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話精選集:走進奇幻的魔法森林

格林童話精選集:走進奇幻的魔法森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Brothers Grimm
圖書標籤:
  • 童話故事
  • 格林童話
  • 兒童文學
  • 經典故事
  • 奇幻冒險
  • 魔法世界
  • 睡前故事
  • 益智啓濛
  • 西方童話
  • 故事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精選重要的三十五篇經典故事,不做改寫和改編,重現經典童話的原汁原味。
  ★書前有厚達14頁的「譯者導讀」,可對本書有更深層的理解與體會。
  ★書末附「相關書籍推薦」,提供與本書相關的書目,做進一步閱讀的參考。
  ★書末附「集五篇送一本」活動,讀者可藉由迴答問題及撰寫心得,進一步反思書中內容。


  格林童話是我們最熟悉的老朋友,看看醜青蛙如何變成英俊王子、跟著純真的小紅帽一同去探望奶奶、撥開荊棘喚醒沉睡百年的睡美人、踏上勇敢小裁縫的冒險旅程、還有見證聰明的兄妹倆如何逃離糖果屋巫婆的魔爪……。每讀一則童話,就像走進一座奇幻的魔法森林。

  格林兄弟的童話世界充滿瞭魔法、想像。透過故事幸福的結局,我們總能滿足現實人生的遺憾;並且在勇敢、聰明、善良、堅定的角色們身上,看見人性的美好與純粹。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格林兄弟


  哥哥雅各‧格林(Jacob Grimm, 1785-1863)與弟弟威廉‧格林(Welhelm Grimm, 1786-1859)是德國著名學者,兩人從小到大都形影不離,曾擔任過公務員、圖書館員、外交官、大學教授。他們閤力蒐集德國民間故事,編成著名的《格林童話》,不僅保存瞭古老民間文化的樣貌,更開啓後世蒐集童話之風潮,對文學發展影響甚钜。除瞭文學之外,他們在語言學、文字學、法律、曆史等領域都有不少貢獻,兄弟倆將大半輩子都奉獻給瞭學術研究。

譯者簡介

陳如翎


  國立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學士。相信文字能給世界帶來正嚮力量。譯有繪本《你在哭什麼?》、《你要勇敢說不!》、《樹懶睡大覺》、《母雞生瞭一頭牛?!》以及童話故事《貝侯童話集》、《木偶奇遇記》等書。

圖書目錄

「兒童故事河」總序
發行人的話
譯者導讀 ── 格林童話的魔法森林
青蛙國王
傻大膽學害怕
狼與七隻小山羊
忠實的約翰
十二兄弟
小弟弟與小姊姊
萵苣姑娘
糖果屋
白蛇
漁夫與妻子
勇敢的小裁縫
灰姑娘
老鼠、小鳥與香腸
七隻烏鴉
小紅帽
布萊梅的樂手
魔鬼頭上的三根金發
魔桌、金驢、棍子
大拇指
小精靈
杜鬆樹的故事
睡美人
白雪公主
名字古怪的小矮人
金鳥
金鵝
十二個獵人
約琳德和約林格爾
幸運的漢斯
少女與獅子
牧鵝少女
生命之水
兩個旅伴
鐵漢斯
白雪與紅玫瑰
格林兄弟大事年錶
讀得更多,看得更遠(相關書籍推薦)

圖書序言

譯者導讀

格林童話的魔法森林
 

  「從前從前,有一位 ……。」

  這是你我再熟悉不過的故事開頭。
  
  大眾對《格林童話》的印象,可能來自童年時閱讀圖畫書、觀看電影的經驗,或甚至是在更小的時候,自大人那兒聽聞的床邊故事。但不論用什麼方式,故事的開頭幾乎總是如此;而那些故事中的經典角色,如沉睡瞭一百年的睡美人、前去探望奶奶的可愛小紅帽、美麗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心懷不軌的大野狼,就像是我們的童年朋友般,在記憶中佔有一個重要的位置。
  
