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 國際禮儀

圖解 國際禮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禮儀
  • 國際禮儀
  • 社交禮儀
  • 商務禮儀
  • 文化
  • 溝通
  • 人際關係
  • 圖解
  • 實用
  • 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在國際化及全球化的時代,人與人之間交往頻繁,如何在與外賓接觸時不至於行為失態,而是讓自己的儀態在外錶現彬彬有禮以做好國民外交,實已成為全球人重視的議題。為提升國人的禮儀素養,近年來政府與民間均大力倡導國際禮儀活動,國際禮儀亦成為學術界所敎授的重要課程。

  本書採用圖解方式,以深入淺齣、循序漸進的方式與通俗易懂的文字,凸顯重點。將每一個單元分為兩頁,一頁文一頁圖,左右兩頁互為參照化、互補化與係統化,將文字、圖錶等生動活潑的視覺元素加以有效整閤。
好的,這是一本名為《圖解 國際禮儀》的圖書的簡介,它將詳細闡述該書涵蓋的廣泛主題,確保內容豐富且引人入勝,同時完全不涉及您提到的原書名中的任何內容。 --- 《全球化視野下的跨文化交際指南:精要與實操》圖書簡介 一、 導言:步入復雜世界的通行證 在這個日益緊密連接的時代,商業、學術乃至個人社交活動都已跨越瞭國界。我們不再是生活在單一文化泡泡中的個體,而是全球網絡中的活躍節點。然而,文化差異猶如一張復雜的地毯,其紋理、色彩和編織方式各不相同。對這些差異的無知或誤解,不僅可能導緻尷尬的瞬間,更可能扼殺重要的閤作機會,甚至引發不必要的衝突。《全球化視野下的跨文化交際指南:精要與實操》正是一把鑰匙,它旨在為渴望在多元文化環境中自信、得體地航行的人們提供一套實用、深入且易於理解的知識體係。 本書並非簡單的禮儀手冊,它更是一部關於“理解”與“適應”的深度剖析。我們摒視陳舊的刻闆印象,專注於提供基於人類學、社會心理學和當代國際商業實踐的最新洞察。通過本書,讀者將學會如何從“他者的角度”審視世界,掌握在復雜交際場景中有效建立信任、傳遞信息並達成共識的關鍵技巧。 二、 核心內容深度解析 本書共分為六大部分,層層遞進,確保讀者從理論基礎到實戰應用都能獲得全麵提升。 第一部分:跨文化理解的基石——理論框架的構建 本部分聚焦於構建理解多元文化的理論基礎。我們首先探討文化維度理論,深入解析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權力距離、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不確定性規避等核心模型,並結閤特朗皮納斯(Trompenaars)的文化維度進行補充闡述。 高語境與低語境文化對比: 詳細解析信息傳遞的隱含性與明確性差異。例如,為何在某些亞洲文化中,“是”可能意味著“我聽到瞭”而非“我同意”,以及在西方低語境文化中,直接拒絕的必要性。 時間觀的差異化解讀: 區分綫性時間(Monochronic,M-Time)和彈性時間(Polychronic,P-Time)的社會運作模式。我們將分析在閤同談判中,對“準時”的不同理解如何影響項目進度和人際信任的建立。 價值觀與信仰體係的溯源: 探討主要世界宗教、哲學傳統(如儒傢思想、伊斯蘭教義、西方啓濛思想)如何塑造瞭不同社會的道德規範、決策模式和對權威的看法。 第二部分:商業往來的藝術——商務會麵與談判策略 在國際商業環境中,得體的舉止是專業性的體現。本部分將側重於具體的商務場景操作規範,重點在於“行為背後的文化邏輯”。 初次會麵與介紹儀式: 詳細介紹不同國傢在名片交換、握手力度、眼神接觸以及稱謂使用上的細微差彆。例如,在德日商業文化中,對職位的尊重與對頭銜的精確引用是如何影響對話的開端。 會議禮儀與決策過程: 探討從歐洲的“議會製”討論到拉美或中東的“傢長式”決策過程的轉變。如何識彆沉默的意義?何時應該插話?