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全新增訂版)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全新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Benjamin Graham, Jason Zweig
圖書標籤:
  • 投資
  • 股票
  • 價值投資
  • 財務分析
  • 本傑明·格雷厄姆
  • 巴菲特
  • 長期投資
  • 投資策略
  • 經典
  • 投資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價值投資的原點由此開始。本書是根據當今的市況,對葛拉漢永恆智慧的最新詮釋
◆最具權威的價值型投資書籍,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經典著作
◆原著全球至今銷售超過100萬冊,長據亞馬遜投資書籍榜首位
◆他將投資人分為「防禦型」和「積極型」,就是為瞭幫助這兩種不同的投資人,達到應有的投資成效
 
股神巴菲特:1950年代初,我閱讀瞭本書的第一版, 那年我19歲。
當時,我認為它是有史以來投資論述中最傑齣的一本書籍。
至今,我仍然如此認為。
 
  做為20世紀最偉大的投資顧問,班傑明.葛拉漢成功激勵瞭全球的投資界。他的「價值投資」哲學,讓投資人避免犯下巨大錯誤,並建立一套具有安全邊際的長期投資策略,也使得《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從1949年首次齣版以來,在市場上一直被奉為股票投資的聖經。
 
  多年以來,市場的進展已證明葛拉漢的策略是可行的。在完整保留原著的同時,本修訂版還提供瞭著名財經記者傑森.茲威格所做的最新評釋。茲威格指齣當今的市場情況,與葛拉漢書中的案例有許多相似之處,讓讀者能更透徹理解,進而成功運用葛拉漢所提齣的原則於現今市場。
 
  這本最新版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在如何實現理財目標的議題上,將是你至今閱讀過最好的一本著作。
 
【來自華倫.巴菲特的告白】
  1950年代初,我閱讀瞭本書的第一版,那年我19歲。當時,我認為它是有史以來投資論述中最傑齣的一本書籍。至今,我仍然如此認為。
 
  想在投資生涯獲得成功,並不需要絕頂的智商、超凡的商業頭腦或內綫消息,而是需要一個完整的知識架構以作為決策的基礎,並且有能力控製自己的情緒以避免該架構遭受破壞。本書明確而清晰地描述該架構,但對情緒的控製則是你自己必須做的。
 
  如果你遵循葛拉漢所倡導的行為和操作原則,尤其是第8章與第20章所提供的極為寶貴的建議——那麼,你將會獲得不錯的投資結果。(這是一種遠超齣你所能想像到的成就。)你是否能獲得優異的投資成果,這要取決於你在投資方麵的努力和擁有的知識,或取決於你的投資生涯中所展現的愚蠢程度。股市的行為越愚蠢,明智的投資者機會就越多。遵循葛拉漢的教誨,你就能從股市的愚蠢行為中受益,而不會成為其中的受害者。
 
  對我來說,班傑明.葛拉漢不僅是一位作者或老師,他對我一生的影響僅次於我的父親。葛拉漢於1976年去世後不久,我寫下瞭下麵這篇紀念短文,發錶在《金融分析師雜誌》上。當你閱讀本書時,我相信你一定能感受到這篇文章中所提及關於葛拉漢的一些特質。
 
《金融分析師雜誌》,1976年11/12月刊
  幾年前,就在班傑明.葛拉漢即將80歲之際,他嚮一位朋友錶達瞭他的想法,希望每天都做一些「傻事、有創造性的事和慷慨的事」。
 
  他的第一個奇怪目標給人的印象是,他對自己想法的錶達方式不會帶有任何說教或傲慢的成分。盡管他的想法是強有力的,但他的錶達方式無疑是溫和的。
 
  對於葛拉漢創造性的成就,本雜誌的讀者無需我們詳細的介紹。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任何原則的創始者都會發現,自己的研究成果很快就會被後繼者所超越。然而,本書對混亂和令人睏惑的投資領域進行瞭係統化和邏輯化的分析;與此同時,在本書齣版後的40年時間裏,人們很難想齣有誰能夠在證券分析領域曾經達到過葛拉漢的水平。在這一領域,許多研究成果發錶之後的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就會看起來非常可笑,但葛拉漢所提齣的原則卻依然是屹立不搖——在金融風暴襲摧毀不可靠的知識架構之後,更加凸顯其價值,而且為人們所認同。他的穩健原則始終為其追隨者帶來可觀的報酬,甚至那些資質遠不及聰慧投資者的人,也獲得瞭可觀的報酬,而那些聰慧的投資者卻因為追求卓越或趕時髦而摔瞭個大跟鬥。
 
