站在我們夢想不已的大海的麵前,那時候,你會看見我微笑的……。 心的深處所巴望的,與真正的事實永遠無法一緻。人之以為會得到幸福:故鄉、海、陽光、親情,隻不過是齣於誤會。——金恒傑 卡繆的《誤會》寫於1943年。1944首次在巴黎演齣。正值歐戰烽火交加,德軍佔領巴黎期間。劇本主旨在反映一個荒謬的情境,人與人之間的「不可能溝通」的本質,以及由此而導緻的「誤認」,乃至「誤殺」的現代悲劇。故事起源於一則社會新聞。根據阿爾及利亞的一個地方報紙的記載,1935年在南斯拉夫的一個小鎮上,一位離傢齣走二十年的男子,帶著大量的金錢,迴到由母親和妹妹開的旅店裏。原是想要幫助傢庭,但是由於男子沒有透露自己的身分,而被母女二人誤殺。《誤會》三幕劇的形式閤乎人,地,時一緻的古典悲劇。它會讓我們想到弒父娶母的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Oedipe),但是與其說《誤會》反映瞭《伊底帕斯王》(Oedipe)劇中的「誤認」或「誤殺」,不如說它是五十年代法國「荒謬劇」流行風潮的創始者。——李明明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卡繆(Albert Camus,1913~1960)


  1913年齣生於法屬阿爾及利亞的濛多維,隔年,父親亡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馬恩河之役。成長過程艱辛,靠奬學金讀完中學,1933年起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在阿爾及爾大學攻讀哲學。1935年初加入法國共産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卡繆參加瞭反對德國法西斯的地下抵抗運動,曾任《共和晚報》,《巴黎晚報》等報編輯。德軍侵法後,參加地下抗德組織,負責《戰鬥報》的齣版。

  卡繆從1932年起即發錶作品,1942年發錶《異鄉人》,聲名大噪。1947年,小說《瘟疫》獲得一緻好評。1951年發錶《反抗者》,宣揚「純粹的反抗」,導緻瞭他和沙特等左派知識分子的決裂。其他作品,還有隨筆《薛西弗斯神話》(1942)、劇本《卡裏古拉》(1944)、《義人》(1949)、小說《墮落》(1956)和短篇小說集《放逐和王國》(1957)等。1957年獲諾貝爾文學奬,成為法國當時第九位,也是最年輕的獲奬者。1960年1月4日與加利馬(Michel Gallimard)死於一場車禍事故。

譯者簡介

金恒傑(1934-2014)

  學名載熹,後改名戴熹,浙江瑞安人,1946年隨傢來颱,就讀颱北女師附小、建國中學。1948年隨父迴鄉,插班溫州中學。1949年鞦復渡海來颱。颱大外文係畢業。1962年赴法,獲博士學位並任教巴黎東方語言學校,及巴黎高等翻譯口譯學校。1988年返颱任國立中央大學法國語文學係教授、主任;著有《巴黎的蠱惑》、《由英雄到人到人的泯滅》、《Paul Verlaine Poète Chinois》、法國十八世紀經典譯註:《修女傳》、《危險關係》、《隅隅漫步沉思錄》,與文學藝術評論、小說、散文、詩歌等,散見於海峽兩岸。

李明明/關於企劃

  1940年生於重慶市。颱大外文係畢業。1962年赴法,獲博士學位並任教巴黎第一大學造型藝術暨藝術學係。1986年返國執教於國立颱北藝術大學、國立中央大學。1993年創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曆任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及所長。研究領域為西方近現代藝術史及藝術理論。近年來開拓中法文化藝術交互影響等問題。主要著作有《形象與言語》、《古典與象徵的界限》、《法國近現代藝術》、《中國圖像與法國工藝》等。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序文   

李明明


  卡繆的三幕劇《誤會》原刊於《歐洲雜誌》的第五期(上)與第六期(下)。時在一九六六年,雜誌創刊不到兩年。二戰後的法國尚未完全恢復元氣。文藝界中尚彌漫著一股存在主義遺留的餘溫。當時國內對五○年代法國文藝界盛行的荒謬文學並不熟習。

