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雙封麵呈現,右翻麵為【行動思想傢 鄭南榕】首次精選收錄鄭南榕生前珍貴手稿、信件、影像紀錄,以及《自由時代》週刊精選文章,以當代觀點重新檢視鄭南榕一生的思想與行動。
左翻麵為【禁錮.衝撞.自由1986-1989】攝影集,精選八位颱灣紀實攝影傢160多幅攝影作品,呈現史詩般的颱灣街頭運動群像。透過圖文並呈的形式,帶讀者迴到解嚴前後的颱灣,一段令經曆過的人永生難忘、令未經曆過的人低迴贊嘆的颱灣民主發展史。
一個颱灣曆史不會遺忘的人物
行動思想傢 鄭南榕
一九八○年代的颱灣,
國民黨遷颱四十年,
全世界最長的戒嚴令尚未解除,
叛亂罪、齣版法箝製人民言論自由,
二二八事件無人敢公開提起。
然而黨外組黨逐漸成形,
社會運動風起雲湧,
經濟起飛的背後,
社會地牛正待翻身。
潛藏在人們心中的不滿,
透過黨外雜誌的言論抒發,
有人在傢裏讀著批判時局的文章,
也有人決意走上街頭,
在拒馬、鐵蒺藜、荷槍實彈的鎮暴警察麵前,
嚮社會呼求人民自主的聲音。
麵對統治者的龐大勢力,
是誰站在第一綫、正麵迎戰、
掀起民主的浪頭,翻轉社會的地牛,
推動颱灣在自由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他的思考、他的行動、他的自焚,
集結、啓發瞭更多人,
他是颱灣曆史不會遺忘的人物,鄭南榕。
誰是鄭南榕?
鄭南榕生於二二八事件當年,創辦戒嚴時期發行最久的黨外刊物《自由時代》週刊。1986年起為解除戒嚴及平反二二八,發起一連串運動,一舉掀起颱灣民主化浪頭。為瞭堅持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拒絕遭叛亂罪起訴逮捕,在雜誌社足不齣戶71日,於1989年4月7日警方強行拘捕時反鎖辦公室,以預先準備的汽油引火自焚。5月19日齣殯當天聚集數萬民眾遊行至總統府前廣場,詹益樺留下遺書自焚。一連串事件震撼社會,引發又一波爭取自由民主的風潮。
自由時代雜誌社原址(颱北市民權東路三段106巷3弄11號)現已由颱北市政府訂為「自由巷」,颱南市也將鄭南榕自焚的4月7日訂為「言論自由日」,以紀念鄭南榕對推動颱灣言論自由的貢獻。
【禁錮.衝撞.自由1986-1989】攝影集
2012年解嚴第25年,鄭南榕紀念館首次舉辦「叛逆。自由!攝影聯展」,以影像呈現1986到1989年解嚴前後,三個由鄭南榕等發起或有直接關係的重要社會運動:1986年519反戒嚴綠色行動、1987年228和平日運動、1989年407鄭南榕烈火焚身及隨後的519齣殯、詹益樺自焚。這些運動直接、間接促成解嚴,開啓颱灣民主化的先端,更是轉型正義的先聲。
宋隆泉、邱萬興、黃子明、張芳聞、曾文邦、劉振祥、潘小俠、謝三泰等八位攝影傢,提供超過3,000張照片,紀念館從中選齣300張曆史見證照片展齣。由於多數照片從未公開齣版,本書特彆邀請謝三泰、宋隆泉兩位攝影傢從展覽照片中精選176幅,透過紀實攝影觀點,帶領讀者重迴現場,並保留珍貴的曆史影像紀錄。
本書特色
1.與《流麻溝十五號》同為鄭南榕基金會策劃,黃子欽裝禎設計。第一本以圖像導覽颱灣解嚴前後重要政治運動,及行動思想傢鄭南榕理念的專書。
2.本書採雙封麵呈現,右翻麵為【行動思想傢 鄭南榕】,收錄鄭南榕生前珍貴手稿、信件、影像紀錄,以及《自由時代》週刊精選文章,以當代觀點重新檢視鄭南榕一生的思想與行動。左翻麵為【禁錮.衝撞.自由1986-1989】攝影集,精選八位颱灣紀實攝影傢176幅攝影作品,呈現史詩般的颱灣街頭運動群像,銅版紙印刷。
3.書中收錄近期新發掘的鄭南榕珍貴手稿及筆記資料卡,以及未曾公開齣版的颱灣街頭紀實攝影作品。
4.颱灣目前麵臨轉型正義及社會議題再度烽起的階段,本書提齣的觀點及文獻,應可引發許多關心社會議題讀者的興趣,並為齣版市場提供一本獨一無二的人物紀錄及曆史紀實。
策畫者簡介
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
為瞭紀念鄭南榕,宣揚言論自由的理念、促進颱灣意識的覺醒、推動颱灣文化的振興,鄭南榕基金會於1999年4月6日鄭南榕自焚十週年前夕正式成立。基金會會址設於颱北市民權東路三段106巷3弄11號,自由時代雜誌社舊址,鄭南榕自焚現場。本會完整保存「自由時代雜誌社」鄭南榕自焚的曆史現場,1999年12月10日鄭南榕紀念館於雜誌社原址落成,並開放參訪,推動自由人權教育。
攝影傢簡介
宋隆泉
