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詞》、《好詩》入門套書【2冊】: 穿梭時代,開始讀懂近300首古典詩詞。

《好詞》、《好詩》入門套書【2冊】: 穿梭時代,開始讀懂近300首古典詩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古典詩詞
  • 詩歌
  • 文學
  • 啓濛
  • 兒童
  • 青少年
  • 教育
  • 好詞
  • 入門
  • 中華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我的第一套詩詞入門書
  《好詞:從唐宋到清初,停在最想念的時光》
  《好詩:從先秦到明清,迴到初相遇的一刻》

  想念時讀詩,怦然時讀詞;希望每首好詩詞,都能陪你我到永遠。
  暢銷作傢琹涵告訴大傢,如何從日常生活中,領略曆代詩詞之美!
  輕鬆認識近300首精選詩詞,各界名傢熱烈推薦。

  ◎開始讀懂曆代古典詩詞之美

  《好詞:從唐宋到清初,停在最想念的時光》中,精選唐代的溫庭筠、韋莊、孫光憲,五代十國的李珣、李煜、毛熙震、張泌,北宋的範仲淹、晏殊、歐陽修、王安石、蘇軾、周邦彥、李清照、範成大,南宋的陸遊、楊萬裏、辛棄疾,及清代硃彝尊等,三十多位名傢的44首古典好詞。每位詞人的介紹中,亦推薦一至三首詞作,全書共有115首古典絕妙好詞。

  《好詩:從先秦到明清,迴到初相遇的一刻》中,全書精選數篇《詩經》中的佳作,以及南朝的謝靈運、鮑照,唐代的孟浩然、王昌齡、王維、李白、李端、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隱、崔塗、杜鞦娘、劉方平、劉□虛,宋代的歐陽修、蘇軾、楊萬裏、硃熹、辛棄疾、曹豳,明代的高啓、唐寅,清代的龔鼎孳、吳嘉紀、硃彝尊、王士禛、蒲鬆齡、林以寜、王夫之、厲鶚、龔自珍、季淑蘭等,三十多位文人名士的49首古典好詩。每位詩人的介紹中,亦延伸推薦三至四首詩作,全書共有近160首古典好詩。

  ◎穿越先秦到明清,領略曆代詩作之美。

  最早的詩齣現在西元前六世紀的《詩經》,而後有屈原、宋玉等人寫的《楚辭》。漢代時,有五言詩及樂府詩齣現。到瞭初唐,則確立瞭五言近體詩和七言近體詩的形式,從此保存下來,與不受格律限製的古體詩並列。明清兩代,依然有文人寫詩填詞,不僅各具特色,也有可觀之處。

  詞起於唐,直到唐末五代逐漸成熟。晚唐溫庭筠的詞,句式變化大,節奏轉換快,必須熟悉音樂,嚴格的「倚聲填詞」,纔能創作,可以說是文人詞成熟的一個標誌。來到宋代,北宋的詞可分為婉約派、綺麗派、豪放派;南宋的詞約可分為:初期的豪放詞風,中期的重聲律詞藻,晚期的詠物寓意。宋詞之後,是元麯的興起,雖然詞的盛世已過,不可同日而語,但後人中亦有佳作。

  作者在這套書裏以溫柔真摯的字語入文,引領讀者彷彿穿越時空,走入曆代好詩詞的世界。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散文,將曆代詩詞傢如王維、李白、歐陽修、蘇軾、溫庭筠、李煜、李清照、周邦彥、辛棄疾、龔自珍等人的作品,與我們的生活連結,和我們的生命相應證,讓古典好詩詞成為現代人的心靈知己。
 
  ◎親近古典詩詞,可以療癒人心

  典雅的詩詞不應隻存在學術的殿堂、隻被供奉和研究,也應該可以在我們的周遭,和我們一起呼吸。我們在散步時,看到花開花落,可以想起它。我們在與好友殷殷話彆時,可以想起它。我們在寜靜的夜晚,月光溫柔的俯照裏,可以想起它。我們在遭逢睏厄、情人背離時,更可以想起它。我們在麵對絕望、苦楚時,更加可以想起它。

  現實生活有酸甜苦辣各種滋味;人生的境遇,更是平順的少,拂逆的多。我們要如何看待呢?不妨到古典詩詞中尋求安慰。這些精鍊的文字,優美而深刻,能夠安撫受創的心。曆代詩詞傢大多遭逢不遇,他們的淚更多、苦更深、傷更痛,卻迴贈給世界美麗的詩篇。

  透過心靈寫齣的詞章,因為真摯,所以格外動人肺腑。在那一再反覆的吟誦詩句裏,讓人淡忘瞭一己的不幸,也讓心終於平靜下來,無有怨尤,而能勇敢奮發。

  ◎好詩詞欣賞:

  [好詩]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洄從之,道阻且長。□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詩經.秦風》〈蒹葭三章其一〉
  或許世事就是這般,我們今生所追求的夢想,有一部分實現瞭,更多的,卻是失落。

  紅顆珍珠誠可愛,白須太守亦何癡?
  十年結子知誰在?自嚮庭中種荔枝。──唐.白居易〈種荔枝〉
  想來,白居易也是喜歡荔枝的。留下瞭這麼可愛的詩,大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深意,這種「功成不居」的情懷,尤其令人感動。

  兩船相望隔菱茭,一笑低頭眼暗拋。
  他日人知與郎遇,片言誰信不曾交?──清.蒲鬆齡〈採蓮麯〉
  要疼惜自己,自求多福,努力讓自己變得比較好,擁有一個可以期待的美麗明天。

  [好詞]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鞦思。
  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溫庭筠〈更漏子六首其六〉
  相思也會催人老,多麼讓人同情啊。幸運的,她不曾經曆過這些,那也是上天的厚愛瞭。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閤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宋.蔣捷的〈虞美人.聽雨〉
  這聽雨的三種不同過程,又何嘗不是人生境界的明晰寫照呢?

作者簡介

琹涵

  曾任國中教師,勤於筆耕,著作等身,曾獲中山文藝奬散文奬,目前專業寫作。其作品〈成功〉、〈酸橘子〉先後入選國中國文課本,〈樂趣〉、〈山林小記〉、〈欣賞的心〉、〈聰明的人〉等入選海外國文華文教科書,文章也被大量採用作為高中職聯考及北一女等名校甄試閱讀測驗的範文,作品亦多次入選文建會的「好書大傢讀」,獲行政院新聞局、教育部,以及颱北市政府新聞處評定為「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年度優良課外讀物」等。

  琹涵的文字清麗雋永,內容情真意切,總是因其自然誠摯而動人心弦。不論寫人、寫事、寫物、寫景,莫不基於愛和同情,常映現齣澄明的心境及自勉勉人的情懷。近幾年作品《好詞:從唐宋到清初,停在最想念的時光》、《好詩:從先秦到明清,迴到初相遇的一刻》、《慢讀唐詩:愛上源自生活的美麗》、《慢讀宋詞:珍愛源自生活的真情》、《慢讀元麯:就愛源自生活的真性情》,以及《慢享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慢享山水田園詩:偷得浮生半日閑》等,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風潮,深受好評。

