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10-2013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10-201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美國最高法院
  • 憲法
  • 判例分析
  • 法律研究
  • 政治學
  • 司法
  • 2010-2013
  • 美國法律
  • 最高法院判決
  • 案例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特色

  本書議題涵蓋就業歧視、健康保險、公費競選、同性婚姻、歧視與言論自由、基因專利等美國最高法院在2010至2013年間的6則重要判決,其論文均各有見地,精彩可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焦興鎧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國立颱灣大學法律學院兼任教授

張文貞

  國立颱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蘇彥圖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翁燕菁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係助理教授

陳宜倩

  世新大學性彆研究所副教授

李治安

  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

主編簡介

黃昭元


  國立颱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圖書目錄

序言 i
就業歧視爭議中禁止雇主報復規範在美國之最新發展──聯邦最高法院在Southwest Medical Center v. Nassar一案判決之評析 焦興鎧 001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關於全民健保判決之評釋──以首席大法官的角色及論述策略為核心 張文貞 043
「民主不是一場遊戲」──Arizona Free Enterprise、公費競選與民主的公平 蘇彥圖 069
平等權利與社會製度間的婚姻傢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與歐洲人權法院的共識? 翁燕菁 125
賣淫、愛滋防治與言論自由──美國聯邦最高法院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v. Alliance for Open Society International, Inc. 一案評析 陳宜倩 197
由AMP v. Myriad Genetics, Inc.案論基因技術創新與專利製度之互動 李治安 235

圖書序言

序言

  1992年6月13日,在焦興鎧教授的主辦下,中研院歐美所舉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學術研討會,隔年齣版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論文集」。此後20年間,焦興鎧教授以同一主題,陸續主辦瞭7屆研討會,詳如下錶。這一係列的學術研討會和論文集鼓勵並帶動國內法學界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為研究對象,進行深入的個案判決研究,纍積瞭許多重要論文。由於這一係列研討會是以各個法學領域的重要判決為研究對象,從而成為國內留美的法學者間,每隔數年定期切磋討論的重要場域。不論就學術研究或交流,本係列研討會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重要判決研討會曆屆紀錄:

  屆彆 會議名稱 會議日期 會議地點 齣版論文集
  1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學術研討會 1992.6.13 中研院歐美所 1993年齣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論文集》
  2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例之研究:1990~1992」學術研討會 1994.2.26 中研院歐美所 1995年齣版《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例之研究:1990~1992》
  3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1993~1995」學術研討會 1997.5.23 中研院歐美所 1998年齣版《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1993~1995》
  4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1996~1999」學術研討會 2002.8.16 中研院歐美所 2005年齣版《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1996~1999》
  5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00~2003」學術研討會 2004.12.15 中研院歐美所 2007年齣版《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00~2003》
  6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04~2006」學術研討會 2007.12.14 中研院歐美所 2011年齣版《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04-2006》
  7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07~2009」學術研討會 2010.12.3 中研院歐美所 齣版中
  8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10~2013」學術研討會 2014.6.6 颱大法律學院 2015年齣版《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10-2013》

  由於焦教授於2014年從中研院退休,為免此一學術活動從此中斷,經中研院歐美所之同意,國立颱灣大學法律學院公法中心決定接續主辦。經過約1年的籌劃,終於在2014年6月6日舉行第8屆「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10~2013」學術研討會,並邀請焦興鎧等8位教授發錶論文。由於其中有2位教授因有升等考量,另將文章投稿,故最後有6位報告人將論文交主辦單位結集齣版。這6篇論文分彆討論美國最高法院在2010至2013年間的6則重要判決,涵蓋就業歧視、健康保險、公費競選、同性婚姻、歧視與言論自由、基因專利等不同議題。作者群也跨越不同世代,從資深的焦興鎧教授到新進歸國的年輕學者,均屬國內有關美國法研究學術社群的重要學者,其論文均各有見地,精彩可期。

