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民商法

比較民商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民法
  • 商法
  • 比較法
  • 法律
  • 法學
  • 商事法
  • 民商法
  • 法律比較
  • 法理學
  • 經濟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共設三編,分彆為民事編、商事編和知識産權編。其中民事編包括狹義民法、婚姻法以及繼承法三個方麵的內容,由五個專題組成;商事編包括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和破産法四個方麵的內容,由八個專題組成;知識産權編則在著作權法和商標法兩個方麵中各選取瞭一個專題。這些專題均係四門學科中的基礎問題或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前沿問題,在內容結構上以大陸法係和英美法係為基本區分,分彆對具有代錶性的國傢和地區的立法狀況進行整理、歸納和介紹,此外,針對一些比較復雜、散亂的問題,編者在文字陳述之外還以錶格形式進行提煉、總結,期望能夠對讀者有所啓示。
《比較民商法》圖書簡介 導言:現代法律體係中的民商法地位與比較研究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浪潮和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深化的今天,法律的跨國界交流與藉鑒已成為常態。民事法律關係與商事活動作為市場經濟的基石,其規範體係的完善程度直接關乎國傢經濟的活力與社會的穩定。然而,不同法域在處理同一類法律問題時,往往會因為曆史沿革、社會結構和價值取嚮的差異而形成迥異的規則與理念。 《比較民商法》並非一本聚焦於中國民法典與商法規範的著作,它緻力於構建一個宏大的比較視野,深入剖析世界主要法係在民事私法與商事特彆法領域的核心製度設計、理論基礎及其演變軌跡。本書旨在超越單一國傢的法律解釋框架,通過對不同法域的製度進行橫嚮的、動態的比較分析,揭示民商法發展的普遍性規律與特殊性路徑,為理解現代私法體係的多元麵貌提供深刻洞察。 第一部分:比較民法基礎理論的交鋒——從羅馬法到現代私法典 本部分聚焦於私法領域的基石——民法。我們首先追溯瞭大陸法係(以法國、德國為代錶)與英美法係(以普通法為核心)在私法結構上的根本差異。 一、 體係構建的哲學差異: 詳細考察瞭德國民法典(BGB)的“抽象化”與“精細化”體係構建哲學,以及法國《拿破侖民法典》的“直觀性”與“公民權利保障”的早期目標。相比之下,普通法係則以判例的積纍和衡平觀念為基礎,形成瞭其獨特的“分散式”私法體係。本書將重點對比這三種體係下,對“法律行為”、“意思錶示”和“代理”等核心概念的界定與適用邏輯。 二、 財産所有權理論的演變與衝突: 傳統民法中,所有權理論是核心。我們將對比大陸法係將所有權視為絕對權利的傳統觀點,與普通法係中對“權益”(Estate)和“受益權”(Beneficial Interest)的重視,特彆是信托製度(Trust)在英美法係中對傳統所有權觀念的深刻顛覆。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理論層麵,更直接影響瞭現代不動産登記、知識産權的權屬界定等方麵。 三、 債法原理的跨文化比較: 債法是市場活動中最常引用的法律領域。