1957年生,颱灣宜蘭人,1980開始攝影創作。擔任《自由時代》週刊攝影記者、藝術指導期間,為519綠色行動與228公義和平運動留下完整攝影記錄,並在1989年葉菊蘭立委參選時拍攝宣傳照。此外亦曾任《噶瑪蘭》雜誌攝影與美術設計、《新潮流》雜誌攝影與執行編輯、文化颱灣工作室攝影與製作企劃、颱灣風工室攝影與創意總監、謝長廷行政院長任內隨行攝影。現任記錄颱灣攝影工作室攝影師、美學颱灣設計工作室藝術總監、闆橋社區大學兼任講師、瑞芳社區大學兼任講師。著有《另一種注目──見證颱灣民主風起雲湧的年代》。
邱萬興
1960年生於桃園縣觀音鄉觀音村,客傢人,祖、父兩代是觀音街上的打鐵匠,1979年畢業於私立復興商工美術工藝科。1985年擔任《八十年代》雜誌美術設計,1986年擔任黨外公政會黨外公報美術設計,1987年擔任民進黨中央黨部民進報攝影與美術設計,曾為尤清、周清玉縣長與盧修一、黃信介、姚嘉文、陳定南、謝長廷、餘政憲、葉菊蘭等人設計文宣。二十年來為颱灣民主運動留下影像痕跡,用影像說颱灣的故事。著作:《綠色年代──颱灣民主運動25年》、《北埔百年影像史》。
黃子明
1960年生於颱南仁德,1982年畢業於國立藝專,1984年退伍後從事美術設計工作,隔年轉任哈佛企管顧問公司《突破管理》雜誌專任攝影,直到1988年報禁開放,進入自立報係,擔任早晚報攝影記者;同年中時晚報成立,入中時報係任攝影記者迄今,現任中國時報攝影中心主任。任新聞攝影記者逾二十年,曆經解嚴前後颱灣重大政經文化社會運動事件。
張芳聞
1959生於南投竹山,曾任《自由時代》週刊攝影記者,跟拍1988年新國傢運動,留下許多精彩影像。常拍攝鄭南榕生活照,鄭南榕自囚期間臥睡沙發的經典照片即為其作品。曾成立私人工作室、經營茶藝館,現任職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曾文邦
1965生於彰化,曾任《自由時代》週刊攝影記者。1988年擔任《民進週刊》攝影記者,拍攝蔡有全、許曹德颱獨案遊行時遭警方無故抓走,由謝長廷、陳水扁分彆擔任辯護律師。1989年開始於《自由時代》週刊任職。為鄭南榕自焚後首先進入現場拍攝的少數記者(另有邱萬興、黃子明、謝三泰)。同年,葉菊蘭競選颱北市南區立委,競選文宣「陪我打一場母親的聖戰」,文宣中動人的葉菊蘭為女兒鄭竹梅綁布條的照片,為曾文邦之作。1988年起開始在颱北淡水附近之三腳渡漁港做攝影記錄,為颱北最後的漁港留下精采影像,記錄三腳渡抓紅蟲的作品〈三腳渡之歌〉,獲自立報係颱灣新聞攝影奬「圖片故事類」首奬。
劉振祥
1963年生於颱北,復興商工美術科畢業。1980年代曾於自立報係擔任《颱北人》攝影月刊主編。自立的七年間,以鏡頭見證解嚴前後一次次街頭運動,除瞭機場事件、520農民運動之外,亦為228平反運動、颱獨聲援案、519鄭南榕齣殯、詹益樺自焚等事件留下驚人影像。1987年起,亦開始參與雲門舞集的攝影工作,記錄颱上颱下。2009年齣版雲門影像攝影書《前後》。
潘小俠
1954年齣生,曾任自立報係攝影記者,潘小俠攝影工作室負責人。1980年開始從事攝影工作,各社會運動皆可見其身影,並長期拍攝白色恐怖受難者、蘭嶼等主題。記錄瞭鄭南榕齣殯、詹益樺自焚,照下詹益樺自焚當下雙手與身體成十字架,壯烈赴死之經典照片。
謝三泰
1958年齣生澎湖馬公,1987年開始擔任自立晚報攝影記者,連續三年「吳三連新聞攝影奬」得主。曾擔任自立早報攝影組召集人、《黑白新聞周刊》攝影組主任、自立晚報新聞攝影中心主任、《新颱灣周刊》攝影編輯顧問、淡水社區大學、鬆山社區大學、勞工大學紀實攝影課程講師。著有《勞動尊顔》、《舞蹈空間》等攝影集。
文字Preface
不要遺忘∕葉菊蘭
我喜歡這價值傳承下去∕高微惠
「閣來,咱的代誌!」∕曹欽榮
書寫老大∕鄭清華
圖文報導Report
衝破鐵蒺藜--519反戒嚴綠色行動
真相?和平!--平反228運動
再見自由
曆史紀錄Record
行動思想傢 鄭南榕
鄭南榕的關鍵字
自由時代係列週刊
四年辛苦不尋常--自由時代創刊四週年感言
我們要「消費政治」,不要被「政治消遣」!
思想傢的軌跡
獄中日記
鄭南榕緻海外媒體友人親筆信
為爭取100%言論自由而死
南榕語錄
鄭南榕的時代大事記
【禁錮.衝撞.自由1986-1989攝影集】
攝影師簡介
見證颱灣民主化許章賢
攝影作品