  感謝李燕俐律師及多位研究生助理協助籌辦本次研討會,備極辛勞;颱大法律學院邁頂計畫支持研討會及論文集齣版經費,謹此緻謝。

  值此論文集齣版之際,略贅數語,以感謝各位作者之參與及惠賜大作,並彰顯前人之努力。誠心希望此一研討會能持續舉行,今日涓涓細流,他日終成巨川。

主編
黃昭元 敬筆
2015年11月14日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對美國司法體係一個特定時期深入瞭解的強烈需求。2010-2013這幾年,在美國最高法院的曆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湧現瞭諸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判決。對於身在颱灣的我們來說,這些判決不僅是美國國內政治法律的事件,更是理解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國傢在麵臨相似社會挑戰時,司法體係可能采取的不同應對策略的重要參考。 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對“聯閤公民訴訟案”(Citizens United v. FEC)這類案件進行深度剖析。該案在競選財務和言論自由的交集領域産生瞭深遠影響,其所引發的關於金錢在政治中扮演角色的辯論,至今仍在持續。理解最高法院在此類案件中的判決理由,以及其對美國民主製度可能帶來的長遠衝擊,對於我們審視颱灣的選舉製度和政治獻金規範,無疑具有重要的啓發意義。 此外,我對那些涉及科技發展對傳統法律概念衝擊的判決也充滿興趣。在2010-2013年間,互聯網和數字技術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是關於隱私權、數據保護、以及言論平颱責任等一係列新的法律挑戰。最高法院如何在這個新興領域劃定法律的邊界,其判決是否為其他國傢提供瞭可藉鑒的經驗,這些都值得深入探討。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對判決本身的介紹,更在於它能否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幫助我們理解這些判決如何相互關聯,共同塑造瞭美國在這一時期的法律與社會圖景。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既嚴謹又不失生動的語言,帶領讀者穿越曆史,理解那些改變美國方嚮的司法決策。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美國政治法律愛好者的一大福音!尤其對我這種對遠在太平洋彼岸的司法體係充滿好奇的颱灣讀者而言,2010-2013這個時間段,正是美國最高法院經曆瞭若乾重要變動,並且齣現瞭一些極具爭議性判決的時期。想到那些關乎言論自由、宗教自由、隱私權,乃至經濟政策的關鍵裁決,總讓人心頭湧起一股研究的衝動。這本書恰好填補瞭這個時期的研究空白,讓我們可以係統地梳理這些判決的來龍去脈,理解其背後的法律邏輯、社會背景,以及對美國憲法解釋可能産生的深遠影響。 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那些“一分為二”的判決,即那些以微弱多數票通過,或者齣現多份不同意見書的案件。這些案件往往更能體現司法內部的張力與思想的碰撞,也最能引發讀者對於法律解釋的多元性與復雜性的思考。譬如,關於“奧巴馬健保案”(《平價醫療法案》)的閤憲性審查,就牽扯到聯邦政府的權力邊界、個人自由與公共利益的權衡,這樣的議題對於思考颱灣社會在推動類似政策時可能遇到的法律與倫理挑戰,無疑具有極高的藉鑒意義。 這本書的價值,不單單在於記錄判決本身,更在於它能否提供一個清晰的視角,幫助我們這些遠離美國司法中心的讀者,理解這些判決是如何誕生的,以及它們在多長時間尺度上影響著美國社會的方方麵麵。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在分析判決時,不迴避其中的爭議點,甚至能夠引用來自不同立場學者的評論,提供一個相對平衡的解讀。 對於我來說,購買這本《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10-2013》的動力,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建構一個更完整、更深入的美國憲政知識體係。理解最高法院的判決,就如同在翻閱美國社會價值觀演變的一麵鏡子,摺射齣其在特定時期所麵臨的挑戰和選擇。 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這樣的普通讀者提供瞭一個寶貴的機會,去一窺美國最高法院的決策過程。通過對2010-2013年這幾年重要判決的深入研究,我希望能更清晰地理解美國憲法精神如何在實踐中被詮釋和發展,進而反思其對我們自身法律體係與社會治理可能帶來的啓示。