本書將深入對比各國對“閤同自由”的邊界界定,例如德國法中對“誠實信用原則”(Treu und Glauben)的廣泛適用性,與普通法係中對“對價原則”(Consideration)的嚴格要求。同時,還將探討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從嚴格責任到過錯責任的適用梯度,以及在不同法域中對情勢變更原則(Hardship/Imprévision)的不同接受程度。 第二部分:商事法——專業化與部門化的驅動力 商法,作為對特定群體和活動進行特彆規製的法律,其發展往往體現齣更強的工具性和效率導嚮。本書將避開對單一國內商法典的闡釋,轉而關注不同國傢如何應對商業活動帶來的新挑戰。 一、 商事主體製度的多元化形態: 重點比較瞭法人製度的發展脈絡。例如,有限責任公司(LLC/GmbH)在歐洲大陸與英美法係中的設立要件、內部治理結構及資本維持製度的差異。同時,本書也將分析閤夥企業(Partnership)和無限責任公司(Inc.)在風險分配上的設計哲學,以及新興的“社會企業”等新型商事主體的法律地位比較。 二、 現代公司治理的比較模型: 公司治理是商法研究的熱點。我們將對比“一股一權”的股東中心主義(主要見於美國)與“雙重結構”或“董事會與監事會分離”的利益相關者模式(常見於德國和日本)。這種製度差異的背後,是對“公司目標”(是股東利益最大化還是利益相關者平衡)的不同價值判斷。 三、 證券監管與資本市場規則的趨同與分歧: 隨著跨境金融活動的增加,證券法在很大程度上展現齣“趨同”的趨勢,但基礎性理念仍有分野。本書將分析美國證券法中對“信息披露”(Disclosure)的強製性要求,與歐洲大陸法係中側重於“事前審批”和“信義義務”的監管模式的對比,探討哪種模式更能適應新興市場的監管需求。 第三部分:比較視野下的現代私法議題 本部分將選取幾個當代社會熱點問題,展示比較民商法研究的實踐價值。 一、 知識産權的私法基礎: 比較分析著作權法中“作者身份”的界定(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差異),以及專利法中“發明創造”在不同司法體係下的保護力度和期限設置。著重探討商業秘密保護在不同法域中,是更多依靠閤同法(私法)約束,還是依靠行政執法(公法)介入。 二、 侵權責任與現代風險: 現代社會中的侵權行為日益復雜。本書將對比歐洲大陸法係(如德國《民法典》中的嚴格過錯推定)與英美法係(如美國産品責任法中的嚴格責任)在處理高風險活動(如醫療事故、環境汙染、高科技産品缺陷)時的歸責標準差異,以及這種差異對創新激勵的影響。 三、 比較法的方法論與未來展望: 最後,本書將反思比較法的研究方法,強調功能主義比較法的優勢,即關注不同法律製度為解決同一社會問題所采取的不同技術路徑。結論部分將探討全球私法規範的融閤趨勢,以及在麵對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挑戰時,各國法製應如何藉鑒彼此經驗,構建更具韌性與適應性的現代民商法體係。 結語 本書並非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最佳”民商法規則,而是旨在通過精細的比較解構,幫助讀者理解法律製度的內在邏輯與外在張力。閱讀本書,您將獲得的是一種跨越國界、直抵法律靈魂深處的思維訓練。它為法律實務工作者、政策製定者和法學研究者提供瞭一個必要的參照係,以審慎的態度和開闊的視野,應對日益復雜的全球法律環境。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燕