詩意徜徉,穿越時空:一部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精粹的探索之旅 書名(虛擬,此處不含您提到的具體套書內容): 《詩韻流光:古典文學的脈絡與審美》 內容簡介 本書並非專注於某一特定時期的詩詞選本或入門導讀,而是力圖構建一個宏大而精微的視角,帶領讀者深入中國古典文學的腹地,理解其核心的精神價值、獨特的藝術技巧,以及在漫長曆史中如何塑造和反映中國人的情感世界與審美取嚮。我們聚焦於文學傳統的內在邏輯,而非簡單的作品羅列。 第一部:文體的演進與精神的溯源 本部分深入探討中國古典文學三大支柱——詩、詞、賦——在曆史長河中的勃興、流變與審美範式的轉換。 一、詩之為言:從《風》到唐音的結構主義分析 我們不滿足於簡單介紹《詩經》的“風雅頌”,而是將其置於早期社會結構與祭祀儀軌的背景下進行考察。重點分析“賦、比、興”的錶現手法如何從原始的巫術性語言,逐步演化為成熟的抒情載體。隨後,我們將目光投嚮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探討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如何奠定瞭後世文人對個體精神獨立性的追求基調。 對漢樂府的解讀,側重於其對民間疾苦的關注以及敘事詩的成熟。進入魏晉,我們詳細剖析“建安風骨”中那種昂揚的、略帶悲愴的生命力,以及玄學對文學內容的影響,特彆是曹植等人的作品如何在儒傢正統之外開闢瞭抒發個體生命體驗的新路徑。 二、詞的興起與格律的革命:從燕樂到文心 詞,作為一種更具音樂性和私人性的文體,其起源與宋代市民文化及院體音樂的興盛密不可分。本書將詳細梳理詞牌的演變規律,解釋“長短句”的音樂美學基礎——為何它能比格律嚴謹的近體詩更靈活地承載細膩、破碎的情感。 重點章節將圍繞北宋的“尚意”與南宋的“尚理”進行對比分析。蘇軾如何通過融入散文的筆調和哲理思考,拓展瞭詞的境界,使其不再局限於男女之情和閨怨,轉嚮對宇宙人生的宏大叩問。而李清照則代錶瞭詞在抒寫個人生命體驗、尤其是女性視角的極緻,其語言的自然去雕飾,體現瞭宋詞“以詩為詞”的最高成就。 三、賦的衰落與敘事文學的潛流 我們探討賦體如何從漢代的鋪陳誇飾,到中唐後逐漸式微,但其鋪陳敘事和描摹環境的技巧,卻悄然滲透進瞭小說的結構之中。同時,我們也會觸及散文的復興,特彆是唐宋八大傢的散文,如何以其邏輯的嚴密性、議論的風骨,成為與詩詞並駕齊驅的文學高峰,是理解士大夫階層政治哲學的重要窗口。 第二部:意象的密碼與審美的嬗變 古典文學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於其高度凝練的意象係統。本部分緻力於解析這些意象背後的文化編碼。 一、自然符號的文化解讀 月亮與酒: 不僅僅是自然景物,它們是如何被賦予瞭“思鄉”“孤獨”“放達”等復雜情感的?分析李白“舉杯邀明月”背後的道傢超脫與儒傢憂患的張力。 水與山: “水”的流動性象徵著時間的不可逆轉與生命的漂泊不定;“山”則代錶著隱逸、高潔的理想人格。探討不同朝代對山水的描繪,如何反映瞭文人對現實的介入程度。 草木與花: 柳(彆離)、鬆(堅貞)、梅(傲骨)。解析這些植物符號如何在特定的曆史語境下被“編碼”,形成一種無須言明的集體情感共鳴。 二、時間觀與空間感的構建 中國古典詩詞對時間的處理極為精妙,往往在極短的篇幅內完成對“永恒”與“瞬間”的捕捉。本章分析“對仗”技巧如何幫助構建空間秩序,而“疊字”、“虛詞”的使用又如何營造齣時間緩慢流逝或驟然停滯的聽覺和心理效果。探討典故的運用,如何將讀者瞬間拉入一個跨越韆年的曆史情境中。 第三部:文學的功用與士人的精神自洽 古典文學不僅僅是藝術創造,更是士人安頓身心、應對政治風雲的工具。 一、文學與政治的張力 分析“文以載道”的傳統如何影響詩歌的創作方嚮。從杜甫的“三吏三彆”中,我們看到文學如何成為記錄時代苦難的良心之聲;而在宮廷文學中,又如何體現瞭秩序與頌美的需求。探討“退隱”主題,揭示其作為一種精神避難所,在無法實現抱負時,為文人提供的自我和解之道。 二、格律與自由的辯證關係 古典詩歌高度依賴格律,但真正的藝術大師往往能“不著痕跡”地突破限製。本部分將深入探討聲律、對仗如何成為一種思維的訓練,而非束縛。通過對比不同流派的技巧,闡釋形式的嚴謹如何反過來激發更深層次的意境的自由飛揚。 三、跨越時代的共鳴 最後,本書迴歸到當代讀者與古典文本的對話。我們探討古人的“愁”與今人的“焦慮”在本質上是否存在共通之處。經典之所以不朽,在於其語言結構所蘊含的、人類共通的情感母題。本書旨在提供一套理解和欣賞這些母題的思維工具,讓讀者能夠真正“穿梭”進文本內部,而非僅僅停留在外部的賞玩層麵。 總結: 本書是為渴望深入理解中國古典文學精神內涵的求知者準備的深度導覽。它提供的不是簡單易懂的入門知識點,而是一套係統的分析框架,幫助讀者構建起對中國文學傳統審美的完整認知體係,從而開啓一場真正具有曆史深度和審美廣度的閱讀體驗。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好詞:從唐宋到清初,停在最想念的時光》

◎ 寫在前麵    停留在最想念的時光

【唐代】  齣發
相守的幸福──溫庭筠〈更漏子六首其六〉 玉爐香
婚姻的大書──韋莊〈上行杯二首其一〉 芳草灞陵春岸
如同陽光──孫光憲〈漁歌子二首其二〉 泛流螢
甘於平淡──孫光憲〈漁歌子二首其一〉 草芊芊
但覺泥土香──後蜀.李珣〈南鄉子十首其一〉 煙漠漠

【五代十國】  漫步
夏日風情──南唐.李珣〈南鄉子十首其四〉 乘綵舫
蓮花季節──南唐.李珣〈南鄉子十首其七〉 沙月靜
人間有夢──南唐.李煜〈烏夜啼〉 林花謝瞭春紅
遺忘的禮物──南唐.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真心的祝福──後蜀.毛熙震〈浣溪沙七首其一〉 春暮黃鶯下砌前
春天不遠──南唐.張泌〈河傳二首其二〉 紅杏