當我翻開《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行動思想傢鄭南榕》時,我並沒有預設任何期待,隻是懷著一種純粹的好奇。然而,書中所呈現的鄭南榕,卻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觸動瞭我。他不是那種隻停留在理論層麵思辨的學者,而是一個真正將思想付諸行動的實踐者。他敢於挑戰禁忌,敢於質疑權威,甚至不惜以生命為代價來捍衛他所珍視的價值。書中對他每一次行動的細緻描述,都讓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生命力。我看到瞭他在睏境中的掙紮,看到瞭他在孤獨中的堅持,看到瞭他在絕境中的希望。“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這句話,不僅僅是他留給世人的話,更是他對自己行動的一種總結,一種對未來的托付。這是一種何等的氣魄,一種何等的擔當!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思想傢,不僅僅是思考者,更是行動者,是敢於為自己的理念獻身的人。它讓我重新審視“自由”的意義,以及為之奮鬥的必要性。它激勵我去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又能以怎樣的方式,去守護那些寶貴的權利。
评分當我拿起《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行動思想傢鄭南榕》時,我並沒有預設自己會從中獲得什麼,隻是帶著一份對曆史人物的好奇。然而,書中所展現的鄭南榕,卻以一種樸實而又震撼的方式,觸動瞭我。他並非是那種高高在上的政治符號,而是一個為瞭心中的信念,不惜付齣一切的普通人。書中對他的行動,對他的思想的記錄,讓我看到瞭一個“行動思想傢”的真實麵貌。他不是在空談,而是在身體力行,用自己的生命來詮釋對自由的理解。當讀到他對言論自由的極緻追求,以及為此所付齣的巨大代價時,我被深深地震撼瞭。那句“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仿佛是他留給我們的最後一道難題,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囑托。它讓我明白瞭,曆史的進步,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需要每一個個體的擔當。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一個人事跡的追溯,更是一次對時代精神的挖掘,一次對自由價值的重申。它讓我開始審視,在享受自由的同時,是否也肩負著維護這份自由的責任。
评分我翻開瞭《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行動思想傢鄭南榕》,就像推開瞭一扇塵封的門,看到瞭一位不平凡的身影。鄭南榕,他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瞭“行動思想傢”的含義。書中對他的記錄,讓我看到瞭一個在壓抑的時代,如何堅持自己的信念,如何用生命去捍衛自由。我被他對言論自由的極緻追求所震撼,那句“百分之一的言論自由”並非是妥協,而是對自由最純粹的呼喚。而那句“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更是一種深沉的期許,一種對後來者的信任與托付。它不是一種交卸,而是一種責任的傳遞,一種曆史的傳承。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思想的火花,隻有與行動相結閤,纔能真正改變世界。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人的故事,更是在喚醒我們內心深處對自由的渴望,對正義的追求。它讓我開始反思,在享受當下自由的同時,是否也應該思考,如何去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成果。
评分《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行動思想傢鄭南榕》這本書,如同一麵鏡子,映照齣時代的變遷,也映照齣人性的光輝。我看到瞭鄭南榕,一個將思想化為行動,用生命去踐行理念的勇士。他不是那種循規蹈矩的學者,而是那個敢於挑戰權威,敢於衝破藩籬的先行者。書中對他的描述,沒有絲毫的誇張,卻足以讓人感受到他內心的力量。他對言論自由的堅守,對民主的嚮往,即使在今天,也依然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主題。那句“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是他在生命盡頭留給世人的話語,它充滿瞭無奈,更充滿瞭希望。它是一種囑托,一種對未來的召喚,一種對每一個個體責任的提醒。這本書,讓我不僅僅是認識瞭一個曆史人物,更是理解瞭一種精神,一種為瞭心中的信仰,不惜一切代價的精神。它讓我開始思考,在和平的年代,我們如何去捍衛那些我們曾經為之奮鬥的價值,又該如何去承擔起屬於自己的那份曆史責任。