  班傑明在其專業領域的傑齣成就,在於他對事情的看法沒有偏見,而是廣泛的思維讓他成就這樣的地位。毫無疑問地,我從未遇到過思維如此廣泛的人,他對任何新知識都充滿著無限的好奇心,並且能夠把這些知識應用在看似毫無關連的問題,所有這一切使得他的思維方式受到各領域人們的喜愛。
 
  然而,他的第三個目標——「慷慨」,正是他比所有其他人做得更成功的地方。我把班傑明視為我的導師、我的雇主和我的朋友。無論是哪一種關係,作為他的學生、雇員或朋友,他都會毫無保留地提供他自己的想法、時間和精力。如果想尋求清晰的思維,那麼沒有比班傑明更好的人選瞭。而且,如果需要獲得鼓勵和忠告,可以隨時去找班傑明。
 
  華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曾經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而班傑明.葛拉漢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各界推薦
 
雷浩斯推薦: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全新增訂版)今年必讀的一本好書!
(本文摘錄自雷浩斯價值投資網,筆者為知名財經作者與價值投資人)
 
  經典中的經典,價值投資必讀的好書。《智慧型股票投資人》這次推齣全新增訂版本,我非常高興的入手此書。葛拉漢這本《智慧型股票投資人》的初版寫於1948年,現在這個版本是葛拉漢的修訂版,寫於1971-1972年,這是一本非常優越的投資教學書,推薦每個人都應該閱讀。
 
  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並且看過舊版,你心裏的問題應該是:「這本和舊版哪裏不同?」
  如果你不是價值投資者,你的問題應該是:《智慧型股票投資人》這本書談的內容是什麼?
 
問題一:這版和舊版那裏不同?
  1.翻譯品質提高,閱讀起來很輕鬆
  2.每篇章節後,增加傑森.茲威格的獨立評釋
  3.開本變大,並且增加註解,提高閱讀性
 
  首先,翻譯品質真的非常的重要,我要特彆感謝本次譯者齊剋用先生,讓這本書的閱讀流暢度大為提高,透過這個翻譯能再度展現葛拉漢的精彩智慧。
 
  再來,每篇的後麵增加瞭傑森.茲威格的評釋,撰寫評釋的時間約在2003年左右,所以你看到的舉例時間點都在這段時間。
 
  另外,文章下方有「原註」和「註解」讓一些原本葛拉漢用隱晦錶達的語意變得更清楚。例如在後記、葛拉漢提瞭「某間公司」的例子,註解則指齣這間公司是蓋可。
 
問題二:智慧型股票投資人談的內容是什麼?
  1.他不是教你緻富的書,而是要你避開可能的錯誤,建立一套放心的投資策略。
  2.他將投資人分為「防禦型」和「積極型」,這兩者的差異點在於「對投資願意付齣的時間和精力」。葛拉漢認為散戶隻要少許努力和能力,就能獲得一筆可靠但不可觀的報酬,如果像要更多的報酬,就必需要更多的投資知識和智慧。
  3.不管是哪種類型,都要分清楚股價和內在價值之間的區彆,並且培養齣凡事衡量的習慣。
 
  這本智慧型股票投資人,雖然可以說是《證券分析》的簡單版本,但是實際閱讀之後,卻充滿瞭「不簡單」的感覺,本書第一版寫至1948年,至今已經70多年,但葛拉漢的智慧不但毫無過時,書中更清楚地展現齣他對投資教學無私的付齣。
 
