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石橋(下):禪宗公案裏的大智慧

趙州石橋(下):禪宗公案裏的大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趙州橋
  • 禪宗
  • 公案
  • 智慧
  • 曆史
  • 文化
  • 建築
  • 哲學
  • 中國傳統文化
  • 趙州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心能作主,見境知心

  有齣傢眾問趙州從諗禪師:「我久聞趙州石橋的大名,結果來到這裏隻看到一個小小的獨木橋。」趙州就迴答:「你隻看到獨木橋,看不到石橋。」這個齣傢眾就問:「如何是趙州石橋?」趙州就答:「度驢度馬。」驢和馬是奴隸,是本心的作用,不是主人。修行是要心能作主,是要度掉隨境遷流的驢馬。不能破除心外求法、二元對待的習氣執著,看到境界就被境界帶跑掉,無法見境知心,不知道一切境是自己心所生、所相應,攀緣起念就隻能成為境界現象的奴隸。

  很多人在研讀禪宗祖師的開示和公案後,感受到的並非之前聽聞的「禪的智慧、自在、解脫」,而是覺得公案深奧難懂,讀起來沒有頭緒,覺得禪宗祖師的言行舉止不閤常情,甚至覺得無理嚴苛,如祖師所言:無孔鐵鎚全無下手之處。

  本書集錄妙參和尚開示時拈提的禪宗公案,引導讀者依著心法知見的方嚮,對於禪宗祖師的開示、公案能有一個入手的地方。一則則公案就如一條條趙州石橋,度驢度馬般接引大傢認取本來。而原本對於心法知見已有所體悟的人,也能藉此而對禪宗有更深入的瞭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妙參和尚


  本籍颱灣,求學時期即對於禪宗心法有深刻的體悟,於1992年捨俗齣傢,留心禪門,弘法足跡遍布颱灣各大學及機關團體,2001年赴美弘化住持,目前為美國加州洛杉磯毗盧禪寺住持,旅美弘法至今十餘年;平日於寺中靜居禪修,深入簡齣,發願以佛教心法為主軸,將普世的真理遍佈世界各地,普利法界有情。

  弘法二十餘年來,應各方邀請在颱灣、大陸、美國、墨西哥等地開辦禪修、演講、主持禪七,於各地電視、電颱接受訪問;曾多次受邀前往休士頓、西雅圖、拉斯維加斯、紐約、波士頓、達拉斯、紐奧爾良、亞特蘭大、墨西哥等主要城市演講弘法,並在德州大學、德州醫學中心、普渡大學、內華達拉斯維加大學、休士頓大學及墨西哥多所大學等著名學術單位演講及主持禪修。於2010、2011年休士頓弘法期間,更應美國牧師友人、神父等邀請至多所教堂演講,並與基督教、猶太教多位牧師於休士頓萊斯大學及多所教堂,就東西方宗教異同進行公開對話。目前世界各地都有追隨妙參和尚學習禪修的弟子。

  妙參和尚的教導直截瞭當,是一位非常融入當代社會的禪師,演講開示之間總是能巧妙地將古代復雜深奧的禪宗心法,運用平易近人的生活實例說明,直指人心,讓學人當下體悟瞭解並將禪法的智慧應用於生活,透過妙參和尚深入淺齣的講學,大眾總是可以認識到問題核心,並藉由認識自心而找到改變生命的具體方法。

  妙參和尚對禪宗有極深的領悟,更發願緻力於普世真理的傳播弘揚。位於加州的毗盧禪寺莊嚴簡樸,平日於寺內開設禪修課程,並透過網路連綫,與世界各地之學人定期進行遠端授課教學,讓大眾認識禪法、熏習禪法,提升生活品質,進而漸漸體認生命的本質不離自心,藉由認識自心,修正行為習氣偏差的具體實踐,不但自己活得更快樂,更能過著利人利己的生活。

  妙參和尚近年來的著作有《但用此心》、《本來清淨》、《菩提自性》、《直瞭成佛》、《禪問》、《明鏡亦非颱》《上堂》《棒喝》與《坐襌手冊》等九本正式齣版書籍。原文以繁體中文撰寫,其中《但用此心》、《本來清淨》、《直瞭成佛》三本書已翻譯為簡體中文、英文及西班牙文在不同國傢正式齣版。 妙參和尚的教法乃依禪宗心法精髓為主軸,透過現代的知識詮釋等種種方便,將普世真理傳播到世界每個角落,為來往十方的學人開創一條通往智慧與光明圓滿的大道。
 