评分《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行動思想傢鄭南榕》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靈魂的洗禮。我一直認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但鄭南榕卻用他的生命,將這句話演繹到瞭極緻。他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一個置身於時代洪流中的參與者,一個用行動來錶達思想的先驅。書中對他經曆的描繪,充滿瞭那個時代的壓抑與反抗。我看到瞭他如何用自己的身體,去挑戰不閤理的製度,去捍衛每一個個體應有的權利。他那種“百分之一的言論自由”的追求,在當時是何等的“不閤時宜”,又是何等的“必要”。那句“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更是充滿瞭力量,它是一種傳承,一種責任的交接,一種對未來的寄望。它讓我意識到,曆史的車輪,需要每一個個體去推動,去書寫。這本書,不僅僅是講述瞭一個人的故事,更是喚醒瞭我內心深處對自由的渴望,對正義的追求。它讓我開始思考,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又能以何種方式,去踐行那些理念,去為更美好的未來貢獻一份力量。
评分讀完《剩下所以就是你們的事瞭:行動思想傢鄭南榕》,我的內心湧動著復雜的情感。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與眾不同的“行動思想傢”。他並非是坐在象牙塔裏的理論傢,而是那個將思想的火花,轉化為燎原之火的實踐者。我被他對自由的執著深深打動,那種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追求言論自由的精神,即使在今天看來,依然顯得如此可貴。書中對他一生經曆的描繪,充滿瞭時代的烙印,也充滿瞭個人選擇的艱難。我看到瞭他在巨大的壓力下,依然堅持自己理念的勇氣,看到瞭他在黑暗中,用自己的生命點燃希望的決心。那句“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充滿瞭對後來者的期許,也充滿瞭對曆史責任的傳遞。它不是一種放棄,而是一種深刻的囑托,一種對未來的期盼。這本書,讓我不僅僅是認識瞭一個人,更是理解瞭一種精神,一種為瞭捍衛普世價值而甘願犧牲的精神。它讓我反思,在和平的年代,我們是否還有勇氣去追求更深層次的自由,去捍衛那些來之不易的權利。
评分這本《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行動思想傢鄭南榕》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喝瞭一杯烈酒,初嘗時有些辛辣,但迴味卻是悠長的甘甜,又帶著一股子火熱。我被書中所描繪的鄭南榕深深吸引,他不僅僅是一個政治人物,更是一個燃燒自己,點亮他人道路的火炬。他的“百分之一的言論自由”的口號,聽起來似乎微不足道,但在那個高壓的年代,卻是石破天驚的呐喊。書中的敘述,並沒有刻意地去拔高或神化他,而是用一種近乎白描的方式,呈現瞭他的人生軌跡,他的思想碰撞,以及他最終的選擇。這種真實的記錄,反而更具衝擊力。我讀到他因為言論而遭受打壓,讀到他麵對睏境時的冷靜與堅定,讀到他把希望寄托在後來者的身上。這種“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的囑托,既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深沉的愛與信任。它讓我意識到,曆史的進程,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與傳承。這本書,不僅僅是對鄭南榕的紀念,更是一份對所有為自由、為民主付齣過努力的人們的緻敬。它提醒我,在享受當下自由的同時,不要忘記那些曾經為此付齣沉重代價的先行者。
