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總以為不會是件難事
一頭栽進去纔知道
為貧睏和獨居老人送餐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那天我將便當拿給阿嬤,她緊緊握住我的手,望著我說:「洪姊!你還能幫我送多久的便當呢?」
老人傢佈滿皺紋的臉龐,和一雙不安又無助的眼睛,讓人心頭突然一陣酸,與生俱來的正義感讓我誇下海口:「阿嬤!隻要我還有一口飯吃,阿公阿嬤們就有一口飯吃!」當時這句話絕對是一股不肯屈服的任性話,但就因為這句話,十五年來不管再辛苦、物資再缺乏,我從來沒想過要放棄。
常有人勸我要量力而為,但這次就讓我繼續不自量力吧…………
作者簡介
洪惠雀
民國49年齣生於高雄鼓山區,母親曾是富傢韆金,婚後沒有謀生能力的母親,僅帶著結婚時的嫁妝—一小桶金飾,便獨自扶養孩子。特殊的傢庭環境讓洪惠雀自幼便開始學習做生意,四處賺錢。從六、七歲開始跟著附近市場的小販兜售商品,小小年紀有模有樣的叫賣聲,讓她的生意意外地好,長大後陸續做過護士、書局及禮服店員,一直到高職畢業被推薦到高雄樹德傢商擔任傢政科助教,開啓瞭她的餐飲人生。
26歲由母親安排與丈夫黃錫聰結婚,又因丈夫擔任裏長的原因一腳踏入為老人送餐的工作,從民國87年開始,沒想到一做就是15年。十幾年來為瞭老人的餐食夫妻倆用盡心力,甚至嚮銀行貸款,至今仍背負債務卻從來不後悔,這一切的付齣就隻因為曾經說齣的一句話:「隻要我有一口飯吃,阿公阿嬤就有一口飯吃!」
廣結善緣喜付齣 社勞有愛化更生02
幸福列車 從建軍齣發04
把愛傳齣去 不斷炊的愛06
第一部 命中注定要走的路--從建軍社區發展協會開始12
挑菜、煮飯、送便當…穿著圍裙在廚房裏穿梭,張羅著各區老人
傢要吃的餐食,這是一條不歸路!
透早就齣門,天色漸漸光02
菜市場裏的眉眉角角13
吃魚吃肉,也要有菜配-社會勞動者的愛心17
溫暖人心的食物21
第二部 天公疼憨人,傻人有傻福開始28
這麼多年來我們有著共同的理念:舉凡要給阿公阿嬤送進口中的
食物,一定要新鮮,要以他們老人傢的健康作為第一重點……
因為擁有,所以更應該要付齣30
哭笑不得的荒謬人性 35
冷水澆熱心40
物資短缺與社會勞動者 48
第三部 用便當認識不同人生52
話說,在民國八十七年,我們歇業瞭一個月後,因為社會局的協
助,最後又決定重拾為老人製作餐食的工作。
吃便當重要,自尊也很重要54
多一點關懷,少一分遺憾58
學會如何說:不!60
最重要的是一傢人在一起!65
放下自私,婆媳問題不是無解!72
睏境裏的正麵力量77
第四部 他&她──社會勞動者加入瞭!82
因為一股傻勁,我投入瞭老人送餐的領域;同時也因為自己樂觀
的天性,開始申請並管理社會勞動者……有時候我不禁想「哪一
天我會被自己傻勁給纍死哦!」
第一批社會勞動者83
詐得慘兮兮91
班長的齣現96
社會勞動者的反思106
第五部 我的左右手112
小貓的故事114
第六部一念之間124
許大哥125
陸小姐137
第七部 危機與轉機144
頭痛人物145
轉機151
大愛電視颱156
第八部 社會關懷公益正方興未艾160
推薦序
廣結善緣喜付齣 社勞有愛化更生
建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惠雀女士活潑生動的描述瞭社會勞動人在建軍社區服務的點點滴滴。這本美好的著作對於高雄地檢署推動社會勞動製度之發展,無疑是一重要的裏程碑。在國內,自民國九十八年九月一日起,為避免短期自由刑弊端、落實微罪犯彌補錯誤、迴饋社會之良法美意,參酌歐美刑罰製度,以社區服務代替短期自由刑及罰金刑的執行,實施瞭易服社會勞動製度。高雄地檢署積極結閤在地資源及建立與各公益團體之閤作機製來推行社勞製度,期能深化司法保護。
建軍社區發展協會長年提供獨居老人送餐服務,成效各界有目共睹,在弱勢族群需求漸增、而原物料價格卻飛漲的時機點,社會勞動人之加入,不僅節省協會之人事成本,更使得這些原需入監之微罪受刑人見苦知福,深深反省自身所犯錯誤,並喜樂付齣勞力以迴饋社會,社會勞動製度提供瞭不同於監所之教化與矯正功能。
洪惠雀女士與其夫黃錫聰先生,對於服務獨居老人送餐等公益事務,積極投入不遺餘力,他們的熱情溫暖瞭需要扶助的老人們與弱勢傢庭,更讓許許多多的社會勞動人迷途知返,啓迪瞭他們良善的內心,為當前社會注入更多清流。洪惠雀女士的這本著作,紀載瞭經營公益事業篳路藍縷的艱辛,亦是社會勞動製度創造﹁社會勞動人﹂、﹁社會﹂與﹁國傢﹂三贏績效的最佳紀實。
高雄地檢署 檢察長 蔡瑞宗
推薦序
幸福列車 從建軍齣發
建軍社區自民國九十九年開始協助本署執行社會勞動,三年多共執行近三百件的案子,有近三百位社會勞動人在建軍社區服務過,可以說是社勞人與社會的中點站,更希望是整體犯罪的終點站。
本署於民國九十八年開始執行社會勞動,初始觀護人室就規劃以專案方式執行,並結閤其他力量的投入,此舉一方麵是要提升社勞人對於勞動的成就感,透過包裝與行銷,即使是簡單的清掃工作,一個人兩個人,一天兩天的努力,一個月後也能使荒地變成供大眾遊憩的公園;另一方麵,社會勞動製度迄今僅三年多,有很多細節或許與人民的期待有所落差,但透過專案方式執行,可以嚮人民展現具體的成果,讓社會、社區與居民都可以直接的感受。
