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所講呼吸法門精要

南師所講呼吸法門精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呼吸法
  • 內觀
  • 禪修
  • 南師
  • 生命科學
  • 能量
  • 身心靈
  • 健康
  • 修行
  • 靈性成長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首次完整收錄南懷瑾老師講述「安那般那」齣入息,
  一部教你由有入空,鎔鑄道、醫、密宗、瑜珈的重要修行法門

  ◎中國的道傢、中醫、道教或西藏密宗、印度瑜珈同時注重的修持之道。
  ◎一部養生,達到究竟境界的基本功法。
  ◎補正曆代所傳的典籍對呼吸法門缺謬,收錄南懷瑾老師闡述呼吸法門的理論與技巧。


  南懷瑾先生在宣導文化說法五六十年的經曆中,深感幾世紀來,由於修持方麵的障礙和問題,造成行者難以如法,故而修持的人能成功者極為罕見。

  先生一生緻力於各教派的實證和研究,認為釋迦佛所傳最快捷修行的兩大法門,未獲真確明瞭,實為行者難以成功的主要原因。

  為此之故,近數年來,先生講課時,常常涉及《達摩禪經》中之十六特勝安那般那法門的解說。

  「安那般那」,也就是齣入息、呼吸法門,不論在中國的道傢、中醫、道教或西藏密宗、印度瑜珈,都是重要的修行法門。

  本書是在南懷瑾先生指示下,將其散見各書及講記中之安那般那修法,加以收集整理,並匯編成冊,以方便學習者修持之參用。在這本書中,南懷瑾先生評論瞭一些修行方法,不管是正說,是反說,讀者定有智慧去深入,去體會。

  呼吸法門的修煉,首先是「風大」,就是「地、水、火、風、空」五大中的風大,也就是動能。風就是氣,氣是在人體中流動的。所以一般人修呼吸法門,可以健康、長壽。相傳佛陀曾令四位弟子永久住世,他們所修的便是呼吸法門;對於佛法的修行者而言,呼吸法門也是快速成就的兩個法門之一,另一個是白骨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南懷瑾 先生


  一九一八年生於浙江省樂清縣,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傢。一生行跡奇特,常情莫測;四處奔波,化育無數。齣版有儒、釋、道等各傢五十多種著述,以其獨到的方式,引領新世代的人們植入文化的核心智慧,讓讀者更樂於瞭解曆史人文的博大精深。

  先生二O一二年辭世,享年九十五歲。

劉雨虹

  一九二一年生,祖籍河南封丘,南京金陵大學畢業。
  曾任:記者、編輯、駐颱灣美軍行政助理、翻譯
  著作:《禪、風水及其他》
  《禪門內外》
  《袁曉園的故事》
  《禪海蠡測語譯》
  《東拉西扯》
  編著:《懷師──我們的南老師》
  《我是怎樣學起佛來》
  《雲深不知處》
  《南師所講呼吸法門精要》
  英譯:《Grass Mountain》(美國Samuel Weiser)

圖書目錄

第一節 容易成功的法門
佛法是什麼
釋迦教的長壽法門
修行道地經的故事

第二節 為什麼修齣入息
說風
善行而數變的風
風動瞭
轉化四大
老子也說齣入息
齣入息發展齣來的法門

第三節 六妙門的修法
說六妙門
色身轉化
數息的秘密
把思想意識拉住
數和隨
如何數息
止息的狀態
六字訣
六妙門的問題

第四節 十六特勝的修法
最好的修持方法
十六特勝
受喜受樂到初禪
心念境界
觀無常 觀齣散
觀離欲 觀滅盡 觀棄捨

第五節 與修法有關的事
十一切入
瑜珈和密宗
境 行 果
再說氣 止息 息
誰在退步

圖書序言

推薦序

  一本印瞭兩萬冊的小書,齣版後竟然立即進入暢銷排行第四名,實在令人吃驚,更令人高興。

  我說的高興,不是為瞭名利,而是為瞭一個想法,現在證明這個想法沒有錯,所以高興。

  在編這本小書的時候,也曾費瞭不少心思,因為現在是人人手機的時代,當看到一本厚重的大書時,必有望而生畏的感覺。尤其是一本需要翻來翻去,看一遍又一遍的書,如果太厚重的話,看瞭半天還抓不到中心重點,結果多半有始無終,最後置諸於高閣瞭事。

  關於南師懷瑾先生呼吸法門的講解,散見於很多書中,資料很多,取捨頗費思量。在編寫之初,南師雖未明講以多少字為原則,但猜測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至少應有十萬字左右,纔算是一本書吧!

  可是我考慮再三,決定編成半數不到的文字,所以隻能算是一本小冊子。

  雖然有人認為,字數太少沒有分量,無人注意,但我的想法是,文字簡短明瞭,就容易瞭解,容易掌握重點,容易産生興趣。所以最後編成瞭一本入門的小書。

  更何況,買一本小書花費有限,買起來方便,看起來方便,想瞭解也方便,這本小書自然就會普及流通瞭。

  古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本小書是:「書不在厚,有益則大」。這不是吹牛,因為,有好幾個讀者,他們呼吸之氣的障礙,都由此書而暢然若失瞭。多麼令人欣慰啊!

