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袍下的音樂宣言:李斯特神劇研究【新版】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
著者
齣版者 出版社:遠流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7/02/23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鏈接在頁麵底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2-06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李斯特兩部神劇作品《聖伊莉莎白傳奇》以及《基督》創作於他在羅馬梵蒂岡成為低品階修士之時。《聖伊莉莎白傳奇》在他有生之年演出多次,得到多方喝彩,1873年布達佩斯慶祝他藝術生涯50週年紀念,首演神劇《基督》時,李斯特曾說這部作品是他「音樂的遺言」。
本書首先介紹李斯特宗教音樂作品,之後分別針對兩部神劇做深度分析,最後再以「李斯特兩部神劇之歷史匯流」為論點,從德國神劇形式、法國社會宗教精神、天主教新宗教音樂風格以及女性主義四個觀點來與李斯特兩部神劇做交叉論述。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盧文雅
臺北市人,現任職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1988年赴德國慕尼黑大學攻讀音樂學碩士學位,2007年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取得音樂學博士學位。
自幼學習鋼琴,師事高美惠。國中選入臺北市金華女中管樂班,學習小號吹奏。高中跟隨莊思遠老師修習法國號,並加入世紀交響樂團擔任法國號手,跟隨樂團參與多場音樂會演出。1984年進入師大音樂系就讀,主修法國號,跟隨張彩湘副修鋼琴,並隨劉岠渭修習曲式學、西洋音樂史。1988年赴德國留學,先後於雷根斯堡大學及慕尼黑大學攻讀音樂學。在學期間,跟隨慕尼黑大學著名樂器學大師暨音樂學教授Prof. Dr. Jürgen Eppelsheim,以〈貝多芬作品中法國號的使用〉為碩士論文修得碩士學位。
1995年歸國後,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系、實踐大學音樂系、東海大學音樂系兼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歷史音樂學、西洋音樂史。曾開設西洋音樂史、巴哈音樂專題研究、文藝復興時期音樂、音樂學論文寫作與指導、音樂學導論、音樂美學等課程。除了學校課程外,曾於誠品音樂講堂、馬勒愛樂協會、國家音樂廳等舉辦多場講座、演講與導聆。
2001年進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博士班,跟隨劉岠渭與王美珠攻讀音樂學博士學位,並以作曲家馬勒為研究主題,發表多篇相關論文。2007取得博士學位。多次於「臺灣音樂學論壇」發表論文及參與各項學術演討會。於2013年發表《黑袍下的音樂宣言——李斯特神劇研究》,2014年出版《馬勒音樂中的世界觀意象》。
黑袍下的音樂宣言:李斯特神劇研究【新版】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譜例列表
表格列表
再版序
前 言
第一章 李斯特宗教音樂概述
第一節 李斯特宗教音樂作品與時期分野
第二節 李斯特宗教音樂作品特色
第三節 神劇歷史發展與李斯特神劇
第二章 神劇《聖伊莉莎白傳奇》
第一節 創作背景
第二節 劇情與劇本
第三節 樂曲探討
第三章 神劇《基督》
第一節 創作背景
第二節 劇情與劇本
第三節 「基督-奧秘」——樂曲建構模式
第四節 基督相關事蹟之樂曲
第四章 李斯特兩部神劇之歷史匯流(一):19 世紀德國
神劇形式與李斯特神劇