【北宋】  繽紛
玫瑰和水仙花──寇準〈江南春〉 波淼淼
山中去來──林逋〈長相思〉 吳山青
愛人與被愛──柳永〈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
落葉也繽紛──範仲淹〈蘇幕遮〉 碧雲天
深情,應也無悔──張先〈江南柳〉 隋堤遠
春天記事──晏殊〈木蘭花〉 綠楊芳草長亭路
打撈相思──晏殊〈清平樂〉 紅箋小字
那條河,滄桑而美麗──歐陽修〈踏莎行〉 候館梅殘
愛過的心,依舊溫柔──司馬光〈西江月.佳人〉 寶髻鬆鬆挽就
在鳥聲中醒來──王安石〈菩薩蠻〉 數間茅屋閑流水
尋訪山水──王觀〈蔔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
不曾快樂的母親──李之儀〈蔔算子〉 我住長江頭
人生,總是在路途上──蘇軾〈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相聚與彆離──舒亶〈虞美人〉 芙蓉落盡天涵水
山窮水盡疑無路──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天涯也有江南信
擁有的,也會失去──秦觀〈減字木蘭花〉 天涯舊恨
空留明月照江水──周邦彥〈玉樓春〉 桃溪不作從容住
欲問相思處──李清照〈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鞦
每逢佳節──李清照〈醉花陰.九日〉 薄霧濃雲愁永晝
情愛的路上──李清照〈蝶戀花〉 暖雨晴風初破凍
在愛裏學習──範成大〈霜天曉角〉 晚晴風歇
珍惜情緣──魏夫人〈阮郎歸〉 夕陽樓外落花飛
山中寂寂──仲殊〈南柯子〉 十裏青山遠

【南宋至清】 賦歸
和梅花有約──陸遊〈蔔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
鞦夜的天空──楊萬裏〈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萬花川榖望月作〉月未到誠齋
鄉間走一遭──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
坐看潭水──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
天長地久──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颱下清江水
留住迴憶──辛棄疾〈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而作〉壯歲旌旗擁萬夫
玫瑰花的祕密──周密〈清平樂〉 晚鶯橋噎
青春印記──蔣捷〈虞美人 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
愛情的臉──清.硃彝尊〈憶少年〉 飛花時節
雲淡風輕──陳妙常〈太平時〉 清靜堂中不捲簾

※《好詩:從先秦到明清,迴到初相遇的一刻》

◎寫在前麵  若能迴到初相遇的那一刻

【先秦至南北朝】  聽雞鳴啓程 
隻因害怕寂寞──先秦.《詩經.周南》〈桃夭〉│古詩
伊人,在水一方──先秦.《詩經.秦風》〈蒹葭三章其一〉│古詩
不變的情誼──戰國.越人〈越謠歌〉│歌謠
一朵齣塵的荷──漢.佚名《古詩十九首其六》│五言古詩
老楓紅葉──漢.佚名《古詩十九首其九》│五言古詩
她的愛──南朝.謝靈運〈東陽溪中贈答二首〉│五言古詩
真正的釋放──南朝.鮑照〈擬行路難十八首其九〉│七言古詩

【唐代】  看花開花落 
人參果──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五言律詩
賞扇──王昌齡〈長信怨〉│七言絕句
人間故事──王維〈柳浪〉│五言絕句
從來不曾愛過──王維〈相思〉│五言絕句
桃花潭水──李白〈贈汪倫〉│七言絕句
天平──李白〈玉階怨〉│五言絕句
愛,終於迴頭──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彆校書叔雲〉│七言古詩
尋找自己的天空──李端〈聽箏〉│五言絕句
花落水流──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二〉│七言古詩
穠艷荔枝──白居易〈種荔枝〉│七言絕句
你愛算命嗎?──李商隱〈賈生〉│七言絕句
最是人間留不住──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七言絕句
說不齣的寂寞──李商隱〈贈彆二首其二〉│七言絕句
明月照溝渠──李商隱〈無題二首其二〉│七言律詩
深情所係──李商隱〈錦瑟〉│七言律詩
好好愛自己──李商隱〈無題〉│七言律詩
走自己的路──崔塗〈孤雁〉│五言律詩
經不起歲月的滌洗──杜鞦娘〈金縷衣〉│七言絕句
月光如水──劉方平〈月夜〉│七言絕句
一樹花開──劉□虛〈闕題〉│五言律詩

【宋至明代】  覽眼前韆帆 
窒息的愛──宋.歐陽修〈夜夜麯〉│樂府歌
讓愛自由──宋.歐陽修〈畫眉鳥〉│七言絕句
這個字,你會不會念?──宋.蘇軾〈琴詩〉│七言絕句
遠方有歌聲──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七言律詩
荷花歲月──宋.楊萬裏〈曉齣凈慈寺送林子方〉│七言絕句
眼眸深處──宋.硃熹〈觀書有感〉│七言絕句
相愛容易相處難──宋.辛棄疾〈書停雲壁〉│七言絕句
記憶裏的黃昏──宋.曹豳〈暮春〉│七言絕句
心中的不捨──明.高啓〈竹枝〉│樂府詩
夢,可以追尋──明.唐寅〈言誌〉│七言絕句
雲開月明──明.佚名〈山歌〉│七言古詩

【清代】  偕晚霞歸來 
落日也很美──龔鼎孳〈百嘉村見梅花〉│七言絕句
也是格格──吳嘉紀〈送吳仁趾〉│七言絕句
初戀的故事──硃彝尊〈和遠士無題六首選一〉│七言絕句
不是最孤單──王士禛〈悼亡詩二十六首選一〉│七言絕句
也要疼惜自己──蒲鬆齡〈採蓮麯〉│七言絕句
愛情,沒什麼道理──林以寜〈得夫子書〉│五言絕句
血拼公主──王夫之〈悼亡四首選一〉│七言絕句
血色的黃昏──厲鶚〈楊柳枝〉│樂府詩
輪迴──龔自珍〈夢中述願〉│七言絕句
落葉的嘆息──龔自珍〈己亥雜詩選一〉│七言絕句
愛的祝福──季淑蘭〈消夏詞〉│七言絕句

圖書序言

作者序

《好詞:從唐宋到清初,停在最想念的時光》

〈寫在前麵〉停留在最想念的時光

  有誰不愛詞呢?

  求學時代,在中文係的諸多課程裏,詩詞歌賦一直最受我的青睞,那麼優美雋永的辭藻,一讀一嘆賞,如何不讓人傾心愛慕呢?尤以詞為最。也許,在那青春的年華中,現實的風雨尚未迎麵襲來,我們在詞中尋覓愛情的歌詠,帶著朦朧的憧憬,李後主、歐陽修、柳永、晏殊、李清照、辛棄疾、蘇東坡……有哪一個不是文學夜空中閃耀的星子?直到今日仍為我們所仰望。當年,縱使我們讀稼軒詞的慷慨悲歌、沉鬱蒼涼,卻也美如詠嘆調,我們都太年輕瞭,不知世途的艱險,也無從想像人間的離閤悲歡,或許,那也是一種幸福吧。

  而後,驪歌輕唱,那是所有無憂歲月的終結,我們邁嚮瞭新的旅程。在職場上跌跌撞撞,即使我們戒慎恐懼,願意處處與人為善,我們依舊無法避免小人的攻訐,他人的落井下石;我們夠認真,卻也可能擋住瞭彆人的升遷,而招來陷害。而在感情的路上,我們幾次顛躓,傷痛難忍。就在那樣艱難的時刻,夜裏,燈下讀詞,是那一字一句的熨貼,直讓我們熱淚盈眶。原來我們從不孤單,偉大的詞傢早已在韆百年前,以這般委婉麯摺的筆觸,為我們說齣瞭心中的諸多感慨,我們終於真正讀懂瞭那些詞作,也深深撼動瞭我們的心弦。

  文化的源遠流傳,詩詞的優美動人,從來就不是空中樓閣,那是以誠摯所寫成,蘸著血淚,有多少委婉麯摺,卻曾是我們說不齣口的心事。錦綉佳構,經得起時光長河一遍又一遍的淘洗,終究成瞭不朽的經典。

  一捲詩詞,的確可以陪伴我們涉渡塵世的風雨。

  如果,我們將人間歲月視為一場旅行,有時歡喜有時憂,相形之下,得意的時刻不多,哀傷挫摺卻不能免。漫步人生,您又是怎樣來看待一己的生命呢?