  Fairy tales 是童話故事的英文通稱,但熟悉《格林童話》的讀者應該不難發現,在格林兄弟的童話世界中,仙子(Fairy) 是鮮少齣現的,盡管如此,每則故事卻仍然充滿魔力。格林兄弟的童話世界彷彿有魔法似的,人們往往透過故事中幸福的結局,滿足現實人生中無法達到的遺憾,甚至也能從中更瞭解人性的美好與缺陷。正因為如此,《格林童話》纔會如此迷人,成為兩百多年來屢屢被傳誦和改寫的經典童話。
 
  格林兄弟:手足情深的絕佳搭檔
  

  《格林童話》最初的書名是《兒童與傢庭童話集》(Kinder-und Hausmärchen),是由德國學者格林兄弟──哥哥雅各• 格林(Jacob Grimm) 與弟弟威廉• 格林(Welhelm Grimm) 閤力完成的作品。第一個版本於一八一二年齣版,問世至今已超過兩百年瞭。
  
  雅各和威廉分彆在一七八五年與一七八六年齣生於德國哈瑙(Hanau),一個位於萊茵河流域的城鎮,後世將哈瑙稱作「格林兄弟之城」,由此可見他們在當地的代錶性和重要性。
  
  格林兄弟齣生於一個中産傢庭,除瞭他們之外,傢裏還有五個弟妹。格林兄弟年幼時嚮傢教老師學習地理、曆史、植物學、法文、拉丁文等等知識,他們的父親菲利浦•威廉• 格林(Philipp Wilhelm Grimm) 也教授他們法律,兄弟倆從小就奠基瞭未來治學的格基礎。在認真學習的同時,他們的童年生活也充滿瞭愉快的迴憶,威廉就曾寫道:「我依然記得雅各與我手牽著手,經過城鎮的市場,要去找住在教堂旁的法文老師。當時的我們用孩子的快樂眼光,凝視著塔頂的金色風見雞,看著它在風中轉動。」
  
  隻可惜在雅各十一歲的時候,他們的父親就離開瞭人世,格林一傢失去瞭經濟支柱,生活頓時陷入睏境。幸虧有他們的阿姨協助,格林兄弟纔得以繼續完成學業,大學時雙雙以優異的成績進入馬堡大學(Marburg University) 就讀法律。雖然主修是法律,但他們在法學史老師薩維尼(Friedrich Carl von Savigny) 的帶領下,瞭解到語言學和曆史學的重要性,並且開始投入這方麵的學術研究。
  
  此外,格林兄弟也在大學時期接觸瞭當時興起的浪漫派文學,浪漫主義注重文學作品中的情感與想像,「旅行」、「冒險」是時常齣現的題材。在《格林童話》中便有許多主角踏上旅程、齣外冒險的故事,例如〈七隻烏鴉〉中,妹妹為瞭尋找哥哥們,踏遍世界各地,甚至拜訪過太陽、月亮和晨星;或是在〈勇敢的小裁縫〉中,裁縫師一路闖盪的英雄式冒險;以及著名的〈糖果屋〉,兄妹兩人在森林碰上巫婆的驚險旅程。即使每則故事開展冒險的原因不相同,但是主角往往能在過程當中獲得成長,並且獲得一個美好的結局。
  
  大學畢業之後,雅各接受薩維尼的邀約到巴黎擔任研究助理,研究中古的羅馬法律史,不過雅各的興趣卻在這段時期逐漸從法律轉往文學。終於在一八〇八年,〈雅各獲得瞭西發裏亞王室的圖書管理員職位,達成他一直以來的願望,那就是終日與書相處。而後,弟弟威廉也跟進哥哥的步伐,兩人一邊在圖書館工作,一邊又可以善用圖書館資源,從事他們的研究工作。
  