  1976年齣生,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博士,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博士後,英國Southampton大學國際商事訪問學者,美國紐約大學公司法碩士LL.M。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會理事,重慶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曾獲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第十一屆教師奬,重慶市第二屆青年法學傢稱號。齣版專著《獨立擔保法律製度研究——見索即付保函的理論與實踐》、《美國基礎法律解讀》等;撰寫和主編瞭《商法學》、《證券法學》、《外國民商法》、《知識産權法》等數本法學教材,在核心期刊上發錶學術論文30餘篇。

楊淦

  寜夏固原人,1988年齣生,現為西南政法大學商法學博士研究生。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編 民事編
 
專題一 代理製度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概 述/ 3
第二節 代理製度之立法體係/ 7
第三節 隱名代理/15
第四節 錶見代理/21
第五節 代理製度之域外立法評析/27
第六節 對中國大陸代理製度的立法思考及完善建議/28
 
專題二 民事時效製度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概 述/31
第二節 取得時效/39
第三節 消滅時效/48
第四節 民事時效製度之域外立法評析/53
第五節 對中國大陸民事時效製度之立法思考及完善建議/55
 
專題三 無效閤同製度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概 述/61
第二節 無效閤同的分類/65
第三節 無效閤同的認定/71
第四節 無效閤同製度之域外立法評析/87
第五節 對中國大陸無效閤同製度之立法思考與完善建議/90
 
專題四 無效婚姻立法製度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概 述/93
第二節 國際上無效婚姻的立法及實踐/99
第三節 中國大陸無效婚姻的立法及實踐/107
第四節 無效婚姻的爭議問題/119
第五節 無效婚姻製度之域外立法評析/122
第六節 對中國大陸無效婚姻製度之立法思考與完善建議/124

專題五 遺産債務清償製度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概 述/127
第二節 遺産債務的清償範圍及責任/132
第三節 遺産債務的清償順序及程序/140
第四節 遺産債務清償製度之域外立法評析/147
第五節 對中國大陸遺産債務清償製度之立法思考與完善建議/154

第二編 商事編
 
專題六 公司治理模式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概 述/163
第二節 兩種典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實踐/165
第三節 公司治理模式現狀之域外評析/179
第四節 對中國大陸公司治理的現狀思考及完善建議/185
 
專題七 一人公司法律製度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一人公司概述/190
第二節 一人公司之資本製度/198
第三節 一人公司之組織機構/202
第四節 一人公司之風險防範製度/208
第五節 一人公司法律製度之域外立法評析/212
第六節 對中國大陸一人公司法律製度之立法思考與完善建議/213

專題八 證券民事責任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概 述/217
第二節 虛假陳述的民事責任/220
第三節 內幕交易的民事責任/234
第四節 操縱市場的民事責任/245
第五節 證券民事責任製度之域外立法評析/251
第六節 對中國大陸證券民事責任製度之立法思考與完善建議/252
 
專題九 證券監管模式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概 述/255
第二節 證券監管模式之比較/258
第三節 發達國傢與新興國傢證券監管製度之比較/270
第四節 證券監管模式之域外立法評析/271
第五節 對中國大陸證券監管模式之現狀思考及完善建議/275
 
專題十 票據喪失補救製度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概 述/279
第二節 掛失止付/284
第三節 公示催告/291
第四節 提起訴訟/301
第五節 對中國大陸票據喪失補救製度之立法思考與完善建議/307
 
專題十一 瑕疵票據法律製度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概 述/311
第二節 票據僞造/322
第三節 票據變造/327
第四節 票據塗銷/331
第五節 票據瑕疵製度之域外立法評析/334
第六節 對中國大陸票據瑕疵製度之立法思考與完善建議/336
 
專題十二 破産程序中管理人製度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破産程序中管理人製度概述/341
第二節 破産管理人的選任/348
第三節 破産管理人的職權與注意義務/353
第四節 破産管理人監督機製/359
第五節 破産管理人製度之域外立法評析/364
第六節 對中國大陸破産管理人製度的立法思考及完善建議/365
 
專題十三 個人破産法律製度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概 述/369
第二節 個人破産製度與相關製度的比較/373
第三節 各國個人破産法律製度之比較/376
第四節 對中國大陸個人破産製度的立法思考及完善建議/385

第三編 知識産權編
 
專題十四 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額確定方法 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概 述/396
第二節 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之確定方法/399
第三節 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額確定方法之域外立法評析/411
第四節 對中國大陸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確定方法之立法思考與完善建議/415
 
專題十五 商標權取得之比較研究
第一節 概 述/423
第二節 商標註冊實質性要件的比較/427
第三節 商標註冊程序性要件的比較/434
第四節 對中國大陸商標權取得製度之立法思考與完善建議/442

參考文獻/453

圖書序言

序言
 
  各位讀者好,經過一年多的辛苦準備與積極撰寫,《比較 民商法》教材終於與大傢見麵瞭!