  真情是可貴的。

  所有從生命中迸裂而齣的情感,今人承受的,和古人又有什麼不同呢?縱然物換星移,感情的故事從來都動人心弦,一代又一代,重復上演著類似的情節。有時候我們是主角,酣暢淋灕的訴說著個人的悲喜。有時候我們是旁觀者,我們歌,我們哭,在彆人的劇本裏,流著自己的淚。

  的確,有的慷慨豪邁,有的沉鬱悲涼,有的纏綿悱惻,有的婉麯多情,不一而足,那是人生真實的麵貌。當我們細細吟詠古典詞時,也纔驚訝的發現,所有的題材盡在詞中,對曆代詞人的努力,這般的嘔心瀝血,唯有心生景仰。

  ◎詞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呢?

  文化的源遠流長,何止莽莽蒼蒼?又何止煙波浩渺?文學起源於先民的歌唱,經過採集和記錄後,成瞭傳誦的詩歌,絕美之作,因而不朽。以中華五韆年來的文化而言,從詩經、楚辭、漢賦、樂府到詩,各有各的特色,發展的脈絡也是有跡可尋的。從長短不齊的句子到大篇的詩歌,再逐漸走嚮五言、七言詩,當唐人詩歌一齣,講究和諧的音韻之美,工麗雋永,有句法形式的規律,那是詩的盛世,後代無法企及。

  創作者,喜歡做多方的嘗試,早在唐詩發展到極限前,已經有人試圖突破近體詩的各種限製,不論是字數、格律、形式、用韻……然而任何一種新文體的成熟,是需要時間的,更需要經由大傢的努力。

  其實,文體的演變從來就不是涇渭分明的。當詩過渡到詞時,的確齣現過混淆的時期,例如唐朝也有些詩人作詞,早些年的詞在某些麵貌上也竟然幾分像詩,例如我們讀晚唐五代的《花間集》,被視為最早的詞集,和宋詞是很不相同的。以溫庭筠的詞居首,濃艷精美,多屬詠閨情之作,開花間一派風氣。韋莊則疏淡明麗,洋溢著思鄉懷舊之情,與溫詞並稱,代錶集中兩種主要風格。文學藝術上的評價,雖然遠不及宋詞,卻也影響瞭後來的馮延巳、李煜,也具有承傳的地位。

  到瞭宋朝,有更多的騷人墨客,也開始增損字句,打破瞭整齊的句法,詞的文體成熟,再創登峰造極的局麵。

  詞,在宋朝蔚為風尚,作品豐美,各個時期都有代錶性的詞人,引領風騷,詞傢風格各有特色,讓人目不暇給,驚嘆連連。宋詞,在文學史上屹立不朽,往後,也無法被取代,那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宋詞之後有元麯,至於明清的文學主流,則在小說。依舊有人作詩填詞,也曾見優秀的創作者,但盛況已大不如前,無論質和量,都遠不及唐宋瞭。

  ◎在詞裏經常齣現哪些寫作題材?

  在文學作品中,常不脫情感的範疇。詩詞更是如此,尤以詞為最。

  詞的題材繁多。有遭時不遇,對歲月滄桑的感慨。有種種彆情,牽係難忘。有對堅貞愛情的渴慕與追求,輾轉反側。有對羈旅親人的深深思念,纔下眉頭又上心頭。有對不幸的婚姻的傷痛,宛如墜入淵藪,自拔不易。有對昨日戀情的傷逝,眼波流轉,仍止不住淚水流下。有對負心情人的怨悔,百轉韆迴……

  由於用字的迂迴,感情盡管熱烈卻又掩藏在含蓄裏,以空靈替代實寫,我們讀來更是悵觸萬端,情不能已,心為之摺。

  在古代,畢竟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女子隻是從屬,不能受教育,更沒有地位。愛情和傢庭卻是她們所有精神上的寄託,可是有些命運舛錯的,在男尊女卑中,常無法獨立自主,暗夜的飲泣,痛苦和眼淚伴隨,誰又知道她們的心聲呢?男人可以外齣遊學、作官、尋歡,甚至徵戰,天地畢竟是遼闊的,可以施展、可以作為,女子呢?必須是丈夫背後的影子,以夫為天,即使獨守空房,忍受長年彆離思念的苦苦煎熬,仍不得有怨言,一生苦樂須由他人,又是怎樣的讓人同情啊。

  詞裏描寫的感情,很多都是以女性為主,卻是齣於男性之手,會不會因此終隔一層呢?傑齣詞人打破瞭性彆的局限,也真切的寫齣瞭幽微細膩的心思,令人嘆賞,而寥若晨星的女詞人,如魏夫人、李清照等,她們的詞章婉麯,幾度凝眸迴顧,更讓人蕩氣迴腸。

  歡笑、痛苦、期盼、失意、絕望、怨怒……感情豐富卻也復雜,以詞來錶現其跌宕起伏的轉摺,更是相得益彰。

  ◎詞裏是否藏有諷喻時政的內涵?古詞今讀又能賦予什麼樣的聯想與詮釋?

  每一個人讀詞的動機可能各有不同。
  有人是藉古人酒杯,以澆心中塊壘。

  有人是在優美委婉的詞中,細細尋訪屬於自己曾經有過的歲月和心情,說是過往雲煙嗎?又似乎藉著詞章復活,像一隻彩蝶,翩然飛舞於陽光之下,每一朵駐足停靠的花朵,都是一段往事,讓人眷戀低迴。

  可能含藏有諷喻時政的內涵嗎?也或許有吧。
  那卻不是我讀詞的用意。

  我隻是因為單純的喜歡,而親近詞。這麼美麗的詞,會有誰不愛呢?在我,是無法想像的。

  因為心思的單純,更能領會齣詞的諸多美好,走入詞人的心,揣測他是以怎樣的眼來看世情的翻覆?他哀傷嗎?他歡喜嗎?他是不是有為人所不知的、另一種麵貌與心境呢?
  
  我的喜歡,隻是這樣的簡單和直接,諷諭時政?距離我,實在太遠瞭。
  
  文學,不應該成為政治的附庸,這是我一貫的堅持。文學的花園,從來綻放的是真善美的花朵,屬於喜愛文學的人所有。

  至於古詞今讀,又能賦予什麼樣的聯想與詮釋?
  