  格林兄弟的治學態度嚴謹,而且總是相輔相成。年紀隻相差一歲的兄弟倆,除瞭在某些階段曾短暫因故分開之外,幾乎大半輩子都形影不離。深厚的兄弟之情讓他們成為學術上的絕佳拍檔,即使偶有摩擦,卻依然同心協力將他們的一生貢獻給學術研究。雖然格林兄弟最廣為人知的成就是他們所編纂的《格林童話》,不過也不能忘記他們努力耕耘的學術成就,包含語言學、文字、曆史和法律。尤其是他們在語言學方麵的貢獻,雅各提齣重要的「格林定律」(Grimm's law) ;以及兄弟兩人在齣版《格林童話》之後,持續編寫第一部《德語詞典》(Deutsches Wörterbuch),直到他倆過世。
 
  《格林童話》的誕生背景
 

  《格林童話》兩百一十一篇故事並不是格林兄弟原創,而是他們蒐集民間故事之後再重新編寫,格林兄弟之所以會開始蒐集、編纂民間故事,這跟當時德國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就在十九世紀初,歐洲發生瞭拿破崙戰爭(1804-1815),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德意誌地區建立起「萊茵邦聯」,邦聯總共由三十九個分裂的邦國組成,屬於拿破崙政體底下的附庸國。
  
  當時德國的知識份子受到歐洲民族主義興起的影響,渴望能夠建立「德意誌民族」的國傢認同感。格林兄弟也是其中一份子,齣於對民族的熱愛和使命感,他們決定透過統一語言、整理民間故事的方式,來保存、深化民族傳統文化,藉以喚醒民眾對德意誌民族的文化認同與愛國情懷。於是,《兒童與傢庭童話集》和《德語詞典》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産生瞭。
  
  驅使他們開始蒐集故事的重要推手是格林兄弟的友人布倫塔諾(Clemens Brentano)和亞寜(Achim von Arnim),這兩人曾經蒐集七百多首德國民間歌謠和詩作,齣版成詩集《少年魔法號角》(Des Knaben Wunderhorn),他們的計畫啓發瞭格林兄弟,布倫塔諾建議格林兄弟可以先從卡瑟爾(Kassel) 地區開始,蒐集人們口耳相傳的故事,並將之記錄下來、編撰成書。
  
  大約從一八〇六年起,格林兄弟著手開始進行民間故事、童話、歌謠的蒐集工作。他們的故事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古老文獻的書麵資料,另一種則是口述。口述故事的提供者絕大部分來自格林兄弟的社交圈──黑森(Hessen) 與哈瑙地區的中産階級,他們並沒有實地拜訪鄉村地區。在格林兄弟的口述來源中,其中有一位威曼寜夫人(Dorothea Viehmann)最受格林兄弟推崇,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是:威曼寜夫人的記憶力驚人,她可以一遍又一遍重復訴說故事,而且一字不漏,這確實為格林兄弟的計畫齣瞭很大一份力。
  
  兄弟倆的分工是由哥哥雅各負責蒐集和整理,弟弟威廉則負責改寫和編輯。終於,在經過六年的蒐集編撰過程之後,《兒童與傢庭童話集》第一冊於一八一二年齣版,收錄八十六則故事,第二冊則於一八一五年齣版,收錄七十則故事,兩冊相加,第一版的《兒童與傢庭童話集》總共收錄瞭一百五十六則故事。
 
  《格林童話》與《貝侯童話》的差異
 
  在世界文學史上,蒐集民間故事並且集結成書,並非格林兄弟首創之舉,因為在十七世紀時,法國著名的文人貝侯(Charles Perrault) 就已經開始蒐集法國傳統童話,並且齣版瞭《附道德訓誡的古代故事》(Histoires ou contes du temps passé, avec des moralités),又稱《鵝媽媽的故事》(Les Contes de ma mère l'Oye)。在貝侯蒐集的故事中,有一些與《格林童話》相同,如〈小紅帽〉、〈睡美人〉、〈灰姑娘〉、〈穿長靴的貓〉,這些故事都是歐洲流傳已久的老故事,不過兩者書寫的角度不全然相同。貝侯童話較多描述上流階層的貴族傢庭,而格林兄弟則多採集在平民之間口耳相傳的故事。兩者的故事細節也有差異。
  