如何處理意見不閤而又不破壞關係? 商務饋贈的學問: 針對不同文化對禮物、數字(如“四”與“八”)以及包裝顔色的禁忌與偏好,提供詳盡的指南。我們將分析送禮的時機、價值的衡量標準以及迴禮的藝術。 閤同簽署與法律契約精神: 比較重視書麵契約(如美國)和重視“關係契約”的文化(如中國、中東部分地區),指導讀者如何在不同法律框架下保障自身權益。 第三部分:社交場閤的微妙平衡——餐桌與宴請禮儀精粹 餐飲是文化交流最直觀的載體之一。本書將超越簡單的刀叉擺放,深入探討餐桌上的“權力結構”與“情感錶達”。 宴請的文化功能: 解析在不同文化中,宴請是建立關係(Networking)、慶祝成功還是進行嚴肅討論的載體。 入座與敬酒規範: 詳細解析從東亞的圓桌文化到西方的長條桌文化中,主賓的定位、敬酒的順序和祝酒詞的禁忌。例如,在東歐的某些場閤,不喝完主人倒的酒是否會被視為冒犯。 飲食禁忌與偏好: 全麵涵蓋宗教(清真、猶太潔食)、素食主義以及特定食物的曆史文化意義,確保跨文化宴請的順暢。 第四部分:非語言溝通的密碼——肢體語言與空間距離 言語可能被誤譯,但身體的語言卻更難僞裝。本部分揭示跨文化非語言信號的深層含義。 手勢的“全球誤讀”地圖: 重點展示一些常見的、但在不同文化中具有完全相反含義的手勢(例如“OK”手勢、竪起大拇指等)的地理分布與解讀。 麵部錶情與情緒錶達: 分析文化對情緒錶達的“顯示規則”(Display Rules),例如,日本文化中對負麵情緒的剋製與地中海文化中外露情感的習慣。 個人空間與觸碰禁忌: 繪製“人際距離圖譜”,指導讀者如何識彆並尊重不同社會群體對親密距離(Intimate Space)、個人距離(Personal Space)和社交距離(Social Space)的接受度。 第五部分:虛擬世界中的禮儀——數字時代的跨文化溝通 隨著遠程工作和全球化團隊的興起,數字溝通的禮儀變得空前重要。 電子郵件與即時通訊規範: 針對不同時區、不同文化背景的收件人,製定撰寫郵件的語氣、格式和迴復時效的標準。如何使用錶情符號(Emoji)?何時使用全大寫字母? 視頻會議中的得體錶現: 探討背景布置、著裝要求(半正式 vs. 休閑)以及處理技術延遲時所體現的耐心與專業性。 社交媒體的文化邊界: 分析在 LinkedIn、Twitter 等平颱上,不同文化用戶對信息分享的尺度、隱私保護的重視程度的差異。 第六部分:衝突解決與關係修復的藝術 任何國際交往中都可能齣現摩擦。本部分提供一套“情境化衝突管理”工具包。 麵子(Face)文化的處理機製: 深入探討“維護麵子”在東亞、中東等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如何在不公開指責的前提下,私下解決問題。 調解者的角色與技巧: 如何在多方文化背景的爭端中,選擇閤適的第三方進行調解,並確保調解過程尊重各方文化習慣。 文化敏感性培訓的實施: 為企業和組織提供瞭一套從入門到精通的文化適應性訓練路綫圖。 三、 獨特的教學方法:為什麼選擇本書?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其高度的實用性和視覺化引導。 1. 圖解與案例驅動: 我們摒棄瞭枯燥的文本堆砌,大量使用信息圖錶、流程圖和情景對比圖來清晰展示復雜概念。每一個核心理論都配有真實的、經過驗證的國際案例分析。 2. “文化快查手冊”附錄: 書末附帶的快速參考卡片,涵蓋瞭二十個主要經濟體在問候、送禮、商務用餐等方麵的快速對比數據,便於讀者在齣差前進行重點復習。 3. 自我評估工具: 內置多套跨文化適應性測試(CAT),幫助讀者準確識彆自身的文化優勢與盲點,實現個性化學習。 《全球化視野下的跨文化交際指南:精要與實操》是每一位國際商務人士、外交工作者、留學生以及對世界文化抱有熱忱的探索者不可或缺的案頭必備之作。掌握這些知識,您將不再是文化的“旁觀者”,而是自信的“參與者”和“構建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淑敏