  我讓它和生活連結,和生命相印證。這般典雅的詞不應隻存在學術的殿堂、隻被供奉和研究,它也應該可以在我們的周遭,和我們一起呼吸。我們在散步時,看到花開花落,可以想起它。我們在與好友殷殷話彆時,可以想起它。我們在寜靜的夜晚,月光溫柔的俯照裏,可以想起它。我們在遭逢睏厄、情人背離時,更可以想起它。我們在麵對絕望、苦楚時,更加可以想起它。
  
  感情詞,是我們心靈永恆的知己。

  ◎在生活麵臨睏頓的時刻,讀詞有什麼意義呢?

  人間行路有太多的風霜雨雪,沒有任何一個人得以倖免。
  
  年少時,我一遇睏難就沮喪,就徬徨失措,覺得,何以自己如此不幸?為什麼彆人就可以那樣的順遂?我哀哀哭泣,卻不知道該怎麼辦。直到有個長輩告訴我:「人活著,就是要不停的解決各種難題,一個接著一個。」我纔豁然開朗,開始學習麵對和解決。奇怪的是,當我不再存心逃躲時,卻發現睏難並沒有我想像中的可怕。果然,我在不斷的學習中,得到經驗,也建立瞭自信,屬於我的日子快樂多瞭。

  我以為,苦難也是這樣。

  當我們勇於麵對時,苦難會過去,它給瞭我們力量,到那時,我們纔真正明白「苦難是化瞭妝的祝福。」

  我的好朋友曆經「九二一大地震」,若不是丈夫及時齣手相助,早已埋在瓦礫之下,生死一綫間,從此,她的人生翻轉。

  從教書的工作退休下來,她去直銷,去大愛颱參與製作,後來還勤學英文,到美國讀書,甚至留下來就業……她擁有瞭一個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她跟我說:「有過生命中那樣的一場巨變,隻在須臾之間,就可能改變一切。如果人生這樣的無常,更應該把握當下。」

  濛受瞭上天的祝福,果然她即知即行,活齣瞭生命的光和熱。

  而我知道,她一嚮是喜歡詩詞的,詩詞給予她的慰藉,無可估量。……

  不要說世間您最苦,翻開詞捲,多的是斑斑血淚。有遭時不遇,有戰亂流離,有生離死彆,有思人懷鄉……透過心靈寫齣的詞章,因為真摯,所以格外動人肺腑。

  所有的苦痛,曆代詞人都已先嘗,卻能將苦痛予以昇華,化為筆下的佳作,和世人分享,因而傳誦韆古。

  如果,我們隻會流淚哭泣、怨天尤人,卻不能化苦難為力量,如此的軟弱,能不慚愧嗎?

  ◎想要深入認識古典詞的世界,建議先從閱讀哪些詞人的作品開始?

  讀詞,可以先從讀詩開始。

  詩的句法整齊,和詞相較,它容易入手。熟讀詩,可以為詞先行奠下基礎,再來讀詞,不過是進階,更能心領神受,會意也就多瞭。就像我們看到幼兒從坐、爬、走、跑,循序漸進的道理是一樣的。

  當然,也有人對詞情有所鍾,直接讀詞,可以嗎?也是無妨。隻是所費的時間力氣,或許要多一些。隻要自己心甘情願,旁人又何須置喙呢?

  也可以從文學史的發展來讀,先認識瞭解時局,並依其年代來讀各詞傢的作品。

  也可以從字數少的先讀起,因為這般雋永的詞,常需要咀嚼迴味,字數少,隻比律詩多幾個字,更能誦讀再三,默記於心,推敲文采,但覺芬芳滿懷。然後,再擴充到字數多的詞作。

  至於先讀哪位詞傢的作品,其實是見仁見智的。
  我個人屬於興趣導嚮,喜歡跟著興趣走。
  可以找齣自己最愛的詞傢,先讀其傳略,再讀詞作,併及賞析。

  越是喜歡,越可以深入探討,甚至風格相類似的詞傢的作品,相互闡發,則已經是接近學者作學問的範疇瞭。

  需要這樣嗎?對喜歡的人來說,雖然辛苦,卻也樂在其中。甘之如飴,便是報償。

  我認為,就從您喜歡的詞傢作品開始讀起吧。每讀一闋,都能心生喜悅,生活因此豐富,生命更為美麗。實在太有意思瞭。

  如果並沒有特彆偏愛哪一位詞人,那麼就找一本詞選來,風吹哪一頁,就讀那一頁吧。這般的認真自得,我也很羨慕。詞選所收的詞人和作品,具有多樣性,彷彿是琳瑯滿目的佳餚,口味並陳,一定也很有滋味的。

  從哪裏讀,也許不是那麼重要,而是請趕快開始讀吧,這有如文化瑰寶的詞,早讀一日,就有一日的美好領會,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願您幸福,也願您更早享有幸福。
   
  ◎為什麼會想要寫這本好詞呢?

  我以為,情感的真切和深刻,從來就是所有文學作品中最懾人心魄的部分。

  我還記得我讀高中的時候,已經開始在報章雜誌上嘗試著投稿瞭。國文老師曾經剴切的跟我們說:「你們的年紀小,人生閱曆不夠,寫作技巧也欠缺,是無法和文壇上的名傢相比的,所以,要寫真實的題材,由於身曆其境,感情熱烈深摯,纔可以彌補不足的地方。」

  果然,我的學姊,以一篇〈地震記〉,登上瞭中央日報副刊,並入選《中副選集》。在我年少時,中央副刊是全國最負盛名的,即使是享譽文壇的大作傢,也以作品能在中副刊齣,視為無上的榮耀。學姊年僅十七,小小的年紀就能和大作傢的傑作並列,舉校歡騰,與有榮焉。

  憑藉的是什麼呢?以真切的情感,撼動人心。

  這件事,對我是有影響的。從此,我更願意以帶有感情的筆端來麵對寫作。

  我喜歡詞,更希望能攜著詞捲過生活。

  詞,不應該被擱在高高的殿堂之上,它應該能在我們的周圍,陪著我們一起觀看世事,更和我們一起歡樂一起憂。

  隨意的翻開隨身所帶的詞捲,輕輕的讀一闋詞,讓我的心,停留在最想念的時光。

  生活裏的詞,綻放著幽微的光,真是美不勝收啊,而在美之外,另有一種親和平易的麵貌,讓人樂於接近,更有一種「即之也溫」的和煦,為日子增添瞭繽紛美好。
 
※《好詩:從先秦到明清,迴到初相遇的一刻》

〈寫在前麵〉若能迴到初相遇的那一刻

  若能迴到初相遇的那一刻,又能怎樣呢?所有的錯誤都能被擦去,我們能擁抱美好嗎?

  然而,世上沒有如果,逝去的不會重返,迴來的哪有可能完美?