  也許葛拉漢不是「最有錢的投資人」,但那是因為他誌不在此,葛拉漢非常的大方慷慨,總是匿名幫助他生活艱苦的同事,對他而言,幫助本身就是目的。更甚至他完全不在乎彆人學走他的投資技術,就算因此會增加他在投資上的競爭對手,他依然毫不保留。
 
  他將投資人分為「防禦型」和「積極型」,就是為瞭幫助這兩種不同的投資人,達到應有的投資成效。所謂的「防禦型」,在現在看來就是繁忙、沒有時間分析股票的上班族,葛拉漢為他們設計瞭一套投資法則來幫助他們。「積極型」則是為瞭「專業投資人」而設計的投資技術。
 
  隻有一個真正的好老師,纔會這樣用心的幫助不同類型的投資人。
 
洞悉市場脈動:一部深度剖析現代投資哲學的著作 書名: 市場沉浮錄:從價值發現到量化決策的轉型之道 作者: [此處可填入一個虛構的資深金融分析師姓名,例如:陳宏偉] 齣版社: [此處可填入一個虛構的專業財經齣版社名稱,例如:鼎盛財經齣版] --- 核心內容概要 本書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入門指南”,而是麵嚮有一定市場經驗、渴望將投資實踐提升至係統化、科學化層麵的專業投資者和深度愛好者。全書圍繞“市場結構演變”、“信息處理的悖論”和“前沿投資工具的應用”三大核心主題展開,旨在構建一個跨越傳統價值投資與現代量化分析的全新認知框架。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決策速度日益加快的時代。傳統的“聽消息”或單純依賴曆史財務報錶的投資方法,在麵對高頻交易和復雜衍生品市場時,顯得力不從心。《市場沉浮錄》試圖解答的核心問題是:在算法與情緒交織的現代市場中,真正的超額收益(Alpha)究竟隱藏在哪裏? 全書共分為五大部分,結構嚴謹,層層遞進。 --- 第一部分:市場範式的遷移與失靈的鍾擺 本部分探討瞭自20世紀末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在技術、監管和全球化推動下所發生的結構性變化。我們不再討論“好公司”與“壞公司”的簡單二元對立,而是聚焦於“市場效率邊界”的動態漂移。 效率市場的修正: 深入剖析瞭弱式、半強式有效市場的局限性,引入瞭“異象(Anomalies)”的持續性和衰減性研究。闡述瞭行為金融學如何從輔助理論演變為理解市場短期波動的核心工具。 資産定價模型的演進: 對CAPM、APT等經典模型進行瞭批判性迴顧,重點分析瞭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在不同宏觀經濟周期下的擬閤度變化。引入瞭更復雜的多因子模型構建的必要性,並探討瞭如何識彆那些尚未被市場定價的“新維度”因子。 流動性的雙刃劍: 詳細分析瞭量化寬鬆政策對資産價格的影響機製,以及微觀層麵上訂單簿的深度和廣度如何影響短期波動,這是理解係統性風險敞口的關鍵。 --- 第二部分:信息的深度挖掘與非結構化數據的力量 本書認為,在信息高度對稱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優勢不再是“誰先拿到信息”,而是“誰能更有效、更有深度地解析現有信息”。 文本挖掘與情緒指數構建: 探討瞭如何利用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對海量的公司公告、監管文件、分析師報告進行情緒極性分析和主題建模。重點展示瞭如何從財報附注的措辭變化中捕捉管理層的真實意圖。 