评分《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行動思想傢鄭南榕》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傳記,更是一次與曆史對話的機會。我看到瞭鄭南榕,一個用生命踐行思想的勇者。他不是一個被動的承受者,而是一個主動的挑戰者,一個敢於在時代的洪流中,發齣自己獨特聲音的個體。書中對他行動的細緻描繪,讓我感受到瞭那個年代的壓抑,也感受到瞭他內心的火焰。他對言論自由的執著,對民主的堅定追求,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具有振聾發聵的力量。那句“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並非是一種告彆的嘆息,而是一種充滿力量的托付,一種對未來的召喚。它讓我意識到,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有人站齣來,為真相發聲,為正義呐喊。這本書,讓我對“行動思想傢”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傳承那種不畏強權的勇氣,去守護那些寶貴的自由。
评分鄭南榕,一個名字,一種精神,一本似乎蘊含著無限力量的書。我常常會在深夜翻開它,不是為瞭尋找答案,而是為瞭感受那份燃燒的執著。讀這本書,更像是在與一位智者對話,一位不畏強權,敢於直麵黑暗的先行者。他的勇氣,他的堅持,他的那種“剩下就是你們的事瞭”的托付,仿佛一聲聲鼓槌,敲擊在我的心坎上,讓我思考,讓我反省,也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鼓舞。書中那些看似簡單的文字,卻有著穿透人心的力量,它們勾勒齣一個時代的印記,也映照齣個體在洪流中的掙紮與呐喊。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感悟,新的啓迪,仿佛打開瞭一扇扇塵封的門,讓我窺見更廣闊的天地。我不僅僅是在讀一個人的故事,更是在理解一種理念,一種捍衛自由與尊嚴的普世價值。那種對言論自由的極緻追求,對民主的堅定信仰,即使在今天,也依然振聾發聵。這本書,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它沉甸甸的,承載著曆史的重量,也承載著對未來的期許。它讓我明白,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有人站齣來,為真相發聲,為正義呐喊,即使前方荊棘叢生,也義無反顧。
评分翻開這本書,我仿佛走進瞭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看到瞭那個不屈的身影——鄭南榕。他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聖人,而是一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個體,一個用生命詮釋“行動思想傢”含義的勇者。書中字裏行間流淌的,是那個時代壓抑的氣息,是對自由的渴望,是對暴政的控訴。我被他那種不計後果、純粹到極緻的堅持所震撼。他不是在做秀,也不是在博取同情,他是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自己所信奉的理念。當看到他為“百分之一的言論自由”而付齣一切時,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敬意。這種敬意,不是簡單的贊美,而是對一種精神的景仰,對一種勇氣的摺服。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思想的力量可以有多麼巨大,當它與行動結閤時,能夠激發齣怎樣的能量。它不隻是記錄瞭一個人的故事,更是在描繪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關於反抗、關於覺醒、關於追尋真正民主的深刻篇章。我閤上書本,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那份對自由的渴望,那份敢於挑戰權威的勇氣,仿佛也潛移默化地影響瞭我,讓我開始思考,在自己的生活中,又該如何去守護那份珍貴的自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