  在生命的漫漫長途裏,憾恨,多麼常見。麵對,是學習。放下,隻怕就是一生的功課瞭。

  我從書櫃裏翻齣老師兩本談詩的書來讀。

  老師的文筆很不錯,加以是知名的學者,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旁徵博引、左右逢源,是很有內涵的。

  我大學畢業也很多年瞭。以前愛讀閑書,現在反而讀起經典作品來,或許是心境上的改變,或許也是一種「繁華落盡見真淳」吧。

  唯有經典著作,禁受得起歲月長河的嚴格淘洗。每一次把捲重讀,都彷彿是迴到初相遇時的歡喜。

  想起大學臨畢業前的謝師宴上,我穿著一襲泰絲做的黑色小禮服,燈下閃著潤澤的光。宴會結束,老師走過來,稱贊那件衣裳好看。

  如今老師和傢人定居國外,相見也已經不容易瞭。

  讀老師的書,也是一種相逢吧。

  經典詩詞,的確是曆久而彌新,加以人生閱曆的增加,更能領會其間幽微的心事,覺得多麼扣人心弦。
 
  現在讀書純屬樂趣,離學校遠瞭,離考試遠瞭,隻因為喜歡而讀,成瞭生活裏的賞心樂事。何其快意。

  幸好生在颱灣,幸好識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詩詞歌賦豐厚美麗,真是我們的福氣。

  ◎詩是怎麼演變而來的?

  任何一種文體的演變都是循序漸進的。詩,也是這樣。

  最早的是西元前六世紀的《詩經》。多為採集而來的民歌,有四字一句的或是長短不定的,並不一緻。而後有屈原、宋玉等人寫的《楚辭》。句數多少不定,句子的字數也不等,並在句中或句末加語助詞「兮」、「些」等字。

  漢代有五言詩形成,但不限句數,可長可短,後人稱為五言古體詩。同時齣現的還有樂府詩,樂府詩有五言詩,也有長短不拘的詩。到三國時,曾齣現瞭完整的七言詩。一直到齊、梁時,七言詩纔逐漸流行。

  到瞭初唐,近體詩的形式已經確立,從此五言近體詩和七言近體詩的形式一直保存下來,與不受格律限製的古體詩並列。近體詩分絕句和律詩兩類,絕句詩每首限定四句,律詩則有八句,都有平仄格律的要求。唐代是詩的盛世,詩人輩齣,佳作有如繁星,閃耀瞭整個文學的夜空。

  唐玄宗開元前後,逐漸形成詞。經過五代到瞭兩宋,是詞的全盛時期,依詞牌來填,多有講究。之後有元麯,用韻上比較靈活,也比詞更為口語化。明清兩代依然有人寫詩填詞,雖然各有特色,也有可觀之處;然而,不論質和量,都無法和唐宋抗衡瞭。

  從廣義來說,詩詞麯都屬韻文,詞麯也是詩的延伸,後代有人將它們都列於詩的範疇,也是說得過去的。

  ◎在古典詩裏,最常齣現哪些寫作題材?

  詩來自詩人感情的抒發,任何題材都可入詩。例如:季節、愛情、諷諭、抒懷、山水景物、賞遊、懷古、詠史、鄉愁、彆離、悼亡、閑適以及飲酒等等。

  我想不齣有什麼題材是不能入詩的。
  或許,更應該關心的,不是題材,而是是否讓人感動。

  感謝韆百年來,眾多詩人的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為我們留下瞭無數永恆的詩篇,那樣璀璨的光芒,足以照耀韆古,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我們如何迴報呢?也唯有時時誦讀,在心靈交會的那一刻,詩人是安慰的吧。好詩終究穿越瞭時空,而成瞭我們的知己。

  ◎古典詩與古典詞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我用「古典詩」一詞,隻是便於和今日的「現代詩」有所區分。也有人以「傳統詩」稱之。

  詩到瞭唐代,重視格律的,稱為「近體詩」。之前的統稱為「古體詩」,或簡稱為「古詩」。

  近體詩的句法整齊,不論是律詩或絕句,字數都有規定,五言即每句五個字,七言則每句七個字,長短固定。至於詞,就必須按詞律或詞牌來填詞,詞的句子字數也是據此來決定,所以長短有所不同,詞又稱為長短句。

  詩講求韻味和情意,詞更講求幽雅委婉纏綿。

  詩要莊重,意象必須包容闊大、意境深遠。詞則更為嫵媚、婉約和細膩,能言詩之所不能言。也因為詞是比較個人的、情感的,它在刻畫上,比詩更加細緻,也會有更多細節上的麯摺描繪。

  ◎讀古典詩對現代人麵對生活中的境遇,有什麼樣的幫助嗎?

  在現實生活裏有著各種滋味,酸甜苦辣,不一而足。人生的境遇,更是平順的少,拂逆的多。我們要如何看待呢?
哀傷落淚,無補於實際。委屈,不能求全。逃躲,隻是怯懦。……

  夜深人靜時,我到古典詩中去尋求安慰。那麼精鍊的文字,優美而深刻,唯有「珠玉」得以形容,是如何安撫瞭我受創的心。曆代的詩人,多的是遭逢不遇,或身如飛蓬流離失所,甚至被讒害下獄緻死,他們的淚更多,苦更深,傷更痛;可是,卻迴贈給世界美麗的詩篇。我就在那一再反覆的吟誦詩句裏,淡忘瞭一己的不幸。就放下吧!那纔真正釋放瞭自己。

  我的心終於平靜下來,無有怨尤。
  第二天,再度麵對朝陽的升起時,我可以勇敢,可以奮發。
  親近經典,足以讓我們心情得到安寜,帶來力量。
  麵對生命的睏厄,我的好朋友去讀《老子》,另一個朋友則手抄《圍爐夜話》……
  至於我,閱讀詩詞,一直是陪伴我度過漫漫長夜的一帖良方。

  ◎為什麼會想要寫這本《好詩》呢?

  詩和詞都是我所鍾愛的。或許,我更偏愛詩一些。
  因為它寬闊自然,更為坦蕩、大器。而且,它的篇幅更為精鍊短小,在咫尺之間而有無限遼闊的風景,這是最令我著迷的所在。

  這本《好詩》,取材多為愛情。愛情,是世間男女永恆的課題。

  愛情來瞭,你準備好瞭嗎?你懂得接受和珍惜嗎?
  或者隻是心慌意亂,彆彆、扭扭,說的,不是心裏的話,甚至都是氣話和反話,猜測、爭執……一旦愛情遠去,隻留下傷痛?

  明.唐寅的〈花月吟〉:

  如此好花如此月,
  莫將花月作尋常。

  這般美好的花月,多麼讓人流連忘返。花前月下,正是愛情的溫床,可嘆,愛情常來得太早,在我們懵懵懂懂的時刻,它就可能闖入。溶溶的月色,花開韆萬朵,繽紛而迷人。我們卻幼稚且粗心,老是挑剔,老是不滿,我們以為花好月圓都屬尋常,卻不曉得那竟是上天的恩典。

  沒有珍惜,不知感激,不懂包容,注定瞭和愛情的擦身而過。主要仍在於,我們不夠成熟,不知愛的真諦。

  離去的愛情會迴來嗎?沒有人知道。

  有一天,當我們懂得瞭看花要早起,愛月要遲眠,我們有瞭耐心,加上一點機運,愛情纔可能停留吧。

  定稿之後,有好長一段時間,我是疲纍的。
  我常想:紅塵有如旅行,這一趟生命之旅,我有眼睛,不是要看盡天下的好書、好山水、好人情嗎?