另類數據的引入與驗證: 詳細介紹瞭衛星圖像數據、信用卡交易數據、招聘信息數據等非傳統數據源在預測零售業和供應鏈健康狀況方麵的應用案例和局限性。本書強調,數據本身的價值,遠不如數據轉化為可操作信號的過程重要。 信號衰減的陷阱: 專門章節討論瞭“信息溢齣效應”——當一個有效信息被多數參與者同時利用時,其超額收益(Alpha)衰減的速度。這要求投資者建立一個不斷自我迭代的信號發現機製。 --- 第三部分:從經驗驅動到模型驅動的決策路徑 本部分是本書的實操核心,它指導讀者如何將理論認知轉化為可迴溯、可量化的投資流程。 因子模型的構建與去噪: 詳述瞭如何運用主成分分析(PCA)等統計工具來處理因子之間的共綫性問題,並構建齣具有穩定解釋力的因子組閤。書中提供瞭如何根據市場環境動態調整因子權重的實戰案例。 風險平價(Risk Parity)策略的深層解讀: 探討瞭超越傳統波動率加權的風險管理思路。重點講解瞭如何將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非市場風險納入統一的風險預算框架中。 策略的“黑箱”管理: 針對量化策略的構建,本書警示瞭過度擬閤(Overfitting)的巨大風險。提齣瞭“概念清晰度”原則——任何模型必須能夠用經濟學或行為學的邏輯來解釋其背後的驅動力,否則應被視為高風險的統計噪音。 --- 第四部分:宏觀周期的映射與跨資産配置 理解宏觀經濟的“呼吸節奏”,是避免係統性風險的必要條件。本部分專注於如何將微觀選股的洞察與宏觀趨勢相結閤。 利率周期與相對價值: 剖析瞭不同利率環境下,成長股與價值股的相對錶現邏輯。著重分析瞭期限結構理論在債券投資中的實際應用,以及如何利用收益率麯綫的斜率來預判經濟衰退或過熱的信號。 避險資産的重新定義: 在負利率和全球債務高企的背景下,傳統意義上的“安全資産”正在重新定義。本書探討瞭黃金、特定硬通貨以及某些具有防禦屬性的實物資産在投資組閤中的動態配置策略。 全球套利機會的捕捉: 基於不同國傢貨幣政策和經濟周期的錯位,講解瞭如何設計跨國、跨資産類彆的對衝或配對交易策略,以期在市場噪音中捕捉相對價值的穩定機會。 --- 第五部分:投資者的自我修煉與長期主義的韌性 成功的投資不僅僅是模型的勝利,更是心智的較量。 心理韌性與決策紀律: 探討瞭市場恐慌與狂熱對投資決策的客觀影響。提供瞭結構化的方法來識彆和消除個人認知偏差(如確認偏誤、損失厭惡)。 係統性迴溯與持續改進: 強調瞭投資流程必須是一個持續學習和迭代的過程。書中介紹瞭“失敗案例日誌”的建立方法,確保每一次虧損都能轉化為對模型或流程的精確修正,而非僅僅是情緒上的宣泄。 投資的哲學高度: 最終迴歸到投資的本質——資本的長期配置與社會價值的創造。探討瞭如何平衡短期業績壓力與長期穩健增長之間的關係。 --- 總結 《市場沉浮錄》提供的是一套思維工具箱,而非一套即插即用的公式。它要求讀者放下對“聖杯”的幻想,擁抱市場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通過嚴謹的分析框架和動態的風險管理,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建立起一套既能與時俱進,又具備哲學深度的投資係統。本書適閤那些尋求理解“為什麼”而非僅僅停留在“是什麼”的嚴肅投資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1894-1976)


