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的訊息傳播

影像的訊息傳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影像傳播
  • 視覺文化
  • 媒體研究
  • 傳播學
  • 圖像學
  • 符號學
  • 大眾傳媒
  • 文化研究
  • 視覺敘事
  • 信息傳播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1980年代數位科技開始進入「人類文明」,2000年代數位科技已經完全成熟,人類生活無處不受數位科技影響,至今生活充斥著各樣3C産品,尤其是智慧型手機的誕生,更是徹底改變人類生活形態的模式。從1970年代發展至今,已進入電子數位媒體急速發展與網際網路尖端科技的時代,隨著個人電腦日益普及,可說是完全進入「復閤媒體」與「新媒體」新視界的形式。

  本書共分九章,從影像新認知、讀圖時代新觀念、影像訊息原理、美學概念、影像傳播,到攝影未來之路的發展,由淺入深並淺讀易懂,是本書內容最大特點之一。對於影像創作者,如何透過影像傳達理念與想法;對於觀者,如何接收影像的訊息,瞭解創作者的思維,這正是所謂的影像本質與核心價值,也是本書內容最大特點之二。最後,談論新媒體所帶來影響力,及攝影在新媒體新科技衝擊之下,如何開創一條新齣路,則是本書內容最大特點之三。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楊錫彬


  學曆
  國立颱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藝術碩士(MFA)

  現職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廣告學係專任助理教授

  經曆
  中華廣告學刊審查委員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監評委員

  專書著作
  《3D電腦動畫理論》

  論文著作
  〈AR擴增實境於網際網路的應用探討──以商業網站為例〉、〈颱灣地區商業活動於部落格的圖文錶現研究〉、〈鏡位取嚮在3D動畫電影之錶現性〉

圖書目錄

序 1

第一章 導 論 7
第一節 視覺影像的新認知 8
第二節 讀圖時代的新觀念 11
第三節 圖像化的含義 14
第四節 視覺影像的本質 21
第五節 影像的知麵與刺點 23
第六節 影像脈絡性的訊息 27
第七節 視覺影像的五大要素 29

第二章 影像訊息概念 33
第一節 訊息的傳遞和交流 34
第二節 影像初始訊息 37
第三節 視覺心理的訊息 40
第四節 影像的基底 46
第五節 影調元素 48
第六節 視覺綫條元素 52

第三章 視覺訊息傳播的論述 59
第一節 視覺形態的傳播效果 60
第二節 視覺元素構成 62
第三節 訊息的分解作用 64
第四節 訊息的比對記憶 67
第五節 視覺認知的曆程 71
第六節 影像傳播媒介 76

第四章 影像視覺的形成 81
第一節 影像美感來源 82
第二節 視覺形成要素 83
第三節 視覺形成階段 85
第四節 視覺形成語意 88
第五節 影像擺拍與抓拍 88

第五章 影像藝術的本質 91
第一節 影像藝術定義 92
第二節 影像藝術的思想內涵 94
第三節 影像美學基礎 97
第四節 影像的審美意識 100

第六章 影像創作性的思考 105
第一節 影像的部分再製 106
第二節 影像的分類與保存 107
第三節 重組後的新創作 107
第四節 資訊的影像傳播 111
第五節 廣告訊息傳播 112

第七章 影像傳播的本質 119
第一節 影像的弔詭本質 120
第二節 影像的本質 123
第三節 影像藝術作品的本質 128

第八章 視覺影像的核心價值 131
第一節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 132
第二節 影像價值判斷的理論架構 135
第三節 知識時代的新攝影 137

第九章 攝影的未來之路 139
第一節 脫離技術的挾製 140
第二節 無限寬廣的所見 141
第三節 數位科技的改變 143
第四節 數位新媒體時代 146

參考文獻 151

圖書序言



  新媒體科技改變人類新思維,新思維改變人類新生活,新生活改變人類新習慣。不論男女老幼都必須接受迎閤這股勢不可擋的超媒體時代的潮流趨勢,尤其是智慧型手機所帶來的風潮,更是為人類開創前所未有的便利性與人性化,造就瞭目前社會上所謂「低頭族」的新名詞。而網路的演化造就瞭資訊快速發展,傳輸迅速串通,但也造就瞭許多「新問題」和「新現象」,造就瞭許多商機和研究議題,例如,網路管理失控、色情資訊氾濫、暴力資訊氾濫、網路癥候群、新聞職業道德受到衝擊、虛假廣告氾濫及垃圾資訊充斥,都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又例如,思維模式改變、組織架構改變、媒體營運多元化、個人媒體工作室、沒有界綫的資訊倉儲等新現象。但在於透過閱聽大眾的分享機製,將所有各彆的資訊匯集,終究造成全麵性的影響,我們身處於這個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時代,不論你是否決定參與其中,都無法脫離這「新媒體時代」而置身事外。自從網路革命以來,「新媒體」觀念逐漸形成,更擁有傳統媒體沒有的新科技,它結閤瞭行動服務、影音、通訊和網路的綜閤功能。沒有地方和時間限製的快速「産生」、「儲存」、「檢索」、「處理」與「傳輸」之特色科技,更是傳達瞭「聲、色、形、光」是知覺器官的延伸與發展,並追求「時效性」、「智慧性」、「互動性」、「個性化」等等,這些都是傳統媒體無以對抗之緻命點。

  數位媒體及電腦軟硬體的迅速發展,徹底打破傳統攝影的技術層麵,然而,我們已進入「讀圖時代」的新風貌,影像訊息時代正在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意識,電腦的齣現和逐步普及,把影像訊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逐步提高到一種絕對重要的地位。例如你的經驗越豐富,感覺到的就越多;感覺到的越多,選擇的就越多;選擇的越多,理解的就越多;最後記住的也就越多,學到的也就越多。在這「讀圖時代」的今天,我們麵臨的是訊息的爆炸,訊息傳播和接收的有效性相當重要,現在的動態視覺傳播往往就是一種多媒體傳播,它綜閤瞭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元素,隻不過動態的視覺畫麵是其傳達訊息的主要部分,而有瞭聲音等其它形式的補充,動態視覺傳播所傳達的訊息量也就更大。90年代以來迅速發展的多媒體電腦互動網路等新媒體取代現存電視傳播模式所擁有的公眾訊息傳播的地位,電視傳播模式將可能在新世紀的傳播格局中風光不再,我們所麵對新世紀的文化生態格局,要順應新的媒體環境,否則將被時代潮流所淘汰。

  影像脫離身體的挾製,不再攝影,而改以數位方式儲存於磁碟中,再造瞭攝影術和影像之間的關係。數位攝影時代,攝影器材周邊軟體的各種功能越來越強大,許多需要紮實下苦功纔能學得的基本功夫,都被軟體強大的功能所掩蓋,因此,我們越需要知道影像藝術、影像語言的經典,並纍積視覺美學修養。

楊錫彬 筆
於中國文化大學 2015/08/21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