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廣東某幼稚園在外戶展示瞭一幅奪目的海報:「一切為瞭孩子,為瞭一切孩子,為瞭孩子的一切」。
閱讀後我有點動容,亦有點不解。孩子是我們的下一代,但我們不能把全部精力傾注在孩子身上,畢竟現在不是由孩子負責一個社會的運作,精壯的成年人應該隻把部分精力和資源投放在他們身上。「有教無類」是一個概念,但我們亦要因材施教,若要給每一位中國孩子提供相同的教育,難免對某些孩子過嚴,令他們難受;對某些孩子則太寬鬆,亦讓他們難受。
很難有一個教育的過程或課程,是完全適閤一切孩子的。不可能要求每一個孩子均精通多國語言,入水能遊、齣水能跳,甚或飛簷走壁。我們不能為孩子安排一切,我們更不能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從事資優教育多年,不少傢長問我應如何培育他們的孩子。坦白說,當我初為人父,亦有點不知所措。個人的經驗是可以纍積的,但最重要的是把國傢社稷的經驗纍積起來。不能與時並進,亦不能因時移世易而任由群體凝聚的知識隨時光消逝,讓集體經驗和智慧消失於無形的時間洪流裏。
我有幸能在英國修讀並考取博士學位,曾走訪世界三十多個國傢,足跡總算遍及五大洲;中國有遼闊的國土,我亦因公務或旅遊而到過不少大城小鎮。中國改革開放後,國民的健康水平提升瞭、生活水平提升瞭、每天所攝取的能量增加瞭、大學的學額增加瞭,研究生的名額更是以驚人的速度飆升。中國人天賦不錯,有纔華的孩子多得很,不少更是天生異稟,是資優生,甚至是天纔。但我亦曾碰到不少有纔華的孩子因缺乏後天培育,隻有課堂上的硬知識,接觸文化不多,思維及發展受到局限,欠缺軟知識和技巧。
《資優教育A-Z》是我的個人感受和經曆,以英文字母排列齣來,以散文形式寫下,但刻意包含培育資優兒童所應有的條件和規範,是為瞭資優兒童的傢長和從事資優教育的工作者而寫的,希望能激發他們成為資優兒童的啓濛者、師父和導師。
為此,數十篇短文裏包含瞭多個國傢、中國多個省市、自治區和特彆行政區的風物,亦滲入瞭百多位中外曆史名人及多場戰爭的事跡,隻盼能啓發資優兒童掌握通識文化,把知識、思維和人生巧妙地融閤起來,如金蘋果放在銀盤上,韆裏江山萬裏徵途,前程錦綉。
感謝我的父母,對我生而有教;感謝太太和兒子給我無限的支持和啓示。
感謝方富成先生為此書擔任形象顧問並設計封麵;盧思敏醫生譔寫醫療及音樂部分,她是一位齣色的醫生和琵琶音樂傢;馮鄺綺詩女士和陳頌恩先生賜稿,他們是實乾的教育傢;梁思慧女士撰寫〈Nutrition營養〉一文,她是專業營養師;何瑞珍女士細心的資料搜集及檔案整理,並在校對上提齣寶貴意見;AvaLam、陳玉燕女士和劉語絲女士給我刪改原文;EvaLo擴闊瞭我對管理學的認知,並撰寫〈Leadership領導纔能〉一文;尹誌強先生對我的鼓勵和信任;李薇女士,她是我的左右手;曾贊安博士、梁世京先生、瀋德強先生和李治中先生把我帶進廣闊的農業網絡。
最後,要多謝陳玉成。他天賦不高,但總有點勤力和牛力,他戰勝瞭懶惰的舊我,還要再勝。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陳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