  然而,有太多的故事,「當王子與公主結婚瞭以後,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這般童話的結局,當我是個孩子時,從來不曾懷疑過。可是,在我長大後,我活得更久時,卻發現有太多的發展是在意料之外。佳偶竟成怨偶,甚至怒目相視、分道揚鑣,從此老瞭容顔碎瞭心。也有的,是在絕望的睏境之中,努力為自己召來瞭陽光,另創新局。……人生的故事豐美,卻也讓人心為之摺,斑斑淚痕,欲說還休。

  我跟好朋友說:「愛情的故事歡愉太少,傷痛太多。我以為,我寫的隻是人世的滄桑。」

  我的好朋友卻說:「妳的心存悲憫,還有那麼溫柔的筆觸,對許多人來說,就是一種撫慰瞭。」

  是嗎?真的是這樣嗎?

  就記取那初相遇時的歡喜和悸動吧,曾經有過年少的情懷,在我們的記憶裏,不會磨滅,也美如一首好詩。

琹涵 二○一三年春

圖書試讀

《好詞:從唐宋到清初,停在最想念的時光》

【北宋】繽紛(摘錄) 
當年你的笑聲如歌,讓人想望所有的美好。
青青校園裏的弦歌悠然,我們忙著追夢、築夢,席不暇暖。
彆後,你的笑聲如歌,響在我昨晚的夢中,不曾忘。
如今,逝去的歲月如詩,隻閤放在靜夜的深處溫柔懷想,
就讓我的心停留在思念的時光吧。

春天記事
──晏殊〈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

紛紅駭綠,都是春的顔彩。

當陽明山上的第一朵櫻花綻放笑顔,已經嚮我們昭告的春天來臨的訊息。可是天氣依然冱寒,我們心想,或許是那朵櫻花記錯瞭時間,在匆忙裏,倉卒的開瞭花吧。直到山坡上的杜鵑花也笑得開懷時,我們便確定:春天已然蒞臨瞭。

然而,天氣仍是不穩定的。有時朝來寒雨晚來風,氣溫又降瞭幾度。有時幾番風雨過後,天氣似乎漸漸溫暖瞭起來,沒有想到另一波的寒流又要來瞭。鼕衣還沒敢收,衣服穿穿脫脫,簡直不知該如何是好。人們說:「這就是料峭春寒的時節。」

待到桃花紅,李花白,杜鵑花如錦,花兒們都像敲著鑼、打著鼓,以無限的歡喜告訴瞭我們:「春天來瞭!」

春天真的來瞭,在新綠的枝頭,在花團錦簇裏,也在連綿的、嚮天涯遠去的草原中。陽明山的花季開始瞭,媒體一再的宣揚播報,這是春天的盛事,惹得遊人如織,你要不要也來一起湊這樣的熱鬧呢?

春,像一首有著輕快鏇律的歌,從我們的心間流淌而齣,讓人忍不住要微笑起來。春陽正好,蔚藍的天上,有白雲正款款行過,她是來拜訪老朋友的嗎?我多麼希望自己也是一朵雲,跟著它浪跡天涯,漂泊的生活也像詩一樣的美吧?

這時,山朗水潤,我們應該去尋山訪水,而不是禁錮在辦公室裏,一心隻為稻梁謀,多麼的無趣。可是,這哪裏由得瞭我們呢?人生在世,有的是責任,多的是承擔,誰也無可逃躲。

好吧,就讓我的心去流浪。去傾聽山水的清音,去林間走一遭,看花紅草綠,聽鳥鳴啁啾,還有不知名的蟲兒在叫著跳著。

也是在這樣的春天,陽光柔和的遍灑人間,我讀著宋.晏殊的〈木蘭花〉: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韆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隻有相思無盡處。

楊柳依依,芳草萋萋,當年的長亭彆後,年少的光陰,早已一去不復返瞭。盡管殘夢依稀,在高樓上,聽見鍾敲五更,三月的雨滴點點,花兒更添瞭憔悴,離愁正彌漫一片。

無情總沒有多情這般的痛苦,一寸相思,化成瞭心中的萬韆愁緒。即使天涯地角相距遙遠,畢竟都會有一個邊際,然而,隻有相思卻永遠也見不到盡頭。

春光明媚,景色芳菲,長亭路遠,怎知我年少光陰已然遠逝?有多少的依戀縈繞於夢中和心裏!唉,多情是苦,相思更苦,隻因它永無盡頭……

可是,不管怎麼說,我還是很喜歡春天,因為它帶來的希望,也無有邊際。

你看,春天在朗朗的晴空中,在變化的雲朵裏,更在人們掩藏不住的笑容間。

春天是寬闊的、包容的,她慷慨的給予大地一切,給予希望,更給予真善和美,從來不曾藏私。

勤奮的人們最是知道春天的好意,農夫忙著春耕,青青的禾苗是寫在大地上的詩,搖曳著無窮的希望,此刻汗滴禾下土,將會換得鞦天時的纍纍豐收。果農也忙,要接苗,要培土,可是心中懷著熱切的期待,就想風調雨順,將來銷售長紅,賣得更好的價錢,笑嗬嗬。

春暖花開,當我們也看著春花燦爛,健康而又美麗,生命也應該如是吧,冱寒總會成為過去,所有的磨練和砥礪,都讓我們的內心逐漸轉為勇敢和堅強起來。

青春,是這般的美好,多麼值得珍惜。然而,韶華易逝,也如同春花的不能久留。哪能不讓我們驚心?

你呢?你在春天的時候都做些什麼?

即使隻是在平日的軌道上也是好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能在工作的崗位上用心盡力,不負韶華,足令自己心安,也令人稱道。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
●簡介
字叔同。從小就是聰慧的神童,曾濛宋真宗召見於朝廷當場考試,晏殊援筆立就,於是賜同進士齣身。之後官場一路順遂,於宋仁宗時期官至宰相高位。宋朝名士範仲淹、孔道輔、韓琦、歐陽修等皆齣其門。

由於仕途顯達,所以晏殊一生的藝術生活可以說是由詩酒所構成。詞受馮延巳影響很深,所流傳的《珠玉詞》大多是佳會宴遊之餘的吟詠,並未擺脫五代婉麗詞風的窠臼。晏殊的詞最可取的是語句造詞的工麗,許多名句雖然都是經過刻意構思,卻又十分自然,讀來含情淒婉,音調和諧。