  學曆:

  逢甲大學商學博士畢業
  美國New Jersey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企管碩士畢業

  現職:   
  大同技術學院旅遊與休閑娛樂管理係專任教師
  中華民國國際調酒協會理事

  經曆:
  大同技術學院企業管理係專任講師
  大同技術學院教學資源中心教評鑑研究組組長
  金爵奬國際調酒大賽評審
  杜康盃全國調酒大賽評審

  專業證照:
  國際禮儀接待員乙級證照
  經濟部國貿局「會議展覽服務業專業人員」證照
  勞委會職訓局「調酒技術士」證照
  考試院普通考試「華語領隊考試」及格
  考試院普通考試「華語導遊考試」及格
  經濟部商業司「GSP優良商店認證評核員」認證
  「IBA國際專業吧颱調酒師」認證
  中華民國國際調酒協會「專業咖啡師」認證
  美國飯店業協會AH&LA「觀光餐旅業部門訓練師CHDT」認證

  著作:
  咖啡寶典,謝美美‧黃淑敏,中華民國國際調酒協會
  國際禮儀,黃淑敏‧林鞦卿,五南圖書

林鞦卿

  學曆:

  逢甲大學商學博士學位學程 博士候選人
  英國Edinburgh Napier University管理研究所畢

  現職: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國立颱中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修平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颱中市警察局第一及第四分局講師

  經曆:
  颱新銀行 襄理
  花旗銀行 資深副理
  美商李奧貝納廣告 經理
  太電集團寰亞行銷公司 經理
  宏碁(Acer)集團元碁資訊 主任
  美商颱灣麥肯廣告集團 資深企劃

  專業證照:
  教育部部定講師證
  國際禮儀接待員乙級證照
  中華民國美容丙級技術士證照
  訓練品質管理師證照
  訓練品質規劃師證照
  訓練品質分析師證照
  訓練品質經理人證照

  著作:
  國際禮儀,黃淑敏‧林鞦卿,五南圖書

圖書目錄

第1章 國際禮儀概論
1-1 禮儀的意義及其重要性(1)
1-2 禮儀的意義及其重要性(2)
1-3 禮儀的意義及其重要性(3)
1-4 國際禮儀的基本概念
1-5 國際禮儀的應用及注意事項

第2章 服飾與儀態
2-1 穿著禮儀
2-2 男士篇
2-3 女士篇
2-4 站姿
2-5 坐姿
2-6 基本蹲姿、鞠躬

第3章說話禮儀
3-1 口語錶達技巧
3-2 談話技巧的訓練重點
3-3 演說技巧的訓練重點
3-4 手勢、距離的運用

第4章 電話禮儀
4-1 撥打電話禮儀
4-2 電話接聽禮儀
4-3 代接電話禮儀

第5章 書卡禮儀
5-1 書卡禮儀
5-2 中、西式書卡形式(2)
5-3 書卡應用場閤與時機(1)
5-4 書卡應用場閤與時機(2)
5-5 閤宜的書信文字錶達
5-6 撰寫書信時文字錶達注意事項(2)

第6章 餐飲宴會禮儀
6-1 中餐禮儀 (1)
6-2 中餐禮儀 (2)
6-3 中餐禮儀 (3)
6-4 西餐禮儀
6-5 西餐禮儀-上菜順序
6-6 西餐禮儀-酒的禮儀
6-7 西餐禮儀-各式酒杯持用方式及餐點搭配
6-8 西餐禮儀-用餐禮儀
6-9 西餐禮儀-席次安排
6-10 西餐禮儀-歐式自助餐禮儀
6-11 日式料理禮儀
6-12 日式料理-用餐禮儀
6-13 日式料理-用碗禮儀
6-14 宴會禮儀(1)
6-15 宴會禮儀(2)
6-16 宴會禮儀(3)
6-17 宴會禮儀(4)

第7章 其他一般禮儀
7-1 公共場所禮儀
7-2 行走、座車禮儀
7-3 求職麵試禮儀
7-4 拜訪的禮儀
7-5 應對禮儀

第8章 各國文化禮俗
8-1 美國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2 英國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3 法國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4 德國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5 荷蘭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6 瑞士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7 西班牙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8 葡萄牙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9 奧地利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10 比利時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11 義大利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12 瑞典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13 芬蘭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14 澳洲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15 日本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16 韓國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17 泰國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18 新加坡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19 菲律賓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20 印度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8-21 峇裏島禮儀介紹及禁忌說明

第9章 會議禮儀
9-1 國際會議現場禮儀
9-2 會議環境設計
9-3 會議安全和保密服務
9-4 會前服務禮儀
9-5 會議就座禮儀
9-6 會議工作禮儀
9-7 會議發言人的禮儀
9-8 論壇的組織與禮儀
9-9 會議主持人禮儀
9-10 會議結束後禮儀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我看來,一本好的《圖解 國際禮儀》應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文化的滲透。我期待的是,通過書中的圖文,能夠讓我感受到不同國傢和地區人們的獨特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例如,在解釋握手禮時,我希望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握手的力度、時長、眼神接觸等細微差彆的圖示,以及這些差異背後所代錶的含義。又或者,在談及商務拜訪時,我希望看到不同國傢在著裝、準時觀念、甚至話題選擇上的差異,並通過圖像化的方式,讓這些差異變得鮮活。然而,這本書提供的更多是一種相對普遍性的禮儀準則,雖然涵蓋麵廣,但深度和文化敏感度方麵,總感覺有所欠缺。它更像是一本“通用指南”,但卻未能充分展現齣“圖解”的魅力——那種通過視覺語言,觸及文化根源、引發情感共鳴的能力。我希望它能讓我不僅僅是“知道”如何做,更能“理解”為什麼這樣做,從而真正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评分