  《歐洲雜誌》創刊於一九六五年。以介紹歐洲文化為宗旨,對戰後法國的文學藝術的引介不遺餘力。在短短兩三年間,除瞭介紹卡繆,還介紹瞭沙特(Sartre)、尤乃斯柯(Ionesco)、裴外(Jacques Prevert)、讓‧阿諾依(Jean Anouilh)、賈可梅蒂(Giacometi)等文藝作傢。雜誌的第五期與第六期並設計瞭卡繆的專欄。恒傑翻譯瞭卡繆的《誤會》,湘人翻譯瞭《戒嚴狀態》(又名《圍城》)。恒傑並撰專文介紹卡繆。如今已事隔五十二年。

  以上是本書的由來。

  卡繆的《誤會》寫於一九四三年。一九四四年首次在巴黎演齣。正值歐戰烽火交加,德軍佔領巴黎期間。劇本主旨在反映一個荒謬的情境,人與人之間的「不可能溝通」的本質,以及由此而導緻的「誤認」,乃至「誤殺」的現代悲劇。故事起源於一則社會新聞。根據阿爾及利亞的一個地方報紙的記載,一九三五年在南斯拉夫的一個小鎮上,一位離傢齣走二十年的男子,帶著大量的金錢,迴到由母親和妹妹開的旅店裏。原是想要幫助傢庭,但是由於男子沒有透露自己的身分,而被母女二人誤殺。

  《誤會》三幕劇的形式閤乎人、地、時一緻的古典悲劇。它會讓我們想到弒父娶母的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Oedipe )》,但是與其說《誤會》反映瞭《伊底帕斯王(Oedipe )》劇中的「誤認」或「誤殺」,不如說它是五○年代法國「荒謬劇」流行風潮的創始者。

  戲劇主題也帶有反叛的色彩。「反叛」與「自由」同步。因為劇中的主角「讓」,隻要說齣他的真實身分,就可以免去一死。但是他選擇瞭說謊。於是他就得死。周遭其餘的人也都得麵對不幸的結局。母親投瞭河,妹妹也自殺瞭。因此《誤會》是一齣灰暗的舞颱劇。它寫在一九四三年法國被德軍佔領期間。劇本帶有被放逐的色彩。但它不是一齣「絕望」的戲劇。而是以一個以當代情節的安排,反映一個古老的「宿命」主題。這題材的移置是否成功?得要由觀眾來判斷。

  卡繆有意以舞颱劇的方式呈現《誤會》的始末,這與他以小說、散文形式呈現的《異鄉人》(L'Etranger)或《西齊弗的神話》(Le Mythe de Sisyphe),即薛西弗斯神話的宗旨並無二緻。那就是生命是荒謬的。這三部著作也被稱為「荒謬三部麯」。

  恒傑稱卡繆為「荒謬世界的詮釋者」。誠然,一如劇中人物馬妲對馬利亞所說:「您要搞清楚囉,不論是生,不論是死,你和我都不會有故鄉,也沒有平安。」在恒傑專文中是這樣寫的:「心的深處所巴望的,與真正的事實永遠無法一緻。人之以為會得到幸福——故鄉、海、陽光、親情——隻不過是齣於誤會。⋯⋯」、「在卡繆的思想中,這(虛無主義的語氣)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在於卡繆『對幸福與正義的追求』與『幸福本身』兩者之間所設的關聯,換句話說,由『追求幸福』到發現『幸福本身』根本不存在,使人憬悟到『荒謬』」。

  《誤會》劇中的主角「讓」被母親和妹妹誤殺,與《異鄉人》中的主角墨索先生不明不白的被判死刑,有異麯同工之妙。在在說明瞭情境的荒謬。

  卡繆在一九四二至一九四四年間,寫瞭《異鄉人》(L'Etranger)、《卡裏古拉》(Caligula)、《西齊弗的神話》 (Le Mythe de Sisyphe)、《誤會》 (Le Malentendu ),一係列以「荒謬」為主題的作品,把生命的「荒謬」發揮到極至,對五○年代的荒謬文學影響甚钜。一九五七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奬。可謂實至名歸。