  例如〈小紅帽〉在《貝侯童話》中,小紅帽最後被大野狼吃掉,沒有獲救;而在《格林童話》中,小紅帽和奶奶得到獵人的援救,第二次遇到大野狼時,小紅帽記取瞭上次的教訓,從此不再受騙上當。貝侯和格林兄弟所寫的結局殊異,讓故事産生瞭不同的餘韻,〈小紅帽〉的貝侯版本充滿瞭警世意味,而格林兄弟的版本則多瞭主角犯錯之後,記取教訓進而成長的正麵情節。
  
  另外,在貝侯的〈睡美人〉裏,王子解救沉睡的公主之後,兩人迴到宮廷中又發生瞭一段後續的故事;但在格林兄弟的版本中,公主甦醒之後,從此和王子共度幸福快樂的生活,故事僅到此為止。另外,〈灰姑娘〉當中有一位「神仙教母」,她是從旁幫助灰姑娘的慈母角色,把南瓜變成馬車、老鼠變成馬夫的情節令人印象深刻,但其實這些情節都來自《貝侯童話》,在《格林童話》當中並沒有齣現。
 
  怎麼看《格林童話》?
 
  在林奇─布朗(Carol Lynch-Brown) 與湯姆林森(Carl M. Tomlinson) 閤著的《兒童文學─理論與應用》(Essential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一書中,他們將民間故事大抵分為「堆疊式故事」、「幽默故事」、「動物故事」、「魔法故事」、「為什麼故事」、「寫實故事」六種。《格林童話》中最多的便是魔法故事一類,這類故事的場景、人物與情節總是充滿超現實的想像。
  
  由於口述故事的特性,《格林童話》每篇故事沒有確定的時間點,通常是以「在很久很久以前」開頭;至於場景方麵,森林、城堡最常齣現,但不會有太多場景細節的描述,通常都是以「一座大森林」或是「一座大城堡」簡單帶過。在這些不確定、充滿神秘感的時間與地點裏,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被詛咒的王子、會說話的動物、擁有魔力的巫婆、會自動冒齣食物的桌子……,種種誇張而超現實的情節,就是童話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
  
  仔細閱讀格林童話,會發現大部分角色總是設計成「扁平人物」,例如最廣為人知的〈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紅帽〉當中的眾角色,公主通常是美麗善良的、王子通常是英俊勇敢的、繼母總是邪惡又小心眼、野狼也常被塑造成危險的動物等等,這些人物依循某一個永恆的理念或特質,影響著故事進行。扁平人物的優點是,因為他們單一而且永恆不變的特質,所以讀者(尤其是孩童) 在閱讀時比較容易理解和辨認故事,也可以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這也是為什麼童話故事的角色形象會如此深植人心的原因。
  
  《格林童話》的故事也有某些固定模式,故事結局總是帶著道德教化意味,要告誡讀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例如在〈灰姑娘〉中,天性善良的灰姑娘經曆瞭不少苦難後終於與王子成婚,而老是欺負灰姑娘的惡毒姊姊們則是被鴿子啄瞎瞭眼睛;〈兩個旅伴〉的裁縫和鞋匠是兩個互相對照的例子,裁縫願意和他人分享自己擁有的事物,鞋匠則老是嫉妒彆人,甚至陷害裁縫、讓他失去視力,最後裁縫得到瞭動物們的幫助,成為公主的丈夫,而鞋匠則是自食惡果,永遠被驅逐齣城,餓死在森林裏。又或是像〈金鳥〉、〈金鵝〉這兩則故事中的第三個兒子,他們雖然看似愚笨,總被傢人看輕,卻始終秉持內心的良善,因此總是能幸運地獲得幫助,反而在結局成為最幸褔的人。
  
  若是用這種韆篇一律的觀點來一概而論每篇故事,那就太沒有意思瞭。《格林童話》裏的主角不全是隻有善良一個麵嚮,例如〈青蛙國王〉裏的公主一開始嫌棄青蛙,結果在青蛙幻化成人之後,又轉而喜歡上王子,兩人過著幸福的生活,公主前後不一的行為雖不免讓人有些慨嘆,但這不正反映瞭最真實的人性嗎?
 
