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與真實

方便與真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生活哲學
  • 實用主義
  • 自我成長
  • 生活方式
  • 思考
  • 人生感悟
  • 真實
  • 簡單生活
  • 個人經驗
  • 現代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闡述菩薩道方便法與真實法的交互巧妙運用,
  為作者從企業傢轉變成全職誌工二十年後,
  首次以「法味」的文辭寫作,
  收錄許多跟隨證嚴上人行腳記錄與心得,
  期許人人「佛入我心,法入我行」,
  最終能捨方便取正直而走入真實之道。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銘達


  法號濟雨,生於基隆。

  1983年
  在颱北創立上橋製衣工業有限公司。

  1988年
  赴馬來西亞馬六甲投資,
  成立上橋製衣工業(馬)有限公司。

  1993年11月17日
  生平第一次參訪花蓮靜思精捨,
  並皈依證嚴上人座下。

  1994年、1995年
  擔任馬六甲州颱商協會會長。

  1996年、1997年
  擔任吉隆坡中華颱北僑校執行董事。

  1999年、2000年
  擔任馬六甲州颱商協會會長。

  2001年12月
  結束馬來西亞製衣廠事業,擔任全職誌工。

  1994年至2001年
  擔任慈濟馬六甲分會暨吉隆坡支會負責人。

  2001年至2010年
  擔任馬六甲分會執行長。

  2003年至2012年
  擔任新加坡分會執行長。

  著有《心靈四神湯》、《讓生命展翅高飛》、《慈濟道上問與答》、《心靈寄語》及《證語的曙光》、《心路》等書。

圖書目錄

自序

上篇  靜思法脈不離心
轉識成智 大圓鏡智
不真不實是迷信 人雲亦雲是無知
有為法是事相 無為法是真理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捨
果熟自墮 福熟自度
付齣是事相 感恩是真理
外形易整 內心難調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懂得靜思 纔會力量泉湧

下篇  慈濟宗門不離行
內修是法脈 外行是宗門
靜思法脈不離心 慈濟宗門不離行
朝聞道 夕死不可 勤行道 死而後已
發願容易行願難 發心容易恆心難
平常心是道 自然纔會圓滿
辛苦一陣子 快樂一輩子
對的人要嚮錯的人道歉
活得自在 纔會死得安詳
開權顯實 由方便入真實

圖書序言

自序

  《方便與真實》是末學自《心路》之後的第七本拙著。完筆之際,正好碰到菲律賓遭逢人類有史以來最強烈的颶風──海燕風災的無情肆虐,傷亡慘重。在上人的指示下,我們一行十三人前往協助當地分會,進行一係列的勘災及賑災工作。因此,這本新書就隨順這次救災的因緣,從自序中將人間路與菩薩道的巧妙銜接,拉開序幕。

  二○一三年十一月八日,菲律賓萊特省的獨魯萬市發生當地百年來最強烈的颶風侵襲,造成數韆人往生,數十萬傢園被嚴重摧毀。災後整個市區殘垣斷壁而滿目瘡痍,景象猶如被轟炸機瘋狂轟炸過一般,令人怵目驚心,加上缺水缺電,入夜後整個災區死氣沉沉,猶如死城。不隻整個城市癱瘓猶如廢墟,災後的機場一片淩亂而關閉,隻讓各國可以垂直起降的救援運輸機與直升機使用,直至第六天陸路搶通後,慈濟菲律賓分會立即前往勘災,我們從颱灣齣發的先遣團隊則在第十天後抵達獨魯萬市的重災區。獨魯萬市有近六萬戶傢庭,二十二萬多人口,而半毀與全毀的房屋有三萬五韆戶,加上鄰近的次重災區奧莫剋市,受災與亟需援助的災民多達六萬多戶。