  美國經濟學傢與專業投資者,價值投資之父。他也是啓濛華倫.巴菲特以及當代許多最成功交易者投資理念的導師。

  葛拉漢1894年齣生於倫敦,成長於紐約。自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即進入券商紐伯格(Newburger, Henderson & Loeb)公司擔任金融研究。因為錶現傑齣,很快就成為公司的閤夥人。1926年與友人紐曼(Newman)閤作設立葛拉漢.紐曼基金,每年以優異的績效擊敗道瓊工業指數,從此奠定瞭葛拉漢價值投資策略在市場的地位。

  在華爾街奮鬥多年後,葛拉漢迴到母校執教,首度開設證券分析課程。1934年和陶德(David L. Dodd)閤著《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寰宇齣版),為巴菲特一生最鍾愛的四本書之一,並立下後世證券分析的基礎。1949年葛拉漢將投資經驗整理成更具傳世價值的著作《智慧型股票投資人》。直至今日,這兩本著作仍長期高居亞馬遜商業書榜的前茅,並持續影響著普世的價值投資觀念。

  自1933年起,葛拉漢.紐曼基金就沒有賠過錢,而基金清算後的投資報酬率更高達近700%。如今活躍於華爾街數十位身價上億的基金管理人,都自稱為葛拉漢的信徒,因此他亦享有”華爾街教父”的美譽。

傑森.茲威格 Jason Zweig

  寰宇齣版《大腦煉金術》(Your Money & Your Brain :How the New Science of Neuroeconomics Can Help Make You Rich) 作者,《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傢。過去他擔任過《錢雜誌》和《時代周刊》的專欄作傢,以及《富比士》的資深主編,從1987年開始撰寫投資方麵的文章。
 

圖書目錄

認識葛拉漢
引言 本書的宗旨
引言評釋

第一章    投資與投機: 智慧型投資者的預期收益
第一章    評釋
第二章    投資者與通貨膨脹
第二章    評釋
第三章    一世紀的股市曆史: 1972年初的股市價格水準
第三章    評釋
第四章    防禦型投資者的投資組閤策略
第四章    評釋
第五章    防禦型投資者與普通股
第五章    評釋
第六章    積極型投資者的投資組閤策略:被動的做法
第六章    評釋
第七章    積極型投資者的投資組閤策略:主動的做法
第七章    評釋
第八章    投資者與市場波動
第八章    評釋
第九章    基金投資
第九章    評釋
第十章    投資者與投資顧問
第十章    評釋
第十一章    非專業投資者的證券分析: 一般的做法
第十一章    評釋
第十二章    每股盈餘的相關問題
第十二章    評釋
第十三章    四傢上市公司的比較
第十三章    評釋
第十四章    防禦型投資者如何選股
第十四章    評釋
第十五章    積極型投資者如何選股
第十五章    評釋
第十六章    可轉換證券與認股權證
第十六章    評釋
第十七章    四個極具啓發性的案例
第十七章    評釋
第十八章    八組企業的比較
第十八章    評釋
第十九章    股東與管理階層:股息政策
第十九章    評釋
第二十章    投資的核心概念:「安全邊際」
第二十章    評釋

後記
後記評釋
附錄1: 投資收益與證券交易所得稅重要規定 (1972年)
附錄2: 投資稅基本內容 (2003年更新)
附錄3: 普通股中的新投機性因素
附錄4: Aetna Maintenance公司的曆史
附錄5: NVF公司收購Sharon鋼鐵股份的稅務會計
附錄6: 科技公司的投資

 

圖書序言



認識葛拉漢
——傑森•茲威格——


  班傑明•葛拉漢是何許人也?為什麼我們要傾聽他的建言?

  葛拉漢不僅是當代最優秀的投資者之一,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實踐投資理念專傢。在葛拉漢之前,基金經理人的錶現簡直就像中世紀的行會一樣,始終被迷信、猜測和神秘的巫術所左右,而葛拉漢的《證券分析》 (Security Analysis,寰宇齣版)則指導人們把這個烏煙瘴氣的圈子,轉變成一種現代化的職業。

  葛拉漢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是第一本專門針對個人投資者所撰寫的書籍,其內容告訴投資者,如果想要成功的話,就必須做好情緒管理,並擁有分析的工具。至今,它仍然是一般投資大眾在投資方麵唯一且最好的一本書。1987年,我初入社會擔任《富比士雜誌》的菜鳥記者時,第一本閱讀的書就是《智慧型股票投資人》,書中的葛拉漢堅信,任何牛市遲早都會結束,這一說法給瞭我極大的衝擊。那年10月,美國股票市場遭遇有史以來單日最大的跌幅,而我也深陷其中。(如今,在經曆過1990年代末期狂奔的牛市,以及2000年年初開始的熊市之後,《智慧型股票投資人》的預言顯然又比以往更準瞭。)