  格林童話的陰暗麵
 
  格林兄弟最初編寫的原則是盡量保存古老故事的原貌,他們的預設讀者不僅限於兒童,有時反而是以成人為主。然而,第一版問世後卻招來不少批評,教育專傢和傢長認為有的故事內容過於驚,例如一些殘忍的殺人情節,並不適閤孩童閱讀,會對孩童的行為造成負麵影響。
  
  對於大眾的批評,格林兄弟在《格林童話》一八一九年版本的序言曾寫道:「人們以為在書本上閱讀到的事物就會被實踐在真實生活中。我們追求的純粹,是那些口述故事中的事實,我們不會不公不義地將它們隱藏起來。」格林兄弟還認為這些古老故事所敘述的情節隱喻著現實社會,而且天天都在現實生活中上演。若因為害怕兒童仿效而故意避之不談,是人們過於擔憂瞭,因為以孩童純粹的眼光,吸引他們的往往不是那些血腥的情節,而是其他充滿想像力的精彩內容。
  
  但是在輿論壓力之下,格林兄弟還是決定順應大眾的反應,將故事的預設讀者改成兒童,情節就必須隨之作齣調整。一八一九年齣版的第二版中,便可發現格林兄弟開始作齣調整,除瞭新增四十五篇故事之外,還有十八篇故事受到大幅修改,將較受爭議的情節刪除或改寫。
  
  格林兄弟有時會增加新故事、有時則會刪除舊故事,他們前後陸續齣過七個版本,一八五七年齣版的第七版總共收錄瞭兩百零一則故事,另外還多瞭附錄十則聖徒傳說,閤計兩百一十一篇故事,這是現在最常見的版本,相較於第一版,內容已經較為可親瞭。另外,他們在一八二五年齣版《格林童話精華版》(Kleine Ausgabe),當中收錄他們認為最適閤兒童閱讀、且最富意義的五十篇童話。
  
  仔細閱讀《格林童話》,不難發覺在童話的包裝之下,的確有許多殘忍的內容,尤其是壞人的下場總是不太好。例如〈杜鬆樹的故事〉,狠心的繼母用木箱將繼子的頭給夾斷瞭,之後還把兒子的骨肉做成晚餐,最後繼母遭到報應,繼子化身的鳥兒用石磨把她給砸死瞭。又像是〈白雪公主〉中那位狠心的王後,最後被迫穿上燒得通紅的鞋子跳舞,直到她倒地死去。
  
  其實,《格林童話》的本質是來自民間長久以來纍積的生活與想像,孩子們細讀每篇故事,不隻可以體會不同文化的民情,還能瞭解人性中除瞭有美好的麵嚮,也會有其他弱點與缺點,理解這個世界並非「善良/邪惡」的二分世界。
 
  感受格林童話的原始迷人之處
 
  曆經格林兄弟多次修改、取捨之後,《格林童話》漸漸受到普羅大眾喜愛,變成我們現在熟悉的故事。《格林童話》在德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大大地提昇瞭民間故事在文學上的地位,達到格林兄弟想要保存文化、凝聚民族認同感的初衷。
  
  兩百多年的淬鍊之後,至今仍有無數作傢、藝術傢以《格林童話》為本做齣新形式的創作,像是改編小說、繪本、漫畫、電視劇,以及傢喻戶曉的迪士尼動畫電影,都成功地讓許多《格林童話》中的人物成為深植人心的經典。而角色們所擁有的正麵特質,勇敢、聰明、善良,其實也在無形之中影響著後世大大小小的讀者。
  
  格林兄弟在第一篇〈青蛙國王〉的開頭寫道:「在那個願望真能實現的古老年代,曾有一位國王……」這個開頭讓人興起無限想像,那個古老年代究竟長什麼樣子呢?願望能夠成真,那麼應該是個很美好的年代吧?願每一位翻開此書的讀者,都能不受拘束地,細細去感受童話世界的魔法,沉浸在格林兄弟留給我們的美好年代之中! 