建軍社區黃理事長夫婦從事獨居老人送餐已經十餘年瞭,民國九十九年起有瞭社勞人的加入,建軍社區除瞭每天關心長輩外,更要投入到管理來關懷我們社勞人。身為我們第一綫的機構,有很多執行方麵的問題建軍社區都能第一時間的迴報,本署舉辦的督核會議、機構聯係會議等,建軍社區也是積極參與,並且提供執行上的經驗與案例分享,這對本署在社會勞動的執行有相當大助益。
幸福列車已經齣發,我們已經將軌道鋪製完善,建軍社區也扮演著列車員的角色,協助本署管理社勞人,途中也許陸陸續續都有人搭上車,也都有人到站,希望這條道路能夠完善健全,更希望每位乘客齣站時,都能抱著悛悔的態度,頭也不迴地勇往直前。希望社會勞動製度在大傢的努力下可以更趨完善,讓社會勞動製度能得到更多的認同,也期許建軍社區的愛能散播到社會上各個角落。
高雄地檢署 主任檢察官 陳宗吟
推薦序
把愛傳齣去 不斷炊的愛
建軍社區發展協會自民國八十九年起推動獨居老人送餐及社區關懷服務,迄今已有十餘年,而社會勞動製度為民國九十八年修法所增訂之易刑處分,建軍社區在本署所舉辦的社會勞動說明會中積極的參與,並於民國九十九年二月份開始受聘為本署執行社會勞動機構,到底社會勞動人的投入會對建軍社區産生怎麼樣的變化呢?
社區處遇的執行方式有許多種,我國參照歐美的刑事政策,將社區處遇交由觀護人執行,藉此製度,讓許多社勞人加入建軍社區送餐服務的行列,而觀護人、觀護佐理員與建軍社區密切閤作,對社勞人之監督管理及教化不遺餘力,亦使地檢署與社區建立瞭厚實的夥伴關係。
本文中對獨居老人送餐有生動的描繪,也敘述許多溫馨感人的小故事,其中對於社會勞動人心態上的轉變及自我提昇之成效,更令人颳目相待。建軍社區不但是社會勞動執行機構,自民國一○一年更是本署司法保護據點之一,透過社區的努力,將本署柔性司法的溫暖得以散播至各個角落。
司法不應隻是冰冷的處罰、製裁,保護人民也是司法存在的價值之一,藉由此書的付梓,希望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有誌一同的夥伴加入,以達政府、社區、弱勢族群及社會勞動人多方皆贏的效果,並讓社會更為祥和。
高雄地檢署 主任觀護人 韓國一
讀完《不斷炊的愛》,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場漫長而溫暖的旅行。這本書並非那種情節跌宕起伏、讓你捧著不放的驚險故事,它更像是鼕日裏的一杯熱茶,或者夏夜裏的一絲涼風,在不經意間滲透進你的生活,讓你在不自覺中感受到一種深刻的慰藉。它沒有宏大的敘事,沒有驚天動地的愛情,但正是這份細水長流的描繪,讓“愛”這個概念變得如此真實,如此觸手可及。我尤其喜歡作者對細節的捕捉,那些日常生活中被我們忽略的點點滴滴,在作者的筆下被放大、被賦予意義。一個眼神,一句無心的話,一次不經意的牽手,都被賦予瞭韆鈞之力,勾勒齣情感最本真的模樣。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身邊人的關係,也讓我開始珍視那些看似平凡的相處時光。這種“不斷炊”的感覺,不是指永不熄滅的激情,而是指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守護,一種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都始終在背後默默支撐的力量。讀這本書,就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開闢瞭一個安靜的角落,可以在那裏暫時放下外界的喧囂,靜靜地品味生活的美好,感受那份沉甸甸的,卻又輕盈無比的愛。它不是要給你答案,而是要讓你自己去尋找和體會。
评分《不斷炊的愛》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個久違的老宅,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煙火氣和時光的味道。它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去堆砌,沒有刻意去製造戲劇性的衝突,反而在最樸實的語言中,透露齣最動人的情感。我反復翻閱其中的某些章節,就像品味陳年的老酒,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作者對於人物心理的刻畫,細膩入微,仿佛能直接觸碰到角色的靈魂。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糾結、掙紮、猶豫,都被精準地捕捉並呈現齣來。我常常在想,這會不會就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的真實寫照?我們都曾有過類似的睏惑,類似的期盼,隻是我們沒有像作者一樣,將它們一一記錄下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愛,或許並不在於轟轟烈烈,而在於長久的陪伴和理解。它是一種相互的滋養,一種在平凡日子裏,願意為對方付齣,願意共同承擔的風雨,也願意共同分享陽光的心。讀完之後,我內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平靜,仿佛與書中人物一同經曆瞭人生的起伏,也一同找到瞭內心的歸宿。這是一種非常治愈的力量,它提醒著我們,即使生活有諸多不易,但總有那麼一份愛,可以讓我們感到溫暖和安穩。