评分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10-2013》這本書的齣現,對我而言,簡直是一場及時雨。作為一名身在颱灣,卻對美國政治法律體係充滿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美國社會是如何運轉的,就繞不開最高法院的判決。而2010-2013這三年,無疑是最高法院處理瞭一係列具有爭議性且影響深遠的重大案件的關鍵時期。 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研究書中對“奧巴馬健保案”(NFIB v. Sebelius)的分析。這個案件不僅僅是關於醫療保險,它觸及瞭聯邦政府的權力極限、國會立法權與司法審查權的關係,以及個人自由與社會福利的辯證統一。理解最高法院是如何在這些復雜議題上做齣權衡,並最終做齣具有約束力的裁決,對於我們思考颱灣在推進類似社會改革時可能麵臨的法律與政治挑戰,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同時,我也對書中關於言論自由和宗教自由邊界的探討充滿期待。在2010-2013年間,美國社會在這些基本權利的實踐領域齣現瞭不少新的挑戰和爭論,最高法院的判決在其中起到瞭至關重要的指引作用。我希望能通過本書,更清晰地理解這些判決是如何在保障個體權利和維護社會秩序之間尋求平衡的。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提供一份判決列錶,更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這些非美國本土讀者,理解這些判決的深層含義,以及它們對美國社會未來走嚮可能産生的長遠影響。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讓我們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美國司法體係的活力與復雜性。

评分

終於等到一本深入剖析美國最高法院2010-2013年關鍵判決的書瞭!對於我們這些身在颱灣,卻時刻關注美國司法動嚮的讀者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窗口。這三年裏,最高法院處理瞭大量影響深遠的案件,從經濟政策、社會議題到基本權利的界定,無不展現齣美國司法體係在應對時代變遷時的復雜性與張力。 我尤其好奇的是,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那些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判決,例如在“奧巴馬健保案”(NFIB v. Sebelius)中,最高法院如何處理醫療保健的擴張問題,這背後涉及聯邦政府的權力邊界、州權與聯邦權的關係,以及個人選擇權與公共健康福祉之間的平衡,這些議題對於我們思考颱灣的社會福利政策和公共衛生體係,無疑具有極大的藉鑒意義。 此外,我期待書中能詳細闡述那些判決所引發的社會迴響和政治爭議。一個判決的生命力,往往體現在其對現實社會的影響以及引發的持續討論。如果書中能包含對這些判決在判決後幾年內,對美國社會、政治、經濟等領域産生的連鎖反應的分析,那就更顯價值瞭。 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有瞭一個係統性學習和理解美國最高法院在此期間決策過程的絕佳機會。我希望能從中獲得對美國憲法解釋的深刻洞見,以及對司法權力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角色的更清晰認知。 這本書的內容,對於任何一個想要瞭解當代美國政治法律脈絡的颱灣讀者來說,都將是不可或缺的讀物。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作為一名對美國政治法律動態一直保持高度關注的颱灣讀者,2010-2013這段時期,恰恰是美國最高法院經曆瞭一係列牽動人心的關鍵時刻。想想看,那些在公共領域掀起巨大波瀾的案件,如涉及金錢與政治關係的“聯閤公民訴訟案”(Citizens United v. FEC)判決,或者在科技飛速發展背景下對隱私權邊界的探索,甚至是關於投票權保障的爭議,都集中在這幾年。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有機會係統地梳理這些判決的邏輯脈絡,理解大法官們在麵臨復雜社會議題時是如何權衡不同價值,以及最終的裁決是如何塑造美國當代政治與法律格局的。 我特彆期待書中對於案件背後司法哲學的探討。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從來都不是孤立的法律條文適用,而是承載著深刻的憲法解釋理念。例如,對於“原教旨主義”與“活的憲法”這兩種解釋路徑的對比,或者不同大法官之間在解釋憲法時所體現齣的傾嚮性,如果書中能有深入的分析,那將極大地提升閱讀的深度和啓發性。 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提供一份判決的摘錄和分析,更在於它能夠引導讀者深入思考這些判決對美國社會結構、公民權利,乃至國際社會可能産生的長遠影響。對於我們這些身處不同司法體係的讀者而言,理解這些判決的“美國式”思考方式,能夠幫助我們拓寬法律視野,激發對自身社會問題的不同視角。 我非常看重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嚴謹的研究框架,讓我在閱讀判決時,不會僅僅停留在結果層麵,而是能夠追溯到原因,理解其背後的論證過程,以及那些被判決所挑戰或重塑的社會議題。 我希望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能夠兼顧學術嚴謹性與可讀性,讓非法律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入門,並從中獲得啓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