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傳統的牧養學科中,「教牧關顧」(Pastoral Care)與「教牧輔導」(Pastoral Counseling)是兩門不分彼此的學科。直到二十世紀後期,歐美心理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崛起,才將「教牧關顧與輔導」相提並論。在教會牧養上,它仍是一門專業學科,但在一般社會的處境中,已成為兩個專門學科—教牧關顧與教牧輔導,廣被教牧學者所關注。在1980 年代,有「教牧學泰斗」之稱的候活‧祈連堡(Howard Clinebell)在其著作《牧養與輔導:牧養治療和助人成長之門》(Basic Types of Pastoral Care and Counseling) 一書中,強調關顧與輔導的事工關係著信徒個人及教會整體靈命的更新。雖然祈連堡的著作有心理學凌駕基督信仰之嫌,然而,他對關顧與輔導的貢獻仍功不可沒。北美信義宗路德神學院(註:筆者在美國進修的神學院),沒有單獨設教牧輔導或教牧協談/諮商系,只設教牧關顧與輔導(Pastoral Care and Counseling)科系,目的要裝備全職傳道人有整全的牧養觀。因具有洞見的美國教牧學者及神學院校的領袖已敏銳到「關顧與輔導」發展至今,已成為密不可分的教會牧養事工,有志於牧養教會的同工皆須兼具教牧關顧與輔導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