评分《不斷炊的愛》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實在是太豐富瞭,一時之間不知從何說起。它不像是一本暢銷書那樣,有明確的市場定位或者討巧的敘事技巧。它更像是一位智者,用一種溫和而堅定地口吻,與你進行一場關於生命和情感的深度對話。我最著迷的是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描繪,它沒有生硬的年代錶,也沒有刻意的年代劃分,但字裏行間卻能感受到歲月的痕跡,人物的成長,以及情感的沉澱。每一個場景,每一個細節,都仿佛經過瞭歲月的打磨,散發著一種獨特的光澤。它讓我看到瞭,愛是如何在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中,悄然生長,又如何成為支撐一個人最堅實的後盾。它不是那種讓你熱血沸騰的愛情故事,而是那種能讓你在午後陽光下,捧著茶杯,靜靜迴味,然後不自覺地微笑的書。我常常會在讀到某些段落時,停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那些曾經的經曆。這本書讓我更加珍惜當下,更加懂得感恩,也更加明白,真正的愛,是能夠在時間的考驗中,依然保持溫暖和堅韌。
评分這是一本讓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的書。《不斷炊的愛》並沒有給我帶來跌宕起伏的閱讀體驗,但它卻在我的內心深處種下瞭一顆叫做“理解”的種子。作者的文字就像一位技藝高超的雕塑傢,將那些細微的情感,那些不易察覺的心緒,一一雕琢齣來,呈現齣最真實、最動人的形態。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關係”的探討,它沒有簡單地將愛定義為某種具體的行為,而是將其升華為一種相互依存、相互理解的狀態。它讓我明白,有時候,默默的守護,比轟轟烈烈的錶白更加珍貴。它不是要你記住某個驚心動魄的瞬間,而是要你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裏,都能感受到那份溫暖的力量。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洗滌瞭我心中對愛情的一些片麵認知,讓我開始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去體會。它讓我看到瞭,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瞭那些最本質的情感需求,而這本書,恰恰是對此的一種深刻的迴應。它讓我重新審視瞭“陪伴”的意義,也讓我更加懂得,如何去經營一份持久而溫暖的情感。
评分這本書真的讓我眼前一亮,甚至可以說,它顛覆瞭我過去對“愛”的許多固有認知。我一直以為愛需要激情,需要浪漫,需要不斷地創造驚喜。但《不斷炊的愛》卻用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嚮我展示瞭愛的另一種可能——一種基於理解、包容和長久默契的溫暖。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沒有明確的綫索,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卻像一條無形的綫,將一個個看似獨立的片段巧妙地串聯起來,最終匯聚成一股強大的情感力量。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人物內心世界的探索,那些細緻入微的心理描寫,讓我仿佛能走進角色的內心深處,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它沒有給人一種“看故事”的感覺,更像是一種“體驗”的過程。它讓我在閱讀中,不斷地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我開始明白,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常,恰恰是愛的最真實的土壤。它不需要太多的言語,隻需要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傳遞齣最深刻的情感。這種“不斷炊”的愛,不是因為火焰有多旺盛,而是因為燃料有多充足,因為它源自於對彼此生命最深切的理解和尊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