  多年來,在民商法的課堂教學和指導學生撰寫論文過程中,筆者欣然發現不少學生對比較式的學習方法有著濃厚興趣,同時在寫作過程中也樂於嘗試運用比較法的寫作路徑,但遺憾在於,多數學生對於比較法的理解和認識仍然極為模糊和粗淺。深究起來,目前尚沒有一本可供學生閱讀使用的比較民商法教材可能是原因之一。於是,編寫一本比較民商法的基礎教材這一想法逐漸萌生。然而,當真正將這一想法付諸實踐之後,睏惑也一直伴隨著我們。

  首先,「民商法」語境下所涵蓋的內容博大精深,如果將民商事法律製度中的所有內容一併歸入該書,筆者擔心力有不逮,可能因偏重關注資料的完整性而對內容的針對性和可研性有所疏漏,導緻該書成為一本提供參考素材的索引,繼而背離寫作初衷。其次,既然書名冠之以「比較」二字,在具體內容的編撰中如何進行比較也成為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是選取幾個國傢或地區的立法情況進行簡單介紹,還是應當確立一定的標準作齣進一步的歸納整理,抑或是以判例為切入點進行分析判彆,需要確立統一的風格和體例。最後,如何使書中編寫的內容給予學生知識增量的同時啓發其進一步進行思考也是頗費周章的難題。

  為瞭解決這些棘手問題,我們深入研讀中國大陸海內外許多比較法方麵的論著,藉此在方法論和知識點的歸納中都獲得一些啓示和指引;同時與授課老師及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瞭解學生在學習中的需要和睏惑,經過不停的探討、協商,最終確立本書的內容和體例。我們期望藉助比較法這種明智通達的法律科學來引領學生們走齣有限的中國大陸法律世界,去領略其他民族法律文化和法律秩序的獨特風采,並在此間展開一場關於民商法律各種問題的國際對話,從而映射齣法律傳播的有益價值和具有普適性的法律規則。

  下麵對本書選取的各個專題進行簡單介紹,以幫助同學對本書的內容和風格有一個宏觀認識和大緻把握:
專題一為民事代理製度之比較研究。民事代理製度是民事主體實現自身權利的重要途徑,文中圍繞兩大法係中代理製度的立法及司法實踐所呈現的不同麵嚮展開介紹,希望有助於學生理解相關理論分歧的産生原因,並以此對代理製度有更為宏觀的認識。專題二為民事時效製度之比較研究,主要對取得時效、消滅時效中相關問題的域外立法進行分析,希望學生把握民事時效製度在整個民事法律關係和民事訴訟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專題三為無效閤同製度之比較研究。無效閤同製度在閤同法理論和實務中均有重大意義,而不同國傢在無效閤同的分類、認定等問題上存在不同認識,瞭解這些差異是讀者全麵理解無效閤同製度的基礎。

  專題四、專題五分彆為無效婚姻製度和遺産債務清償製度。無效婚姻製度是避免不必要的法律衝突、維護婚姻法定性的重要保障,其中也涉及各國對於同性婚姻這一頗具爭議問題所抱持的立法態度。遺産債務清償製度對於明確繼承人權利義務以及債權人的利益具有重要意義,而遺産債務的清償範圍和清償順序又是近年來學界和實務界都討論關注的熱點問題,因此,在該專題中我們也是重點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陳述。
專題六、專題七為公司法方麵的內容。優化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公司實現高效益、低成本運行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們選取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較研究作為第六個專題,主要介紹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在不同國傢和地區的立法設計和實踐型態,兩種模式各有優缺,但相互藉鑑並趨同發展將是未來的趨勢。專題七為一人公司法律製度,一人公司是基於經濟發展需要而對傳統公司型態的成功突破,它集獨資企業與有限責任之優點於一身,但同時股東濫用公司人格的風險也相應增加,因此各國立法中關於一人公司風險防範製度設計也是本專題探討的重點。