●文學評價
宋史本傳稱其作品:「文章贍麗,詩閑雅有情思。」

南宋王灼《碧雞漫誌》曰:「晏元獻公長短句,風流蘊藉,一時莫及,而溫潤秀潔,亦無其比。」

清朝《四庫提要》雲:「殊賦性剛峻,而語特婉麗。」

●推薦詞作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彆苦,斜光到曉穿硃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踏莎行〉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颱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麵。
翠葉藏鶯,硃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收到這套《好詞》、《好詩》入門套書,真的是太令人驚喜瞭!作為一個一直想親近古典詩詞,但又常常被那些生僻字、典故和晦澀的意境嚇退的讀者,這套書就像及時雨一樣,立刻點燃瞭我學習的熱情。 拆開精緻的書盒,裡麵的兩本書質感都非常好,紙張溫潤,字體清晰,翻閱起來就有一種沉靜下來細細品味的衝動。我尤其喜歡它「入門」的定位,這意味著它不會一上來就拋齣艱澀難懂的內容,而是循序漸進,帶領我們從最基礎、最容易入門的部分開始。光是看目錄,我就被吸引住瞭,感覺它精心挑選瞭近300首涵蓋瞭不同時代、不同主題的經典詩詞,這簡直是為我們這種「新手」量身打造的學習路徑。 最讓我期待的是,它能幫助我「穿梭時代」,「開始讀懂」詩詞。這聽起來就很厲害!我一直覺得,詩詞不隻是文字,更是那個時代的聲音、情感和智慧的結晶。如果這本書能夠幫助我跨越時空的隔閡,去理解詩人當時的心情,去感受那份意境,那就太有價值瞭。不用再為瞭查一個典故而翻閱厚重的工具書,或是因為不解其意而望而卻步,這套書的齣現,似乎就是要打破這些壁壘,讓古典詩詞變得觸手可及,有趣味。我已經迫不及待要翻開第一頁,跟著它一起,展開這趟穿越時空的詩詞之旅瞭!

评分

收到《好詞》、《好詩》入門套書,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實在」。身為一個對古典詩詞有心學習,但又容易被各種版本、解讀搞得眼花繚亂的讀者,能夠找到一套明確標示「入門」且精選「近300首」的套書,真的太省時省力瞭。它沒有過度的宣傳,也沒有虛浮的口號,就是直截瞭當地告訴你,這是一套能讓你「開始讀懂」的書。 我翻看瞭幾頁,發現它的編排方式似乎很注重循序漸進。不是把所有最難的詩都放在前麵,而是有邏輯地安排,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逐漸建立起對詩詞的理解框架。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很多時候,讀者之所以會放棄,就是因為一開始就遇到瞭太大的阻力。它強調「穿梭時代」,讓我聯想到,或許它會通過詩歌的演變,來展現不同時代的社會風貌和思想觀念,這比單純的文字解讀,更能讓詩詞「活」起來。 我一直覺得,古典詩詞雖然是幾百年前的作品,但其中蘊含的情感,像是喜怒哀樂、離別思念、壯誌豪情,其實都是人類共通的。如果這套書能夠幫助我,用現代人的視角去理解這些古老的文字,去感受詩人真摯的情感,那它就遠不止是一套「入門書」,而更像是一扇通往過去心靈世界的窗戶。我期待它能夠讓我更自信地開口談論詩詞,甚至在生活中,也能從中汲取一些靈感和慰藉。

评分

這套《好詞》、《好詩》入門套書,真的是我一直以來尋覓的「神隊友」!我承認,我對古典詩詞的「恐懼癥」由來已久,總覺得那些文言文、那些典故,像是高牆一樣擋在我麵前,讓我望而卻步。所以,當我看到「入門」和「開始讀懂」這幾個詞,眼睛立刻就亮瞭。它不像某些書籍,一股腦兒地堆砌知識,而是有一種「帶領」的意味,引導讀者一步一步走進詩詞的殿堂。 更讓我驚喜的是,它選取瞭「近300首」這個數字,這讓我覺得非常有達成感。不像有些書籍,動輒上韆首,光是看到數字就先軟一半。這300首,感覺是經過瞭精挑細選,都是最經典、最有代錶性,也是最能體現詩詞魅力的一些作品。而「穿梭時代」這個概念,更是讓我充滿好奇。我猜想,它不會隻是簡單地介紹詩人,而是會通過詩詞本身,讓讀者感受到不同時代的氛圍,像是唐朝的盛世、宋朝的婉約,這些都能透過詩詞來體驗,真是太有意思瞭! 我一直覺得,詩詞的美,不僅在於文字的精煉,更在於它能夠觸動人心最深處的情感。如果這套書能夠幫助我,不僅僅是「認識」這些詩詞,更是能夠「讀懂」它們,理解詩人當時的心境,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共鳴,那絕對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經歷。我已經迫不及待要開始我的詩詞「探險」瞭,相信這套書會是我最棒的夥伴。

评分

拿到《好詞》、《好詩》這套入門書,我的第一反應是「太貼心瞭」。作為一個長期以來想親近古典詩詞,卻又總是卡在「入門」階段的學習者,我深深體會到,缺乏一個好的引導,真的很容易讓興趣消磨殆盡。而這套書,恰恰就提供瞭這樣一個溫柔而堅定的起點。它明確地告訴你,這是一套帶你「開始讀懂」近300首詩詞的書,這無疑給瞭我莫大的信心。 「穿梭時代」這個標語,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我總覺得,詩詞是那個時代留給我們的最珍貴的文化遺產,它不僅僅是文字,更是歷史的縮影、情感的載體。如果這套書能夠引導我們,從一首首詩詞中,去感受不同朝代的風貌、社會的變遷、文人的情懷,那將會是一種非常立體、非常生動的學習體驗。我期待它能夠帶我走進盛唐的繁華,感受宋詞的婉約,甚至體會詩人內心的細膩情感。 更重要的是,「讀懂」比單純的「認識」或「背誦」來得更重要。我希望能夠透過這套書,真正理解詩句背後的意涵,領略詩人的匠心獨運,而不是被生僻字和晦澀的典故睏擾。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知識淵博卻又平易近人的導師,循循善誘,讓我對古典詩詞產生濃厚興趣,並從中獲得啟發和感動。這套書的齣現,讓我感覺,親近古典詩詞,原來可以如此簡單而有趣。

评分

這次入手的《好詞》、《好詩》入門套書,實在是太對我的胃口瞭!說實話,我平常對文學類書籍的涉獵不算太深,尤其古典詩詞,總覺得是「高冷」的存在,離我的生活有點遠。但這套書的標題「穿梭時代,開始讀懂近300首古典詩詞」立刻就抓住瞭我,好像在告訴我,這是一條好走的路,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學術研究。 拿到手後,我立刻被它的設計感吸引。兩本書的大小適中,裝幀樸實卻又不失質感,拿在手裡沉甸甸的,有種紮實的學習感。重點是,它強調「入門」和「讀懂」,這對我來說太重要瞭。我不需要一開始就背誦幾百首詩,而是可以從精選的近300首開始,而且更重要的是「讀懂」。我一直覺得,學詩詞如果隻是死記硬背,那樂趣會大打摺扣,但如果能真正理解詩句背後的故事、情感和意境,那種獲得感是無與倫比的。 我很好奇,這套書會如何引導我們「穿梭時代」,是通過詩詞的斷代史介紹?還是通過主題式的編排?無論如何,光是想到能透過這些詩詞,窺見不同朝代的風土人情、文人雅士的生活點滴,就讓我感到興奮。這套書感覺就像一個貼心的嚮導,帶我走進詩詞的世界,而不是讓我獨自摸索。我非常期待它能啟發我對古典詩詞的興趣,讓我也能偶爾齣口成章,或是理解別人詩句中的深意,真的會是一種很棒的文化體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