  上人研判災情之後,指示急難救災的第一步就是啓動「以工代賑」,讓呆坐傢園、枯坐路邊而無語問蒼天的災民們能投入清理傢園及社區。以工代賑給於災民們一份超齣當地日薪的代賑金作為實質有效的經濟援助。清掃期間,現場也供應熱騰騰的慈濟香積飯,不但讓災民有事做、有飯吃,也有一份收入。而慈濟對六萬多戶傢庭的全麵性慰問金大發放,不但讓一無所有的災民們有能力購買急難的生活物質,也讓路邊日益增加瞭許多擺賣的小攤販,以工代賑開始之後三天就明顯看到市集商機的逐漸恢復。一個月的以工代賑有超過三十萬人次的災民投入災區的清掃工作,不但讓市容明顯的恢復,更讓整個市區的經濟活動活絡起來。全球四十四個國傢的慈濟人走入街頭為菲國賑災而募款,此舉更讓災民門刻骨銘心,紛紛在修復好的屋頂上,或門上,或以木闆,或在紙闆及衣服上寫上「謝謝慈濟」,以此方式發抒內心患難見真情的無盡感恩。

  四十多輛遠從宿霧及奧莫剋藉調過來,掛著慈濟旗幟與布條的大卡車與山貓、怪手、推土機等等在災區隨處可見,此舉讓當地政府與許多國際非政府組織及救援團體甚為訝異與贊賞。有一次,我們勘災團隊與當地協調救災事宜的市長執行祕書會麵時,他打趣地說:「你們動員的力道很強大,救災效率比我們政府還要快,乾脆市政府就讓你們慈濟接管好瞭。」這就是用智慧妙法救災,並從關鍵性的重點做起,以起提綱挈領之效,日常生活中的行事理念何嘗不是如此,這就是不離世間與人群的生活法。所以,災區也是修行及學習的道場,充滿瞭法脈與宗門交互運用的細膩與巧妙,去勘災與救災也是從信、解、行之中去實際體會,並從中得到印證。

  錶麵上讓災民在災後有一份收入及慰問金維持生計而安定其心,也因災民有錢可以購買需要的物資,而令經濟活動加速恢復熱絡,這是救災的一種權巧方便。另一方麵,慈濟人文在與災民互動中展現,讓災民被充分關懷與尊重,而不是被施捨或憐憫,這是「感恩、尊重、愛」的慈濟精神在災區落實。災民也因以工代賑及大發放的雙管齊下而自立自強,紛紛走齣傢園、投入人群,此舉更減輕瞭災後後癥候群的效應産生,也不會讓災民們一味地等待救濟而有瞭依賴的心理,這是慈悲與智慧的不偏不倚,依中道而行。所以,整個救災過程是在不露痕跡之下,從權教入於實教、從權智入於實智,這就是從方便門進入真實門,意即上人所說:將宗門與法脈交叉運用在救災工作中就是一種巧妙。這就是解行並重、悲智雙運的「一乘妙法」。

  原本死氣沉沉的災區氣氛,在短短的一個月內逐漸起死迴生、恢復生機。當地政府與災民感恩慈濟務實與即時的伸齣援手與精神關懷而走齣陰霾迎嚮光明,因此在災區隻要看見藍天白雲製服的慈濟誌工,「慈濟!慈濟!」的災民歡呼聲此起彼落,這就是希望的曙光。大愛的力量讓黑暗變光明,讓災民們絕處逢生,重拾活下去的希望與信心,這其中,慈濟誌工默默付齣無所求,以同理心及慈悲等觀去麵對每一位災民,並且心存感恩,這是從「心」膚慰災民最大的力量。其實,硬體的重建還算容易,但心靈的重建極其不易,天災乃始於人禍,所以救災的終極目標也是要從救心開始,這纔是救災最珍貴的無形價值所在,身處在災區第一綫,感觸特彆深刻。

  緊急救災階段過後,開始進行組閤教室的裝配,這又是另一批為數三十多位的慈濟專業誌工的跨國投入,而長期重建計畫則悄悄進行著學校及大愛村的援建事宜。災後一個月,許多國際非政府組織紛紛離開,甚至許多人也逐漸淡忘,然慈濟卻繼續深入短中長期的後續援助而不停歇,並且展開獨魯曼市本土誌工的培訓。大愛精神因為大災難的大因緣而大轉法輪,讓慈悲的種子在當地落地生根。這個災難總有救完的一天,但慈濟宗門與法脈將在此延伸而令淨化人心的清流綿延不斷,影響深遠,就如當年大陸汶川大地震的翻版一般,如今當地的本土誌工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許多災民感觸地說道:急難救助金與物資總有用完的一天,但慈濟精神帶給他們心靈上的膚慰與重建,讓他們有信心與勇氣麵對未來,甚至也成為手心嚮下的人,這將讓他們畢生難忘。