  葛拉漢令人印象深刻的見解得之不易:它來自於親身投資失敗的慘痛經驗,以及幾十年來對市場曆史與投資心理的研究。1894年5月9日,葛拉漢齣生於倫敦,當時名叫班傑明•葛洛斯包姆(Benjamin Grossbaum) ;他的父親是一個瓷器餐具和塑像的經銷商。在葛拉漢1歲時,他們舉傢搬到紐約。起初,他們的生活很優渥:有一個女傭、一名廚師和一個法國女管傢,而且住在第五大道北區。但葛拉漢的父親於1903年去世,瓷器生意也變得搖搖欲墜,因此一傢人的生活逐漸陷入瞭睏頓。葛拉漢的母親把自己的傢變成瞭廉價的寄宿公寓,然後藉錢做股票「保證金」交易,而她的本錢在1907年的大崩盤全都輸光瞭。在葛拉漢的餘生中,有時還是會迴想起他幫母親到銀行兌現支票時,聽到銀行櫃員用語帶侮辱的口氣說:「多蘿西•葛洛斯包姆(Dorothy Grossbaum)的信用能值5美元嗎?」

  幸運的是,葛拉漢獲得瞭哥倫比亞大學的奬學金,而他的纔華也在那裏開花結果瞭。1914年,葛拉漢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績畢業。在他的最後一個學期,哥倫比亞大學有三個係所(英語係、哲學係和數學係)全都邀請他擔任教職。當時他隻有20歲。

  然而,葛拉漢並沒有留下來教書,而是決定到華爾街闖蕩。一開始,他到一傢債券交易公司擔任營業員,鏇即成為一名分析師,然後是閤夥人,不久之後就開始經營自己的閤夥投資生意。

  如果葛拉漢看到如今網路股的暴漲暴跌,肯定不會感到驚訝。1919年4月,他在Savold輪胎公司上市的第一天大賺瞭250%,這傢公司是汽車相關的新興産業。同年10月,該公司爆齣詐欺醜聞,其股票又瞬間變得一文不值。

  葛拉漢成瞭股票大師;他觀察股票非常細微,甚至可說是拿顯微鏡在仔細研究。1925年,他與美國州際商業委員會閤作,對石油管綫公司艱澀難懂的年報做瞭深入的研究。他發現北方管綫公司(Northern Pipe Line Co.)的優質債券每股至少值80美元,隨即以當時的股價65美元買進。(他買進該股票後,不斷要求該公司的管理層提高股息;3年之後,他以110美元賣掉瞭該股票。)

  在1929~1932年大蕭條期間,盡管葛拉漢的虧損接近70%,但他還是安然渡過瞭這一關,並在大多頭市場的底部大量收購廉價股票,從而獲得瞭大量財富。葛拉漢早期的交易記錄並沒有確切記載,但從1936年直到他在1956年退休為止,他的葛拉漢•紐曼(Graham-Newman)公司年獲利至少14.7%,相對於股票市場在一整段期間的整體獲利隻有12.2%,這樣的成績堪稱華爾街有史以來最佳的長期收益率之一。

  葛拉漢是如何做到的呢?他憑著過人的智慧、敏銳的判斷力,再加上豐富的經驗,建立瞭一套自己的核心原則。這些原則至今仍然適用:

  股票並不僅僅是一個交易代碼或電腦螢幕上的麯綫,而是錶彰一個實實在在企業的擁有權;而企業的真實價值,並不等於其股票價格。

  市場就像一隻鍾擺,永遠在極度樂觀(使股票變得過於昂貴)與極度悲觀(使股票變得過於便宜)之間擺動。智慧型投資者是現實主義者,他們會在市場極度樂觀時賣齣股票,並在市場極度悲觀時買進股票。

  每一筆投資的未來價值,都是其現在價格的函數。你支付的價格越高,得到的迴報就越少。

  無論多麼謹慎,每一個投資者全都免不瞭會犯錯。隻有堅持葛拉漢所謂的「安全邊際」原則——無論一筆投資看起來多麼令人興奮,永遠都不要支付過高的價格——你纔能把犯錯的機率減至最小。

  投資成功的秘訣在於你的內心。如果你有思辨能力,不輕信華爾街所謂的「事實」,隻要堅持你的信心投資,就能獲得穩定的收益,即便空頭市場亦是如此。你隻要秉持自己的紀律和勇氣,就不會讓他人的情緒波動,左右你的投資命運。你的投資標的所呈現齣來的行為,終究遠不如你自身的行為來得重要。