譯者 陳如翎 撰寫

圖書試讀

青蛙國王
 
在那個願望真能實現的古老年代,曾有一位國王,他的女兒們全都長得非常美麗,尤其是最年幼的女兒,就連見多識廣的太陽每每照耀她的臉龐時,都會為她的美貌驚嘆不已。
 
在國王的城堡旁,有一片廣大的黑森林,林中一棵老菩提樹下,有一口水井。天氣非常炎熱的時候,國王的小女兒會到森林裏,坐在冰涼的泉水旁。當她感到無聊時,她會取齣一顆金色的球,將球拋到高空中再接住,這是她最喜愛的玩具。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有一次公主的金球並沒有落入她舉起的小手裏,而是掉到遠處的地上,接著直直滾進井水中。公主的目光一路跟著金球,但它就那樣消失瞭,水井非常深,幾乎深不見底。
 
公主難過得哭瞭起來,越哭越大聲,情緒始終無法平撫。在她泣不成聲之際,聽見有人對她說:「公主,什麼事情讓妳這麼煩惱呢?看妳哭得這麼傷心,就連石頭也會捨不得啊。」
 
公主朝聲音傳來的方嚮看去,見到一隻青蛙正從水裏探齣牠粗大又醜陋的頭。
 
「噢!愛噴水的老傢夥,是你嗎?」公主說:「我正為瞭我那掉進井裏的金球哭泣呢!」
 
「噓!彆哭瞭,」青蛙迴答:「我可以幫妳,但如果我拿迴妳的玩具,妳會送我什麼呢?」
 
「親愛的青蛙,不論你想要什麼都可以,」公主說:「我的衣服、我的珍珠和寶石、甚至是我頭上戴的這頂金色皇冠都可以送給你。」
 
青蛙迴說:「我對妳的衣服、妳的珍珠和寶石、還有妳那頂金色皇冠一點興趣也沒有,但如果妳願意愛我,讓我成為妳的伴侶和玩伴,陪妳坐在小桌子旁,用妳的小金盤子吃飯,用妳的小茶杯喝水,在妳的小床睡上一覺──如果妳答應我這一切,我就會潛到水井底部,把妳的金球帶迴來。」
 
「噢!好的,」公主說:「隻要你帶迴我的球,我就答應你所有的願望。」然而她心裏其實想著:「這隻笨青蛙在說什麼蠢話!牠隻能和其它青蛙一起住在水裏,每天呱呱叫,永遠不可能和人類做同伴的!」
 
但青蛙一聽到公主的承諾,就低下頭潛入深沉的水底。不一會兒,青蛙再次遊上來,嘴裏銜著公主的金球,接著把金球丟到草地上。公主很高興能再次見到她漂亮的玩具,她撿起金球,便帶著它跑走瞭。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在整理書房,翻齣以前收藏的一些童話故事書,突然就想起小時候的閱讀時光。那時候,傢裏的書不多,但每一本都讀得津津有味。尤其是那些外國的童話故事,對我來說,簡直就是打開瞭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我記得那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安徒生童話,他的故事充滿瞭詩意和哲理,讓人讀瞭之後,久久不能忘懷。《海的女兒》、《拇指姑娘》、《醜小鴨》等等,這些故事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我常常會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比如,《海的女兒》讓我明白瞭愛情的偉大和犧牲精神,《拇指姑娘》讓我明白瞭即使身處睏境,也要保持樂觀和勇敢,《醜小鴨》讓我明白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和閃光點。我覺得童話故事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它能夠通過生動的故事,嚮孩子們傳達一些深刻的道理。但是,我覺得現在的童話故事,很多都過於強調情節的麯摺和刺激,而忽略瞭故事的內涵和教育意義。我希望未來的童話故事,能夠更加注重故事的深度和廣度,讓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獲得快樂,還能夠受到啓發和教育。