圖書目錄

18真參禪之法器    
汝州葉縣廣教院歸省禪師(北宋)    
吉州青原山靜居寺行思禪師(唐,671-741)
19如何卻未在?    
蘄州五祖法演禪師(北宋,?-1104)    
終南山雲際師祖禪師(唐)    
20義學名相非所以瞭生死大事    
舒州龍門佛眼清遠禪師(北宋,1067-約1121)    
嵩嶽破竈墮和尚(唐,6??-7??)    
青林師虔禪師(唐,?-904)    
21是可以敵生死乎?    34
成都府昭覺寺剋勤佛果禪師(北宋、南宋,1063-1135)潭州溈山靈祐禪師(唐,771-853)    
潭州石霜楚圓慈明禪師(北宋,986-1039)    
22拗摺秤鎚,掀翻露布    
臨安府靈隱瞎堂慧遠佛海禪師(南宋,1103-1176)    
黃庭堅(北宋,1045-1105)    
杭州府天目玉林通琇禪師(明、清,1614-1675)    
23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    
臨安府中天竺㑃堂中仁禪師(南宋,?-約1180)    
24不疑言句是為大病    
臨安府徑山宗杲大慧普覺禪師(南宋,1089-1163)    
25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    
臨安府靈隱鬆源崇嶽禪師(南宋,1132-1202)    
26開口不在舌頭上    
臨安府靈隱鬆源崇嶽禪師(南宋,1132-1202)    
撫州踈山匡仁禪師(後唐,845-935)    
27寂然不動,感而後通    
杭州黃龍無門慧開禪師(南宋,1183-1260)    
28如鼠咬棺材,不可移易    
鬆江府澱山濛山德異禪師(元,1231-?)    
29直下元來隻是我    
酃縣靈雲鐵牛持定禪師(元,1240-約1304)    
30廓然無背嚮    
天颱雲峯無盡祖燈禪師(元、明,1292-約1370)    
31脫瞭一層還一層    
徑山紫柏達觀真可禪師(明,1544-1604)    
順天大韆佛寺徧融真圓禪師(明,1506-1584)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來,趙州橋在我心中都是一個堅固、永恒的象徵。它經曆瞭無數的風雨,見證瞭曆史的變遷,卻依然屹立在那裏,仿佛是時間長河中的一座不朽的燈塔。這次偶然看到這本書,名字很特彆,將趙州橋和“禪宗公案”聯係起來,這讓我感到非常驚喜。我對禪宗公案一直很有研究的興趣,覺得那些公案故事雖然簡短,卻充滿瞭無窮的智慧和啓發。不知道這本書會如何將這兩者結閤起來?會不會是藉助公案的“打破常規”、“直指人心”的特點,來解讀趙州橋的建築結構、曆史背景,甚至是它所象徵的精神意義?我很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展現趙州橋的“當下”,以及它在“無常”的世界中保持“恒常”的秘密?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從一個更廣闊、更深邃的視角去理解趙州橋,也從中汲取一些關於生命、關於存在的禪意,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寜靜和清明。

评分

讀到這本書的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座雄偉壯觀的趙州橋,以及那些耳熟能詳的禪宗公案。將這兩者結閤在一起,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引人入勝的組閤。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智慧往往就隱藏在看似最尋常的事物之中,而禪宗公案就是其中的代錶。它們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挑戰我們的思維定勢,引導我們去思考事物的本質。趙州橋,這座跨越韆年、曆久彌新的偉大建築,在我看來,本身就蘊含著一種“大智慧”。這本書會不會是通過某個經典的禪宗公案,來揭示趙州橋的建造哲學,或是它在曆史長河中所承載的某種精神象徵?我非常期待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那些關於“實相”、“無我”的解讀,並從中領悟到趙州橋之所以能長存的“秘密”。這種跨界的解讀方式,讓我感到新穎又充滿期待,相信一定能帶來不同尋常的閱讀體驗。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趙州石橋(下):禪宗公案裏的大智慧》讓我的思緒一下子飛到瞭北方的古老土地,也勾起瞭我對禪宗的深深好奇。我一直覺得,禪宗的公案,那些看似簡單卻意味深長的故事,往往是理解生命奧秘的一把鑰匙。而趙州橋,這座宏偉的古建築,更是我心中“堅韌”、“智慧”的象徵。這本書將兩者巧妙地結閤,讓我充滿瞭期待。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通過一個個禪宗公案,來解讀趙州橋的結構之美、曆史之沉澱,以及它所蘊含的哲學思想?它會不會像某個公案一樣,通過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點醒我們對“空性”、“無為”的領悟?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以一種更加開闊的視野,去審視趙州橋,去體會其中“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禪意,並從中獲得關於人生、關於智慧的啓示,讓我在紛繁復雜的現實生活中,找到一份內心的平靜與超脫。

评分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立刻被書名中“禪宗公案”這四個字吸引瞭。我對禪宗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總覺得那些看似荒誕不經的公案故事裏,藏著直指人心的力量。而將禪宗公案與趙州橋聯係起來,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創意和深度的想法。我一直覺得,古老的建築,特彆是像趙州橋這樣具有傳奇色彩的,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深層意義。它們不僅僅是工程技術的傑作,更可能是某種哲學思想的具象化。這本書會不會就像一位禪師,通過趙州橋這個“載體”,來嚮我們講述那些關於“無”、“空”、“當下”的禪理?我會不會在這本書裏,讀到關於橋的“本相”,以及我們每個人“本來麵目”的闡釋?我希望能在這字裏行間,感受到那種不落言詮、機鋒銳利的禪宗味道,同時也對趙州橋這座曆史遺跡有更深刻的理解,發現它在時間長河中沉澱下來的獨特智慧,那是一種超越文字、超越邏輯的智慧,就像一次頓悟,瞬間照亮內心的迷茫。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古樸又帶點禪意的風格,很符閤我對趙州橋的想象。我一直覺得,曆史古跡不僅僅是石頭堆砌起來的建築,它們背後承載著時代的記憶、文化的傳承,甚至是哲學的思考。趙州橋,這座橫跨洨河韆年而不倒的石拱橋,在我心中一直濛著一層神秘的麵紗。聽說這本書會從禪宗公案的角度去解讀,我感到非常好奇。禪宗的公案,那些看似平常卻又充滿玄機的故事,往往能觸及人心的最深處。我常常在想,一座橋,它連接的是兩岸的土地,但它是否也能連接起我們內心的某個角落?它是否也能像公案一樣,通過一種直觀的、非邏輯的方式,點醒我們對生命、對宇宙的某種覺悟?我期待這本書能帶我走進趙州橋的“內心世界”,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感受這座橋的意義,也藉由禪宗公案的智慧,反思我們自己的人生道路,找到那些不曾察覺的“橋”,連接起那些看似遙遠的“彼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