  修訂這本《智慧型股票投資人》的目的,是希望能把葛拉漢的理念運用到當前的金融市場,同時保留其原文的完整性。 在葛拉漢的原文中,我添加瞭一些新的註解,而葛拉漢原本的註解,則會在註解內容開頭處標示【原註】字樣以示區隔。原文的每一章之後,你都會看到一篇新增的評釋。在這些導讀的評釋內容中,我會添加一些最近的例子,來說明葛拉漢的原則至今仍然適用的情況,而且可以看到的是,適用的範圍顯然非常地廣泛。

  第一次(或甚至第三次、第四次)閱讀葛拉漢的這部傑作,都會有一種興奮和愉悅的感覺,這讓我非常羨慕。就像所有的經典著作一樣,本書改變瞭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而本書在教育我們的過程中,也獲得瞭新生。你讀得越多,進步就越多。以葛拉漢做為導師,你肯定可以成為一個更有智慧的投資者。

圖書試讀

引言
 
本書的宗旨

 
本書的宗旨是以適閤初學者的方式,在投資策略的選擇與執行方麵,為投資者提供一些指導。相對來說,本書比較少談論證券分析的技巧,而更專注於投資的原則,以及投資者應有的態度。不過,我們還是會針對一些特定證券進行簡單的分析(主要以NYSE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來做說明),讓人們更充分瞭解在選擇普通股時,所涉及的一些重要考量。
 
但本書有很大篇幅是在討論金融市場的曆史演變,因此在某些情況下,還會追溯到幾十年前的陳年往事。為瞭能更明智地進行證券投資,你必須先對各種債券和股票在不同情況下的錶現有足夠的認識——其中至少有某些情況,會在你的經曆中反覆齣現。桑塔亞納(Santayana)著名的告誡是:「忘記過去的人必將重蹈覆轍」,這句話對華爾街來說,再真實貼切不過瞭。
 
本書內容針對的是投資者,而不是投機者。我們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釐清與強調這兩者之間幾乎快被人們遺忘的區彆。我們首先要聲明的是,本書並不是一本教人「如何緻富」的書籍。在華爾街或任何其他地方,都不會有確定而簡單的緻富之路。或許我們應該用金融史上的例子,來說明我們的這個論點——我們往往可以從曆史中,得到更多的教訓。在股市狂熱的1929年,一位享譽華爾街和全國的大人物約翰•雷剋伯(John J. Rascob),極力頌揚資本主義的美好。他在《婦女傢庭雜誌》發錶瞭一篇文章,標題為「每個人都能成為富人」。他的論點是:如果你每月儲蓄15美元,然後將其投資於優質的普通股,並將分派的股息再投資,那麼經過20年後,你纍計投入的3,600美元就會變成80,000美元。 如果這位通用汽車巨頭的建議是可行的,那確實不失為一條簡而易行的緻富之路。但此一建議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呢?根據我們粗略的估計:如果按照雷剋伯的建議,在1929~1948年間買進道瓊工業指數中30支成份股,到瞭1949年初,你就會擁有8,500美元。這筆錢顯然比這位大人物所允諾的80,000美元要少得多;這說明瞭任何樂觀的預期和保證,實際上是多麼地不可信。不過,順帶一提的是,這20年投資的年復報酬率高達8%以上,但考慮到該投資是在道瓊工業指數300點時買進,而在1948年底收盤時,該指數僅為177點,因此能有這樣的報酬率已經算是很不容易瞭。這一記錄顯示,不管市場如何,持續每月定期買進優質股票的策略是很有說服力的,而這種策略被稱之為「成本平均法」(dollar-cost averaging)。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認為,一個好的投資書籍,不僅僅是傳授技巧,更應該能夠塑造讀者的投資哲學。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在教你如何分析股票,更是在幫你構建一個清晰、理性的投資框架。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瞭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是如何一步步走嚮成功或失敗的,並從中提煉齣一些普遍適用的原則。 特彆讓我感動的是,作者在書中分享瞭他自己投資生涯中的一些“失誤”和“教訓”。這種真誠的分享,讓這本書顯得更加真實和可信。他並沒有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完美的投資大師,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引路人,坦誠地展示瞭投資道路上的荊棘與坎坷,並告訴我們如何剋服它們。這種“接地氣”的風格,讓我覺得非常受用,也更加願意去實踐書中的理念。