  專題八、專題九為證券法方麵的內容。專題八為證券民事責任之比較研究,本專題主要對美國和歐盟證券法中規製虛假陳述、內幕交易及操縱市場三種典型的證券違法交易行為的立法規定作齣歸納總結,鑑於篇幅有限,對於文中提及的一些典型案例未能展開講述,但事實上這些案例所確立的裁判規則又是推動立法完善的重要淵源,因此建議有興趣的學生可以自己蒐集這些案例的完整資料並深入研讀。專題九為證券監管模式之比較研究,文中介紹目前在世界各國三種典型的證券監管模式,即集中型監管模式、自律型監管模式和中間型監管模式,同公司治理模式類似,不同的監管模式都有自己的優劣所在,我們認為沒有一種可以通用於世界各國的最好模式,各國應根據自己的國情選擇最適閤的監管模式並隨著社會經濟的變遷靈活調適。

  專題十、專題十一為票據法方麵的內容。鑑於票據喪失在實踐中常有發生,因此我們在專題十中介紹各國關於票據喪失補救製度的一些內容,其中包括掛失止付、公示催告和提起訴訟等問題。專題十一為瑕疵票據法律製度之比較研究,雖然瑕疵票據的概念在票據法理論上還未形成統一概念,但這也未能影響立法者對各類型的瑕疵票據作齣規製,同時因政治和經濟體製的影響,各國票據法的價值取嚮有所不同,對於瑕疵票據的認定依據和處理方式也各有所異,相信讀者透過對本專題的閱讀能夠有所體會。

  專題十二、專題十三為破産法方麵的內容。專題十二為破産程序中管理人製度之比較研究,在企業破産程序中管理人發揮著核心作用,其專業素養和道德修養關乎破産程序能否順利進行。我們期望透過閱讀這一專題,學生不僅對破産管理人製度有所瞭解,同時也對整個破産程序有更為全麵的認識。專題十三為個人破産法律製度之比較研究,個人破産製度是破産法的開端並貫穿於破産法發展的整個曆史長河,本專題中我們對個人破産製度的理論基礎、和解製度及免責製度等問題作齣詳細介紹,最後我們對中國大陸法上個人破産製度的構建提齣初步構想,當然,是否要構建以及如何構建都是值得討論的問題,希望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專題十四、專題十五為知識産權法方麵的內容。專題十四為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額確定方法之比較研究。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確定方法對於實現著作權人利益、促進作品的傳播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該專題對各國立法中不同態度的介紹和闡明,希望學生在閱讀時能夠思考著作權侵權糾紛中訴訟當事人的訴訟策略和法官的裁判立場。專題十五為商標權取得製度之比較研究。商標權取得製度是商標法律製度的基礎,各國商標法對商標權取得的態度基本上經曆從使用取得到註冊取得的轉變,但商標註冊實質性要件以及程序性要件在各國商標法相關規定中存在一些差彆,瞭解和認識這些異同,正是學習商標法曆史發展、理解商標法同市場經濟之間密切關係的重要橋樑。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筆者有幸得到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 學院各位領導和老師的支持與幫助,知識産權專業的博士研究生曹博同學、民商法碩士研究生蔡思婷、張玉萍、硃誌發、   鄒玉婷、黎茹昕、張瑞彬等同學在本書的前期資料蒐集和後期文稿校定工作中也付齣辛勤的勞動,此外,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中負責本書齣版工作的各位編輯也就本書的格式校定等問題提齣寶貴意見。在此特彆錶示衷心感謝。

  正如歌德所言:「不知彆國語言者,對自己的語言便也一無所知」,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沒有一種製度安排能夠被永久地尊為「最優方案」,任何一次法律規則的重釋或法律製度的型構都是在尋根與反思、探尋與求證中逐步推進的,而學習比較民商法的意義也正在於此。韆裏之行,始於足下,在此謹希望同學們能堅持努力,用自己年輕的夢想在曆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相互交織的經緯網上去編織一個個絢麗多彩的圖景!

  李 燕
  於西南政法大學
  2013年10月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