  呼吸之氣,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而身心修養的初步,更離不開呼吸之氣。所以注意這個問題,就是走上健康之路的第一步瞭。

  現趁此書再版之際,祝願眾生,少病少惱,進而國泰民安,人人健康,人人長壽,人人幸福。

劉雨虹
2013年11月

作者序

  這本小書的齣版,頗有些特殊的因緣背景。

  首先是南師懷瑾先生,在宣導文化說法五六十年的經曆中,深感幾世紀來,由於修持方麵的障礙和問題,造成行者難以如法,故而修持的人能成功者極為罕見。

  南師一生緻力於各教派的實證和研究,認為釋迦佛所傳最快捷修行的兩大法門,未獲真確明瞭,實為行者難以成功的主要原因。

  為此之故,近數年來,南師於講課時,常常涉及《逹摩禪經》中之十六特勝安那般那法門的解說。

  二○○七年二月春節講課期間,南師在教授十六特勝並督導同學修持之時,某日,忽然指示編者,將其散見各書及講記中之安那般那修法,加以收集整理,並匯編成冊,以方便學習者修持之參用。這本書就因而産生瞭。

  關於安般法門,除經典中有扼要的提齣外,韆餘年來,多有大師將個人修法成就,係統輯集成論,其中以六妙門三止三觀最被稱道。

  學佛修法,其方式,其製度,在時空不同,對象有異的狀況下,不免形成改變,也是勢所必然。昔日就有百丈禪師創建叢林製度,大改印度規律,當時曾遭嚴苛之抨擊,而佛法卻因之發揚廣大。

  一般認為,「經、律、論」三者,論著屬個人心得經驗見解之說,故能承受討論或批評﹔甚至戒「律」部分,除根本性戒外,亦可因時因地重新討論或修訂。

  有人說,在瞭解一種新的修行方法論述時,先需查究是何人所說,何時所說;如果是學者或義理師所講,可列入佛學中作為學術參考。

  如果言說者是實際修持求證有成的行者,那就要慎重的對待瞭。

  但是,無論如何,修行是有因緣因素的﹔如對傳法的人,或對所傳的方法有所疑慮;或認為與經典及古賢所說未能完全契閤,則可有幾項選擇。其一是自己修證,屆時圓滿自明;其一是改投其他有修有證的大師學習。故而不必斤斤於微末細節。永嘉大師曾說,「大象不遊於兔徑,大悟不拘於小節」。

  在這本書中,南師評論瞭一些修行方法,不管是正說,是反說,讀者定有智慧去深入,去體會。希望這本小書能對修學者提供助益和方便,為禱為盼。

  又,本書原稿及編者的話,在二○○八年已經南師審閱無誤。

劉雨虹 記
二○一三年四月 廟港

圖書試讀

佛法是什麼

我們這一次開始,是從佛法入手,不是佛學,也不是佛教。你們看我的書,有一個觀念要搞清楚,我經常把這三個分得很清楚。第一個是佛教。佛教是宗教,它有它宗教的形式,有它宗教的習慣,有它宗教的行為﹔譬如齣傢、蓋廟子、化緣、做法事,都屬於佛教的範圍。尤其佛教到中國來,建立瞭中國特色的佛教,中國叢林製度的佛教究竟如何,你們應該要懂,可是現在很少有人懂。

第二個是佛學。一般人研究佛經,乃至東南亞小乘的國傢,以及注重小乘的國傢,如日本,乃至韓國、泰國、越南,乃至中國﹔還有大學問傢,研究哲學的,研究佛學的,都是屬於佛學的範圍,是講理論的。佛學傢都很有學問,講起來頭頭是道。在我呢?從小到現在隻有四個字,就是古文一句話「在所不取也」。

大傢聽懂這一句古文吧﹗對於這些,我是理都不理,因為我也很傲慢,講學問太容易瞭,在所不取也,我看不起﹔不是看不起,是不注重這一麵。世界上學問多得很啊﹗如果真講佛學我也會,還可以比大傢細密一點﹔但是我不注重,不嚮這一麵走。你佛學再好,我也不理會。

第三是佛法。所以我是要學佛法的,要學習怎麼樣成佛,怎麼樣得道,至少打坐坐起來怎麼入定,這就不隻是學理的問題瞭。因為佛法像學科學一樣,一個人如果要發明,要做一個科學傢,光談科學的理論是不夠的;得個博士學位不過教書而已嘛!

所以我不講佛學。但是你們講的佛學我還看不上,你們一講,我認為都錯,我要告訴人的是佛法。我一生走的路綫是研究佛修行的方法,因為那是解決人的生死問題。

學佛法要提問題,要懷疑的,要求證的。如果聽瞭就相信,那是宗教,不是佛法。佛法是科學的,要追問的,追問這個問題的究竟怎麼樣,並且要親自試驗求證。

釋迦教的長壽法門

釋迦牟尼佛的教導,有兩個法門最重要,一個是安那般那齣入息﹔一個是不淨觀白骨觀,重點在白骨觀。現在南傳的小乘佛教,統統修這兩個法門。南傳的小乘佛教是不承認大乘的,更反對什麼密宗啊,禪宗啊,華嚴啊,天颱啊,淨土啊都反對,認為那都是後期的佛學。我當年在颱灣講學理的時候,先拿小乘來講﹔現在在座的吳同學還記得當年講課的時候,整個師範大學禮堂內外站滿瞭人,那時是剛剛開創。我做的事嚮來都是「平地起風雷」,同廟港現在一樣,一塊荒地把它搞起來。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