  強調走入人群、緣苦眾生的菩薩道就像大白牛車,如《妙法蓮華經》所雲:「駕以白牛,膚色充潔,形體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有多僕從而侍衛之。」這輛大白牛車可以動員跟乘載很多有緣人與有心人,可以匯聚四麵八方大愛的力量,也可以救拔跟膚慰身處暗角的苦難人。深入探討,這就是一乘法的開權顯實,由方便權教入真實實教而産生妙用,在災區也可以藉救災顯真理,實為妙法。

  本書由於著重在菩薩道「方便法」與「真實法」交互巧妙運用的闡述,因此書定名為《方便與真實》,並與過去六本有完全不同的編輯方式。《方便與真實》整本書以「世間法與齣世間法」以及「有為法與無為法」的大乘思想做相互串聯與印證,並與慈濟宗門及靜思法脈環環相扣、節節相通,藉以妙述 證嚴上人近年來積極呼籲慈濟人「法入心,法入行」的殷切企盼,以及如何自這樣的大乘思想中走齣一條福慧雙修的真實之路。這條真實之路所要探求的,乃當年佛陀住世最後七年所暢演的真實之法,也就是會三乘歸一乘、由方便入真實的一乘法。

  佛法不離世間法,離開人群就沒有甚麼法好修瞭。所以,「方便與真實」的書中也是列舉瞭許多人群中的人例與事例,而災區尤是大道場,大災難更是大因緣,裏頭無不充滿運籌帷幄的慈悲與智慧。拿這些世間事作為書中的主角,進而旁敲側擊從中探討,為何佛陀在最後七年開講法華一乘法是佛陀來世間的最大目的與本懷。同時,也深入解析為何證嚴上人在慈濟誌業推動四十八年後的最近幾年,語重心長、用心良苦,甚至半強迫式的要求慈濟人「晨鍾起,薰法香」,不但要藉以提振精進心,也從入宗門的方便施設中,進而徹悟齣世間的靜思法脈,從中印證有為與無為、齣世與入世,最後自種種的無量法門中萬法歸一、殊途同歸,由方便的權教與權智通通匯聚於菩薩道一乘大法的實教與實智,這也是「經王法華經」以及做為慈濟誌業之精髓──《無量義經》的絕妙精深之處。

  佛陀在用瞭四十二年方便法去適應根性不整齊的眾生之後,深覺再不把握時間把心中最想說的一乘法講齣來會來不及,因此把握最後七年及時暢演《法華經》,所以這部經是佛陀一生將盡時所說。佛陀並以「三界不安,猶如火宅」的譬喻,警惕佛子們再不趕緊轉二乘、三乘匯入於一乘菩薩道,則會造成遺憾與後悔。經中稱佛陀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類化身」,並贊仰佛陀可以在凡聖兩岸間來去自如。因此,吾等若不行入人間菩薩道,一邊走入人群,一邊深入經藏,則無法體會佛的心境。

  《方便與真實》書中也注入末學隨師近兩年多來,耳濡目染證嚴上人之宣說法要以及對人事物的諸多應機開示。上人對當機眾應機權教,不時讓聽法者恍然大悟、茅塞頓開,而令諸權智最終皆入於實智。捨利弗雖「智慧第一」,然卻尚不足以測量佛智,即使吾等每一個人都具有如捨利弗一般的智慧,集閤起來也是難以做到,佛智如法海之浩瀚無垠而深不可測可見一般。要「行入人群」與「深入經藏」,這樣纔能教而有行證,也纔不緻修而無證,蓋因有覺而無行或有行而無覺皆非「覺行圓滿」,這樣還是不究竟、不圓滿。所以,慈濟菩薩道的修練法門強調外行「慈濟宗門」、內修「靜思法脈」。法脈猶如一個人的心與腦,宗門猶如身體各器官的功能,兩者心行一體、內外兼顧纔是真實義。如此契閤現今社會人心脈動的應時說教,悉皆匯入「靜思妙蓮華」,並與《妙法蓮華經》相互輝映,微妙之處在此。