一本以“圖解”為名的書籍,在我看來,應當在視覺呈現上下足功夫,力求用最直觀、最生動的方式來傳達信息。我曾設想,在講解餐桌禮儀時,書中會用清晰的插畫描繪各種餐具的擺放位置,以及不同國傢在餐桌上的一些特定習俗,比如是否可以發齣咀嚼的聲音,或者是否可以隨手拿起食物。再比如,在描述會議中的互動環節,我期待看到圖示演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進行眼神交流、肢體錶達的微妙差異,以及如何在尊重彼此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溝通。然而,《圖解 國際禮儀》這本書,雖然內容翔實,涉及的禮儀項目也比較全麵,但在“圖解”這個層麵,我感覺它的錶現相對平淡。很多時候,插圖隻是對文字內容的簡單陪襯,未能充分發揮其“畫龍點睛”的作用。它更多地依賴於文字敘述來解釋禮儀,而不是通過圖像化的語言來引導讀者去理解和感受。因此,對於我這種更偏好視覺化學習方式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在“圖解”的深度和創意性上,還有提升的空間。

评分

一本《圖解 國際禮儀》擺在我的書架上,封麵簡潔大方,但翻開它,我卻找不到我真正想要的那種“圖解”——不是那種生硬的、枯燥的、一一對應的圖文解釋。我期待的是能通過插畫、漫畫,甚至是一些小故事,將那些繁復的國際交往中的潛規則、細微之處生動地呈現齣來。比如,在某個文化背景下,一個簡單的眼神交流可能蘊含著怎樣的意味?在商務談判桌上,一個不經意的肢體語言又會透露齣什麼信息?我想看到的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如何在圖畫的輔助下,變得一目瞭然,甚至帶著一絲幽默感,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並記住。然而,這本書提供的更多是一種文字敘述,雖然內容詳實,邏輯清晰,但總感覺少瞭點“靈魂”,少瞭那種直觀的、圖像化的衝擊力。它更像是一本教科書,一本非常好的教科書,但作為一本“圖解”的書,在我看來,它的圖文結閤之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也許,它更適閤那些已經對國際禮儀有一定瞭解,需要係統性梳理和補充知識的讀者,而不是像我這樣,希望通過直觀的視覺語言來快速建立認知框架的人。

评分

我一直認為,“圖解”的意義在於將復雜的概念簡單化,讓學習過程變得輕鬆有趣。對於《圖解 國際禮儀》這本書,我帶著這樣的期待去閱讀。我設想,在談到送禮環節,書中應該有不同顔色、不同形狀的禮物盒,旁邊配以“適閤”、“不適閤”的標記,甚至是一些“溫馨提示”的小漫畫,形象地展示送禮的禁忌,比如某些顔色在特定文化中的寓意,或者某些物品的象徵意義。又或者,在解釋如何優雅地接受贈禮時,我希望看到人物的肢體動作,微笑的弧度,以及簡短的感謝語,通過一連串的圖示,讓我能夠清晰地模仿和學習。然而,這本書的“圖解”部分,更多的是一些結構圖、流程圖,或者是對文字內容的簡單插圖補充,缺乏那種能夠抓住核心、生動傳神的效果。它在信息量上是足夠的,但在“有趣”和“易記”方麵,我感覺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能真正做到讓讀者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將國際禮儀的精髓內化於心。

评分

坦白說,我懷揣著一種非常功利的心態去翻閱這本《圖解 國際禮儀》。我希望它能成為我在齣國旅行、參加國際會議,甚至是與外國朋友交往時的一本“救命稻草”。我期待的是,當我遇到一些不確定的社交場閤時,能夠迅速翻到相關章節,找到清晰的指引,避免尷尬,甚至贏得好感。例如,關於餐桌禮儀,我希望看到圖示清晰地標明刀叉的擺放位置、不同場閤的餐具使用順序,以及進食時有哪些需要特彆注意的細節。再比如,在拜訪他人時,送禮的禁忌、贈送時機的選擇、包裝的要求,我希望都能通過簡單的示意圖,讓我一眼就能明白。然而,這本書更多的是在文字層麵進行闡述,雖然字斟句酌,邏輯嚴謹,但對於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大量的文字堆砌,讓我很難在短時間內抓住重點,形成記憶。我總覺得,如果能將那些抽象的規則,轉化為生動的場景描繪,加入一些情景對話,輔以精心設計的插畫,效果會截然不同。它會讓我覺得,這些禮儀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活生生的人際交往藝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