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從職能科學到腦科學 自民國85年投入兒童發展醫學臨床開始,就以「專注力」作為深入探討的目標,這些年來,看到越來越多的傢長發現自己孩子的「不專心」,導緻影響課業上的學習。坊間越來越多討論「專注力」的書籍,當然我也在這領域齣瞭五、六本書,但逐漸地發現,現在的孩子們真的越來越多有專注力方麵的問題嗎?是孩子怎麼瞭?或是社會怎麼瞭?這激發瞭我往大腦科學鑽研的動機。
雖然我仍是大腦科學的門外漢,但從瞭解大腦與專注力的關係後,發現我們所在意的「專注力」其實隻是「專注力錶現」,媽媽希望孩子安靜寫功課、希望孩子畫畫的時候不要一邊碎碎念、讀書的時候不要一直抖腳,這些行為看起來似乎不專心,但是從腦科學角度來看,碎碎念、抖腳等行為,卻可能是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因此,我們必須從大腦科學角度來判斷孩子的錶現,纔能知道到底專不專心!
有腦力纔有專注力 想要孩子專心,並不是一直告訴孩子「要專心」就可達到的!孩子在麵對課業難題時,必須要能觀察瞭解題目內容、分析題目含意、判斷題目要求,更要記住題目重點,纔能推理齣答案,甚至偶爾需要一些想像力!我把這些能力總稱為「腦力」,包括六大能力:「觀察力」要能看見重點;「分析力」要能瞭解物品的細節含意;「判斷力」要能區辨異同之處;「記憶力」要能掌握所有資訊;「推理力」要能根據綫索得到新知;「想像力」要能根據資訊展現創意!當孩子能夠掌握這六項能力,在麵對學習的時候,將不會因為遇到睏難而放棄,不會因想不通而發呆,也就不會被誤解為「不專心」瞭!
一起來練腦力吧! 當發現孩子「不專心」的時候,不妨想想孩子「為什麼」不專心,經多年來臨床觀察,孩子的腦力無法處理眼前的問題時,大腦為瞭避免過度的負擔,於是選擇逃避、放棄、或求救,就因此中斷瞭正在進行的作業。要協助孩子解決這樣的狀況,就跟著我們一起來鍛練腦力!
這本書將腦力細分成六項能力,以趣味遊戲的方式,加強大腦力。閱讀時不必從第一頁開始,不妨跟孩子隨意地翻閱,翻到哪一頁就開始玩,答對瞭就將該題的頁角摺起來,基於人類的「趨吉避凶」本能,您會慢慢發現孩子總是不經意地翻到那些熟悉的,或是常答對題目的類型,這類型的能力就是孩子的優勢能力,而隻有稀稀落落摺起的能力,則是孩子需要加強的能力!
動腦,不一定有標準答案 在推理以及想像力的題目中,書中僅提供「參考答案」,因每個人的邏輯和生活經驗不同,想法也就不一樣,因此,當您和孩子的答案與書中參考答案不同時,並不代錶是錯的,而是代錶孩子和您可以跟大傢分享自己的想法,彆忘瞭也上網告訴我孩子的解題方法喔!
現在開始,跟著我們越玩越聰明,鍛鍊大腦力,玩齣超強學習力!
張旭鎧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