  隨師中,末學深深體會上人說法也是日日與時並進,隨時掌握全球訊息,針對當前國際局勢、社會脈動、氣候變遷、天災人禍等等,及種種末法時期的是非顛倒、價值觀混淆,以及種種人心紛亂等有諸多直指人心的肺腑之言及法語開示,並帶領慈濟人親力親為從種種的濁流中開創齣一條條人人皆可行的清流之道,再自種種細水清流匯入佛智大海,如此麯直嚮前的由方便入真實,頗值得我們用心體會與學習。三乘方便法不是佛陀初衷所要開的法,而是與諸佛一樣需藉此方便來誘進教化眾生,然最終卻是要走入真實。因此,上人也同時提醒我們,不要執著方便法。不要執著的意思不是不要去用它,或懷疑過去所用的方便法是否有錯,不是這樣。而是要透過方便法的引導,逐步邁嚮真實,透過方便還要更上一層樓,不隻是去除煩惱,還要解脫與覺悟,這樣纔是究竟。

  在「來不及,來不及!」的迫切之下,上人對當機眾之開示也明顯可見「迴小嚮大」的殷切之心,提醒慈濟人必須將人間路銜接菩提道,將入世的四大誌業八大法印拿來印證法華精神,明確指齣慈濟人值此末法時期究竟修行的一條康莊大道,這就是「以齣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工作」。而這與「由方便入真實」的隱實施權是相互契閤、兼容並蓄,最後歸元無二路,也是直通一乘道,這是令人拍案叫絕之處。  

  上人常自喻是「閉關在精捨」、「閉關在颱灣」,日常作息數十年如一日,而每一日的每一分每一秒又是分秒不空過,其「為佛教、為眾生」而盡形壽、獻身命的不言之教,感召全球無以計數的誌工與會眾,創造瞭一項舉世肯定的颱灣愛心奇蹟,這是所有慈濟人更是所有颱灣人的榮耀,即使在所有的國際賑災中仍堅持以「颱灣慈濟」的正名放在所懸掛布條的字粒前端。末學有幸能在新馬兩地執行長職務傳承之後,返颱親近上人,就近汲取法水,在隨師中從旁學習上人的身教與言教,更對這一位慈懷柔腸、心包太虛,且處處悲智雙運的人間大導師有更深一層的崇敬與追隨之心。

  《方便與真實》這本書收錄瞭許多末學的隨師行記錄與心得。末學也深自惕厲,既然花瞭許多時間隨師,就要以聚精會神及虔誠恭敬的態度聆聽上人的每一教示。上人說法,雖法隨眾生各得其解,然長期隨師下來,深覺其中自有「依義不依語」、「放諸四海皆準」及「道一以貫之」之絕妙精深之處,印證「法本無法,法無定法」的韆變萬化,然卻萬變不離其宗。

  有一次我隨師,一群歌仔戲團員十多人進精捨嚮上人請益大愛颱節目「菩提禪心」的製作理念,間中有一段上人對彼等的慈示,上人說道:「假如要我單講佛經,我也可以講到飛天遁地、騰雲駕霧、齣神入化、無中生有,但這不是我要講經的方式。戲劇的舞颱跟人生的舞颱應該一樣,都是真實的生命舞颱。所以,戲中的對白也是要口語化與生活化,這樣纔會真實,就如戲是人生,人生就是一齣戲。」這樣的道理就如水與冰、海水與浪花的關係一樣,能透徹瞭解即明心見性。現在地球崩壞,氣候變遷、人心異常,有相與無相都在顯現無常,如果隻講兩韆五百年前的如是我聞,就無法讓佛法生活化瞭。

  值此書齣版之際,末學深深感恩靜思精捨德傅師父在百忙中撥冗協助審訂。德傅師父博學多聞,對佛學及慈濟法門有精闢之專研與論述,能一口答應末學之請託給於協助,讓本書的起承轉閤及文辭修飾更加流暢,末學實銘感於心。末學也祈願與每一位讀者彼此互勉:人人感恩、事事感恩、時時感恩,感恩人身難得已得,佛法難聞已聞,明師難遇已遇,菩薩道難行已行。如先進前輩們能不吝賜教,末學當以感恩心歡喜接受。

劉濟雨 閤十感恩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