评分

從小我就很喜歡聽媽媽講故事,尤其是那些充滿奇幻色彩的童話。記得小時候,最期待的就是睡前時間,因為那是我和童話世界親密接觸的時刻。那時候的童話書,封麵總是色彩鮮艷,插圖也栩栩如生,仿佛一翻開書頁,就能立刻進入另一個世界。我特彆喜歡那些關於公主、王子、巫婆和動物的故事,它們充滿瞭想象力,也讓我對世界充滿瞭好奇。後來,我開始自己閱讀童話故事,慢慢地,我發現童話故事不僅僅是娛樂,它們還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比如,誠實、善良、勇敢、友愛等等,這些美好的品質都在童話故事中得到瞭體現。我常常會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現在,雖然我已經長大,但童話故事仍然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就像一顆顆閃亮的星星,照亮我的心靈,也提醒我永遠保持一顆童心。我常常會把童話故事講給我的孩子聽,希望他們也能在童話世界裏找到快樂和智慧。我覺得童話故事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産,它應該被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评分

最近在圖書館看到一套精裝的童話故事書,忍不住翻閱起來。不得不說,好的童話故事,真的是老少皆宜。我雖然已經過瞭童年,但仍然會被那些充滿想象力的故事所吸引。我特彆喜歡那些帶有濃厚文化底蘊的童話故事,比如中國的《聊齋誌異》、日本的《桃太郎》、印度的《天方夜譚》等等。這些故事不僅情節精彩,而且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獲得快樂,還能夠瞭解不同的文化。我覺得童話故事是一種非常好的文化交流方式,它能夠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但是,我發現現在的童話故事,很多都過於強調商業價值,而忽略瞭文化內涵。我希望未來的童話故事,能夠更加注重故事的文化性和藝術性,讓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獲得快樂,還能夠瞭解不同的文化,培養自己的文化素養。其實,童話故事不僅僅是給孩子們看的,它也是給成年人看的。它能夠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身份,也能夠讓我們更加熱愛自己的文化。

评分

我個人覺得,童話故事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能夠給孩子們帶來快樂,更在於它能夠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小時候,我經常會把自己想象成童話故事中的主人公,和他們一起冒險、一起戰鬥、一起經曆各種各樣的挑戰。這種想象力的訓練,對我來說,受益匪淺。它不僅讓我變得更加開朗和自信,還讓我更加熱愛生活。我記得那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格林童話,他們的故事充滿瞭奇幻色彩和驚險情節,讓人讀瞭之後,熱血沸騰。比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等等,這些故事都深深地吸引著我。現在,我也會鼓勵我的孩子多閱讀童話故事,希望他們也能在童話世界裏找到快樂和靈感。但是,我發現現在的童話故事,很多都過於注重情節的邏輯性和閤理性,而忽略瞭故事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希望未來的童話故事,能夠更加注重故事的藝術性和想象力,讓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齣屬於自己的童話世界。其實,童話故事不僅僅是給孩子們看的,它也是給成年人看的。它能夠讓我們重新找迴童年的夢想,也能夠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

评分

說實話,我買童話書給孩子,其實更多的是為瞭自己。工作壓力大,每天麵對各種各樣的瑣事,有時候真的覺得很疲憊。但是,當我拿起童話書,沉浸在那些充滿想象力的故事中時,所有的煩惱都會煙消雲散。我喜歡童話故事的純真和美好,它們讓我重新找迴瞭童年的感覺。我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小紅帽》和《白雪公主》這兩個故事。小紅帽的勇敢和善良,白雪公主的美麗和堅強,都深深地吸引著我。現在,我也會把這些故事講給我的孩子聽,希望他們也能從這些故事中學習到一些東西。不過,我發現現在的童話書,很多都失去瞭原有的味道。它們要麼過於商業化,要麼過於成人化,已經很難找到那種純粹的童真瞭。我希望未來的童話書,能夠更加注重故事的內涵和藝術性,讓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獲得快樂,還能夠受到啓發和教育。其實,童話故事不僅僅是給孩子們看的,它也是給成年人看的。它能夠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也能夠讓我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美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