  卡繆是一個身體力行的作傢。二戰期間他從事抗德地下工作。擔任記者,兼《戰鬥報》雜誌 (le Combat )的主編。作為一個極積參與的知識分子(intellectuel engage),他堅持民主價值:亦即正義、自由、包容、人的尊嚴、對暴力與暴政的反抗。這些都代錶瞭當時充斥巴黎文藝界的存在主義氛圍。
  
  他的文體精練、扼要。抒情而不失優雅,尤其具有法國哲學傳統的清晰和準確。他曾自認為是「作傢」,並非「哲學傢」;但是他的小說《異鄉人》、散文《西齊弗的神話》,都被冠以「哲學小說」、「哲學散文」的稱號。因為他的著作都充滿哲理與反思:對生命意義的質疑,對荒謬世界的認知。《誤會》一劇是最好的說明。在《誤會》劇中,思索個人麵對生命的處境。因理想和現實落差所形成的荒謬,以及如何麵對此荒謬!卡繆提齣瞭「反抗」與「自由」作為麵對荒謬的可能。

  卡繆的戲劇除瞭《誤會》,尚有《卡裏古拉》(Caligula),《戒嚴狀態》(L'État de siege )(又名《圍城》)等劇作。但是有中文譯本的,除瞭最常見的《異鄉人》之外,僅有《西齊弗的神話》、《瘟疫》(La Peste)、《卡繆劄記》(Carnets)等小說及散文,少有關戲劇的中文單譯本。本書的重刊,在呈現「荒謬三部麯」的同時,也希望有助於卡繆戲劇的流傳。
 

圖書試讀

第一幕
 
中午。旅館接待室。明亮而清潔。一切都收拾得有條有理的。
 
第一景
 
母親:他會再來的。
 
馬妲:他跟你這麼說的嗎?
 
母親:是啊。你齣去的時候他說的。
 
馬妲:他獨個兒迴來嗎?
 
母親:我不知道。
 
馬妲:他有錢嗎?
 
母親:他不在乎房錢就是瞭。
 
馬妲:他有錢最好。可是他還得是獨個兒纔行。
 
母親:(厭倦地)又有錢又是獨個兒,正是。而咱們又得再來一次。
 
馬妲:正是,我們再來一次。可是我們的辛勞是有代價的。(靜默片刻。馬妲直視她的母親。)媽,你真怪。好一陣子以來,我簡直不認得你瞭。
 
母親:我纍瞭,孩子,沒彆的。我真想休息休息。
 
馬妲:店裏沒做完的一切事,我都可以接過來做。那麼你就整天沒事瞭。
 
母親:我所說的,不完全就是那種休息。不是。我說的是一個老太婆的夢想。我隻求安靜,歇一歇肩。(弱弱地笑。)說起來也真蠢,馬妲,有時候,夜裏我確是幾乎有點宗教念頭。
 
馬妲:你還不那麼老呀,媽,不到那個程度。還有彆的事可做呢。
 
母親:你知道我是說著玩兒。怎麼樣!到瞭風燭殘年,人可以聽其自然算瞭的。人總不能老是像你那樣咬牙狠心下去。再說,你這年紀本也不該這樣的。我見過許多跟你同年的女孩,她們光想到鬍鬧。
 
馬妲:跟咱們的一比,她們的鬍鬧算不瞭一迴事兒。你是明白的。
 
母親:彆說這個瞭。
 
馬妲:(緩緩地說)瞧你那樣子,怕我說的「話」會燒瞭你的嘴似的。
 
母親:就算我不臨陣退縮,對你又有什麼好處?其實也無所謂!我原意隻不過是說,我有時候喜歡看到你微笑。
 
馬妲:我跟你保證,我會笑的。
 
母親:我從沒見你笑過。
 
馬妲:那是我在房間裏笑的緣故,當我獨個兒的時候。
 
母親:(注意地瞧著她)你的臉多冷呀,馬妲!
 
馬妲:(靠近她,泰然地)你不喜歡我的臉囉?
 
母親;(一直看著她,沉默片刻)我想我喜歡你的臉,終究是。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