评分

這本投資讀物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它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說教模式,而是通過一係列的“對話”和“反思”來展開。感覺就像作者在和你麵對麵交流,將復雜的投資概念,用最平實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他並沒有直接告訴你“應該怎麼做”,而是通過引導你思考“為什麼”,讓你自己去得齣結論。這種“授人以漁”的方式,讓我受益匪淺。 書中有一部分專門討論瞭“長期視角”的重要性。作者通過曆史數據和經典案例,證明瞭那些能夠堅持長期持有優質資産的投資者,最終都獲得瞭豐厚的迴報。他反復強調,投資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馬拉鬆,需要耐心和定力。這對於我這種容易受到短期市場波動影響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它幫助我建立瞭一個更加健康和成熟的投資觀念,讓我明白,真正的成功,往往來自於持之以恒的堅持。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風險管理方麵的論述。作者並沒有迴避風險,而是直麵風險,並提供瞭非常實操性的應對策略。他並沒有鼓吹“一夜暴富”的神話,而是強調“保住本金”的重要性,並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分散投資、設定止損點、以及在市場恐慌時保持冷靜來規避不必要的損失。我尤其欣賞作者關於“心理學在投資中的作用”的分析,這部分內容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投資的最大敵人並不是外部市場,而是我們自身的恐懼和貪婪。作者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認識和剋服這些心理障礙,從而做齣更理性的投資決策。 而且,他並沒有將風險管理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結閤瞭大量的實戰經驗,分享瞭不同市場環境下,風險控製的具體操作方法。例如,在牛市中如何防止過度樂觀,在熊市中如何避免恐慌性拋售。這些建議對我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讓我對未來的投資之路更加有信心。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在教授如何“賺錢”的同時,更教會我如何“守富”。

评分

我最近剛讀完一本關於投資的書,雖然書名聽起來很經典,但內容卻是相當現代且切實的。作者並沒有像很多市麵上的理財書籍那樣,上來就給你灌輸各種復雜的理論和公式,而是更側重於培養一種“係統性”的投資思維。這一點我特彆喜歡,因為在我看來,很多投資失敗的案例,往往不是因為缺乏某一個具體的技巧,而是因為投資體係不完整,或者在情緒的驅使下偏離瞭既定的軌道。 書中花瞭相當大的篇幅來講解如何進行“獨立思考”和“價值評估”。這一點對我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過去我可能更多地依賴於市場熱點、分析師的報告,甚至是一些小道消息,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意識到,真正能夠穿越牛熊,獲得長期穩健收益的投資者,一定具備強大的獨立判斷能力。作者通過一些生動的案例,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去審視那些看似“顯而易見”的投資機會,去挖掘被低估的價值。他強調的不是“預測未來”,而是“理解現在”,通過深入分析公司的基本麵,來判斷其長期發展的潛力和風險。這種方法論,雖然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但帶來的安全感和確定性,是任何短期技巧都無法比擬的。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係統性提升投資能力的讀物,而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並沒有聚焦於某一個特定的市場熱點或投資策略,而是從更宏觀、更根本的角度,探討瞭如何成為一個成熟、理性的投資者。書中對於“投資心態”的剖析,可以說是非常到位。作者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情緒對投資決策的影響,並提供瞭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來管理情緒,保持冷靜。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學習能力”的論述。作者強調,在快速變化的金融市場中,持續學習和不斷進步是至關重要的。他鼓勵讀者保持好奇心,不斷吸收新知識,並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這種積極的學習態度,讓我覺得非常有啓發。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投資指南,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的指南,讓我對未來的投資之路充滿瞭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