第一節 19 世紀德國神劇形式
第二節 德國「國家主義」發展與李斯特神劇
第三節 巴赫及韓德爾神劇復古手法運用與李斯特神劇
第四節 德國浪漫樂派創新技法與李斯特神劇
第五章 李斯特兩部神劇之歷史匯流(二):19 世紀法國
社會宗教精神與李斯特神劇
第一節 聖西門主義與神父拉美內
第二節 青年李斯特〈論未來教會音樂〉
第三節 李斯特宗教音樂觀於兩部神劇中的音樂實踐
第六章 李斯特兩部神劇之歷史匯流(三):19 世紀天主
教新宗教音樂風格與李斯特神劇
第一節 「西西里運動」與李斯特宗教作品
第二節 李斯特兩部神劇中新宗教音樂風格呈現
第七章 李斯特兩部神劇之歷史匯流(四):19 世紀女性
主義與李斯特神劇
第一節 19 世紀女性主義
第二節 19 世紀以女性主題為主的神劇作品
第三節 李斯特兩部神劇中的女性特質呈現
第四節 兩部神劇中女性特質與19 世紀女性主義發展之匯流
後記
參考書目
中外文詞目對照
圖書序言
「女性」角色於李斯特兩部神劇中的份量之重,是無庸置疑的重要特色。《聖伊莉莎白傳奇》即是以中古世紀女聖人傳奇為故事,情節從伊莉莎白幼年起,至成長、結婚生子、喪夫、被迫離家到去世被封為聖,完整敘述一個女子的一生。其中每一個階段,李斯特均以細膩的手法來呈現伊莉莎白的悲喜歡樂。劇中的另一位女性,在全曲的第四幕占重要角色的婆婆蘇菲,是個性鮮明的負面角色,她負面惡行的後果很快地在此幕的結尾,即以死於雷電大火中做了結。神劇《基督》中,敘述耶穌一生重要的關鍵時刻「誕生」與「死亡」,分別以耶穌的母親瑪利亞的兩首歌曲〈歡喜沉思的聖母〉以及〈聖母悼歌〉來呈現,以女性的觀點做客觀陳述,且〈聖母悼歌〉一曲更是整部神劇中最長的一曲,織度變化豐富,是一首九百多小節的大型樂曲。
李斯特的宗教作品中,以女聖人為主題的作品尚有他於1848年著手寫作的Sainte Cécile,此曲不似《聖伊莉莎白傳奇》以神劇龐大規模呈現,只用次女高音獨唱,配上合唱及管弦樂奏的型態。但是,樂曲元素豐富,使用到葛利果聖歌,獨唱與合唱間的配合也深具巧思。以瑪利亞為主題的作品,則有做於1842年的六聲部混聲合唱Ave Maria I,以及1869年的混聲合唱Ave Maria II,另外有三首均做於1860年代由管風琴伴奏的合唱曲Ave Maris Stella、Inno a Maria Vergine、Rosario。
除了宗教音樂作品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斯特對於女性主題有所著墨的經典之作,是在他於威瑪期間(1847-1861)先後寫下的《浮士德交響曲》與《但丁交響曲》。這兩部交響曲有一個相同的特徵,就是都有一個「終曲合唱」,《浮士德交響曲》的「終曲合唱」引用歌德的文學作品《浮士德》(Faust)全書最後段落的〈神秘的合唱〉為歌詞,浮士德的靈魂在女主角葛麗卿(Gretchen)的牽引下,曲中出現「榮光聖母」,歌詞中稱之為「永恆的女性」,引領浮士德升天。而《浮士德交響曲》的第二樂章,更是以葛麗卿為主角,陳述這位悲苦女性的愛恨情愁。《但丁交響曲》則是以Magnificat 做結束。李斯特將《但丁交響曲》原本預備為〈地獄篇〉、〈煉獄篇〉與〈天堂篇〉(Inferno-Purgato-Paradiso)三樂章,最後只寫到煉獄,在〈煉獄篇〉的結尾加一段終曲,即是以Magnificat 為標題,用女聲或童聲合唱來呈現。這兩部交響曲中的女性,除了葛麗卿外,另一重要角色都是聖母瑪利亞。
圖書試讀
None
黑袍下的音樂宣言:李斯特神劇研究【新版】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黑袍下的音樂宣言:李斯特神劇研究【新版】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黑袍下的音樂宣言:李斯特神劇研究【新版】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黑袍下的音樂宣言:李斯特神劇研究【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